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六七暴动50周年
1967年5月6日,香港爆发了严重的暴力事件,一直持续到当年年底。这场运动最初始于工人运动、反抗殖民示威,后来升级为炸弹袭击等恐怖主义活动。而当时深陷文革的北京方面,则称之为“反英抗暴”。这场运动,也确实与文革存在不小的关联。
墙外文摘:金正恩南望 习近平两难
平壤摆脱危机的希望在美国、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是,在于韩国。北京走出经济困境依靠习近平大权在握之后搞改革?错了,权力垄断即意味着阻止改革。
香港六四纪念馆重新开馆
关闭数月后,香港六四纪念馆本周日(4月30日)起重新开馆,新址为临时纪念馆。
中联办官员:港人对国家制度要有敬畏之心
据港媒报道,中联办法律部部长王振民表示,香港人应该尝试理解国家的逻辑和道理,对国家的制度要有起码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警方连串拘捕行动 被斥为制造"寒蝉效应"
继本周三青年新政前立法会议员梁颂恒和游蕙祯被拘捕后翌日,27日清晨警方再上门拘捕9名于去年中联办反释法游行之社运人士,控以"非法集结"及"公众地方行为不检"等罪名。泛民议员谴责警方拘捕行动是要在7.1回归二十周年前夕制造"寒蝉效应"。
香港又有9名反对人士被拘捕
香港9名参加去年11月反“释法”游行的活动人士周四被拘捕,受控“非法集结”等罪名。此前一天,两名本土派前议员也被拘捕。
游蕙祯梁颂恒被控罪 斥检控匪夷所思
本土派青年新政游蕙祯和梁颂恒去年11月涉嫌闯入立法会宣誓和开会,26日早上被香港警方以“非法集结”及“强行进入立法会”的罪名上门拘捕。梁颂恒批评控告罪名“匪夷所思”,是当权者对反对派的进一步政治打压。
粤港球赛惊现“灭英犬”标语 亚足联调查
中国广州恒大队面临亚足联的一项调查,起因是本周二亚洲冠军联赛一场比赛中,恒大队球迷的横幅中出现攻击香港独立运动的字眼,如“港毒”和“歼灭英犬”。
两名香港本土派议员被控“非法集结”
香港本土派前议员梁颂恒、游蕙祯周三被拘捕,受控涉“非法集结”。游蕙祯指,警方是就二人去年“闯入”立法会一事进行调查。
墙外文摘: 美国做不到中国做 中国做不到朝鲜做
中国公安部门约谈美国之音,已经直接干预其新闻自由。中国不仅和美国,还要和香港与台湾建立新型关系?
给林郑的"紧箍咒"?"未来5年不宜重启政改"
一北京驻港官员周六表示,未来五年不是香港重启政改合适的时间。他还表示,甚至未来10年,香港总不能把时间都花在政改上。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办公室这样回应说。
桂民海瑞典获奖 其家人盼关注
铜锣湾书店书商桂民海获得了瑞典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奖。颁奖机构表彰他在捍卫言论与出版自由上的努力。他的家人希望奖项能够让外界更多地关注到桂民海的处境。
港民主党主席倡议特赦论 修补社会撕裂 备受抨击
香港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倡议下任特首林郑月娥依基本法运用权力,特赦"雨伞运动"参与者、"七警"和退休警司朱经纬,修补社会撕裂,言论引起社会强烈回响。胡晚上宣布收回特赦言论,并就言论表示深切道歉。
墙外文摘:朝鲜核弹与李明哲 北京都怕
感受朝鲜核弹威胁最大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中国绑架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是一个孤例吗?
十年来首获入境 梁国雄赴内地考察
绰号“长毛”的社民连议员梁国雄参加香港立法会考察团,持一次性回乡证入境内地。据悉边防人员曾一度要求他摘掉胸前佩戴的黄丝带,但在他坚持之下未加阻挠,予以放行。
香港传媒迎来寒冬
香港一份高质素的网媒《端传媒》因资金营运短缺,4月上旬宣布大幅裁员。而早前有线电视大股东,决定向旗下有线宽带撤资,令有线电视面临倒闭危机。事件再一次掀起社会对香港媒体生存空间的关注及热烈讨论。
倒插旗帜算不算侮辱国旗?
