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张淼:“终于认识到中国人权比美国好五倍”
原德国《时代周报》驻京工作人员张淼去年10月遭警方逮捕,迄今仍被关押。其律师表示,检方曾计划释放张淼,但前提是张淼必须写“悔过书”。而张淼在“悔过书”中表示,“终于认识到中国人权比美国好五倍”。
两地分歧加剧 香港年轻人欲另辟蹊径
香港政改方案本周遭到否决。就在泛民派支持者在立法院外欢呼雀跃时,香港年轻一代开始考虑如何在陆港两地分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德语媒体:“北京丢脸了”
各大德语媒体发表了大量文章关注刚刚以失败告终的香港政改。
“没有真正民主,香港社会矛盾无从化解”
香港政改方案周四被否决后,对香港经济、政治的未来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认为,政治上,北京方面会加大对泛民派的打压;经济上,两极分化的程度也会进一步加剧。
德语媒体:香港说不 只有输家
北京制定的政改方案在香港遭遇否决,泛民派欢欣鼓舞。德语媒体却分析认为,这一投票结果其实没有赢家,香港可能会面临动荡的局势。
港媒:建制派退场惹恼中央 后政改时代受关注
昨日备受关注的香港政改方案在立法会遭到否决。有港媒关注到建制派突然离场,也有多家香港本土媒体的评论关注到香港的政治未来。
德语媒体:中国的牛市与香港的政改
周四德语媒体普遍关心两件大事:中国牛市冲天的原因以及香港立法会没有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数支持,因此选举特首的政改方案暂时搁浅。
成功还是失败?抗争还是妥协?
香港立法会周四就2017政改方案进行了表决。该方案如先前所料,没有获得2/3多数通过;但是建制派议员投票前纷纷离场,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建制派与泛民派政党都有话要说。
评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Philipp Bilsky
香港立法会否决了政改方案。德国之声记者Philipp Bilsky认为,香港目前面对的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停滞。
香港政改遭否决 北京表遗憾
引起争议的香港政改议案在立法会遭遇否决。北京对此结果表示遗憾,人大常委、港澳办和中联办纷纷对反对派提出批评。有议员对建制派在投票中突然离场作出解释。
建制派抵制未果,政改议案遭否决
引起争议的香港政改议案在立法会未获得所需至少三分之二多数,而遭否决。香港政改前景难料。
德语媒体:中国在静悄悄地书写货币历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派遣了一个小组前往中国考察人民币进入该组织货币篮的前景;今天香港立法会开始就未来特首选举的方式进行政改方案的辩论。
立法会审议政改方案 港警严阵以待
香港立法会周三开始审议港府提出的特首普选方案。与此同时,场外聚集大批政改方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警方已进驻立法会大楼,严防突发情况发生。
政改方案表决在即 年轻选民反应不一
香港立法会正审议和表决特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究竟该不该“袋住先”,香港年轻选民给出不同的答案。
调查:香港民众意见非提名特首优先考量
根据香港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特首普选应先通过1200名提名委员提名,再由港人投票。而一项针对提名委员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公众意见并不是其提名候选人的首要考量。
香港拘捕第十名“串谋制造炸弹案”嫌犯
港警称,又拘捕一名涉嫌制造炸弹的本港男子, 与此前9名被拘者一样,此人为激进政治组织成员。
墙外文摘:高级红二代美梦将醒?
香港民调首次显示反对通过政改的市民超过支持者,机器人革命将让中国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些都在挑战高级红二代的理想。
港警“发现”爆炸物,多人被捕
香港媒体周一报道称,警方发现爆炸物,并逮捕了9名极端政治组织成员,其中有学生和教师。
香港“拒绝假普选”游行参与人数不如预期
香港民主团体周日发起“拒绝假普选游行”,吸引数百市民参与。此外,泛民议员梁国雄表示有人出1亿元要求他投票支持政改方案的说法引发争议。
香港:政改方案表决临近 抗议民众情绪乐观
香港立法会下周将就备受争议的特首选举办法修改草案举行表决。为争取“真普选”而在立法会门前“扎营”数月之久的泛民示威者准备“胜利大撤退”。
笼子里的香港人
从高处俯瞰,香港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置身香港则会感觉到它是世界上最不容易的城市之一。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失控,人们的居住空间要么是1.5平米的“鸽子笼”,要么就是豪华住宅。
香港政改表决 这些事情你知道吗?
围绕特首普选的问题,香港社会争议不断,甚至香港立法会究竟有多少成员?政改方案需要多少票才能通过,或被否决?审议和表决程序究竟如何?这些想必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政改方案下周表决 正反双方对峙依旧
因政改争议而爆发“雨伞运动”9个月后,香港立法会下周将表决政改方案。究竟是接受“袋住先”,还是坚持“真普选”,届时将一见分晓。在此关头,各方阵营均全力动员。
维园烛光纪念六四
六四事件26年之际,香港周四晚举行每年一度的维园烛光纪念活动。
访谈:香港人为什么迟迟不归?
陆港矛盾愈演愈烈,港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越来越难认同,缘起何处?将归于何处?
