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记者无疆界组织
记者无疆界组织(也译无国界记者,法语: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缩写:RSF)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特朗普政府再宣布裁员美国之音近500名员工
盡管面臨法律争议,特朗普政府上週再一次宣布将裁撤国际媒体署的联邦雇员,其中包含486位美国之音员工。自今年3月起,美国之音已有多次裁员,如今剩下的员工大约仅剩百人。
墙外文摘:金砖国家反击特朗普,中国并非替代目标
墙外文摘
有专家认为,金砖国家集团虽提供协同合作的论坛,却缺乏真正的治理结构。巴西和印度等国可能认为,与其加入北京的势力范围,不如自力更生。
德国之声记者遭以色列士兵攻击
德国之声的一个摄制组本周在拉姆安拉遭到以色列士兵的催泪弹射击,所幸没有受伤。德国之声台长再度敦促以色列当局保障记者的安全,强调新闻自由是民主体制的基石之一
美国政府计划缩短留学生和记者签证的有效期
美国国土安全部日前宣布,允许外国学生在美国居留的F类签证的有效期将缩短至最长4年。
以色列袭击加沙医院 5名记者等20人丧生
加沙民防机构表示,以色列本周一袭击了加沙南部的纳赛尔医院,造成至少20人丧生,其中包括5名记者和一名民防人员。路透社、美联社和半岛电视台等媒体均对遇难记者表示哀悼。
彭博社驻港记者延签被拒 外国记者协会:加深新闻自由受侵蚀担忧
彭博社记者钟碧琪延签申请遭香港当局拒绝,且未获得任何拒签理由。香港外国记者协会表示,港府此举加深了人们对香港新闻自由遭侵蚀的普遍担忧。
半岛驻加沙记者遇袭身亡 媒体组织批评以色列
10日晚间,半岛电视台驻加沙城的2位记者和3位摄像死于以色列的一场轰炸。据以军指控,其中一位记者夏里夫是哈马斯的成员;半岛反驳此说法。保护记者委员会则批评以色列长期以来无根据地指控记者为恐怖份子,呼吁以方对此事负责。
约旦河西岸暴力频繁 DW团队也遭袭
在约旦河西岸,袭击事件频发。不久前,DW团队前往辛吉勒村(Sinjil)报道当地居民的抗议活动。由于犹太定居者的暴力行为,许多居民无法进入自己的土地。在这里,DW团队也遭遇袭击。
德国之声记者在巴勒斯坦遭犹太定居者袭击
7月4日,德国之声一名记者以及摄像师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遭到了极端犹太定居者的袭击,德国之声台长、德国驻以色列大使、德国记者协会都发表声明敦促以色列保障新闻自由、保护记者的安全。
DW记者探访巴勒斯坦被占土地 遭以军阻挠
DW记者近日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得主Basel Adra和Yuval Abraham的邀请,前往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一个被犹太人定居者非法占据的村庄,但是半途遭到了以军士兵的阻拦。以色列上周再次宣布要在该地区新建22个犹太人定居点。
“我们被拜登骗了” 美国记者出书揭内幕
两名美国资深记者合著的一本书揭露,尽管种种迹象显示前总统拜登的体力和精神衰退严重,他的团队却竭力掩盖、拖延行动。民主党不得不在选战后期临阵换帅,最终不敌特朗普。
德国为何跌出新闻自由度排行榜前10?
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最新发布的新闻自由度排行榜上,德国名列第11位,跌出前十名,属于“状况尚可”之列,而非“优良”。共有7个国家跻身优良之列,依次为挪威、爱沙尼亚、荷兰、瑞典、芬兰、丹麦和爱尔兰。
全球新闻自由指数:香港首列“状况恶劣”
无国界记者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台湾上升至24名,中国倒数第3名,香港首次落入最差的“状况恶劣”类别。该组织倡议专员白奥兰向DW表示,随著美国逐渐失去“新闻自由灯塔”的地位,中国可能趁机继续扩散其控制言论的手段到世界各地。
塔玛尔·金祖拉什维利荣获2025年“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
2025年“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授予了来自格鲁吉亚的塔玛尔·金祖拉什维利,为表彰其在打击虚假信息和捍卫新闻自由方面的做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但金祖拉什维利却也因为反抗压迫而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中国战俘现身乌克兰记者会 专家:俄或想拉中国入伙 但无所回报
两名中国战俘出现在乌克兰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否认派遣任何军事人员参与对乌作战。专家称,不应高估中国对其社媒的绝对控制。此外,专家认为,俄罗斯可能想拉北京入伙,像与朝鲜那样,但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中国作为回报。
中国籍战俘出席记者会,警告同胞“不要参加这场战争”
周一,乌克兰军方在基辅举行了一场记者会。两名被俘的中国籍士兵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将他们交换回国,并警告其他中国公民不要前往参战。无法判断他们是否自愿发言。
去年德国记者被袭击案件上升一倍
根据“记者无国界”组织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德国总共发生了89起针对新闻媒体从业者以及编辑部的攻击案件。和2023年的41起相比,数量翻倍。
记者手记:时隔七年,再见老雷
德国人雷克耗时八年徒步从中国回到德国,一路用流利的中文评论中国时事。从曾被中国官媒推荐的网红“雷克小流氓”走成了被中国封禁的“老雷”,德国之声的记者曾多次采访过他,而这一次的见面,又与以往大不相同。
特朗普政府一声令下 美国之音被消音
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多年来,它们在专制国家是一个重要且未经审查的声音。现在,美国总统一声令下切断了它们的资金来源。
关闭对外广播是“否定美国80年来支持信息自由的历史”
特朗普政府以行政令暂停美国财政支持的对外媒体的运作,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等电台已停止广播以及更新网页。他们如何回应?