香港立法会议员郑松泰因为“倒插国旗区旗”事件正式遭到警方起诉。支持起诉者认为,这样可以起到警告作用。但同时有人对郑松泰的做法是否构成犯罪提出质疑。
林郑月娥上京见习李 获正式任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在北京会见3月底当选香港特首的林郑月娥。中国总理李克强向她颁发第五任香港特首的委任令。
香港旺角骚乱者 判监四年九个月
周一,香港一地区法院作出判决,2016年初参与旺角骚乱的32岁技术员杨家伦因犯暴动及纵火罪,入监4年9个月。他是目前为止这起骚乱中获刑最重的人。
墙外文摘:任性特朗普与蛮横中国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吗?蛮横的中国如何面对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挑战?
新特首周日上京受任 筹组班子困难重重
以777票当选特首的林郑月娥,将于4月9日前往北京,接受中央政府颁任第五任香港特区首长委任状,料将会晤国家主席习近平。明言会反映港人"8.31枉框架"的反对声音,坦言自当选后,筹组班子上遇上重大困难。
墙外文摘:北京的镣铐声与碰杯声
香港选举如何放弃了抗争?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案意味着什么?特朗普怎样为中国操碎了心?
港台学运领袖呼吁“特习会”勿忘人权议题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及香港两地的一些学生运动领袖在台北召开新闻会,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时“讨论李明哲事件以及中国大陆对于人权的压迫”。
台北香港上海 你想来 我想去
一个最新的民调显示,半数以上的台湾年青人乐于去中国大陆工作。与此同时,却有许多港澳居民到台湾学习和工作,甚至移民。许多台湾青年愿意到大陆读书工作,但也有不少港澳人士来台落脚。
“占中三子”法庭应讯 担心不合理指控
九名“占中”人士在香港特首选举次日接警方通知,被控“公众妨扰”等罪名。案件将延至5月25日审理。分析认为,候任特首林郑月娥想要“弥补香港社会的撕裂”,很困难。
特首选举翌日 政府起诉占中人士
特首选举才刚落幕,香港警方就正式起诉“占领行动”中的三名发起人、学生领袖及民主派人士共9人“公众妨扰罪“。事件引起舆论质议此举与当选特首林郑月娥表示首要工作便是团结社会的说法背道而驰。
德语媒体:选举变闹剧 后果很严重
香港特首选举中,林郑月娥不出所料高票当选,但有投票权的不是香港公民,而是仅限于大约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德国媒体对此纷纷发表报道与评论文章。
特首选举结果公布后的香港
香港特首选举由大热门林郑月娥胜出,不少市民尽管早已预计赛果,但对曾俊华的落败,仍难掩失望及沮丧。学者表示,社会弥漫着一股对小圈子选举无力抗拒的失落情绪,是新任特首必须诚实面对及急切解决的首项议题。
7张图看一周大事
解放军部署东风16导弹瞄准台湾;中国取代日本成为韩国人最不喜欢的国家;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港媒:“习近平思想”今秋或被写入中共党章;英国伦敦发生暴力袭击案;中国男足小胜韩国;香港举行特首选举。
墙外文摘:特首、夹边沟与反感国度
香港人选举特首的初衷何在?为什么夹边沟不许记忆?为什么台湾人不喜欢中国?
