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墙外文摘:美国总统选举与中国五中全会
有评论认为,美国几十年来一直认为,中国变得更加自由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先有经济自由,然后就有政治自由化,这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失算,是“自193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最大失败”。
12港人被送中 数百港人伦敦集会声援
全球多个城市一连数日发起“国际连动声援12港人”行动。其中,英国伦敦周六(24日)有近四百人在塔桥(Tower Bridge )一带集会,包括流亡英国后首次出席公开活动的罗冠聪,集会人士促请中国当局尽快释放12港人。
美大选中《动物森友会》:游戏如何被政治化?
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电子游戏 《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成为政客和政治活动人士传播信息的平台之一。
陈同佳出狱一年仍未自首 港台角力可有限期?
被视为“反送中运动”导火线的台湾杀人案,死者母亲近月发出最后通牒,令事件再次成为社会焦点。但疑犯陈同佳在香港出狱一年的限期届满之时,仍未起行赴台自首,港台两地因而衍生的政治角力仍在僵持当中。
港人凭BNO居英不设限额 最多逾百万人移民
接近300万合资格申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的香港人,明年一月起可循新的计划移民英国,英方预计将为该国带来大量移民及经济收益。
港府反对德国庇护"反送中"抗议者
香港一名因为参与“反送中”示威被控暴动罪的女学生在德国申请庇护获批的消息披露之后,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于昨日约见了德国驻港总领事,表示强烈反对任何司法管辖区假借不同名义收留罪犯,“这只会向罪犯发出极度错误讯息,以为罪犯不须负上刑责”。
国泰重组:港龙停运 裁员8500
香港国泰航空周三早间发出通告,宣布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国泰旗下港龙航空从即日起停止运营,集团整体削减约占总数24%的8500个职位等内容。今年6月,香港政府曾斥资273亿港元购入国泰股份及向国泰贷款,以支持国泰渡过疫情难关。
泰国示威复制“香港模式” 港人跨境声援泰同袍
过去几周,社群媒体出现许多泰国示威者穿戴护具,以雨伞与警方对峙的场景。德国之声访问了泰国社运人士与专家,请他们分析香港的示威如何启发泰国的示威运动。
德语媒体:如果拜登成为美国总统……
四年前特朗普的胜选已经教会了人们不要过分相信民调数据。尽管如此,美国大选再次临近,民调支持率暂时领先的拜登也不应该完全被忽视。《法兰克福汇报》驻美记者分析了这位民主党候选人如果当选,是否会像特朗普所抨击的那样,成为北京的傀儡。
加拿大不退缩 中国外交部再施压
继上周中国大使出面抨击加拿大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呼吁加拿大停止用香港与新疆议题干预中国内政。加拿大官员则强调会继续为在港加人与中国人权发声。
香港中大女学生获德国政治庇护
一名因为反送中示威被控暴动罪的香港中文大学女学生,去年逃离香港到德国寻求难民庇护,上周三(14日)获批,成为因反送中运动获德国政府批准的首宗政治庇护个案。接受德国之声记者专访时,她细诉过去一年来在德国的经历。
墙外文摘:中医能治疗新冠感染吗?
有评论指出, “中医药对此肺炎是否有效”根本不成为关键问题。中医药在疫情之初的争议,突显的依然是民族主义的面子挣扎、乃至利用民族主义政治情绪来操作投机的老问题。
NBA突发事件:莫雷走人 中共喉舌暗指为声援香港“付代价”
NBA与中国政府发生争议后一年多,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Daryl Morey)自行辞职。中共喉舌央视暗示,这是他为自己的言论付出的“代价”。
流亡港人在台餐厅遭泼粪
据台湾当地媒体报道,位于台北的“保护伞”餐厅,周五突遭不明身份者恶意泼粪而被迫停业。“保护伞”餐厅是专门为流亡台湾的香港反送中运动参与者提供帮助而设立的。
中国警告勿庇护港人 加拿大批发言不当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10月15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驳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周二做出的指控,并呼吁加拿大立即释放孟晚舟,且不要让香港人在加拿大寻求政治庇护。
德语媒体:这个蒙古人何以惹恼了中国?
