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兰寇叫停何韵诗 《环时》评论称道
兰寇的一场规模不大的促销音乐会,又不在内地举行,却不得不取消,引来《环球时报》的评论。
兰蔻取消活动 何韵诗怒指“助长集权蛮横”
支持香港"占中"运动、与达赖喇嘛会面的香港艺人何韵诗近日受邀参加国际知名化妆品牌"兰蔻"举办的音乐会,但演出前几天主办方却以"安全为由"突然取消。"兰蔻"有意疏远的举动,引发网民骂战。
墙外文摘:“六四”、爱国与自由
“六四”纪念日的种种争论,让那场运动的意义及香港人身份问题都更加突显。
香港六四晚会人变少 大陆依旧静悄悄
“六四”27周年当天,香港维园烛光晚会的人数达2009年以来最少。年轻的“本土派”表示不再关心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与此同时,对待“六四”,北京仍如临大敌。
马英九受邀赴港演讲 谈两岸、南海议题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受邀于15日前往香港担任一颁奖典礼演讲嘉宾,分享对两岸关系及对南海局势看法。这将是马英九第四次访港,也是在他卸任总统后首次离台访问。
德国竞争力大不如前?
2016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出炉,尽管亚洲整体竞争力下降,香港仍凭优惠经商环境重夺冠军宝座。德国今年则滑出前十。
中国“现代奴隶”人数全球第二
根据最新发表的《全球奴役指数》,全球约有4580万人符合“现代奴隶”定义。中国在“现代奴隶”数量排名上仅次于印度。而为打击现代奴役问题付出最少努力的国家除了朝鲜、伊朗等国外,香港也上榜。
港媒:军中“打虎”猛将自己成“老虎”
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本周六援引中国军中消息人士报道称,中国军队的反腐纪检机关已经以涉嫌贪污的名义逮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廖锡俊。但发起调查的很有可能是廖锡俊胞兄廖锡龙的政治对手。
桂民海女儿出席美国会听证会 盼美助父获释
铜锣湾书店书商桂民海的女儿周二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呼吁美国当局协助结束其父亲在中国被“非法扣押”的情况。
"2047艺术品"突遭港局"腰斩"
香港最高建筑物外墙上一个多媒体展品的播放引发了争议和对北京收紧香港自由的担心。香港当局宣称,此举显示出一种"不敬"。
墙外文摘:张德江训话与蔡英文演讲
有评论认为,张德江访港训话反映中共与香港主流存在鸿沟,而蔡英文就职演讲则着重民意基础。
张德江:"北京试图一国一制"的说法没有根据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表示,所谓中央要把香港"内地化"、甚至变"一国两制"为"一国一制"的说法毫无根据。他同时区分"本土"与"港独",指极少数人"以本土为名行分离之实"。
香港民众示威反对张德江访港
张德江是2014年占中运动后首位访问香港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本次三天的行程期间,有香港市民举行抗议活动,当局出动了数千警力。
张德江屡提“一带一路” 会晤香港议员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访港第二日,出席港府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在晚宴前会见了包括泛民议员在内的多名议员。另据港媒报道,警方当日出动8000警员负责安保工作。
专访:“应有机制与北京官员定期对话”
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周三与四名泛民主派议员会面,包括民主党刘慧卿、工党何秀兰、公民党梁家杰和卫生服务界李国麟。德国之声采访了刘慧卿。
德语媒体:张德江香港行 “访问”变“视察”
周三的德语媒体聚焦中共第三把手张德江的香港之行,《新苏黎世报》注意到官媒措词的改变以及所要传达的信息。《法兰克福汇报》则强调了香港的紧张氛围。
港媒:习近平试图打造自己的理论体系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习近平5月17日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港媒:张德江访港 雨伞黄巾列违禁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港澳事务主管张德江,周二起展开三天访港之旅,除了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重点是与泛民主派人士会面。张德江首天行程,港媒均将焦点放在反恐级保安,以及他重提非典抗疫成功的言论。
张德江抵港 将“倾听各界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港澳事务主管张德江本周二抵达香港后,表示要倾听香港各界的要求。当天早上有抗议人士在九龙狮子山郊野公园悬挂书有"我要真普选"的巨大条幅。
观点:港人担心香港核心价值难以为继
一名中国高官即将访港,以期缓和北京对香港控制所带来的紧张关系。郑宇硕教授阐述香港目前的政治局势。
香港警员“粘补地砖”迎张德江来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港澳事务主管张德江将于5月17日至19日赴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香港警方启动了大量安全措施,包括动员千余警察粘补街道两旁的地砖,以免发生“扔砖”事件。
墙外文摘:谁是一下个“庆丰包子”?
张德江晚宴请柬为什么像签证申请表?中国中产阶级如何摆脱自我捆绑?世界卫生组织被中国政府操控?
巴拿马文件数据库 3万中国人士榜上有名
国际记者调查同盟本周公布了最新数据库,曝光大量离岸帐户细节。其中与中国有关的离岸公司达4188家,中国人士高达3.3万人,属全球之冠。
德语媒体:香港制造和让人忧心的外贸
《南德意志报》关注了香港的肯德基指甲油和Gucci纸扎包。瑞士《新苏黎世报》则分析了中国新公布的4月份进出口数据。
墙外文摘:压力催生“共同体”
从媒体吸纳到电视剧限制,中共对港台的施压将催生怎样的“共同体”?
