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黎智英案完成结案陈词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的国安法案件,28日完成结案陈词,若被判有罪,最高可能面臨终身监禁。与黎智英相识超过30年的《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祁福德告诉DW,黎被囚已经1700多天:“我不能假装说他过得很好,但他还撑著。”
彭博社驻港记者延签被拒 外国记者协会:加深新闻自由受侵蚀担忧
彭博社记者钟碧琪延签申请遭香港当局拒绝,且未获得任何拒签理由。香港外国记者协会表示,港府此举加深了人们对香港新闻自由遭侵蚀的普遍担忧。
许智峯获澳庇护 港政府强烈反对
前香港立法会议员许智峯宣布已获得澳大利亚的政治庇护。香港政府发表严正声明,强烈不满并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包庇罪犯。此外,香港前学运领袖钟翰林也在英国获得难民身份。
英国谴责香港警方通缉19名海外港人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内政大臣库珀7月25日共同发布声明,谴责香港警方当天宣布悬赏通缉包括居英港人在内的海外社运人士。香港警方指控19名海外港人通过“香港议会”组织试图颠覆国家政权、触犯了国安法。
“香港议会”被定性颠覆组织 龚小夏、冯崇义等被悬红通缉
香港警方宣布,悬红通缉19名境外活动人士,称其在海外参与颠覆国家政权的组织“香港议会”,违反北京实施的国家安全法。除此前已被通缉的活动人士袁弓夷、何良懋等四人外,美国之音前普通话组主任龚小夏、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等15人亦受到悬红通缉。
香港独立出版社被拒参展 另觅生存空间
香港书展近年多次发生“下架书”事件,今届至少三间书商被拒参展。有独立书店另起炉灶,同步举行“无处不阅读”独立书展,遭《文汇报》指控“软对抗”。主办方猎人书店店长对DW表示:“如果我是读者,我一定不会想参与一个会筛选人的书展。”
47人案上诉案开审 人权组织吁“纠正错误”
香港最大规模的国安案件“47人案”,去年11月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宣判量刑,其中13名被告的上诉案本週开始审理。此案备受国际关注,法庭外自週日晚间就出现排队争取旁听席位的人潮。
香港以国家安全为由拟收紧《监狱规则》
香港政府7月3日建议修订《监狱规则》,这可能会限制律师和特定访客探视囚犯,还提议废除在囚人士的“私服”、“私餐”。香港官员称,这是为了应对 “国家安全风险”。
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 李家超:国家安全固若金汤
本周四(7月3日),中国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并接待游人参观。此时恰逢香港刚刚迎来主权回归中国28周年纪念。法新社指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大力扩充海军力量,令亚洲邻国感到担忧。
国安法五週年:红胶带捂嘴 港人发起全球艺术抗议
《香港国安法》6月30日实施届满五週年,全球20座城市于6月28日集结离散港人、西藏人、新疆维吾尔人与支持民众,共同举行“一切安好”艺术抗议活动,上百名参与民众嘴上被贴红胶带、身上捆绑红绳,抗议中共政权违反人权自由。
《国安法》五年后:香港如何迎接“七一”?
