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任命教育局副局长引争议
香港特区政府周二 公布林郑月娥上台后首批副局长、政治助理名单。其中,亲中“深红”背景的教联会副主席及福建中学校长蔡若莲为教育局副局长最具争议,被形容为林郑上台后第二个政治炸弹。
香港印尼女佣成"伊斯兰国"极端化对象
据雅加达智库冲突政策分析学院公布的一份报告,在香港从事女佣工作的印尼妇女成为激进组织"伊斯兰国"极端化的对象。
港府宣布“一地两检”方案 引爆政治炸弹
香港政府周二宣布争议多时的广深港高速铁路“一地两检”方案,在明年通车的西九龙高铁站内设“内地口岸区”,执行内地法律。该事件掀起社会强烈回响,泛民主派批评方案等同“割地”,违反《基本法》精神。
一国两制的香港火车站将"一地两检"
香港特区政府7月25日宣布,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将会采用"一地两检"方案,中国大陆的执法人员将在此执行大陆法律。
香港书展:政治书籍退潮 刘晓波成“例外”
第28届香港书展于本周三开幕,一连七天。今届年度主题为旅游,被批为最没文化气息的书展;历年深受欢迎的政治书籍,今年却彷佛退潮 。数本关于刚逝世的刘晓波传记及文集受追捧,成为了书展中一个“小奇迹”。
习近平“大内总管”女儿成爆料目标
一篇有关习近平的左膀右臂——栗战书家人在香港拥有巨额资产的文章悄然无声的登上了马云控股的《南华早报》,本来文章发表时的版位并不十分引人注意,但《南华早报》随后的一则“澄清”声明,反倒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专访:“香港法制已任由北京随意破坏”
香港政府就社民连梁国雄、香港众志罗冠聪、独立的姚松炎及刘小丽4名立法会议员宣誓表现不真诚及不庄重,入禀要求法庭颁令宣誓无效及褫夺4人议员资格。高等法院7月14日裁定4名议员败诉。
4名议员被褫夺议员资格 社会哗然
港府就四名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姚松炎、刘小丽及罗冠聪去年的宣誓提司法覆核,要求撤销四人的立法会议员资格,高等法院14日裁定4名议员的宣誓无效,议员资格被取消。
香港四名民主派议员失去议员资格
香港4名民主派议员周五(7月14日)失去立法会议员资格。他们是梁国雄、刘小丽、罗冠聪和姚松炎。
刘晓波逝世 香港市民感悲愤 发起悼念行动
因推动中国民主、发起《零八宪章》,被中国当局判处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入狱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今日因肝癌去世,终年61岁。刘晓波辞世消息一出,香港各界反应激烈。
黄之锋:即便被判监也不后悔
前学民思潮召集人兼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周四在香港高等法院出庭。他和数十人因参与2014年雨伞运动被控藐视法庭罪。出庭前他曾表明自己会认罪并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三天访问 习近平为香港带来什么?
香港主权移交二十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访港三天。专家认为,习近平今次来港,并没有为香港带来大礼,也没有带给香港人新盼望及信心。
"一国两制、骗足廿年"?港人七一再度上街
2003年以来,香港反对阵营每年七一都会进行示威游行,表达诉求。而在主权移交20年的2017年,数万港人再度走上街头,宣泄不满情绪。
"辽宁号"再次"路过"台海!台军严阵以待
中国唯一一艘现役航母“辽宁号”为参加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活动行经台湾海峡,台湾军方高度戒备,派出军机与舰船“全程监侦”。
“三个相信”!港人信不信?
习近平到访三天期间,向港人提出“三个相信”,包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而民间人权阵线继续举办年度 “七一大游行”,六万人在暴雨中表达对“民主自治”、“重夺香港”的要求。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哪些新闻最受关注?七张图一览本周要闻。
香港回归20年 民进党批''一国两制''
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届满20年。台湾执政的民进党30日发表声明指出,香港原本引以为傲的自由与法治正受到严重压抑,不仅凸显出中共违背对香港人的承诺,亦证明了''一国两制''完全无法适用于台湾。
习近平:香港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在习近平的监誓下,林郑月娥7月1日宣誓就职,成为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在这场典礼上,习近平夸赞了香港20年来的发展,同时也尖锐地发出警告,不可触碰“一国”底线。
香港回归——风雨二十载
在经历了156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后,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下面就让我们用图片来记录回归后这二十年里的风风雨雨。
中国称中英声明已成历史
中国庆祝收回香港主权20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称,当年签署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成历史,没有现实意义。
习近平在港盛大阅兵 抗议运动领袖获释
坦克、导弹车、官兵方队向习近平主席致意。周五(6月30日)检阅驻港部队是习近平历史性香港之行的组成部分。香港目前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二十年:几番预言成真,几多梦想落空?
20年前的6月30日,末代香港总督彭定康从卫兵手中接过了降下的英国国旗;2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检阅驻港部队。这20年间,香港社会经历了怎样的变革?20年前的那些期待与希望,如今又是何模样?
习近平访港住四星酒店 大规模安全力量护航
据法新社报道,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港期间,与随行人员下榻湾仔万丽海景酒店和君悦酒店。这两家四星和五星酒店紧邻庆祝活动的举办地点。
香港20年:老迈的城市 疯狂的楼市
主权移交20年来,不少香港人觉得令人忧虑失望的元素越来越多。 贫富悬殊严重恶化、人口老化急剧、房价高昂,几近疯狂,年青人缺乏往上流机会,移民数字在不断增加。
客座评论:中国的假想敌
20年前的香港回归本应成为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法兰克福汇报》评论员Peter Sturm却认为,恰恰是北京的治港政策催生出了香港的独立运动。
专访:不要把香港变成一国一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香港之际,德国之声中文网就港人的期待与感受电话采访了前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女士。
习近平访港首日:肯定梁振英 "无视"刘晓波
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到港,访问第一日他会见了现任政府代表,称梁振英这几年“不容易”。另一方面,民主派人士也准备好要举行各种集会活动,表达政治诉求。
香港晴空 不见“雨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访港之行。尽管抗议声音如影随形,但是当局采取严密安保措施,确保将“不和谐”人员隔离在习近平视线之外。
20年过去 港人依然爱看报?
