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民众斥“官警乡黑” 元朗警察出动催泪弹
继白衣人无差别袭击市民的事件之后,大批示威者谴责警察处置方式。未获批准的游行在开始两个小时之后,遭到警察以催泪弹与胡椒喷雾驱逐。
澳外长警告中国外交官尊重言论自由
在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徐杰称赞中国学生的“爱国行为”之后,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周六发表声明,希望所有外国的外交官员尊重澳大利亚的言论自由和合法抗议的权利。
香港抗议者的怒火正在转向北京
香港的抗议活动越来越多地直接将矛头指向北京。香港民众的怒火,正在从香港领导层转向中联办以及大量涌入香港的内地人。
元朗7.27游行 警方催泪弹开道
尽管警方没有批准集会,但是大量民众周六下午依然在元朗聚集。与一周前相比,警方在元朗地区明显加强了部署。
客座评论:中国的威胁姿态
热爱自由的香港人本来已经让北京头疼。现在,北京甚至威胁动用武力。《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员Peter Sturm问道:北京会走多远?
香港机场集会 “让各地乘客知情”
包括空乘人员在内的数百、乃至数千名抗议者周五在香港机场举行集会,向各地乘客、特别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乘客告知香港近期发生的事件。
元朗袭击疑云:“动员令”与三合会
谁是元朗事件的幕后黑手?香港黑帮三合会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港警又如何成为了众矢之的?对于上周日的这场暴力事件,一些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香港动荡未平 北京会否出兵?
近日,人们注意到了香港的一条法令,可能成为北京派军队到香港的合法依据。 目前为止,港府的应对始终无法消减“反送中”的高涨情绪,中国国防部的一席话更加挑起了人民的恐惧。
游行未获批准 元朗阴云密布
继上周末白衣人无差别袭击事件之后,元朗人还心有余悸,各种传闻不胫而走。 这一周的“反送中”游行计划将力度集中到元朗,但是警察已经发出反对通知书,上诉委员会也予以确认。
德语媒体:美国军舰穿越台海
中国在本周发表的一份国防白皮书中,对干涉中国统一大业的”外国势力“提出严正警告。而同一天,美国即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澳大利亚校园“反送中”集会 中港学生爆肢体冲突
周三,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数百名中国学生与举行“反送中”集会的香港与澳大利亚学生在零星肢体与言语上的较劲后,两度爆发激烈肢体冲突,而事件最后在傍晚落幕。 然而,该校学生认为这场冲突恐引爆更多反中与亲中的对立局面。
驻港部队会出动吗?
中国官方表示,中央政府的权威不容挑战,如果香港政府发出请求,驻港部队会协助维持秩序。
长平观察:“北京屠夫”与元朗暴徒
香港元朗袭击发生的当天,中国前总理李鹏去世。时评人长平认为,二者虽先后出现却有内在逻辑关系: “北京屠夫”可以逃脱审判寿终正寝,元朗暴徒就一定会横行无忌。
港府内部分歧 多部门发声明批港警与林郑
7月21日在香港元朗地铁站发生白衣人士暴力袭击乘客的事件,后续效应延烧至今。 除了民间在地铁站发起不合作运动外,多个港府部门也发布联合声明,质疑港警的执法能力跟手法,也对上级响应民间诉求的态度深表遗憾。
德国自民党议员:中国越来越自负
《明镜周刊》本周一报道,德国自民党主席林德纳不久前访问北京期间,因之前与香港泛民派议员的会晤而遭中方冷遇。一同访华的自民党议员基尔-萨莱对德国之声表示,近年来,中国方面在此类会谈中的姿态明显变得强硬。
元朗袭击:"白衣人"是谁?猜疑不止
元朗车站袭击事件成为香港今夏抗议活动令人震惊的转点。警方逮捕的袭击嫌疑人中部分有黑社会背景。上周日(7月21日)夜间突如其来的袭击发生在日间的大规模抗议之后,激起对袭击者背景、动机以及是否有政治纽带联系的怀疑。
“白色恐怖”下的劫后元朗
元朗白衣人无差别袭击市民事件,令居民人心惶惶。德国之声记者走访劫后元朗——有人回归正常生活,但更多人犹有余悸。这夜,元朗人勇敢地在袭击现场外築起“连侬墙”,誓言不向暴力低头。
元朗黑夜:香港警察声誉受重创?
