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问被控诽谤
2012年11月1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腐败疑云、提供未成年少女性服务的妓院、嫖客中据说还有高层司法人员:上世纪90年代初,莱比锡发生了一连串没有破案的犯罪事件,媒体以"萨克森泥沼"为标题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由于缺乏证据,相关案件卷宗被束之高阁。如今,"萨克森泥沼"又有了新的进展:萨克森州最大城市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过去20多年后,记者托马斯·达特(Thomas Datt)和安德特·金策尔(Arndt Ginzel)被送上了法庭。他们被指控"恶意诽谤",并在两年前的一审判决中被判定罪名成立。周二(11月13日)开始,德累斯顿上诉法庭将对本案进行二审。
这两名自由撰稿人在《时代周刊》(Die Zeit)网页以及《明镜周刊》(Der Spiegel)上撰写报道,批评了警方对提供未成年少女性服务的"茉莉花"妓院所展开的调查行动。在《时代周刊》发表的报道中,还对个别警员的工作进行了曝光。他们质疑称,一名颇具影响力的法官据信对警方提出了"纪律申诉"(Dienstaufsichtsbeschwerde),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警员是否能够自由地进行调查工作。
尽管有关警员并未因为这样的说法而感到受辱,但他们的上司、莱比锡警察局主席却对两名记者提出起诉。记者协会认为,警方高层如此行事显然是得到了萨克森内政部的授意。《时代周刊》报道中的相关语句被法庭认定触犯刑法规定的"恶意诽谤罪"。两名作者均被一审判处罚金2500欧元。法庭没有对他们发表在《明镜周刊》上的文章作出刑事追究,但进行了申斥。据法官称,两位记者本应该在文章中表明他们的信息来源。
"让记者噤声"
非政府组织"记者无疆界"对两位记者的相关判决提出批评。该组织负责人米尔(Christian Mihr)表示,"按照宪法规定,保护信息源是德国新闻自由的一大要素"。这一保护措施保障了线人在寻求记者帮助时免于担心受到迫害。
在这一案件进行二审程序后,其他记者协会组织也对达特和金策尔表示支持,并强调了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德国记者协会主席杜尔林(Kajo Döhring)对德国之声表示,"这很明显是试图尤其是让自由记者噤声,他们没有强大的出版社或电台电视台在背后撑腰,非常容易受到攻击"。他认为,整个机制就是对原本就经济状况不佳的记者发出刑事制裁恐吓,或者施加压力。
新闻自由排行榜:德国居第16位
"记者无疆界"发出的另一项指控是,本案审判中法庭引用的是刑法,而非新闻法。而该组织认为,在德国一般而言相关案件都会用新闻法作为判罚依据。该组织主席米尔表示,"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人联想起那些被'记者无疆界'评为新闻自由有问题的国家"。
他认为,两名记者的批评言论完全在宪法第五条所保护的"言论自由"范畴之内。"本案中遭到指控的具体罪行是,(记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个问题构成了'恶意诽谤'。提出问题本来就是记者的天职,如果仅仅这样就能成为刑事犯罪的话,简直是一桩丑闻","记者无疆界"主席如是说。
尽管如此,"记者无疆界"认为德国总体的新闻自由情况良好。在该组织公布的最近一份年度全球新闻自由排行榜上,德国名列第16位。据"记者无疆界"表示,德国排名靠前的理由是社会对于新闻自由的敏感性增强,还有批判性新闻报道总体而言得到认可。不过,"我们认为,这一案件审判过程证明,萨克森政府机构对于民主的理解显然有问题",德国记者协会主席杜尔林表示。他认为,记者作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没有得到真正接受。
如果法庭在二审中也判处两名记者有罪,他们还有机会到卡尔斯鲁厄的联邦宪法法院上诉。在上世纪60年代的"明镜周刊丑闻"中,联邦宪法法院就对案件进行了终审。当时《明镜周刊》的员工因为一篇批评性报道而被指控"叛国罪"。他们在文章中对时任国防部长弗朗茨·约瑟夫·斯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的国防理念提出了质疑。联邦宪法法院的法官们最后以"证据不足"结案。
作者:Stephanie Höppner 编译:石涛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