读报看书是许多人的生活乐趣之一,而在传媒业发达的香港,报刊更是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主权移交20年来,这方寸天地中是否也有所变化?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实地探访。
香港“一国”与“两制”的二十年博弈
今年7月1日,林郑月娥将走马上任,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五任行政长官。
习近平到港 彩旗飘飘 抗议消音
为参加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一行周四抵达这座近年来出现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的特区城市。在机场讲话时习近平称“香港牵动着我的心”,但分析人士认为北京会试图让香港习惯中央的强势。
“富人的天堂”香港:贫富差距40年来最大
香港的基尼系数已达40多年来的高点。房地产市场的红火挤压着低收入者的生存空间。
港警逮捕黄之锋等抗议习近平七一访港人士
习近平即将首次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到访香港之际,两日来占领香港湾仔展览中心前金紫荆花像的自决派及激进派政团成员已经被警方逮捕。同时,香港警方已经加大警力投入,保证七一系列活动的顺利展开。
香港20年:雨伞下的绝望与希望
香港出现了民主改革集会,并且出现了独立运动,以回应来自北京的干预。但对一些人来说,香港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
习近平访港3日 万余名警察维护安保
香港警方在庆祝回归20周年之际进入高风险的戒备状态。外界关注习近平将在香港下榻哪家酒店,以及同前任有没有区别。
风光不再 香港对大陆失去诱惑
主权回归20年后,香港对中国大陆居民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当年。在消费和享乐方面,香港有的,在大陆许多大城市都有。虽然特意前往香港旅游的游客减少了,但还是有不少大陆人愿意长期生活在香港。
香港20年:身份认同跌停 民心渐行渐远
20年来,香港民心仍未回归。随着本土思潮的与起,香港的部分年青人甚至希望以"纯粹的香港人"身份“立身本土”,与中国大陆及"八九民运”的历史完全切割。而北京则政府强调要加强香港的爱国教育。
香港:回归20年 怀念英国人?
距离1997年已经20年,回归中国的香港人究竟如何看待这20年?对于从前的殖民者,香港人又有什么感想?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让每个港人对这些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
辽宁号舰或赴港庆典 台湾感受共军威胁
据信中国大陆将派遣航空母舰“辽宁号”前往香港参加回归20周年庆典活动。这一计划引起了台湾岛内的高度关注。台北当局担心解放军战舰会绕台一周,宣召主权。
香港回归20年:你不能不知道的几件事
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权回归中国20周年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将到香港访问。中国特有的“一国两制”的模式是否还能持久下去?
香港回归日将至 抗议者将金紫荆变"黑紫荆"
“七一”将至,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港之前,抗议者周一在湾仔金紫荆广场将象征香港回归的紫荆花雕塑包裹上黑布。参与示威的“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表示,此举意在彰显“一国两制”的许诺已成谎言。
习近平访港释信号 一国高于两制?
下周六即将迎来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届时访问香港。港媒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此次到港将引发活动人士的抗议。
新特首"旧班底" 林郑欲"公务员治港"
侯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的班子周三 (6月21日) 正式获中国国务院任命。班子最大特色,是留任不少上届政府官员,及起用九名公务员出身的问责官员。
港大民调:“身份认同可以双赢双输”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最新的调查显示,港人对“中国人”、“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感都下降至低点。
肖建华仍“失联” 香港警方一筹莫展
中国明天系掌门人巨商肖建华今年一月在香港一家酒店失踪,从此销声匿迹。周一《南华早报》再度撰文披露了这起疑似绑架事件的一些细节。
“六四”28 周年 香港年轻人要与历史切割?
周日( 六月四日) 是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六四事件的28周年,香港支联会继续廿八年来的传统,晚上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烛光悼念集会,大会估计逾11万市民出席,现场气氛浓厚。然而,今年烛光晚会并没有任何大专学生会参与。
梁振英最后答问:已主动向中央交代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出席五年任期内最后一次立法会答问大会,席间火花四浅、火药味浓厚。泛民议员继续狙击UGL事件,被梁振英直斥“政治炒作”。最新港大民调显示,梁振英民调再创5年新低点。
民调:港人对台湾人最有好感 对大陆人观感最差
香港大学日前公布的民调显示,在16个国家及地区中,香港人对台湾人民最有好感,最差观感的是中国内地人,29% 表示反感,好感值只有1%。学者认为,近年中港政制发展中的争拗,再加上日积月累的负面印象,加剧了港人对内地人的负面观感。
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疑造假 21人被捕
计划于今年年底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工程日前爆出重大丑闻。香港廉政公署通报称,一承判商涉嫌在工程的混凝土样本测试报告中作假,且有贪污嫌疑。目前,该公司有21人被廉政公署拘捕。
赞澳门基本法23条立法 张德江“醉翁之意” 何在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本周赴澳门访问。中共党内第3号人物此次巡视澳门时表示,“澳门率先为基本法23条立法,特别值得肯定”。美联社分析认为,张德江此番表态更是用来暗示同样作为特区的香港。
前一页面
第41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