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盘点2018年之中港台大热点
2018年的脚步已慢慢远去,新一年的画卷缓缓展开。对中港台来说,2018年波澜迭起:人大修宪、问题疫苗动摇公信力、台湾失去邦交国、香港争议高铁通车……德国之声带您回顾本年度热点话题。
709案律师妻子集体剃发 抗议当局非法办案
本周一,4名在押中国维权律师的妻子集体剃光所有头发,抗议中国司法当局“非法办案”。她们在公开剃发之后,还一同前往最高人民法院,并且通过接待室提交了《督促函》。
香港事务年结:习近平八字赞林郑手腕
香港在过去一年激起不少争议,习近平在特首年度述职时形容港府取得“良好成绩”,并以八个字赞赏林郑月娥的手腕。
改革开放40年 港商功不可没
四十年的改革道路,香港商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红线再收紧 港自决派议员参选村长遭禁
香港政界禁止参选再增一例,参选红线首次由立法会蔓延至基层村长选举,并祭出“隐晦”的理由。有香港前高官向德国之声表示,此例影响严重,政治审查的之手所到之处已超离底线。
香港立法会补选 泛民落败
香港立法会九龙西地方选区週日进行补选,由民主派李卓人面对亲中建制派力挺的陈凯欣。最终陈凯欣十万多票赢得选战,泛民未能夺回议会中的“关键否决权”。
美国“里根”号航母停靠香港
习近平和特朗普计划于本月末会晤。这次“里根”号航母得以访港,被认为是这次会晤之前的友好姿态。但是,中国在浪花礁的装备,引发了国际事务观察者的不安。
维护国家利益? 澳大利亚港资天然气收购案喊停
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提出以超过90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天然气管线公司,但被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否决,形容此交易会违反国家利益。
香港伞运九子案开审 控罪罕见惹争议
香港雨伞运动爆发四年后,一众运动发起人的案件终于开审。案件瞩目之处不光是犯人栏上的标志性人物,还有控方采用了非常罕见的罪名提告。这不但引起英国国会和国际人权组织关注,预料也会成为这场法庭攻防战的焦点。
“雨伞运动”4年后 “占中”人士面临审判
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民主抗争运动、历时79天的“雨伞革命”占领运动已逾4周年,香港警方两年前落案起诉9名参与占领行动的人士,包括发起人“占中三子”。案件将于下周一(11月19日)开审。
大桥开通 大批旅客“攻陷”东涌
动用千亿元兴建的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争议声不但未能平息,还持续发酵。大批中国大陆游客涌入大桥口岸市镇东涌,使昔日宁静的新市镇人声鼎沸,部分居民苦不堪言,以“沦陷”形容东涌。
金融时报记者遭拒入境香港 英国:自由受损
英国媒体《金融时报》资深编辑马凯週四试图以观光签证入境香港,却在海关遭拒绝入境。上个月,香港政府拒绝延长他的工作签证,引发了上万人联署要求港府说明原因。
五年一度人权审议 新疆香港受关注
相隔5年,中国再次接受联合国百多个成员国的人权质询。新疆固然是热议题目,但今年值得留意的是,另一个“稀客”也罕有地成为多国的关注点。接下来,就看中国如何接招。
港珠澳大桥开幕 习近平南巡用意为何?