因中国方面要求不得出现“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等字眼。法国一家博物馆取消了原定同中方合作举办蒙古文化展览的计划。
德港学人联署 要求德政府就《国安法》制裁中国
联署收集到超过五万个签名,达到将议题推上德国联邦议院听证会的门槛。联署发起人表示希望此举能向德国政府施压,就香港问题表达更明确的立场。
香港警方周四突击搜查黎智英办公室
香港民主派人士黎智英周四表示,警方搜查了他的私人办公室。数月前,黎智英被控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一度曾遭警方逮捕。
美国务院发香港报告 点名10官员面临制裁
美国国务院14日发布首个香港制裁报告,内容点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内的10名官员损害香港自治。此外,国务院也对与这些官员有密切往来的金融机构发出警告。
习近平本周视察深圳 周三出席40周年大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本周至深圳视察,并藉由此行与港澳特首会面。分析指出,习近平可能在与林郑月娥会面时,要求她持续关注香港的经济与民生问题。
港警拘9人 控助12名港人非法越境
今年8月底,12名香港人搭乘快艇逃往台湾,在穿越内地水域时被广东警方拘捕。现在,此案又有了新动向:9名涉嫌为逃亡行动提供协助的人士,遭到了香港警方拘捕。
长平观察:中共党员的罪与罚
特朗普政府发布政策指南,拒绝包括中共在内的“极权主义政党及其附属机构”成员移民美国的申请。时评人长平讨论了普通中共党员对于专制政治的意义。
中官媒批香港教育 港中学传为国安法改校规
日前传出一名香港小学教师遭教育局取消注册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教育只有“一国之责,无两制之分”。另外,香港也传出另一间中学因国安法而新增校规。
近半数港人想移民 加拿大提供政治庇护
加拿大媒体报道,该国开始为香港抗议者提供政治庇护,而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港人有移民打算,其中最大的因素同政治有关。
香港查获一失窃毛泽东书法长卷
香港警方周三(10月7日)通报说,价值数亿美元的一幅遭窃毛泽东亲笔书法长卷失而复得,只可惜,该卷已被作案人一分为二。
独家:联合国大会上的中国“战狼”
在39国发布声明谴责中国侵犯人权的同一天,数名外国外交官与德国之声分享中国如何运用威胁攻势,试图防止各国签署批判中国政策的声明。
黄金周假期 中国人“报复性”旅行消费
在世界多地疫情仍然严峻的同时,最早爆发疫情的中国已经重新出现了人潮涌动的场景。对内地开放跨境游的澳门,平均每日入境人数过万;而一水之隔的香港,则少了观光客的身影,反对北京的抗议仍在继续。
遭批散播“港独”信息 港教师遭取消注册
香港教育局周一证实一名教师疑透过教材散播“港独”信息,已于9月下旬遭取消注册。教师协会批评教育局未听教师答辩就做出判决,重申会协助教师上诉。
变中国制造? 港商艰难面对
11月9日后,香港出口美国产品须标注为“中国制造”。这一金融中心再次处在两个超级大国冲突激化的风口浪尖之上。对当地制造商而言,如何保存其独特的身份认同?
