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泽林视点:该妥协了
北京对香港抗议运动采取的拖延战术难以奏效。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应该讨论香港人的忧虑,解决他们的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俯首听命。
北京将举行国庆70周年大阅兵 规模空前
在距离中共建政70周年还有约一个月之时,北京宣布将于10月1日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活动。在中美关系吃紧、香港示威不断以及台湾大选将近的背景下,这次阅兵领导小组负责人特别强调,“此次阅兵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港警反对831大游行 民阵誓言上诉
根据港媒报导,8月28日晚间有超过3万名香港居民参与了由平等机会妇女联席在中环遮打花园举办的“反送中#metoo ”集会,指控港警性暴力。 参与者戴上紫丝带并以唇膏在手臂上写下“#ProtestToo”。
“反送中”拘捕近9百人 港府不排除用《紧急法》
北京和港府皆强调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止暴治乱。现在传出林郑月娥可能会引用“紧急法”,相关的法条有什么规定?
台湾大选:韩国瑜的两岸政策决战场
德国之声访问韩国瑜竞选团队两岸组召集人,前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谈韩国瑜的两岸政策,并请专家学者剖析韩政营会到遇到的挑战。
香港抗争持续 千人集会谴责国泰航空
在港龙空勤人员协会主席施安娜遭国泰港龙航空解雇的消息公开后,香港职工会联盟发起“围堵国泰城”的行动。 此外,从8/31日起,香港各界也预计举办一系列的示威与罢课活动来延续“反送中”运动的诉求。
德语媒体:如何劝北京温柔对待香港?
《明镜周刊》认为,西方应该避免激怒中国,从而让中共党内温和派在香港问题上获得更多话语权。《法兰克福汇报》则指出,香港问题的症结在于“一国两制”自身的矛盾性。
报道香港:中国对驻华记者施压
在通过脸书和推特发动针对香港示威抗议浪潮的宣传战后,中国当局也加大了对驻华外国记者的压力。
一国两制的澳门风平浪静
香港与澳门隔海相望。一边"一国两制"岌岌可危,一边刚刚选出令北京放心的特首。世界赌博之都澳门俨然成了一国两制的成功案例。
“反送中”运动中港警首次开枪示警
持续已经3个月的“反送中”运动在短暂的平静后再现暴力。警民火爆对峙,警方也出动水炮车与对空鸣枪。中间警方把枪举向示威者更是引起极大骚动。
警察鸣枪示警 港府强调示威者袭击在先
在周日香港的示威过程中,一名警察对天鸣枪。这也是近3个月的反修例运动中,香港警方首次使用实弹,引发了巨大争议。特区政府则强调,几名警员一度被多名“暴徒”袭击,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向天鸣枪示警。
香港示威警方首度开枪 共36人被捕
大约两周以来,香港示威相对而言处于较为平和的状态。本周末,形势再度激化。周日又有游行示威进行,警方首次出动水炮车驱散抗议者,并有警员开枪。警方总共逮捕了36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2岁。
香港前线示威者的道具与用途
从“反送中”开始到现在,部份前线示威者已经和警察交手多次。 随着经验累积,他们不但学会升级装备,也学会发挥想象力,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发挥其意想不到的功能。
“反送中”示威者与港府的长期抗战
香港武打明星李小龙的一句名言"Be water, my friend" 俨然成为香港“反送中”示威的核心精神。 这场无领袖的运动如水一般蔓延全港,至今已经持续两个月。
墙外文摘:牵手震撼人心 清算仍在继续
有评论认为,香港“万人牵手”活动显示了“信念不怕子弹,枪炮不可能令人心回归”。与此同时,北京对于抗议运动参与者的清算已经国泰航空开始,名单还会越来越长。
香港民主运动偶像何韵诗
直到她对香港民主运动公开表示支持之前,流行歌手何韵诗在中国市场上颇成功。此后多年来,她在中国遭禁。然而,在示威者们眼里,她依然是超级明星。
德语媒体:如何正确地向中国施压?
