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七一"游行 泛民力量分化
香港回归十三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香港照例有"七一"大游行。不过,今年的游行有三股队伍,其中的两股是泛民主派分化后的所谓"温和派"和"激进派"。
谷歌中国将停止自动跳转至香港界面
香港媒体:中国期待G20建立决策机制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李鹏六四日记》在美国出版;G20峰会,北京到底期待什么?香港政改方案通过之后,香港未来的政治之路到底怎么走?
香港立法会通过政改方案
继香港政制改革方案的第一部分容于本周四在立法会获得通过后,其第二部分又于周五获得通过。至此,这次政改方案已经从整体上拥有了法律依据。一香港立法会委员称这是香港民主进程中最黑暗的一天
香港立法会通过2012政改方案
香港特首改变态度 接纳民主党政改建议
香港特别行政会议周一宣布,将接纳香港民主党提出的区议会代表选举方案,标志着2012年政改方案上的僵局开始打破。
北京为推动香港选举改革做出让步?
香港政改方案即将表决 75骚乱周年临近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香港和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香港政改方案表决在即,民主党又提出新方案;乌鲁木齐"七五"骚乱周年在即,乌鲁木齐当地如临大敌;中国大陆百分之七十的举报者都遭到事后报复。
chi1806 reform hong kong
香港特首曾荫权与公民党主席余若薇17日就港府2012政改方案进行电视辩论。律师出身的余若薇在口才上明显占上风。2012政改方案能否被立法会通过还是未知数。
香港:“曾余辩”登场
香港下周出版《李鹏日记》
中国前总理李鹏因其在镇压八九学运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被称为“北京屠夫”。而目前已经流行于网络的一本据称出自李鹏之手的日记却申明邓小平才是镇压行动的最重要决策者。《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李鹏此举显然是想在有生之年洗清罪责。
香港警方破获一个世界杯非法赌球团伙
香港有关当局撤销天安门纪念网页
香港民主派抵制选改方案
香港媒体一周报道摘要(2010年6月6日)
"六四"二十一周年纪念日,香港除了传统的纪念活动之外,在民主女神像是否能放置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另外,广州和北京近日又接连发生治安冲突事件,也受到香港媒体的关注。
香港将出版中共前总理李鹏六四日记手稿
香港15万人悼六四 烛光晚会规模创纪录
为纪念北京天安门六四大屠杀事件21周年,周五夜间香港10多万人走上街头, 举行了烛光悼念活动。
chi0306 chen einreiseverbot
现居美国的雕塑家陈维明为"六四事件21周年纪念活动"设计制作的雕塑从美国入境香港时遭海关扣押,引起纪念活动组织方香港支联会以及多名律师和部分民众的强烈抗议。6月1日,警方在经过交涉后归还纪念雕塑。而同一天,从美国赶往香港的雕塑设计师陈维明却被强行要求离境。
香港警方退还"六四纪念雕塑"
上周末,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简称"支联会")为纪念"六四"事件的民主女神像和天安门事件浮雕展品在从美国运往香港时遭海关扣押。此事引起雕塑展品设计者、支联会和部分香港市民强烈抗议。6月1日,支联会得到香港警方通知,可以领回被没收的展品。
香港警方一度扣押13名举行六四纪念活动的人权人士
毒奶粉受害家庭索赔三鹿股东在香港被驳回
两年前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受害儿童超过20万。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受害家庭接受了在政府协调下出台的协议赔偿方案,包括一定时间内的免费医疗保障和一次性赔偿金。但一些家庭对这一赔偿方案并不满意,试图通过法律途径向三鹿集团索赔。有几位家长还向三鹿股东之一,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提出索赔。
富士康发生"第十一跳" 香港NGO呼吁抵制iPhone
25日凌晨,富士康集团深圳厂区再次发生员工坠楼身亡事件。这已成为今年以来富士康集团员工的"第十一跳"。富士康深圳园区发言人拒绝透露员工是否为自杀等进一步信息,表示一切交由警方处理。今年发生的11起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造成9人死亡,2人重伤。香港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组织周二在富士康香港办公室前举行抗议活动,并呼吁市民抵制使用iPhone手机。
北京政府高层与香港民主派举行会谈
港媒看立法会补选:社会激进化和内耗加剧
香港立法会在上周日举行了补选,以选出在"五区总辞"中出现职位空缺的议员。由于"五区总辞"方案将这一行动称为香港市民对政改方案的"公投",因此与北京和香港特区政府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香港媒体一周报道摘要(2010年5月16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中国大陆新闻主要有:中国大陆又发生残害儿童案件,官方封锁新闻,但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八十年代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朱厚泽逝世,他给今天的中国到底留下了哪些遗产?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媒体一周报道摘要(2010年5月9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华,中朝关系重新定位;温家宝在"五四"纪念日到北大,戳穿北大事先安排学生的骗局;中共元老宋平病危。
台湾再增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
香港媒体一周报道摘要(2010年5月2日)
本周,上海世博开幕,然而透过华丽的外表,人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官方媒体购买美国传媒;中国大陆对自身传媒钳制越来越厉害。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10年4月25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国大陆和本地消息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上海世博近来爆出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先是试运行出现混乱,后是主题宣传曲涉嫌抄袭,上海世博到底将展示一个怎样的中国?北京长安街上发生近年最大规模请愿活动;刘晓波被确认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chi1704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新闻时主要关注以下焦点:中国总理温家宝本周罕见地以个人名义发表纪念已故中国领导人胡耀邦的文章,其背后到底有什么背景?福建网民因遭受不公而在法院外示威抗议。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HK Volksbefragung
