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23条生效后首例 民主人士马俊文减刑被拒
香港《基本法》23条上週六公告生效不到一週便出现第一起受影响案例。香港民主人士马俊文原先有望提前出狱,但因23条上路后减刑门槛收紧,因此他需继续服刑。香港特首李家超和海外民主人士,对此怎么说?
长平观察:第二十三条,西方的失败
长平
第二十三条立法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环境雪上加霜,中共放弃竞争了吗?时评作家长平认为,香港在经济输给新加坡,就是中共在政治上的胜利。
香港律政司:批评23条可能触犯23条
香港律政司长林定国3月24日在电视采访中表示,发表对最新颁布的23条国安立法之批评,或者转发此类批评都可能触犯这部新法案。该法对煽动叛乱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刑罚。
23条立法:周六正式上路 英澳促公民旅行要警惕
香港立法会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该条例在周六刊宪生效。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新法生效后香港可轻装上阵,全神贯注发展经济。与此同时,英国和澳大利亚更新了前往香港的旅行建议。
对新国安法保持警惕 在港外国公司加强应急计划
香港《基本法》第23条《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通过后,在香港运营的一些跨国咨询公司和对冲基金更新了应急计划并寻求法律建议,以应对新法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 。
23条立法:国际反应一边倒
香港立法会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后,欧美国家、联合国人权高专和公民社会倡议纷纷表态,批评这一立法是香港人权和法治的倒退,可能危及香港未来的发展前途。
专访:23条增外企成本 香港尚未“内地化”
《基本法》第23条通过前,香港德国商会主席接受DW专访,认为该法可能令金融与数据行业受到最大影响,企业成本很可能增加以确保合规。他称香港尚未完全“内地化”,但承认今日需要花费更多力气说服德国投资者香港仍具优势。
0票反对 “23条”立法通过
香港立法会在3月19日加开会议,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23条”草案),并于当天三读通过,完成了“第23条立法的历史使命”。早在20多年前,香港特区政府就曾发表相关咨询文件,不过当时以撤回告终。
“快刀斩乱麻”?23条通过后将如何影响香港
香港立法会通过《基本法》第23条草案,从刊宪到通过不足两週,速度远超外界预期。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发声谴责,有专家向DW分析,港府迫切推动23条或是盼“快刀斩乱麻”令境外各方反应不及。
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
香港立法会今日(3月19日)以89票赞成、0票弃权、0票反对,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该条例将于3月23日刊宪生效。
香港反修例立法会暴动案 最重囚6年10个月
香港反修例示威冲击立法会事件中,12名暴动罪名成立的被告在週六(3月16日)判刑,分别被囚4年6个月至6年10个月。此案是香港立法会第一次遭到占领,也是众多反修例运动相关的暴动案之中,获刑最重的案件之一。
第23条: 告解保密性受疑 美大使低调访港
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立法本週完成逐条审议,最快在4月前就可能三读通过。不过有活动人士质疑,该项立法将迫使神父公布信徒忏悔的内容,威胁香港的宗教自由。对此,天主教香港教区也正式做出回应。
林飞帆:“太阳花”彻底改变台湾的命运
太阳花学运十週年,DW专访林飞帆。从蓝绿以外的学运领袖到后来成为民进党副秘书长,以及被北京列为“台独顽固份子”,十年青春飞逝,他向我们吐露当年的复杂心情。谈及“太阳花”意义,他说:台湾人要继续做台湾人,而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人大誓言推出一系列法律"捍卫国家安全"
2024年,中国将推出一系列安全法律,以"坚决捍卫"其主权。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周五在两会上作出这一表态。有分析认为,习近平任下,国家安全立法成为人大工作的一大重点。
香港二十三条草案刊宪 国家秘密红线何在?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同日火速一、二读。草案指,叛国等罪最高可判囚终身、疑犯羁留期大幅延长,另增“境外干预”罪。学者忧“国家秘密”解释含糊,红线难测:若经济报告影响投资人情绪,是否也算危害国安?
香港3月8日将对第二十三条立法进行首读及二读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3月7日在微博发文称,《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将于3月8日刊宪并提交立法会审议,以全面落实《基本法》第23 条。香港立法会3月8日当天将对该条例草案进行首读及二读。
23条立法咨询现“禁社媒”建议,港府忙辟谣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程序结束。征集到的意见中有人建议将脸书、YouTube等被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撤出香港”,媒体报道后引起哗然。香港政府随即强调不会禁绝任何社交媒体。
北京继续收紧对香港的箝制
香港立法者正准备通过中央政府要求已久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届时将成为香港第二部国安法律。让我们回顾一下北京在这些年来如何步步收紧对香港的控制。
香港民运人士罕见公开抗议基本法23条
本周二,香港民运人士罕见地举行公开抗议活动,抗议香港政府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抗议人士表示,该法缺乏民主监督和对人权的保障。
梅西发影片回应香港风波 反驳政治因素干扰
阿根廷球星梅西日前在香港表演赛因伤缺席引发一连串风波,导致原定3月阿根廷国家队中国行的计划告吹。19日,梅西在微博上发表影片声明,否认在香港未上场是出于政治因素。
梅西香港缺阵日本复出 延烧成“辱华”风波?