《商报》认为,特朗普命令美国企业撤离中国,这种指令式经济的做法根本无助于打赢对华贸易战。《日报》则建议,德国政府可以将中国所亟需的德国科技作为筹码,在香港议题上向北京施加更大的压力。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中美互加关税 贸易战升级、英国驻香港领事馆职员被中国释放、香港示威又发生警民冲突……过去一周发生的不可不知的大事都在这里呢。
长平观察:开豪车骂脏话的“韭菜”
海外中国留学生反对香港抗议运动,集体高喊“CNMB”、“穷B”。时评人长平认为,尽管他们口号喊得震天响,豪车多得压断街,在中国政府眼里,他们也只是随时收割的“韭菜”,任意使用的“肉鸡”。
港人众筹 德国报刊发布捍卫自由广告
本周,全球十多家知名报刊上都出现了呼吁捍卫香港民众自由权利的大幅广告,所需资金则来自于全球各地的港人众筹。在德香港人选择了《法兰克福汇报》作为了他们的发声平台。发起人表示,广告刊登后,获得了很多积极回应。
香港示威又发生冲突 警方动用催泪瓦斯
香港示威活动进入第12个周末。继周五的"香港之路"(The Hong Kong Way)手牵手串人链活动之后,本周六又举行"燃点香港,全民觉醒"为主题的观塘大游行。港铁关闭附近地铁站,招致众多示威民众不满。示威活动再次出现警民冲突。
英驻港领事馆雇员获释回香港
被中国扣留的英国驻香港领事馆雇员郑文杰重获自由。中国南方城市深圳警方通报说,他的15天“行政拘留”已经期满。
时局动荡,申请移民澳大利亚的港人大增
反“送中”抗议运动以来,香港人申请澳大利重大投资者签证(SIV)的人数明显增加。该签证项目的申请者八成以上来自中国。
香港“万人牵手” 致敬波罗的海和平运动
周五,香港抗议活动以另一新形式发声:以当年开启了苏联解体大幕的波罗的海国家示威运动为榜样,组成人链,表达政治述求。示威者同时表示,活动并非要鼓吹独立,而是要凸显和平示威民众团结的力量。
德语媒体:丧失冷静的北京能否向香港让步?
《南德意志报》认为,中国领导人在香港问题上越来越失去理智,开始相信自己向民众兜售的宣传。《金融经济报》则指出,北京必须向香港示威者做出让步,因为这座城市对于中国的真正价值,远远超过其实际的经济规模。
盘点中国官媒在“墙外” 的舆论攻势
香港示威运动引发的舆论战已经打到海外,也让人们关注到,中国官方媒体多年来在推特、脸书和Youtube这些“墙内”被禁的社交平台上,始终没有中断过舆论经营。德国之声为您盘点中国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和CGTN这四大官媒的“墙外”魅力攻势。
为表诉求 香港民众“万人牵手”拉起人链
30年前的8月23日,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人链问世。标记了苏联解体的开始。30年后,正在抗争运动中的香港人走上街头拉起了香港版的人链,向北京抗命。
国泰被解雇员工控诉“白色恐怖”
国泰港龙遭解雇的空勤人员协会主席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表达其恐惧心声。面对抗争不止的香港社会,北京决定从港企下手。多家公司在压力下发声明“反暴力”,甚至与支持运动的员工“切割”。首当其衝的航空业更是人人自危。
英领馆驻港雇员被扣 加拿大叫停领馆人员出港
英国驻香港领事馆工作人员在中国内地以“嫖娼”的罪名被拘留后,加拿大驻香港领事馆叫停了其工作人员在香港之外地区的公务旅行。
德语媒体:2019年的香港不是1989年的天安门
德语媒体继续关注香港民主运动的局势,并将焦点转移至德国的经济界。《商报》认为,经济界处于利益考量,因而面对香港基本上集体沉默。但德国的《时代周报》却不这么认为。
大银行登广告反对暴力 高中生上街延续抗议
香港几家银行星期四分别在当地报纸刊登广告,称反对社会暴力行为,呼吁社会各界努力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据悉,一系列仍在组织过程中的抗议活动将持续进行。
墙内开花墙外红 “大外宣”力道全球通
在这一轮香港“反送中”运动之初保持沉默的中国官方媒体,如今早已开足马力制造舆论气氛抵制香港示威活动。这样的努力不仅在“墙内”凝聚了民意,在“墙外”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香港抗争下的台湾政局变化
台湾2020年1月总统大选脚步逐渐逼近。在国民两党都确定候选人之后,各家民调近来都显示现任总统蔡英文呈现领先。这是否与持续近3个月的香港“反送中”运动有关?香港抗争不退,在台湾还会不会掀起更大的政治波澜?
德语媒体:没有香港的世界?
《商报》指出,北京正在煽动民众对香港的反感情绪,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和平解决冲突的可能因此会愈发变得渺茫。《世界报》关注北京打造深圳的计划并指出,中国正在规划一个没有香港的世界。
客座评论:香港再现“天安门”?