2025年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28週年,6月30日是《港区国安法》生效5週年。今年“七一”前后,DW在香港街头捕捉这座城市如今的模样。
香港国安法五周年: 最后泛民派宣布解散
据法新社报道,香港社会民主连线周五(6月27日)宣布解散。随着社民连的解散,香港泛民主派较具代表性的党派至此完全消失。
香港国安法五周年:北京官员强调特区管治权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港区国安法实施将满五周年,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相关论坛上讲话时赞扬该法的实施是香港“由乱到治的分水岭”。鉴于今年年底香港立法会将换届选举,他强调“爱国者治港”的重要性。
中港国安部门首次公开联手行动
中央驻港国安公署以及香港警务处进行了首次公开的联合行动,对六名被指涉嫌勾结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住所进行了突击搜查。
香港引用《国安法》禁止台湾手游《逆统战:烽火》
香港警方指控台湾手机游戏《逆统战:烽火》鼓吹武装革命并宣传分裂主义纲领,下令禁止。该款游戏的开发者在脸书上以“谢丞相赐箭”五个字作为回应。
专访长平:假如我可以回到“八九六四”
中国媒体人、六四参与者长平向DW诉说他最深刻的“六四”记忆,以及为什么“屈辱”伴随著他的一生?如果回到1989年6月4日那天,他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
六四36週年香港噤声 台湾纪念活动收到恐吓信
《国安法》上路与23条立法之后,曾连续30年举办纪念六四活动的香港维园,如今只有喜气洋洋的同乡嘉年华会。华语世界仅剩台湾仍能公开悼念六四,但今年在台北举行的活动却收到匿名恐吓信。
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 港府:突显“一国两制”优势
国际调解院总部设在香港被看作是北京试图巩固香港声誉之举。港府方面称,“外部敌对势力正企图把香港去国际化、去功能化”,而“一国两制”的优势让香港具备成为该组织总部的条件。
哈佛不让读了?香港:欢迎来港继续深造
在美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背景下,港府方面最新表示,香港欢迎这些受到美国招生政策影响的国际学生。德国也表示愿成为学术“灯塔”。毕竟,无论是对于香港还是德国,这都是吸引学术人才的绝佳机会。
全球首家国际调解院将在香港开张
中国官媒报道,全球首家国际调解院下周在香港举行签署仪式,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将会前往出席。
前港督之子将出任英国驻华大使
英国政府宣布,彼得·威尔逊将接棒吴若兰,出任驻华大使。威尔逊的父亲曾任香港倒数第二任总督。据悉他本人精通汉语,过去曾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任职。
他在香港到处书写“自由”
街头艺术家陈劲辉(署名为“自由涂夫”),因在公共场所喷涂“自由”两个字,已两度被捕。等待他的可能是几年牢狱,但他说那样自己的作品就算完整了。
黎智英狱中千余日 目前我们知道什么?
《香港国安法》将满5年,关于黎智英国安案件我们知道什么?目前法律攻防关注点是什么?“特朗普救黎智英”的说法可能吗?DW采訪了黎智英的国际律师代表加拉格尔(Caoilfhionn Gallagher),以及其他法律学者。
香港“民主派47人案”:毛孟静等四人出狱
香港立法会前议员毛孟静丈夫Philip Bowring向前来询问的记者简单作答。毛孟静是4月29日获释的首批香港47人案中的一人。
香港47人案首批入狱4人出狱
香港历来最大规模国安案件“47人案”,首批被判刑的4名被告週二刑满出狱。该起案件几乎涉及香港所有主要民主派政治人物,至今仍有多人在狱中服刑。
特朗普新关税引发全球市场震荡:中方迅速反制,欧亚非态度各异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大规模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剧烈动荡。中国率先反制,欧洲酝酿回应,亚非各国立场分化。新一轮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迅速升级,动摇了原有的国际贸易秩序。
涉“跨国镇压” 六名中港官员遭美国制裁
周一,华盛顿方面宣布对六名中国及香港特区官员实施制裁,原因是他们涉及“跨国镇压”并破坏香港自治。
澳大利亚就针对香港异见人士的匿名信向中国表示担忧
墨尔本居民近日收到来自香港、悬赏举报一名澳籍香港民运人士的匿名信。对此,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已向中国表达担忧。英国近期也有居民收到悬赏举报两名流亡英国的香港民运人士的匿名信。
“反对胁迫和霸凌” - 香港特首回应巴拿马港口交易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表示,香港企业“长江和记”出售旗下巴拿马运河港口所引发的批评值得“认真关注”,此前北京当局已多次对这笔交易进行猛烈抨击。
罕见!香港终审法院推翻支联会三人拒交资料案定罪
已经解散的支联会三名核心成员2年前因拒绝向警方提交组织资料而被判定有罪。本周四,终审法院判定邹幸彤等人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原因是控方的做法令“被告已经无法得到公平审讯”。
元朗721事件:前民主派议员林卓廷等非白衣人被判刑
本周四,香港一家法院判处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和其他六名男子最高37个月监禁,罪名是元朗721事件中参与暴动。林卓廷被北京称为乱港分子,去年11月已因“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6年9个月监禁。
路透社:前港督之子将任职英国驻华大使
英国政府已敲定一名会说中文的外交官担任下届驻华大使。据悉这位外交官的父亲曾担任香港总督。在北京担任大使是英国外交系统中最具挑战性的职位之一。
黎智英之子:父亲在狱中有死亡之虞
77岁的黎智英已系狱四年。其子黎崇恩本周一在日内瓦人权与民主峰会上接受路透社采访,并呼吁立即释放他的父亲。黎智英的法律团队敦促下周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会的全球领导人向北京发声,并捍卫媒体自由。
香港民意研究所宣布可能停业
香港重要的独立民调机构“香港民意研究所”(简称香港民研)周四(13日)在脸书上发布声明,宣布“无限期”搁置所有自费研究活动,且未来将“转型甚至是结业”。
客座评论:钟庭耀的民调是权贵最痛恨的武器
曾志豪
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主席及行政总裁钟庭耀1月13日被香港警方国安处带走协助调查,并搜查了香港民研的办公室,甚至还带走了两名民研的的职员。国安指,怀疑钟庭耀以机构之名协助被通缉的潜逃人士。但真的是这样吗?