长平观察:“我们也知道他知道我们知道他在说谎,但是他依然在说谎”
长平
本周二(2月25日),白宫宣布新政:今后由政府决定哪些媒体可以加入白宫记者团。时事评论作家长平回顾了他十五年前在中国媒体专栏中发表的“权利大白话”,警示特朗普政府正在系统性地向习近平和普京学习媒体管制。
马斯克称受到死亡威胁 承认政府效率部有失误
马斯克在特朗普总统任期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大出风头。尽管他称自己是联邦政府的“技术支持”,但同时强调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势在必行,并透露自己受到死亡威胁。
原《光明日报》记者董郁玉系狱三年 家人呼吁释放
中国官媒资深记者董郁玉去年因间谍罪被判刑7年。他的儿子董一夫在美国召开记者会,呼吁中国当局释放他的父亲。董郁玉案曾引起国际关注。
三年战争如何改变了我们:前德国之声记者在乌克兰的战地经历
康斯坦丁·洪恰罗夫(Kostiantyn Honcharov)曾在德国之声担任记者。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后,洪恰罗夫离开德国,和许多乌克兰人一样,自愿参军奔赴前线。这是他三年来在前线作战的亲身见闻。
美联社拒绝改用“美国湾” 记者遭特朗普拒于门外
白宫被指控拒绝让一名美联社记者进入椭圆形办公室采访,原因是该媒体决定沿用“墨西哥湾”的名称,而不是特朗普新命名的“美国湾”(Gulf of America,也译美洲湾)。
客座评论:王星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张俊华
王星事件意义重大,因为它开启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诈集团背景的调查。该事件的余波将长期的振荡下去。而正是因为该事件已经“国际化”,这就很可能为今后的调查记者创造了条件。
无国界记者:中国仍是全球最大记者监狱
国际人权组织“无国界记者”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至少有54名记者因工作被杀害,其中近三分之一发生在加沙地带。亚洲成为记者第二危险地区。中国位居全球四大记者监狱之首。
中国官媒资深记者董郁玉被以间谍罪判刑七年
中共党媒《光明日报》的原资深编辑和专栏记者董郁玉,周五在北京一家法院被以“间谍罪”判处七年监禁。董的家人表示,这是对其过去批评性文章的惩罚,也是对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的交往做出警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记者遇害事件激增
在2022到2023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名记者遇害身亡——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一份最新报告提供的数据。而这些罪行的实施者大多逍遥法外。
牢狱里的俄罗斯记者:人满为患、臭虫作伴
曾经为德国之声工作的两位俄罗斯记者透露了他们所在俄看守所的恶劣情况。两人由于支持普京的政敌、已故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的组织而在莫斯科候审。
德国媒体呼吁允许记者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地带
德国多家媒体机构发表联名公开信,致信以色列和埃及政府,要求准许记者在无陪同的情况下进入加沙地带独立了解情况。德国电视一台报道说,国际记者只能个别在以色列军队的陪同下前往加沙地带。
香港新闻自由指数:记者评分创新低
在周二(8月20日)公布的一项年度调查中,香港记者对新闻自由的评价创下新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业界担忧基本法“23条”立法对新闻业者构成威胁。
法国拒发部分俄记者奥运采访证
法国安全部门拒绝了4000多份奥运会入场证申请,理由包括担心存在间谍和网络攻击。俄罗斯认为这样的决定令人无法接受,并指责法国当局破坏了媒体自由。
美记者在俄被控间谍罪将受审 美俄接触谈判换囚
俄罗斯一家法院周一表示,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将因间谍罪指控于6月26日在叶卡捷琳堡闭门受审。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证实,已与美国就可能的换囚进行接触。
张展证实已出狱 自由仍受限制
上週中国公民记者张展4年刑满,如今消息指出她已回到上海的哥哥家中。张展透过影片感谢外界关心;不过,人权团体表示张展仍处于监控之下,呼吁国际社会继续透过外交方式介入、让她彻底自由。
张展4年刑满 维权人士忧难彻底自由