持续越久,香港的抗议浪潮就越成为中国的肉中刺。北京领导人还会旁观多久?Alexander Görlach认为,北京不会仅从理性出发作决定。
"断水终结香港乱局" 郑永年斥"标题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郑永年日前就香港问题接受中国官媒采访,之后,中国网媒以"人民日报采访郑永年:断水可终结香港乱局"为标题转载。郑永年随即发表声明,称该标题扭曲其原意。
推特、脸书删"中国风"账号 中国网民怒呛声
推特和脸书宣布删除、停用多个账号,理由是有证据显示这些账号背后有中国官方背景。此举激怒了众多大陆网民。中国外交部也作出回应。专家认为,华盛顿是否在背后支持这一举措虽然难说,但这与美中之间的紧张局面不无关系。
中国下禁运令 防护装备成违禁品?
香港旷日持久的示威浪潮,最常见的其中一幕必定是催泪烟弥漫闹市的画面。德国之声记者走访香港街头发现,示威者的防护装备随着抗争升级而进化,但中国当局也逐渐收紧相关货品的运输通路,意图截断示威物资的供应链。
专访:推特、脸书关账户 何为依据?
推特宣布关闭963个账户,这些账户被认为是"协调性的国家支持的行动"。脸书关闭7个页面、3个群组和5个账户。被关闭账户都以香港为主题。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副教授傅景华自6月起即追踪研究这一现象。
德语媒体:香港,特朗普的又一张贸易牌
特朗普针对香港的表态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新苏黎世报》评论指出,这名美国总统目光短浅,他对香港发表的言论只是为了给贸易谈判添一张牌。《法兰克福汇报》则注意到香港局势不稳之时,北京积极打造深圳的消息。
林郑月娥回应民阵818百万人集会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重申由监警会进行调查。她表示,为了弥平社会上的裂痕,要成立对话平台,让社会各界可以透过这个平台沟通。
暴力事件带来分歧 香港抗议者仍然团结
香港抗议运动陷入暴力循环,这给运动带来难题。但是市民们冒雨举行的大规模和平集会,再次获得了赞誉。
香港示威持续 北京向商界施压
香港示威已经延续11周,而北京加大对香港商界施加压力,要求其支持中央政府,谴责示威者。
承接818和平集会 港民相约周五“万人牵手”
继超过上百万香港居民参与了上周日的和平集会后,一群香港网民于8月19日在社群论坛连登讨论区上,号召香港居民参与8月23日在香港地铁沿线举行的“香港之路”和平牵手活动。
控北京讯息战抗香港示威 推特脸书删账号
社群媒体巨头推特与脸书周一纷纷宣布他们瓦解了一些试图影响香港示威的社群媒体行动,并指有迹象显示背后有中国政府主导。对此,北京于周二作出回应,称中国媒体利用海外社群讲述中国故事“合情合理”。
德语媒体:香港示威进入倒计时?
在8.18大游行后,香港的抗议运动还将如何发展?《新苏黎世报》对此予以分析。香港抗议者如何用激光和监控摄像”斗法“则是《世界报》聚焦的话题。
中国K-Pop歌星表态支持香港警察
至少8位来自中国内地以及港台的K-Pop歌手公开表示"撑警"以及转发"我是护旗手"。这在香港粉丝中引起失望和理解的混杂情绪。
深圳要建"社会主义示范区" 香港地位受削弱?
在2025年以前,北京要将深圳打造成科技、金融、社会管制的创新型全球领先城市。有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上升。不过,也有分析认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难以取代。
国台办狠批台北"人道救援" 蔡英文回应
台湾执政党近日表示,愿以人道救援方式给予港人协助。对此,中国国台办予以猛烈抨击,称蔡政府“助长香港少数暴力激进分子的嚣张气焰、让台湾成为‘避罪天堂’”。台北则奉劝北京,“莫将责任推给并不存在的外力”,同时也称台湾“会关心,但不会介入”。
客座评论:香港危机距离最后摊牌有多远
8月18日,香港再次爆发百万人以上规模的集会示威,此次示威虽然打出了“煞停警黑暴力”、“止黑暴、制警乱”等针对警察的口号,但整个抗议行动回归“和理非”,让世人见识香港市民素质,也让近期对不断升级的暴力纷争忧心忡忡的中港两地民众暂时歇了口气。
前一页面
第47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