香港中文大学公布和谐社会民意调查结果,首次确认香港不是一个和谐社会,有四分之一成年人赞成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应诉求。德国之声记者任琛采访了几位香港政治问题的专家以及此次民调项目的负责人,王卓祺教授。他们对本次民调结果中提到的"激烈手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10年4月10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国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大陆再发生官员涉嫌贪污自杀事件;香港"脱星"兼间谍狄娜去世,生前直言对邓小平、胡耀邦的评价;中美关系是否已暂时缓和。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10年4月4日)
这几天,关于北韩领导人金正日将要访华的消息,引起了香港媒体的密切关注;另外,中国空军前司令张廷发去世,其葬礼上的一些蛛丝马迹也引起香港媒体的关注。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10年3月28日)
本周,中美谷歌和汇率风波成为香港媒体关心的焦点。但除此之外,香港媒体特别关注的还有: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组成专家小组,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投诉中国政府非法拘留维权律师高智晟,以促释放高智晟;中国顶级钢铁制造商之一杜双华涉及力拓案件;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乃其外交见习之旅的又一站。
240310 Google China
早在今年1月,谷歌公司就宣布因为网页的过滤审查制度,考虑退出中国市场。现在,这家互联网巨头终于选择了退却战术:谷歌决定关闭它的中文搜索引擎.cn,并将替代业务转到香港。那么,谷歌今后在中国还会有怎样的发展机会?谷歌公司本身是同中国政府争斗中胜出的赢家,还是败落出走?
chi2403 Presse
谷歌公司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引擎的过滤检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移到香港。这一消息引起了德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商报》说,谷歌"敢于在中国进行一场较量","把先前的威胁变成了行动"。
China Google
今年1月,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公司宣布有可能退出中国市场,两个月后这一可能变成现实。Google公司和中国官方历经两个月的谈判,无果而终。Google公司不愿再听从中国官方的指令对互联网检索内容进行过滤审查。Google.cn的搜索功能现在也自动跳转到Google.com.hk。本台记者冯海音就此发表评论。
谷歌事件尘埃落定 孰胜孰败看法不一
随着Google高级副总裁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在Google的官方博客正式宣布:Google将停止对Google.cn的搜索结果进行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一些中国内地网络用户在打开Google.cn网页时,搜索引擎功能会自动跳至Google.com.hk。一些人在尝试搜索“六四”等敏感词后,搜索页面会被中断链接。不过显然这不再是Google自我过滤的结果,而是中国国家网络防火墙作用下的结果。
谷歌将中国大陆搜索业务转至香港
德国时间3月22日20:03,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公开发表声明,就黑客攻击问题再次指责中国,并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在凌晨第一时间就谷歌公司宣布停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对“有害信息”过滤,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发表了谈话。
港媒猜测中共十八大权力布局
本周,中国"两会"虽然结束,但围绕着"两会"的话题却并未结束。香港媒体关注的首先是"两会"结束后到中共十八大期间的权力安排问题。另外,针对泰国政局此起彼伏的动荡,香港媒体批评泰国人理性精神不足。
chi1503 Wen HK
在周日(3月14日)举行的本年度人大会议记者会上,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谈及香港所存在的五个深层次问题,其中包括各界关注的香港经济发展、政治改革议题。中国中央政府近年来曾多次提及香港存在深层次问题,但从未涉及具体内容。而温家宝在2010年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的这次谈话,也引起了不同的分析和解读。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湖北省长李鸿忠"两会"期间呵斥女记者,遭到互联网上的声讨,有媒体人士和学者签署公开信要求李鸿忠道歉;"两会"之前曾撰写十三家报纸联合社论的作者已被解职;近年业务一直不理想的香港亚洲电视,最近迎来具有大陆背景的大股东。德国之声香港特约记者李华摘编如下:
chi2702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大陆学者认为,中国司法改革去年出现大倒退,而且中国大陆的暴力犯罪十年来首次出现增长;上海维权人士冯正虎状告浦东边境出入站阻止其回国;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成为灯红酒绿的夜总会所在地。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乐施会”中国部总监谈网上流传的“教育部通知”
Interview des Tages mit Liao Hongtao
采访香港乐施会中国部总监廖洪涛
一周香港媒体摘要
本周,中国庆祝春节。围绕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仍有不少话题吸引了香港媒体的眼球,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课程主任沈大伟评论中国最近内政问题;上海、北京和深圳的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跌;美国为了迫使中国参加制裁伊朗,正在试图通过沙特向中国施压。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尼米茨”航空母舰停靠香港
暂停军事交流和航母靠岸之间的难言之隐
中国春节期间,美国"尼米茨"号航空母舰,连同四艘护卫舰艇,获准停靠香港。鉴于前不久北京为了抗议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宣布暂停两国军事高级交流,因此,中国批准代表美国海上军事实力的航母战斗群停靠香港引起国际战略学界和中国国内军方的强烈关注。
港媒:西方必须发展与中国交往的'第三条道路'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春节前,证实患上肺癌的支联会主席司徒华日前现身香港维园的年宵市场,出席支联会的新春摊档,向民众交代癌症病情;美国最近接连对华发难,是否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内部有一套对华遏制的新战略?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中国允许美国航空母舰下周访问香港
中国允许美国航空母舰下周访问香港
前一页面
第92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