港人“爱国义务论”引发热议
中国国庆之际,驻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提出“爱国不是选择,而是义务”的说法,引起网络热议。
港人号召“中秋购物” 港警逮捕至少86人
十一国庆当天,香港网民号召在铜锣湾“购物」,大批警员在当地驻守盘查。
国安法后的国庆抗议:社民连四人上街 公务员受警告
限聚令和国安法之下,香港民主人士"长毛"梁国雄等四人持"没有国庆 只有国殇"的横幅游行,并呼吁释放12名被扣深圳的香港青年。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全前一日发信称对参与"非法公众活动"的公务员零容忍。
香港庆十一 六千警力遍布各区
港府今年恢复在金紫荆广场升旗,意图显示社会有序,但在场外不敢放松戒备,部署大批警力监督示威者与截查市民。
国庆升旗重回金紫荆 林郑: 国安法恢复秩序
去年在反修例浪潮中,港府没有在金紫荆广场举办中国国庆70周年升旗礼。今年港府重回金紫荆广场升旗,林郑归功于国安法效力。
德语媒体:美国的保护,中国的市场
《新苏黎世报》发表裴敏欣的客座评论,阐述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将面临美中之间哪些更为艰难的抉择。《世界报》报道德国议员关注香港民主人士黄之锋再次受审。
默克尔:中国恶劣而残暴地对待少数民族
在联邦议院就财政预算展开的一般性辩论中,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政府的防疫政策进行了辩护。在谈及对华政策时,默克尔以异乎寻常的强硬措辞,谴责中国“恶劣而残暴地对待”少数民族。
曾促林郑“讲人话” 香港电台记者疑遭清算
自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港府对新闻界的“无形之手”越趋明显,旗下公营广播机构香港电台再次成为整顿对象,这次突然留难敢言的名记者利君雅,被指是“赤裸裸的政治打压”。
北京报复:美国官员见香港政界须获批
中美交恶之下,香港成为两国角力的舞台,美国进一步公布制裁11名中港官员的细节,中国也限制美国驻港人员的活动。
港府称12港人“涉嫌非法偷渡入境内地”
12名港人上月疑似潜逃台湾遭到中国海警截获并被扣深圳。香港政府周六发布公报称其“涉嫌非法偷渡”并在大陆水域被捕。中国官媒则批评香港民主派人士消费12人,“煽动香港社会对特区政府的不满和对大陆的仇视”。
"反送中"影片上映前被标"三级"? 电检处反驳
香港独立电影团体本周初表示,《占领立法会》和《理大围城》两部纪录片“遭电检处多番为难”,放映前影片被临时要求在片头加入警告字眼;其中一部还被评为三级片。相关部门则回应称,申请送检方早于8月已了解相关情况。
香港母子涉私藏武器被捕 英国强硬批评中国
据香港警务处通报,23岁男青年及其母因涉嫌违反《国安法》在社交平台上售卖武器被捕。与此同时,英国代表在联合国对港区国安法提出批评,呼吁中国维护《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香港权利和自由。
申请政治庇护趋势升 英国成香港示威者“逃生门”
港府针对反修例运动进行大拘捕,陆续有示威者离港向其他国家寻求政治庇护,英国是流亡人士其中一道“逃生门”。英国内政部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接获十一宗港人的庇护申请,已多于去年全年的八宗。
余茂春:中国在世界上已更孤立
加拿大智库麦克唐纳-劳里埃研究所近日围绕香港问题举办网络研讨会。作为嘉宾之一的美国国务院中国政策首席顾问余茂春,指香港是惨败的一国两制试验品,令中共遭受巨大信誉损失。他还称中国军队是全球的威胁,中国在世界上已更孤立。
安全法生效3个月 香港“恐惧气氛”蔓延
以促进文化和宗教交流为主旨的德国圣奥古斯丁中国中心主任认为,港区国安法的生效使得恐惧在年轻人心中蔓延。教会机构的活动也面临巨大考验。
中国驻德大使:拒绝别国指手画脚
从港版国安法,到新疆和西藏局势,欧盟同中国在人权议题方面的争议越来越多,而中国的立场也一如既往,即反对"干涉内政"。周四召开的欧盟峰会上,对华关系将是重点议题。
港警改“传媒”定义 变相实施官方发牌制
继大举搜查报馆后,香港警方再被指打压新闻自由,当局修改《警察通例》下“传媒代表”的定义,变相引入“官方发牌制度”,赶绝公民记者及网媒。香港媒体环境如何迈向“大陆化”?
香港终院澳籍法官辞职 澳媒:与国安法有关
澳大利亚籍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施觉民递交了辞呈。港府证实了这个消息,但未透露他辞职的原因。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施觉民表示,辞职的决定与港版国安法有关。
12港人被送中家属发声 5律师受压退出
12名港人过去三周被扣留在深圳,当局禁止家属委托的律师接触当事人,已有5名律师受压退出案件。李宇轩家人发声明,对于他至今仍然失联感到痛苦,吁国际关注,香港民主派阵营也发起一人一信声援。
香港民主运动获国际奖项 罗冠聪出席颁奖致辞
美国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赞扬港人坚持致力于“以创新的方式捍卫下一代的权利”,罗冠聪于颁奖活动中致辞。
德国瑙曼基金会:“我们没有放弃香港”
德国瑙曼基金会出于员工安全考量,周三宣布关闭香港办公室。该基金会主席表示,此举并不代表他们“放弃香港”,未来基金会将继续关注香港及中国议题。
前一页面
第27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