阿根廷球王梅西先在香港友赛缺阵,继而在日本“复出”,令他和国际迈阿密球会亚洲之行的轩然大波不单没有平息,更在球场外迅速发酵成公关甚至政治危机,当中来龙去脉是什么?
香港流亡人士:许智峯被“破产”、周庭遭通缉
香港高等法院周二对流亡的民主活动人士、前议员许智峯颁发破产令。同一天,香港警方宣布正式通缉前香港众志副秘书长周庭。
香港反修例占领立法会案 共12人暴动罪成
2019年反修例运动,有示威者在七一占领立法会,成为运动中最瞩目和关键的时刻之一。14人遭控暴动罪,最终仅2名记者脱罪。罪成的包括香港艺人和社运领袖,他们将面臨最高十年监禁。
香港启动23条立法:增五大国安罪
睽违逾廿载,香港再次启动基本法23条立法,就叛乱、窃取国家秘密、境外干预等订立新罪行。学者分析,相较上次2003年的版本,这次内容更严苛,并进一步与中国国安观接轨;五大类新罪行之中,重点针对香港社会与境外势力的连系。
香港优势失 《南早》前总编批港官:逢迎北京
过去几年来,曾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出现外资出走潮。但究竟是什么让香港失去了过去的优势?《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王向伟主张,责任主要不在北京,而是香港官员一味逢迎北京,未想清楚香港未来,加速“大陆化”。
非政府组织:德国旅行社在新疆人权问题上助纣为虐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正在讨论中国的人权状况。除香港民主运动遭到残暴打压之外,非政府组织还对一些欧洲旅行社提供新疆旅行项目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 中国护照含金量有多高?
从2月9日起,中国和新加坡持普通护照的公民赴对方国家从事旅游、探亲、商务等私人事务可享有30日免签入境。目前,新加坡公民赴华可享有15天免签入境,中国公民目前赴新加坡则须办理签证。
邹幸彤涉煽动六四集会 香港法院逆转无罪判决
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在2021年因呼吁港人参加六四集会,被裁定“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有罪,上诉后获得高院撤销定罪。不过终审法院25日再度逆转无罪判决。同时,邹幸彤的国安法指控将在下半年开审。
联合国涉华人权审查会议召开 香港代表挺国安法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中国人权记录的重要审议会议周二拉开帷幕。一些西方国家借此机会对北京发出呼吁,希望对方采取更多措施保障言论自由、保护少数民族权利以及废除香港国安法。出席会议的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发言时强调,国安法让社会恢复稳定安全。
驳国安法动摇香港司法独立 法官:不会盲目定罪
《国安法》施行3年,各界质疑香港渐失司法独立公正,但香港终审法院法官22日称,不会“盲目”将所有被告定罪。与此同时,联合国专家对《国安法》实施状况表达忧虑,并呼吁港府释放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
媒体: 中国广泛游说非西方国家赞扬其人权记录
据知情外交官和相关文件透露,中国正在广泛游说非西方国家在周二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中国人权记录的审议会议上赞扬中国人权记录。有非洲外交官证实收到了中国代表团的请求,并表示将按照要求行事。
中国人权2023:即便微小的自由空间也被消灭
人权观察组织发表最新报告,其中中国的部分写道,高压统治以及日益严密的社会控制正在对该国经济和社会造成愈来愈大的损害。
港移民首投族 陈健民:对民进党失望 矛盾中含泪投票
“上一次投票我是在(香港)监狱里投的。”台湾大选首投族中,出现一群国安法后移台定居的香港人,当中包括香港占中发起人陈健民。大选前夕他接受DW专访,回答港人首投族心中所想的问题。为何来到新的家园拿著民主选票,他却说是矛盾、感慨与含泪地投下去?
官热民冷?中国专家和舆论如何看台湾大选
中国官方选前推出“萝卜与大棒”,被视为是要影响台湾的选举结果。然而受访的中国学者和陆生都认为,其实这次中国学者和舆论对台湾选举的关注度较少,这样的反差是怎么一回事?
