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正式对香港记者程翔提起检控
*
港媒评中海油弃购、四川疫情扩散
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克公司失利,是本周的一个重大新闻。另外,发生在四川的诸链球菌疫病,尤其是大陆当局依然封锁新闻,成为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新闻。
世贸组织为年底香港谈判大练兵
本周三至周五,所有148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旨在为今年12月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步履维艰的世贸组织谈判取得突破的最后的机会之一。
一周港媒:达赖、朝核会谈与伦敦误杀事件
德国日前向达赖喇嘛颁发“和平奖”引起了北京的强烈反弹;另外,北韩核问题六方会谈今天进入第三天,而最近发生在英国的巴西青年被误杀事件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
香港超市禁销四川猪肉
一周港媒: 美国为何夸大中国军力
本周,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成为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昨天,美国终于发表《中国军力报告》,也成为今天香港媒体关心的新闻。另外,远在纽约、但却涉及中国切身利益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也成为香港部分媒体关心的问题。
一国两制、一中各表、两岸一中,还是一中两制
台海两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大陆与台湾各有说法。其中,仅台湾在野党方面就有两种:国民党的“一中各表”,亲民党的“两岸一中”。而现在,台湾新党又有了第三种说法。
一周香港媒体摘要(2005年7月14日)
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对中国增加军费十分敏感,但中国军方人士依然强烈鼓吹增加军费;前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刘金宝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美国曾经提醒台湾不要过于亲近日本。以上这些消息是这几天香港媒体关注中国新闻时注意的焦点。另外,伦敦恐怖爆炸案的后续情况,也也是香港媒体注意的问题。
奥运马术转往香港举办:背景和风险
在北京奥组委的强烈要求下,国际奥委会和国际马术联合会最近在新加坡会议上同意把2008年奥运的马术项目转到香港举办,柏林日报报道了这条消息:
港媒一周摘要:社会矛盾及国际互动
今天,是“七七”卢沟桥事件六十八周年的纪念日。但最近一周的香港媒体,除了关注中海油有意并购美国优尼克公司,以及胡锦涛参加上海组织峰会外,另外似乎特殊特别关注中国国内的暴力事件。另外,上海合作组织最近的一些举动,以及中俄将在八月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也引起了香港媒体的关注。
香港面包房前为何排大队
面包房前排大队,这种情景以前只有计划经济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里才看得到。然而这一幕发生在2005年5月底的香港。
如果真的民选,也可能还是曾荫权
周二,中国政府正式任命曾荫权为香港特首。曾本人将于周五到北京宣誓就职,7月1日在香港上任,为期两年。南德意志报在介绍了曾荫权的政治履历后写道:
投资到亚洲的佛塔和亭阁之间
远东的经济继续腾飞,吸引了德国的基金提供者投资亚洲的房地产业。日本是个不错的投资去处,但除日本外,还有韩国,还有中国。
一周港媒谈曾荫权当选成定局和入常
香港特首补选的提名工作已结束。但实际上,曾荫权在社会各界别支持下,已获得710位推委的支持,自动当选已成定局。同时,日本“入常”似乎遇到结构性障碍。今天召开的欧盟峰会将不讨论对华军售解禁问题,这对于中国外交系统有哪些教训?这些都是本周香港媒体所关心的问题。
香港记者呼吁:公正公开处理程翔一案
为新加坡“海峡时报”工作的香港资深记者程翔在一个多月前被中国当局扣押。这一事件在香港引起了很大震动。香港记者协会表示,他们不相信程翔会从事间谍活动。前不久,该协会组织了很多香港记者,联名呼吁北京政府公正处理程翔案件。
四大行香港上市 交行民行打前站
中国四大银行在香港上市,此事已经预告和议论了很长时间了。时至今天,终于要上了。然而那还不是四大行。6月底7月初,将是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去特别行政区探路。年底才轮到建设银行。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2005年6月9日)
新加坡《海峡时报》驻中国首席特派员程翔被中国大陆指控从事间谍活动,本周继续在香港媒体发酵;另外,欧盟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也成为本周部分香港媒体注意的问题。
亚洲第二只-香港米老鼠拱出地面
继东京之后,亚洲第二个迪斯尼乐园正在香港走向建设的尾声。尽管巴黎的欧洲迪斯尼比较失落,但香港似乎并不担心-倚仗来自大陆的旅客潮。更何况,风水先生作了一个英明的修改。
中国与欧美纺织品相争,香港得利?
*
程翔被捕与赵紫阳秘密资料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程翔被中国当局扣押。中国外交部称,程翔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但外界媒体广泛认为,程翔被捕与收集有关中国前领导人赵紫阳的秘密资料有关。记者无疆界组织更提出,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令人担忧。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5年5月26日)
本周,香港媒体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副总理吴仪突然取消原定于本周一与日本首相小泉的会面。中日关系到底未来走向如何?中日高层是否存在相互误判的可能?本周的香港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评论。
一周港媒:连宋余波 张春桥之死
本周,连宋访问大陆的余波仍然在香港媒体上荡漾,有关北京对台新思维的背景报道也在香港媒体上日渐多了起来。另外,连宋登陆和任务型国代选举的台湾岛内局势,以及“四人帮”骨干张春桥去世的消息,也成为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5年5月12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大陆之行上。今天,举世瞩目的“胡宋会:就将在北京上演。对于“胡宋会”以后的两岸关系,香港媒体这几天有很多评论。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2005年5月6日)
本周,两岸关系最大的事件就是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对此,香港媒体有大量的报道和评论。另外,香港本地政局也有新的发展;更有消息说,继对台政策之后,北京可能展现对港政策的新思维。
两岸人合写和平新历史(香媒一周2005年4月28日)
本周,中国人世界最为关心的头条新闻不再是中日关系,而是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香港媒体对此做了大幅的报道与评论。
新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任期只有两年
*
国际马术协会拒绝将赛场迁至香港
国际马术协会拒绝将赛场迁至香港
一周香港媒体:中日 教皇 农民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上个周末中国一些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以来,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另外,罗马教皇的去世以及保罗二世对教会和人类的贡献,以及中国国内局势也是本周香港媒体评论和报道的焦点。
新特首任期、江丙坤访大陆和民间反日
香港特区政府昨天正式宣布将提请北京全国人大,就特首继任任期问题进行释法。虽然事先香港各界对此已有所准备,但这已经是九七年后北京的第三次释法行动。对此,今天香港报纸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另外,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上周到大陆展开“破冰之旅”,国民党主席连战也定于五月底访问大陆。
两年还是五年?香港新特首任期悬而未决
香港特区政府认为新特首只应任满前任特首董建华余下的两年任期,而民主派议员则认为按照基本法的文本,补选后的新特首任期也应当是5年。本周三,目前署理特首职务的曾荫权向中国国务院提交了一项申请,要求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相应条款做出诠释。这一场着争执对香港的政治空气产生了何种影响,会不会对特首补选如期举行产生影响呢?