德语媒体:香港与北京的政治拔河
《新苏黎世报》指出,北京虽然承诺香港市民可投票选举特首,但目前的改革提案却不会带来真正的普选,有关香港选举制度改革之争很可能越演越烈。
香港人和北京渐行渐远
特别是年轻的香港人今年会远离“六四”纪念活动。许多人对大陆缺乏认同,只想为自己的自由而斗争。
墙外文摘:大陆的粗鄙与港台的细腻
中国人的语言和情绪都变得粗鄙,而香港政改方案和维园晚会则需要细调。
香港政改难有共识 “纪念六四”遭遇夹击
中国中央政府代表与香港立法会议员周日就政改方案进行讨论,但北京与泛民立场坚定,双方难以达成妥协。此外,“支联会”在当天启动纪念六四事件26周年的游行活动,遭到亲北京团体和本土派力量的“两面夹攻”。
香港本土派游行:我非中国人 议员勿北上
香港本土派周六下午举行示威游行,参与人士举起“我不是中国人”的横幅,要求泛民主派议员否决政改方案、明日不要前往深圳与北京的官员会面。
全球竞争力排行榜 美国第一香港第二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公布的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提升两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
梁振英遭呛 港议员将晤北京官员
政改方案下月表决之际,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遭泛民主派议员质问:如方案被拒,梁是否将下台以担其咎。
马来西亚拒绝黄之锋入境
“六四”26周年纪念日将临之际,香港民运学生领袖黄之锋入境马来西亚遭拒。他原应马国民运组织之邀,准备出席系列讲座会,介绍、分享香港民运经验。
长平观察:不见"禁书"的香港
"禁书柜台"已经从香港书店里消失。时评人长平认为,当局软硬兼施,逐渐控制香港人的灵魂。
德语媒体:“中国股市将成为全球第二”
在经历了多年的低迷调整后,中国股市“牛气”依然,大盘指数不断刷新7年来的新纪录。《世界报》从海外投资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市还将继续面临投资热潮的原因。同时,香港股市中所蕴藏的风险也是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
墙外文摘:歧视和民主都有“中国特色”
“煽动民族仇恨”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香港民主进程又到关键时刻?
袋住先或反“假普选”?
香港“保普选、反暴力大联盟”称搜集到近百万支持政改的签名,意味着民意的转向,泛民派应顺势而为。而泛民派人士则质疑签名人数的真实性,并继续批评政改方案所承诺的是“假普选”。
墙外文摘:中共派了多少“硬任务”?
香港立法会是否能够将“袋住先”变成“挡住先”?高瑜案法官为何拒绝核心当事人的证词?
港大学民调显示政改方案支持率下降
香港3所大学联合进行的政改方案滚动民调结果显示,支持政改方案的市民比例跌至42.5%,反对方为39.5%,双方相差仅为3%。
港媒称周永康案推迟开庭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共政法委前书记周永康所涉案件庭审被推迟。该报称,此消息已经获得多名消息人士的证实。
墙外文摘:历史现实之间的“共识”
从“六四”集会如何继续,到“九二共识”如何解释,扭曲的历史是否听得见现实的回声?
美国会亚太小组主席:习与江胡有“不同哲学”
主理亚太事务的美国国会议员邵建隆近日表示,习近平掌权后,中国与美国国会的接触减少,与其历届前任形成鲜明反差。
“国安法”喊话香港 力挺互联网主权
《国家安全法》草案审议稿近日在网上公布。其中增加了“网络空间主权”、“防范和抵御不良文化的渗透”等内容。草案还特别强调,香港人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
香港南丫海难被诉官员月底出庭
据香港媒体报道,两名香港海事处官员因南丫海南事故遭到起诉,二人将于5月26日出庭答辩。该起发生于2012年的船难是香港40年来最严重的海上事故。
香港民调:近半数支持“袋住先”
据香港付费电视台Now TV委托三所大学进行的民调,不到半数的香港民众支持政府的行政长官选举方案。
墙外文摘:执政安全≠国家主权
高瑜案、香港政改方案与两岸“朱习会”,都涉及一党利益与国家主权的冲突。
欧盟:香港一国两制运行良好
欧盟发表年度报告对香港“一国两制”运行给予肯定,支持港府通过与民众讨论,达成2017特首普选制度。
澳大利亚收紧投资移民 海外安家越来越难?
继加拿大、香港后,澳大利亚在周五暂停投资移民项目,将推出更严格的新政。对于很多中国富人而言,在澳大利亚安家置业的梦想破碎了。
长平观察:变本加厉的流放制度
“六四”学生领袖熊焱回中国探母被拒。时评人长平认为,仅仅因为批评执政党而被拒回中国,是一种比古代更加野蛮的流放制度。
熊焱回国探母被香港拒绝入境
据博讯等媒体报道,前六四学生领袖熊焱本周四(4月23日)从西雅图飞抵香港机场后被拒绝入境,并于周五中午被遣送上一架去美国的飞机。不久前,熊焱发表致中国领导人的公开信,希望回国探望病危的母亲。
前一页面
第71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