极具争议的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中国高规格对待这个国家级工程。习近平亲自主礼并巡视广东,当中会否发放新讯号令人关注。
中宣部敲打香港媒体 有关报道却被删
在北京加码应付政府面临的各种挑战之际,中宣部最高领导警告香港主要媒体负责人,不能允许香港的新闻界成为“干涉大陆内政的基地”。
港独哪怕只是一个念头,也被看成是威胁
过去数月来,香港特区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在言论和行动层面,均加强了对有独立倾向的团体和个人的监控。香港保安部也被调动起来。
大学新闻总监 : 香港之死终来临
香港外国记者协会前主席、现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瑞凯德(Keith Richburg)日前在《砚石新闻(Inkstone)》撰文, 标题为“用了一段时间,但香港之死终来临 ”。
第二份施政报告:储备一半建“明日大屿”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 (10) 公布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重中之重是房屋及土地政策,政府宣布两大增加土地供应政策,包括名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以及调整公私营房屋比例。
港拒解释马凯签证事件 欧盟质疑政治动机
《金融时报》驻港记者马凯被拒续签证一事持续发酵,新闻界和欧美政商界连日来齐声表达忧虑,促港府交代原委。但是当局至今仍拒绝解释,甚至再给予事件主角“特别待遇”。
金融时报记者遭拒续签证 万人联署抗议
香港当局拒绝延长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金融时报》资深编辑马凯在港的工作签证。英中两国政府为此唇枪舌战。目前万人发起连署要求港府正式说明,并在10月8日举行示威,抗议港府打压新闻自由。
港人参政意识锐减 民主运动面临更大考验
随着上月香港主张港独的民族党被禁止,人们开始担心,香港言论自由以及法治原则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北京掌控。
央视记者英国闹场掴人 升级外交风波
香港问题有多惹火?英国保守党年会的座谈会出现火爆一幕,一名央视记者当场发炮,更以两巴掌表达不满。但是如今中国高声护航,这回英国又要道歉了吗?
香港荣休主教陈日君再批中梵协议
陈日君重申了自己对梵蒂冈和北京新近达成的一份临时协议的严厉批评,表示中樊临时协议是“我们历史上的悲剧时刻”,是“对教会的背叛”。
报喜也报忧 两岸三地十一怎么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9週年,两岸三地有人高歌爱国,也有人坚持发出忧国的抗议声,官方亦趁机就热门话题放出讯息。
雨伞运动四週年 香港集会吁勿忘历史
四年前的下午5时58分,催泪弹揭开了香港雨伞运动的序幕。四年后,多个团体依旧在原地纪念,包括即将面临审讯的运动领袖,寄语港人勿忘初心。
教宗:任命主教我有最终决定权
上周,梵蒂冈和中国达成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认可了未获教廷同意而上任的共8名忠于北京政府的主教。教宗日前对未来的主教任命做出解释,还呼吁各方,支持梵蒂冈和北京政府新近签署的协议。
载着争议上路的香港高铁
高铁香港段终在争议声中通车。从超支延误、中港融合、一地两检,到公安踏入境内执法,今天香港人已经接受现实了吗?
香港民族党被禁
主权移交中国21年后,一政党首次在香港被禁止运作。周一(9月24日)颁布的禁令对象是香港民族党(HKNP)。该党派主张作为特别行政管理区的香港脱离中国、独立建国。
极具争议性的高铁通车
被誉为香港最具争议性的议题之一、动工超过8年、工程延误近3年、耗资853亿元兴建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在一片争议声中,周日早上7时正式通车。
不再是传闻!梵中签署主教任命协议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经过数十年争议,梵蒂冈与中国达成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本周六,梵蒂冈和中国官方媒体都确认了这一消息。
六七暴动纪录片柏林公映 导演冀港人勿忘历史
从档案馆中仅有的21秒影像,制作成1小时59分的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导演兼监制罗恩惠花了四年多时间,将香港六七暴动的一段历史还原。这部纪录片即将在柏林首次公映。德国之声访问了罗恩惠,细说制作的经过。
中国在威胁香港的自由吗?听张国钧怎么说
民主人士指责中国在香港禁止异议声音。对此,德国之声“冲突地带”栏目采访了香港最大的亲北京政党民建联的副主席张国钧,问他如何看待中国收紧对香港的控制问题。
英外交部报告忧香港言论自由受压
港独能不能讨论?政府和民间意见南辕北辙。英国外交部发表新一份《香港问题半年报告》,针对香港的言论和学术自由表达忧虑。
被指“涉黑” 梁振英控告学者“诽谤”
香港学者钟剑华本月在网媒《立场新闻》撰文,提及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的特首竞选团队曾出席有江湖背景的饭局,引起梁振英不满,控告钟和《立场新闻》诽谤。
香港众志两成员遭国安带走 港府:无法考证
民主派政党香港众志透露,两名成员分别在中国被国安带走,盘问有关党友名单和参与社运的情况,令人关注中国的干预之手是否进一步延伸。
与内地居民享受同等福利!港人怎么看?
