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国界的爱情
2012年2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无论是德语还是土尔其语他都不听,三岁的泰兰(Taylan)就是不想做在椅子上,而是要腻在爸爸妈妈身边。在僵持一阵后,爸爸弗兰克(Frank Kipp)忍无可忍,抱起儿子走向沙发。最终用一块巧克力收买了泰兰,达到了目的。有的时候就这么简单,不需要语言。妈妈古纳(Gülser Günay-Kipp)希望儿子可以掌握两种语言,她说:"我用土耳其语和他对话,他总是用德语来回答我。"儿子把德语选择作为母语,不过他也懂土耳其话。
万事开头难
可以让孩子在两种语境中成长是因为古纳的丈夫是个德国人。古纳十年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弗兰克,相恋两年后他们结了婚。时过境迁,古纳对第一次与弗兰克父母见面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我还是有顾虑的,特别是我害怕他的家人不接受我。"不过她的顾虑显然是多余的:"他们很热情的接受了我。"
像古纳与弗兰克这样的跨国婚姻在德国有很多,1996年的统计,德国约有50万对跨国婚姻,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上升了一倍之多,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德国有大约120万对夫妇其中一方是非德国籍人士。在这些跨国恋情中,很多都是德国女嫁土耳其男,而很多德国男人会选择波兰女性做伴侣,土耳其女性也是众多德国男子的青睐对象。
与对方家长的第一次见面
在见古纳的父母之前,古纳给当时的男友做了许多准备。因为土耳其在第一次见对方家长有一些规矩,古纳总结了男方见岳父母的几条潜规则:"不能谈论收入话题,也不能谈每天的日常生活,而经常参加哪些聚会也是禁忌话题。"比见对方父母更加复杂的无疑是一个国际婚礼。外国人要与德国籍人士结婚的话,需要这个外国人的出生证明,这份证明还要写明他(她)父母的详细资料。另外还需要有效的签证以及出生国家开具一个单身证明。这些资料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办理这些证明费时费钱,另外,这些证明还要翻译与公证,最后还要得到德国有关部门的承认。
弗兰克与古纳的婚礼也不像计划的那样顺利,古纳说:"我们两个想在教堂举行婚礼。"可是她是穆斯林,不允许在基督教堂证婚。弗兰克与古纳找了一个传教士,以天空为证,举行了婚礼,古纳到今天说到婚礼还充满了留恋:"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经历,一个充满了土耳其与德国元素的国际化婚礼。"
婚礼习俗有不同
弗兰克看着一个土耳其的婚礼电视频道Dügün TV说道:"他们和德国人庆祝婚礼风俗完全不同。"已经与土耳其人结婚了快8年的弗兰克看到电视上的婚姻场面还是觉得难以置信,盛大的婚礼上,有很多宾客新人都不认识,39岁的弗兰克说:"我可不想要这样的婚礼,幸运的是,这种形式的婚礼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尽管他们的婚姻和谐美满,不过有时两人也会有摩擦,古纳说,两人之间弗兰克比较懒散,而古纳负责给生活做出规划。
为了让儿子泰兰不要忘本,他每周都要去土耳其学校上课。这里有阅读课,孩子们会集体郊游或者是有家长可以参与的一些互动项目。古纳说,孩子应该明白,他周围还有其他人说耳其语。
共同生活
古纳对如何教育孩子有着明确的设想,她表示:"他应该尽可能多的涉及德国与土耳其两个文化,他以后会用到哪个方面,是他自己的决定。"对他的一生,这样的条件无疑是对他来说都是一笔财富。好像听懂了妈妈的话,泰兰憨态可掬的笑了起来。
作者: Arne Lichtenberg 编译:文木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