梵蒂冈考虑同台湾断交,同北京建交
上周六逝世的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世时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天主教信徒的命运,他的平生愿望之一就是到中国访问。现在,约翰.保罗二世的葬礼尚未举行,媒体突然传出罗马教廷可能将与台湾断交、转而与北京建交的消息。
特首曾荫权任期引发争议 香港寻求中央政府支持
*
美参议院拟定强硬针对人民币汇率法案
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美国一直向中国施压但却没有效果。最近,美国参议院已经草拟了一项针对人民币固定汇率的法案,透露出强硬的威胁口气。德国之声为此采访了若干金融专家。
赖斯访华背后留下多少悬念?
本周,美国新任国务卿赖斯访问中国,并就中美关系向中国领导人提出所谓的“建设性意见”。另外,董建华下台后,香港围绕着新一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又发生了许多风波。
香港媒体评董建华功过
本周,香港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董建华下台和曾荫权接替担任代理行政长官。对此,香港媒体有大量的评论。另外,“两会”结束,“三农”问题也引起香港媒体的关注。
国泰传与国航合并
曾荫权任香港临时特首,下届任期两年非五年
前香港特首董建华宣布辞职之后,政务司长曾荫权出任临时特首。一般认为,7月10日举行的特首选举中,曾荫权将顺利当选。
达赖:愿意在西藏推行“一国两制”
3月10日是西藏民众暴动46周年纪念日,欧洲许多城市均有流亡藏人和支持者举行纪念活动,要求中国政府尊重西藏的人权和文化。3月14日,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说再度向北京当局抛出橄榄枝。他表示,只要西藏文化能够得到保存,他就愿意接受中国对西藏的统治。
欲将香港比澳门 浓妆淡抹不相宜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中央政府提出辞呈一事现在得到了官方证实。新苏黎世报这样分析了董建华辞职的背景:
两会评论之六:香港模式敲响大陆警钟
10日傍晚,董特首在香港公布辞呈后,黯然离港赴京。董建华的最终辞职,不仅暂时遏制了香港被加速“中国化”的趋势,也给那些鼓吹在中国大陆搬用“香港模式”发展道路的人敲响了警钟,对未来 “一国两制”的长期稳定影响深远。
董建华辞职不会在香港带来负面冲击
香港特首董建华当地时间17点30分召开记者会,宣布了辞职的消息。董建华辞职的原因是什么,后董时代香港政治的走向如何,以及民众对董建华辞职的反应怎样?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王家英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香港特首董建华辞职
今天下午5点35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举行记者会,宣布提出辞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之职。
董建华别无选择下,惟有辞职
今天下午,香港特首董建华在参加会政协闭幕仪式返回香港后,在香港举行记者会正式宣布辞职,由此也将一周多来有关董建华辞职的风波推向高潮。本周香港媒体对董建华辞职及其背景有许多报道和评论。
香港媒体一周报道摘要
今天,中国全国政协大会在北京召开;明天,全国人大也将在举行开幕式。就在“两会”召开前夕,香港却先是传出董建华将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消息;到了前天,又有消息说,董建华将提前辞去特首职务。
香港特首将易人,董建华八年仕途回顾
即将卸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自1997年香港回归八年来,尽管有着北京的幕后支持,但香港经济发展缓慢,港民反对北京插手香港事务,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如今提前两年向北京递上辞呈并非十分意外。
中国“多事之周”看一周香港媒体
无论是回顾还是展望,这几个星期都可以说是中国的“多事之周”:上周, 美日在共同声明中将台海问题列为“共同战略”,引起了北京的强烈反弹;未来几周,引人注目的“两会”又将在北京召开,届时《反分裂国家法》将出台,同时胡锦涛也将就任国家军委主席。下面是香港媒体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评论。
香港发生轮船相撞100人受伤
香港媒体一周 (2005年2月17日)
本周,中国大陆刚刚结束七天的春节长假期,但就在大年初六,辽宁阜新却发生了一九四九年后最大规模的矿难事故;面对这一灾难,大陆官方竭力封锁新闻,从而成为继三个月前陕西陈家山煤矿矿难之后又一起令国际社会震惊的新闻。
港媒:台湾追思,北京告别和汉城进化
春节前,中国国台办官员孙亚夫和李亚飞以海协会官员身份赴台,参加辜振甫先生的追思会,引起了各界的密切关注。赵紫阳始终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让人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前景感到失望。韩国首都汉文名字的变迁也让人联想北京英语名字的“进化”。
前一页面
第101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