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五眼联盟施压港府 北京:你不代表国际社会
五眼联盟的外长周日 (8月9日) 发布声明,呼吁港府恢复12名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候选人的参选资格,并如期于九月举行立法会选举。
港特首遭美制裁 传其幼子从美低调返港
港媒报道,港首林郑月娥的小儿子林约希告知室友"家有急事", 从美国返港。他就读于哈佛大学。美国周五宣布对林郑月娥等多名中港官员进行制裁。林郑回应表示制裁没有道理和逻辑,她本人在美国没有任何资产,也不想去美国。
"我必须提醒自己,我不是为自己而活着"
雨伞运动让罗冠聪为人熟知。他与黄之锋一道成立了“香港众志”,也一度成为香港立法会议员。如今,他不得不离开香港,远走他乡。德国之声在伦敦采访了罗冠聪。
香港立法会真空期何解?中国人大开会讨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周六起一连四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议程包括如何应对香港推迟立法会选举所造成的真空期。四名刚被剥夺参选资格的民主派议员的去留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制裁香港官员 港府抨击“双重标准及虚伪”
美国周五宣布对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一系列官员实施制裁。香港政府发表声明,批评美国的所谓制裁“卑劣无耻”。中联办也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绝不会畏惧任何蛮横霸道”。
香港推全民核酸检测 港民忧DNA被“送中”
香港爆发第三波疫情,港府宣布将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并得到一支内地检测团队的支援。不过,港府豁免大陆检测人员的检疫及注册手续引发争议;更有议员质疑,中央会以防疫为名收集港民DNA。
勾结香港反对派的指控荒谬可笑
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称,同香港人士的会晤既非秘密,也不神秘,所谓领馆代表同有关人士进行"勾结"的说法"是荒谬的"。
维园悼六四24人被控 黄之锋斥为扣护照
支联会11名常委及13名民主派人士被控,包括黄之锋和身在伦敦的罗冠聪。不少人本身已有其他控罪在身,他们质疑警方藉此扣起护照,限制他们出境。
香港特首选举或添“确认书” 传林郑连任
继立法会选举押后一年后,2021年12月举行的香港特首选委选举也传出引入“确认书”制度,确保参选人政治立场。过去一年支持率触底的特首林郑月娥会否连任,也成为外界焦点。
蓬佩奥批中通缉海外港人 崔天凯:依法执行
日前,香港通缉六名海外香港民运人士,美国批评中国共产党将威权主义的“长臂”延伸至海外,誓言保护民主人士。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则捍卫称香港措施都源自国安法,违反该法的人,都该受到惩罚。
专访:外籍人士与港人在国安法下已无太大差别
自7月31日出现《港区国安法》颁布以来首名遭通缉的外籍人士后,各界都在关注国安法对于外国人士的威胁有多大。美国法律学者古举伦告诉德国之声,他认为依港府目前的行事来看,港府可能愿意牺牲国际声誉来严格执行国安法,所以外籍人士也面对一定程度风险。
法中止批准对港引渡条约 欧盟吁港府重新考虑延后选举
法国周一成为最新一个拒绝将人民引渡至香港的西方国家,强调国安法抵制“一国两制”原则,并直接影响法国国民与企业。因应最近港府宣布将立法会选举延后一年,欧盟也强调此举有损香港国际声誉,呼吁港府重新考虑相关决定。
北京助港抗疫引反弹? 盘点五大争议
国安法和立法会选举等问题闹得沸腾之际,中央政府突然派出“支援队”赴港协助抗疫,触动了港人的敏感神经,当中“DNA送中”丶“方舱医院”的命名等,都引起各界争论。
香港大律师公会:立法会选举押后或被裁定不合法
香港大律师公会声明,对香港特区政府将原定于9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押后一年表示极度关注,并称该决定最终或被裁定不合法。
专访:面对国安法威胁 多数港人恐无选择命运的权利
上周五港府以违反国安法,对六名海外人士发出通缉令,其中唯一的外国公民是长年居住美国的朱牧民。
香港评论文章引中国学生挞伐 澳大学删除相关推文
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周末在中国学生于网路上抗议后,删除了一篇关于香港评论文章的推文,并两度从官网下架该篇文章。德国之声所取得的证据显示,中国学生曾针对此事联系中国领事馆,并透过多个渠道向该校施压。
德高官: 应对中国 欧盟得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应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德国外交部负责欧洲事务部长罗特认为,欧洲与中国正处在 “激烈的价值观竞争”。在发表在德国媒体的一篇客座评论中他写道:“涉及到人权、安全或技术等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回避摩擦”。他也指出,欧洲应该团结一致应对中国。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去世;香港推迟立法会选举;德国宣布取消执行和香港达成的引渡协议……这周还发生了哪些大事,德国之声为您一一梳理。