林郑月娥当选新特首
本周日(3月26日)香港举行特首选举。选举委员会1163张有效投票中,林郑月娥获得777票胜选。
林郑月娥胜出 香港迎来第一位女特首
3月26日,林郑月娥当选香港第五届特区首长。由出身贫寒到成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她的经历也被不少人视为港人努力奋斗、追求向上的写照。但尤其是在政改风波后,林郑民意大幅下挫,可能成为其顺利执政的一大包袱。
德语媒体:北京的远程遥控
在香港特首选举港人定还是北京定的问题上,《斯图加特新闻》刊文称,本周末,中共将再次显示其对香港的影响力。选举委员会将选出新一届香港特首,而且完全按照北京的意愿。
特首选举在即 市民上街抗议
香港特首选举前夕,香港“民间人权阵线”发起游行,反对北京干预选举。
分裂的政治香港:民意与选情
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临近之时,民意调查和选举结果预期之间形成戏剧化的落差。曾俊华虽然民众支持率居高,但受到北京支持的林郑月娥仍然是获胜热门。无论谁当选,上任之后都将面对艰难的挑战,近年来的政治动荡已经对香港经济造成创伤。
特首选举最后两天选情分析
距离特首选举尚余两天,三名候选人作最后冲刺。曾俊华更是马不停蹄到小区巡游, 周五晚上举行千人集会,图挟强劲民意扭转大局。根据消息人士透露,京官已进驻深圳亲自督军。
讽刺资本主义?“共产巨头”齐聚香港
金融危机、恐怖袭击、民粹主义,西方世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人再次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究竟是不是无可替代的选项?恰逢此时,共产世界的一些重要人物在一次艺术展上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会晤”。
运送新加坡装甲车货船船长在港出庭受审
去年新加坡9辆装甲车被香港海关扣查,负责运载的中国籍船长被控非法输入战略物品,本周五早上在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出庭受审。
德语媒体:一国两制"同床异梦"
周四的德语媒体中,《新苏黎世报》将目光投向进入倒计时的香港特首选举。文章指出,在经历了"普选"和"占中"的波折后,此次选举如同北京和香港关系的一场大考。
港媒:“习近平思想”今秋或被写入中共党章
据香港《明报》报道,有消息称今秋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新理念“习近平思想”将会被写入党章。届时习近平也将由此成为继中共已故领袖毛泽东、邓小平之后,第3个以姓名命名其思想理念的中共领导人。
谁是梁振英“接班人”?香港特首候选人简介
香港特首选举将于3月26日举行。三位候选人林郑月娥、曾俊华及胡国兴把握最后几天时间,马不停蹄拜访不同团体及社区,社会的气氛也不断升温,热烈讨论谁会成为新一届特首。德国之声介绍三位候选人的背景及参选历程。
新加坡军车争议:香港海关起诉船运公司及船长
围绕香港海关扣押新加坡军车的争议又有"新篇章",《南华早报》独家报道称,香港海关可能会起诉涉事船运公司和船长。专家认为,此事牵扯中新台三方之间的复杂关系。
香港特首是怎么选出来的?
第五届香港特首选举于3月26日举行。紧扣着这场选举的重要议题包括"政改方案"、人大"8.31框架"及"1200名选委"之投票制。临近投票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为您重温香港特首选举制度及第五届特首选举的发展经过。
墙外文摘:香港爱国选票与台湾统战间谍
特首选举中的“我们”如此爱国,香港人作何感想?中国间谍案风云再起,台湾如何应对?
选举日进入最后倒数 曾俊华民意急升
香港特首选举将于下周日举行,候选人曾俊华近日马不停蹄下区拜访不同地区基层。曾所到之处均受到市民簇拥支持,令民意急升,开始大幅领先获中央支持的林郑月娥。
旺角冲突 三人被判三年监禁
2016年农历初二,香港旺角发生严重的警民冲突,据报道造成约百人受伤。本周,三名被告被判暴动罪名成立、入狱三年。
林郑月娥论坛上失言 为未来施政埋下地雷
香港特首选举3名候选人在昨晚举行的特首论坛上互相质询,激辩连场。林郑月娥做出的一番“若主流民意要求下便会辞职”言论引起社会一片哗然,被学者批评为最大失分位,也为未来施政埋下地雷。
香港特首选举论坛:针锋相对 火花四溅
周二晚,香港举行特首选举论坛,3名候选人曾俊华、林郑月娥及胡国兴同场较量,在质询环节上就政治、民生及经济议题针锋相对,互相讥讽过去往绩,整个论坛火花四溅。
梁振英当选政协副主席 一人“两制”?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政协会议上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在香港社会引起争议。泛民主派认为,梁振英特首任期尚未结束,出任政协要职将破坏“一国两制”。
墙外文摘:“台独”与“港奴”走向何方?
专制阴影之下,台独之路走到尽头到底是独立还是统一?没有反思与抗争,“港奴”的命运则注定是天朝主义。
前一页面
第62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