公民记者张展刑满之际,中国内外的人权团体担心在她出狱后政府可能继续软禁或是监控她。此外,有关注此案的中国民众欲迎接张展出狱,却被官方请去“喝茶”。
记者无疆界组织:全球新闻自由度仍在恶化
记者无疆界组织最新发布的新闻自由排行榜令人沮丧: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民众无法获得独立新闻,其中36个国家的新闻自由度变得极为糟糕。
香港:无国界记者被逐出境 葡籍国安犯判囚5年
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首次有代表在香港被拘留及拒绝入境,港府暂未有解释具体原因。事件发生在23条国安法实施后数周,令人关注当局是否进一步调整对外国组织的取态。
“危害国家安全”- 瑞典驱逐一名中国女记者
本周一,瑞典媒体报道称,因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瑞典已将一名中国记者驱逐出境。过去几年来,因中国裔瑞典籍书商桂民海被捕事件,瑞典同中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采訪受阻是常态 外国驻华记者仍举步维艰
外国驻华记者协会最新调查,超过8成成员在中国采訪时曾遭受“干预、骚扰与威胁”。虽然多数记者乐见中国松绑疫情封控限制、报道环境亦有改善,但在中国的外国记者仍面臨强力打压与人身安全威胁。
华春莹称记者篡改视频引抗议 菲总统称不会后退
中国外长助理华春莹在X平台发图称,菲律宾补给船上的许多记者篡改视频,将菲律宾塑造为受害方。这引起在菲外国记者协会的抗议。菲总统马科斯表示,面对北京的威胁,不会退后。
德语媒体: 党媒遭遇新闻审查
在中国工作的中外新闻记者,对新闻审查早已司空见惯。但作为"党的宣传喉舌",央视记者在报道上周三燕郊爆炸事件时,竟然也遭到粗暴干涉,以至于直播节目被迫中断。这一罕见画面自然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
长平观察:外媒记者、农夫山泉与枫桥经验
央视记者也享受了外媒待遇吗?农夫山泉为什么被指控“媚日”?时评作家长平认为,最近的这些事件呈现了舆论界的“枫桥经验”。
错惹官媒?央视采訪爆炸遭挡 河北官方道歉
央视记者13日赴河北省报道爆炸案现场,却遭到警方阻拦。有网友批评,这是“党的喉舌被党掐脖子”。中国记者协会发声明重申记者的社会责任,官方也出面道歉。究竟是另一起采訪自由受阻案例,还是地方惹错官媒?
那些年中国总理记者会的“金句”
今年的全国人大尚未开幕,中国官方就发布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会后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的消息。已有30多年历史的总理记者会一直被视为两会重头戏,既是中国总理的高光时刻,又是外界了解中国领导人个人风格的难得机会,有时甚至很有料。
记者手记:问问孩子,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令人窒息的中国内卷,深陷穷途的阿富汗难民……无数来自世界不同角落、令人记忆犹新的电影画面,带观众透过少年们的故事,瞥进现实社会的炫惑与纷扰。
8年来最多 2023年全球遇害记者共99人
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统计,去年所有遇害记者之中,在以哈冲突中的丧命者最多,且大多数是巴勒斯坦人。此外,在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从事媒体业还是很可能面臨生命危险,针对记者的暴力威胁与政府监控也仍然存在。
土耳其大地震一周年 DW记者重返灾区
土耳其大地震已满一周年,灾区的重建进度比官方承诺的缓慢。DW通讯员带我们重返受地震重创的安塔基亚市,看看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受灾小区如何应对地震后天翻地覆的生活。
中国媒体人叹新闻空间萎缩 文章一出即下架
资深媒体人彭远文22日撰文写道,当今中国的新闻环境,只要官方没有“通报”,几乎一律不报,文章发出不到一天便下架。此前,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称“不做跨省的舆论监督”,“只转发正能量”,再度掀起讨论。
全球遭监禁记者逾300人 中国案例仍位居第一
保护记者委员会18日公布全球遭关押的记者总数,显示2023年被逮捕的记者人数创下有纪录以来第二高。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记者监狱,且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未审先囚”案例增加。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2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