专访黄台仰:被通缉 我也不会停止为香港倡议
6名流亡海外的香港倡议人士周五得知他们因违反国安法,被香港警方 "通缉",其中包含目前流亡德国的黄台仰。他告诉德国之声,他认为香港政府这麽做的目标是要让所有海外香港人都噤声,而不是纯粹为了逮捕他们6人,但他也誓言继续他的倡议行动。
客座评论:唯有制裁能让中国停下并思考
前香港众志常委罗冠聪在德国之声撰写客座评论指出,欧盟最近因中国在香港的行动而对北京采取惩罚措施是值得欢迎的,但是欧盟需要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因为这是阻止中国威权主义日渐增长的唯一途径。
德国中止与港引渡协议 中方强烈抗议
中国政府针对香港推出《国安法》后,又挥出一系列“重拳”打击香港民主派,并以新冠疫情为由将立法会选举推迟一年。德国周五晚做出回应,宣布暂停执行与香港的引渡协议。而对于某些德国政界人士来说,这一步还远远不够。
国安法之下:独派学生被捕 罗冠聪等遭通缉
7月29日,四名学生遭到警方以违反《港区国安法》罪名逮捕,成为了港警国安处成立后第一批被拘捕的人士。然而他们在国安法实施前就已经退出独派组织。7月31日,警方又正式通缉罗冠聪、黄台仰等六名海外港人。
香港疫情再起 港人忧心忡忡
香港一度被誉为“防疫模范”。可是7月中旬以来,香港的疫情再次变得严峻,单日新增病例数字不断走高。面对当前的“第三波疫情”,香港如何应对?
立法会选举押后一年 林郑指“真空期”由人大决定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五晚召开记者会,宣布引用《紧急法》,把原订9月6日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押后一年。她强调此举“完全没有政治考虑”,又指获中央政府支持,议会真空问题将由人大决定。
专访:北京扩大DQ 强化控制香港
香港政府取消了12名民主派候选人的参选资格,阻止他们参加原订于9月6日举行的立法会选举。香港中文大学的政治学者马岳对德国之声表示,DQ(取消参选资格)范围明显扩大,北京意欲加强控制香港。
国际谴责DQ 香港民主派Plan B报名参选
民主派抢攻香港立法会“35+”,即过半数议席,引起北京忧虑。港府日前史无前例DQ 12名横跨激进抗争派与温和泛民的参选人,外界关注Plan B人选会否落入同一命运,事件也引发国际反弹。
专访:国安法阴影笼罩 言论罪已成香港新现实
香港国安处周三 (7月29日) 以违反《港区国安法》罪名逮补了4名学生。这也是国安处成立以来逮捕的第一批人士。香港作家江松涧表示,港府明显希望透过这批逮捕来强调,不容忍任何与分裂主义有关的行为或言论。
黄之锋等12人被取消香港立法会参选资格
据港媒报道,12名民主派立法会选举参选人被裁定提名无效,其中包括黄之锋、杨岳桥等。港府随后发新闻稿解释DQ(取消参选资格)原因,并称不排除有更多人被DQ。
美终止中/港学术交流计划 学者称恐倒退几十年
多名原定于今年八月启程至中国与香港进行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上周六(7月25日)收到美国国务院的电邮,告知他们美国政府已暂停了所有2020至2021年与香港和中国的“富布赖特交流计划”。
传港府押后选举一年 拟提请人大避覆核
距离立法会选举仅余一个半月,传港府有意以疫情为由押后投票至明年9月,参选人报名作废。英美澳外长及欧盟纷纷表达关注,学者料延迟选举恐加剧国际制裁。目前,香港经济受到新冠疫情重创,港府周三公布数据,第二季度经济收缩9.1%。
外交圈:欧盟将限制对港出口监控、镇压器械
据通讯社报道,欧盟限制对香港出口可用于监控及镇压器械的措施预计本周二签署生效。
港大校委会决定即时解雇戴耀廷
针对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的去留问题,香港大学校委会周二举行会议。据港媒报道,校委会以大比数通过了即时解雇戴耀廷的决定。戴耀廷在Facebook上指出,辞退他的决定来自“大学以外的势力”。
香港立法会选举因疫情推迟?暂无定论
《香港经济日报》7月28日报道称,港府正考虑因疫情延后原定9月初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外界担心,这有可能是因为建制派对当前选情没有信心。不过,港府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表示,“没有听闻”有关是否延后选举之讨论。
“五眼”纷纷叫停与香港引渡协议 中方回应
香港原本与全球19国签有移交逃犯协议,而新西兰是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后,又一叫停有关引渡协议的“五眼联盟”国家。北京于周二宣布,香港暂停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移交逃犯协定和刑事司法互助协定。
香港“二人限聚” 新疆新增41例
香港连续第六日新冠确诊病例"破百",港府宣布实施四项新措施,有效期七天。中国内地则通报新增确诊61例,其中大连14例,该市日前宣布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
立法会DQ潮前奏? 港府七问黄之锋立场
其中“DQ高危”的黄之锋被询问7大问题,黄形容这似要为其罗织违反国安法罪名,多于核实参选资格。学者料中美角力之下,本届选举或现大规模DQ潮。
香港会成为新加坡吗?