在港片当中,“香港警察”呈现着公道正义的一面。 但是在“反送中”浪潮中,一连串的警民冲突却显示出警民关系已经大不如前。 香港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警察失去信心的?多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陆网军"帝吧"出征香港 声援何君尧被叫停
“帝吧”发起“海外出征行动”,周一前往香港民主阵营的Facebook专页刷屏,号称“出征港毒”。该中国内地网军原计划周二晚继续行动,声援与元朗白衣人握手的香港建制派立法会议员何君尧。然而该行动被临时叫停,似乎是接到了“有关部门”的指示。
香港紧张局势难平
中国特别行政区街头的混乱局面:除了抗议者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冲突之外,周日还发生了蒙面男子针对反政府人士的袭击事件。
德语媒体:自民党主席在华遭冷遇
取消会谈、拒绝握手:德国自民党主席林德纳在北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此前会晤了香港的反对派人士。
香港“最黑暗的一夜”
元朗爆发暴力攻击事件。白衣人不但锁定黑衣示威者,也暴打一般市民。警方被质疑救援不利,甚至与黑道勾结。这也是港人“反送中”抗争至今最黑暗的一夜。
元朗暴袭震惊各界 港人质疑“警黑勾结”
多次警民冲突让港警处理抗争方式备受质疑。现在又爆发“警黑合谋”的元朗事件。虽然港警强调警方与黑社会“势不两立”,将全力追查,但是香港市民对警察还有信心吗?
港府港警挨批 中国隔海演习
香港元朗车站发生暴力袭击民众事件后,香港警方被指责第一时间反应不力,甚至还出现“警黑合作”的质疑。同时,在香港社会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湛江举行了反恐演习。
从金融之都到示威之城
“反送中”争议在港府说《逃犯条例》“寿终正寝”后仍然不休。这好像变成了恶性循环。香港“反送中”的下一步是什么?
北京人看香港抗争
香港“反送中”抗争不断升级,警民冲突也不断上演。最近一次香港示威者还包围了中联办并涂污国徽。北京市民如何看这个事件?
回应元朗暴力事件 港府: 将犯案者绳之于法
香港721游行之后,有疑似黑道人士身穿白衣聚集,并在西铁元朗站持械追打民众。 不论男女、议员还是记者,通通照打不误。 月台上不仅遗留血迹,还遗留着打断了的球棒。 一名在现场受攻击的民众与德国之声分享了受袭击的过程。
墙外文摘:香港分区戒严 后果将会怎样
有评论认为,一旦林郑真的实施戒严,将会对香港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首当其冲的,就是戒严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流血与对抗。而且更严重的是,实施戒严可能会影响到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721游行后爆冲突 警方发射橡胶子弹
7月21日这天,成千上万的港人又在炎热的天气下聚集在闹区参与大规模“反送中”抗议活动,组织方称有43万人参加,警方则称13.8万。游行后不但再次爆发警民冲突,还有白衣人暴力攻击黑衣示威者和市民。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一夜乌烟瘴气。
建制派举行大规模集会:挺警察 反暴力
香港建制派周六举行主题为"守护香港"的集会。多家当地媒体报道,一些参加游行的民众举着"反暴力"、"支持警察"等标语,参加这次活动的不乏明星政要。周日,民间人权阵线将再次发起示威,要求全面撤回修例,设独立委员会调查警员"滥暴"。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德国防长冯·德莱恩当选欧委会主席、特朗普攻击少数族裔女议员、日本京都动画纵火案……花几分钟,看七张图,速览一周大事。
反送中的年轻人:是走,还是留?
香港主权移交22周年之日,立法会议事厅第一次遭到占领。传媒报道部分抗争者避走台湾,打算寻求庇护;不过也有人选择留在香港,并做好失去自由的准备。两名分别18岁和19岁的参与者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述说冲击行动前后的心路历程。
专访何韵诗:香港和台湾面临中国的日益渗透
自从6月份香港发生“反送中”抗议运动以来,歌手何韵诗成为不多见的运动代言人。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她指出支持这场运动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并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渗透对香港和台湾构成威胁。
香港示威者寻求庇护 台湾人是否欢迎?