香港新闻业界集会”撑姜" 冀守护新闻自由
《明报》以经营困难为由,解雇原”二把手”姜国元,引发对于香港新闻自由担忧。香港八个新闻界协会与工会周一举行集会,声援明报员工,也冀业界在风雨飘摇之际守护新闻自由。
业界要反省?五一内地赴港人数增销售减
较去年相比,尽管五一"黄金周"首日赴港内地游客数量增加14.1%,但零售商仍抱怨销售业绩下滑。
墙外文摘:“九二共识”与“第22条规定”
蔡英文将如何取代“九二共识”?香港人怎样为“港独”埋单?
中国拒绝美军航母停靠香港
本周五,美国五角大楼对外界表示,中国方面拒绝了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停靠香港的请求。不久前,该航母战斗群曾经驶入南中国海争议海域进行巡航。
阿里巴巴接掌南华早报 员工:未感受压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入主《南华早报》后强调,无意干涉报章的新闻工作,但提出有必要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不过,外界仍对《南早》的编采自主感忧虑,德国之声访问了几名《南早》员工,了解他们的看法。
梁振英:港独威胁经济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二警告,如果港人继续寻求独立,将会丧失投资与就业机会,后果由700万港人共同承担。
明报专栏作者再开天窗
从周日到周一,《明报》多个专栏作者连续开“天窗”,抗议报社解雇原“二把手”姜国元的决定。据媒体报道,姜被“炒”可能是因为有关巴拿马文件的报道。此事引发对于香港新闻自由的更多担忧。
墙外文摘:一个新闻人的价值
《明报》辞退知名新闻人、执行总编辑姜国元,尽管声明乃因节流紧缩的财务政策,仍然被广泛认为真正的原因是香港新闻自由的沉沦。
马云:无意干涉《南华早报》新闻工作
香港《南华早报》的新“东家”马云指出,有必要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
巴拿马文件再曝香港政界要员
南华早报等港媒继续曝光"巴拿马文件"里榜上有名的港府现任或前任政要。此次的焦点对准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以及现任发展局局长陈茂波。
专访:香港年轻组织涌现,我不悲观
被称为香港“占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近日在德国科隆获颁格奥尔格·弗里茨牧师纪念奖,成为首位荣获该奖的华人。 朱耀明在本台专访中谈及其对香港当前局势和未来的看法。
香港特首之女行李事件引发抗议
上千人在香港举行示威集会, 抗议特首女儿涉嫌违反机场有关行李的规定。这是受北京支持的梁振英出任香港特首以来,又一度引发争议。目前他的民意支持率越来越低。
墙外文摘:香港更“本土”,台湾更“一中”?
香港年轻人中“本土派”已与“温和民主派”分庭抗礼,台湾则面临“一中原则”攻城掠地的挑战。
“巴拿马文件”揭开香港灰色金融地带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莫萨克•冯赛卡律师事务所30%的业务来自于中国客户,而该事务所最忙碌的办公室就在香港。
前双学成立新政团出选立法会 与伞兵本土派争票源
曾带领发动占中行动的前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与学联前秘书长罗冠聪等人,筹组新政党香港众志,并计划派员参选9月的香港立法会选举
墙外文摘:政治绑架与黑金掮客
《十年》的故事已等不及十年后发生,而是今天的现实?“巴拿马文件”显示,香港对大陆权贵的功用就是黑金掮客。
4名活跃人士被判刑 曾公开挺"占中"
路透社消息,一名律师表示,四名中国活跃人士本周五(4月8日)被判入狱。他们曾公开支持香港"占中"运动。其中两人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四年半有期徒刑。
英国外交大臣访港 关注香港"自由"
随着北京不断收紧对香港的掌控引发外界担忧之际,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周五(4月8日)开启其东亚之行的首站香港。
中国和香港是"巴拿马文件"的主要客户
“巴拿马文件”的主角 - 莫萨克•冯赛卡律所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揽有大宗生意。该律师事务所近三分之一的客户来源以上两地。
黄之锋筹新党遇阻 申请帐户遭拒
法新社消息,汇丰银行拒绝给"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开用来筹组新党的联名帐户,也没有批准他开个人帐户的申请。黄之锋指责银行进行"政治审查"。
《十年》在噤声中夺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
触及港独议题的独立电影《十年》,夺得今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中国大陆媒体和网站均没有对本年度颁奖典礼进行视频转播,而报道金像奖得奖名单时,也对《十年》得奖绝口不提。
《十年》预视香港未来黑暗面 导演望港人觉醒
近期香港独立电影《十年》引起社会热议。电影以十年后的香港为蓝本,故事情节触及《国家安全法》丶港独等敏感议题
墙外文摘:“自愿”失踪可以,自愿港独违法?
有评论指,中共极权扭曲人性,"自古以来"难以完成统一任务;港独主张乃思想自由,组党求之并不违法。
《环球时报》讥讽香港民族党“猖狂全球无双”
两天前,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学生陈浩天与几位年轻人一起宣布成立香港民族党。其六大纲领之首为建立独立和自由的“香港共和国”。《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抨击“‘港独’宣布建党,猖狂全球无双”。
香港抗争手段:和平还是暴力?
北京在香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平的“雨伞革命”结束近两年后,香港部分活动人士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呼吁暴力抗争。
前一页面
第67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