贸易立国、政治稳定、有限民主、高生活水准——大多数新加坡人似乎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一些人设想,在中国强化控制的当下,作为亚洲金融重镇竞争对手的香港或将效法新加坡模式。
德国外长:应因香港国安法采取制裁措施
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德国也有可能就香港国安法对中国采取强硬的制裁措施。德国外长马斯在与中国外长王毅视频谈话时强调,香港的自由必须得到保障。
判决:香港夫妇暴动罪不成立
受暴动罪指控的香港夫妇汤伟雄、杜依兰周五获无罪裁定。这对夫妇被控参与去年在香港中环发生的暴乱。两人的脱罪裁定被认为有可能对另外数百名被告产生有利影响,使他们免于牢狱之灾。
香港名嘴萧若元:自由之处即吾乡
70岁香港名嘴萧若元,月旦时事二十载,经常在网上批评中港领导人,多年来被北京列入黑名单。港区国安法实施后言论空间收窄,他被迫永别香港、移民台湾,隔岸继续针砭时弊,还尝试建立在台港人的互助社群。
英国明年开放BNO港人申请居留 中国扬言反制
《港区国安法》激起千重浪,继英国停止与香港的引渡条约和封杀华为后,当局再公布新措施,为BNO持有人提供特别签证,为300万合资格港人敞开大门。中国旋即扬言反制,考虑不承认BNO护照作为有效旅行证件。
台湾出手反制 拒延长香港办事处人员签证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日前表示,派驻台北的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的两名工作人员未获台湾的居留签证,已经在不久前返回了香港。一周前,香港方面曾以拒绝签署“一个中国”原则声明为由,迫使台湾驻港办事处处长离开香港。
国安法阴影 韩网络巨头Naver撤出香港
在《港区国安法》下,港警有权要求企业交出用户资料,违者可被罚款或监禁。这项决定让倚重网络服务的企业考虑移出香港,而第一家采取行动的大公司是韩国的Naver。
元朗袭击事件一周年 警方阻止民众集结
“元朗事件”周年之际,港警呼吁市民不要参与“未经批准”的集结,并现场阻止立法会民主党议员开记者会。警方的这一态度和处理方式受到质疑。
民调:近半德国民众希望疏远中国
德国《明镜周刊》委托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6%的德国民众希望能够疏远德中关系,认为应当维持现状的人只有31%。而在短短一年前,要求进一步亲近中国的德国民众尚占多数。不过,与中国相比,德国民众对美国的观感更差。
英中止与港引渡条约 中国:将坚决回击
英国外相拉布周一 (7月20日) 在英国国会的演说宣布,英国因应中国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将即刻中止与香港的引渡条约,并将对中国实施的武器禁运扩大至香港。中国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重申对于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北京将做出坚决回击。
黄之锋宣布参选香港立法会
在民主派阵营此前举行的非官方初选中,黄之锋是高票获得者之一。民主派阵营的目标是在9月举行的正式选举中获得共70个席位的立法会中的多数。但是,当局可能援引港版国安法取消一些候选人的资格。
香港单日确诊破百例 全球病亡例破60万
入夏后新冠疫情不但没有结束,还随着世界各地逐步解封出现新一波的回升。香港单日新增逾百例,港府宣布收紧措施。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在人们渐渐对新冠疫情的消息产生疲劳感的同时,美国和全球各地的感染人数不断打破新的纪录。闫丽梦是谁?美国取消了香港怎样的待遇?德国人对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纪较量又是怎么看的?是本周值得关注的话题。
美国取消特殊地位后 香港经济的未来
在中国出台颇具争议的《港区国安法》后,特朗普签署命令,终止对香港的优惠经济待遇。现在香港的经济前景如何?多位专家深入分析。
前一页面
第21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