新闻报道,有10多名香港“反送中”示威者在7月1日冲击立法会之后,来台寻求「政治庇护”。但台湾没有「难民法”, 哪来「政治庇护”?
港人寻求庇护 台NGO吁政府建立机制
香港“反送中”运动至今未歇。现在传出为了防止港府秋后算帐,已有10多名衝进立法会的示威者逃到了台湾寻求政治庇护。面对可能有更多港人来台求援,台湾政府准备好了吗?
欧洲议员:“香港的自治并非单纯中国内政”
本周四,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有关香港的决议案。议案强调,中国具有恪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国际法义务,呼吁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撤销争议重重的《逃犯条例》,还呼吁欧盟当局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口防暴装备。
香港英籍警察被起底 妻子儿女同遭殃
香港的抗议活动中,警察的角色不好扮演,尤其身居高位的英籍警官不仅遭到谴责,他们当中有人还被"起底",个人家庭资料被公开晒到网上。
香港“银发族”游行 力挺年轻人
数千名年长的港民周三上街游行,对数周以来站在“反送中”运动第一线的年轻人表示支持。而持续不断的抗议浪潮,对香港经济的初步影响已经有所体现。
打击网络交友诈骗 台北寻求与中港合作
台湾警方希望同中国大陆和香港合作,联手调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交友投资诈骗犯罪。鉴于目前香港局势不稳、两岸关系低迷,这一呼吁或难奏效。
反送中抗议未止 集会管制难治本?
“反送中”运动冲突不断,流血场面愈来愈多,但示威者喊出的几大诉求始终未获港府正面回应。 面对接续的一连串抗议行动,林郑月娥昨天没有改变口风,更传出港府研究限制集会的消息。
风雨飘摇中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
因“逃犯条例”争议引发“反送中”运动,成为自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来,最严峻的一场危机。
德语媒体:多家德语媒体网站被中国封锁
过去几周来,相继有数家德语媒体网站在中国无法登录。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同上述媒体报道香港抗议活动有关。
商场变战场 流血冲突不改林郑立场
刚过去的週末,香港沙田和上水举行"反送中"游行,双双演变为激烈警民冲突。週日的沙田冲突中,多达28人受伤,有警员被咬断手指,也有示威者流血送医。
林郑请辞?港府辟谣
有媒体报道称,过去几周香港特首林政月娥曾数次请辞,但遭北京拒绝。今天,香港特首办及中国外交部均对相关报道予以否认。
沙田游行后警民冲突 商场一夜变战场
香港周末连续两天的游行都演变为严重警民冲突:有市民周六被警方追捕期间险些堕桥,警察当天的执法力度也引起民众不满,促使更多人周日上街。 周日沙田游行结束后警民再度对峙,示威者用杂物攻击警察、警察冲向示威者并施放胡椒喷雾,两败俱伤。
香港:从“反送中”到“反水客”
香港”反送中“运动已经逐渐演变为一场反对“大陆水客”的运动。在部分示威民众周六暴力袭击当地商户,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后。本周日,新一轮“反水客”的“光复”系列抗议又在香港登场。
香港示威再现 抗议水货客
本周六,香港再次出现大规模集会活动,这次示威旨在抗议水货客和走私现象。示威民众一度和警方发生冲突。
香港高铁通新线 旅游业又见春天?
香港西九龙站开通直达重庆、天津等地的长途列车,业界人士认为,香港本土和内地的旅游业都将得到拉动。不过,也有网友对"早上吃重庆小面,下午在香港喝茶"的直达高铁并不买帐。
长平观察:追忆刘晓波 惊醒中国梦
刘晓波去世两周年之际,时评人长平认为,西方世界对于 “中国模式”的反思应该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迫害者,应该受到惩罚。
“革命月饼”透露的港人愤怒情绪
在香港,人们对北京以及港首林郑的愤怒情绪有增无减。“革命月饼”成为渴望民主的饮食表达方式。而对北京持友好态度的人,则难以吞咽这样的甜点。
前一页面
第50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