港移民踏足台湾选战场:“在台港人两面不讨好”
台湾一度是港人展开新生的热门目的地,但对于部分人来说事与愿违,“香港牌”热潮亦已退却。对比2020年台湾大选,移台港人对于这次选举及四年来的生活感受复杂和矛盾。成为台湾人没多久的前香港区议员徐百弟,选择亲自参选一场几乎“必输”的立委选举。
黎智英庭审不认罪
本周二,针对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审讯中,他否认所有指控。控方的开案陈词中指黎于涉案期间和多名前美国官员有直接联系并要求制裁中港。
专访钟翰林:“出狱后恐惧与高压比牢中更甚”
香港前学运领袖钟翰林日前宣布抵达英国寻求政治庇护。 他在专访中向德国之声表示:出狱之后承受的精神压力比在狱中更大。 他也提到,原以为只要配合捱过一年,警方就会信守承诺不再监控,但如今面对无止尽的威胁,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香港前学运领袖钟翰林 抵英国寻求政治庇护
香港前学运领袖周庭流亡加拿大后,另一位香港前学运领袖钟翰林也宣布他抵达英国寻求政治庇护。钟翰林透露,刑满出狱后频受到港警关切,警方还以金钱利诱施压他担任“线民”。
香港“光城者”组织三成员被判刑
香港“光城者”(Returning Valiant)组织的3名学生成员今天(12月28日)因被控策划对政府大楼进行炸弹袭击而被判处2年半到6年监禁,其中1名主谋学生承认犯下“串谋恐怖活动”罪。
香港法院驳回黎智英撤销指控的请求
香港法院周五(12月22日)驳回了黎智英律师团队提出的撤销煽动罪指控的请求。案件押后至1月2日再审。
2023自由指数出炉 中国排名很靠后
美国和加拿大的智库联合推出最新版人类自由指数。2021年全球自由度有所恶化。中国排名小幅上升,但非常靠后,香港的总分10年来一路下滑,台湾则在亚洲排名最前。
北京调整香港特首述职安排 港媒:意在强化中央统一领导
本周一,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北京述职。香港媒体分析报道称,今年打破1997年以来的惯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同时听取特首李家超述职,体现出“治港之变”。
不认“勾结外国势力”罪名 黎智英今出庭
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2020年因违反《国安法》遭捕,18日早上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出庭。据DW记者现场报道,黎智英于上午10点著西装踏上被告席;场外,社运人士“王婆婆”高举英国国旗呼喊“释放黎智英、支持苹果日报”,后被港警驱赶至路边。
港警悬赏5名民主活动人士 控其危害国家安全
香港警方周四悬赏百万港元通缉居住在海外的5名活动人士,指控其涉嫌煽动分裂国家安全,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名。
专访黎崇恩:黎智英审讯是场戏 乐见英态度转变
经过多番延宕和波折,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及《苹果日报》的国安案件将于12月18日开审,就其“勾结外国势力”控罪进行一连数月审讯,备受国际注目。德国之声专访他的儿子黎崇恩,谈他如何四处奔走争取多国声援父亲,以及对案件走向的寄望与隐忧。
黎智英之子游说英国外相营救其父
香港传媒大亨黎智英之子黎崇恩周二与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会面,游说英国协助争取其父获得释放。卡梅伦与黎崇恩会面隔日,中国指责英国“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港府以国安为名推动整肃 专家:中港治理模式逐渐趋同
香港近年来以“国家安全”为名,透过不同方式强化政府对公民社会的控制。上週,香港首次使用类似中国“强迫电视认罪”的作法,种种迹象让专家认为,在明年港府通过基本法23条立法后,香港的体制恐与中国越来越相似。
如何看只有“爱国者”参与的香港区议会选举?
盡管选前港府施展浑身解数,推出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在“爱国者治港”原则指导下的2023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票率仅27.5%,创历史新低。提名过程和赛果显示,新制度进一步向大党倾斜。港澳办则指,新选制发展出“香港特色优质民主”。
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新低
香港于周日举行了在“爱国者治港”原则指导下的首次区议会选举,此次选举实质上排除了所有亲民主派候选人。虽然投票率仅27.5%,不到北京期望的3成,创下历史新低,但官方对此不以为然。
客座评论:香港人看台湾总统大选
每次台湾选举都很重要,但有些届别来得特别重要。譬如上一届,蔡英文VS韩国瑜,香港人视为“华人社会最后抵抗共产政权”的保卫战,香港的悲情气氛也多少影响到台湾民众的“芒果乾”(亡国感)效应,所以许多海外人士返台投票保卫家园。这次呢?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