她们来自香港:两座民主女神像柏林展出
一群在德港人耗费数月将2019年曾昂首狮子山上的民主女神像头部、原矗立香港中文大学的“民女”复制品运来德国。活动参与者希望以此提醒人们,勿忘香港教训,中国“不值得信任”。
墙外文摘:金马奖,要为娄烨担忧吗?
有评论指出,金马并非要刻意选择“那些题材”,只是它们若不能在中国大陆生长,自然就会趁著风势,落到其他地方生根发芽,开出花朵。
港人看特朗普重返白宫:盼延续“避风港”计划
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由共和党的特朗普胜出,近年中美关系紧张,香港难免成为角力场。DW访问三名香港人,了解他们对特朗普重返白宫,对香港带来的影响和看法。
客座评论:“中国香港”样子如何,日子也将如何
曾志豪
中联办主任郑雁雄近日表示,饱经磨难的香港终于有“中国香港”的样子。DW中文客座评论员曾志豪分析,邓小平的“港人治港”和“五十年不变”早已破产,京官一系列的发言并不让港人意外,意外的是当初居然有人会相信。
乌克兰更新:俄罗斯迅速推进 发起创纪录无人机袭击
乌克兰军方称,俄罗斯在一夜之间向乌克兰发动了创纪录的无人机袭击。同时德媒引述分析人士称,目前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推进速度创下战争初发以来的新高。
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辩 否认鼓吹港独:太疯狂
继47人案后,香港法院20日续审另一起备受国际关注的国安法案件-“黎智英案”,这是前《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首度出庭作证。黎智英在法庭上回应多项议题,并否认鼓吹港独说法。
戴耀廷:颠覆罪被判重刑的法律学者
香港法律学者戴耀廷周二因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名被判处10年监禁。他被判定为这一香港国安法最大案件的“大脑及主要推手”。
47人案判刑 刘頴匡女友:今天不是结束,是历史的中段
香港民主派立法会初选“串谋顛復国家政权”案周二(19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判刑,当中刑期最重为戴耀廷,判囚10年,其他被告如黄之锋、何桂蓝、邹家成则被判囚4年多至7年9个月不等。47 人案受到国际关注。
英外相访华谈敏感话题 中方:台港不容干涉
外界观察,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访华旨在重置双边关系。事实上,在寻求推动中英贸易的同时,拉米在中国也提到了香港、新疆和台湾以及俄乌战争等问题。
英国外交大臣本周访华
北京和唐宁街均证实,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将于本周访问中国。这也是今年七月斯塔默当选英国首相以来,首次有英国政府高级官员访问北京。
第一发催泪弹之后:三个香港人的“后伞运人生”
10年过去,雨伞运动已成历史;《国安法》及《基本法》23条立法后,香港再没有大型示威集会。DW访问3名参与运动的香港人,当年他们有人是大学生,有人刚踏入社会,也有新闻工作者,他们怎样看香港的未来?
NBA希望重返中国
美国职业篮球在中国也拥有众多粉丝。2019年,火箭队经理声援香港民主运动的推文,招致中国政府一度叫停对NBA赛事的转播。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应彻底改变英国与中国的关系
今年7月刚刚上任的英国工党领导的新内阁,正在同前一届政府的对华关系拉开距离。外交大臣拉米认为,有必要彻底改变英中关系。
流亡港人媒体被封 港府曾威胁美国技术服务商
面向海外香港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如水》杂志近日在香港被封杀。此前其在美国的网络托管服务商曾被香港警方要求下架该杂志,理由是媒体内容违反香港国安法。
香港的贫富差距5年内翻了一倍多
香港750万的人口中,超过139万人生活在贫困中,其中58万为老年人。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