中国政府宣布由9月1日起实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在内地居住满半年的港澳台居民,将可申领内地居住证,享受与内地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这一政策是否如特首林郑月娥所称,将会受到港人的欢迎?德国之声采访了数名居住内地的香港人。
陈浩天 : 港独是达成香港民主唯一方法
香港外国记者协会(FCC) 周二(8月14日) 邀请香港民族党召集人陈浩天演讲,受到广泛注意。陈强调港独是达成香港民主唯一方法。他批评中国作为"宗主国",以帝国主义统治香港,内地每天150个单程证名额输入香港,使香港正面临"民族清洗"。
专访陈浩天: 为了自由与尊严 坚持发表演讲
香港外国记者会邀请香港民族党召集人陈浩天本周二(8月14日)演讲,引发激烈反应,先有北京外交部驻港特派公署派人阻拦,继而前特首及现任特首亦连番批评。陈浩天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为了自由与尊严,他仍会坚持接受邀请前往演讲。
北京施压香港外国记协
香港外国记者会(FCCHK)原先计划在8月14日邀请宣扬港独的香港民族党召集人陈浩天发表演讲,但是遭到中国外交部方面施压。外国记协方面则表示,不会取消邀请。这起事件持续发酵,香港特首、前特首、末任总督等纷纷发声。
暂未爆发内地人来港打疫苗潮
中国内地爆发假疫苗丑闻, 可能引发当地家长恐慌,计划涌到香港接种疫苗。香港卫生署强调有足够疫苗为合资格婴幼儿童提供接种服务,呼吁香港家长毋需担心。
内地疫苗丑闻 香港未雨绸缪
香港医界人士表示,已经加大了对“五合一”疫苗的采购量,为今后几个月大量内地幼儿来港接种做准备。近期中国再次爆出部分批次“百白破”疫苗无效丑闻,动摇了民众对公共疫苗接种体系的信心。
曾荫权上诉被驳回:定罪不变 刑期减至12个月
香港高等法院驳回前特首曾荫权对定罪的上诉,但其刑期由原判的20个月减至12个月。曾荫权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须返监继续服刑。
九七后首例 港府倡禁港独政党运作
香港回归后首次有政党面临被政府取缔,主角是倡议港独的香港民族党。有法律界人士形容这是“以言入罪”的危险先例,忧虑基本法23条带来的祸害,正透过另一种手段在香港上演。
香港终审法院判:同志伴侣可获签证
过去在英国具有伴侣身份的同志,在香港却没有办法以该身份申请签证。如今,此判决为香港性别权利立下新里程碑。
专访:回归廿一年 香港法治面对内忧外患?
过去一年香港多宗社运案件判刑多人入狱,引起争议。愈来愈多声音质疑:香港引以为傲的司法独立变质了吗?《德国之声》专访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前院长陈文敏,在宪法专家眼中,香港法治正受内外夹击。但他更忧虑压倒法治堡垒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许是城里的人。
香港七一游行 反对一党专政
本周日是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1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当局日益加强对香港全面管控的背景下,今年的七一游行再有5万余人参加。但与往年相比,示威人数比去年少1万。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世界杯德国苦涩出局;欧盟收紧难民政策……刚刚过去的一周,哪些新闻最受关注?七张图一览本周要闻。
女特首上任一周年 香港市民幸福吗?
7月1日是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郑月娥上任一周年。绰号 “好打得” 的林郑,上任时强调要让香港市民抱有希望、感到幸福。一年过去,香港在她管治下是一个怎样的处境 ? 香港市民感到幸福吗 ?
教宗接见港、澳教区主教
香港和澳门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周末访问梵蒂冈,并觐见了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不久前,台湾总教区主教也曾赴梵蒂冈向教宗述职。
“香港人”身分认同指数创十年新高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公布最新香港人身份调查, “香港人”的身分认同指数录得显著升幅,创2008年以来新高;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身份的认同指数却最低分,不及“亚洲人”、“中国人”等身份认同。
前一页面
第38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