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指一个国家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权利,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报复。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胡佳:纪念李文亮实际上是表达反抗
“吹哨人”李文亮的去世在中国掀起一轮要求保障言论自由、取消审查的呼声。德国之声采访了竭尽全力争取言论自由的活动人士胡佳。
央视前主持武汉疑被抓 网民不要中国“向世界道歉”
据网络媒体报道,自媒体记者、央视前主持人李泽华在武汉直播疑似被抓。而另一名央视前主持人邱孟煌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中国为疫情“向世界道歉”,遭到网民痛批。
言论自由与新冠疫情有何关系?
起始于中国湖北省的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而至少在疫情早期,中国当局曾经试图遮盖信息,并打压相应的言论。中国言论自由空间的限缩,到底对此次疫情起到了怎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德语媒体:疫情可能引爆政治危机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继续,《明镜周刊》评论认为,这场疫情有可能会引发中国的政治危机。
道不道歉?《华尔街日报》53名记者“逼宫”
《华尔街日报》的几十名记者、编辑要求报社修改此前一篇专栏的标题,并且道歉。因为这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的文章,北京当局已经在上周宣布吊销3名该报驻华记者的签证,
说了真话 新华社的天塌了?
一篇由官方媒体新华社刊发的评论,却在微信等中国社交网络平台上被广为封杀。这篇评论以“让人讲真话,天塌不下来”为题,引述了武汉疫情第一线医生的表态“不怕说真话、人命比天大”,并且指出,其中的“怕”字令人心酸。
德语媒体:中美较量扩展至传媒领域
中国吊销了《华尔街日报》3名驻北京记者的记者证,这是“六四”之后,中国首次同时驱逐一家国际新闻机构的多名记者。北京此举也引起了德媒的关注。
舆论管控新高度 腾讯《大家》“被自杀”
新冠病毒疫情下,中国官方网络监管的力度又上升至新的高度。不仅是微信等社交媒体用户难逃大规模封号潮。严肃的媒体平台,也难逃“死去”的厄运。
评论:缺乏自信的表现
中国一次性驱逐了多名外国记者,这是大约三十年来的第一次。德国之声中文部主任Phlipp Bilsky认为,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批评官方应对疫情不利 清华许章润遭软禁
中国政府在对抗疫情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批评人士的打压。英国《卫报》的消息称,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被官方软禁。报道称,许章润家中的网络被切断,他个人的微信帐号也被冻结。
“特朗普效应”为主流媒体吸引更多读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等人针对他们眼中“谎言媒体”的炮轰恰恰为批评性媒体赢得了更多读者,为其带来“民主红利”。
泽林视点:李文亮,一个悲剧英雄
新冠病毒疫情危机,尤其是李文亮医生的逝世在中国媒体引起了对言论多元化和减少新闻检查问题的讨论。专栏作者泽林认为,这种讨论会让中国获益。
封城继续 封口加剧
有人说,如果当初李文亮医生不被“封口”,就不会有后来的“封城”“封省”。然而,随着疫情的加剧,当局也显然加大了“封口”的力度。
德国华人悼念李文亮 呼唤言论自由
继法国、英国之后,在德国的华人近日也举行集会,纪念因新冠肺炎去世的医生李文亮。由于集会的主题之一是“言论自由”,活动的组织过程遇到了麻烦。
墙外文摘:开年大围捕,抗争更持久?
有评论认为,香港开年大游行中,如果连12岁小学生、81岁长者都上街抗争而被捕,恰恰说明警暴警谎再如何变本加厉,也不会动摇港人抗争勇气,只会激发全民持久抗争。
德语媒体:厄齐尔的言论自由 阿森纳的可悲姿态
厄齐尔在推特上控诉中国欺压维吾尔人,引发了德语报刊的高度关注。《图片报》赞扬厄齐尔这次总算没有在政治上站错队。《每日镜报》批评阿森纳队为经济利益而折腰。《时代周报》则感叹,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体坛,敢言的运动员注定将越来越少。
印尼女工遭遣返 疑因报道香港抗争
一名印尼家政工、撰稿人被香港当局遣返,理由是逾期居留。但这位家政工本人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她写文章介绍香港抗议运动。
专访: 判定假新闻的权力落入政府手中
新加坡政府今年10月正式通过了“防止网络假讯息与网络操纵法”,希望借此打击假讯息的散播。然而不少新加坡记者却担忧,这个法案不仅进一步打击言论自由,也可能鼓励其他独裁国家的统治者如法炮制。
外国人在中国当记者是何种感受?
在中国采访有多大的自由?到底怎样才可以聊敏感话题?两名德国记者在柏林讲述他们的驻华经历。
评论:随大流或不作声
德国之声评论员Christoph Hasselbach认为,德国社会越来越不允许意见多样化,沉湎于危险的一统思维。长此以往,民主制将对自己造成伤害。
学习中国?俄罗斯互联网新法生效
11月1日,旨在建设俄罗斯自主互联网的法案正式生效。莫斯科当局称,新法能够确保遭受外部攻击时,俄罗斯国内的互联网依然能够独立运转。批评者担心,新法将让国家全面控制互联网,钳制言论自由。分析人士则指出,新法案的实施在技术层面上有着很大的难度。
“克制何在?”
仇恨、追猎、威胁。数天来,德国国内发生多起政治家遭谩骂、集会受冲击事件。政界人士对言论自由受限的忧虑增加。
长平观察:扎克伯格交纳“良心税”
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乔治城大学强烈抨击中国互联网的审查制度。时评人长平认为,他今天所要反抗的高墙,其中还有他昨天砌上的砖石。
德语媒体:有人骨太硬 有人骨太软
周五的德语报刊评论版,继续关注香港的局势。《南德意志报》批评了NBA巨星詹姆斯在香港争议中的立场,认为他是出于金钱利益而屈从于中国压力。《新苏黎世报》则抨击了香港示威者中的勇武派,指责他们的极端做法损害了这场示威运动的整体形象。
脸书中国梦碎 言论自由的代价?
脸书执行长扎克伯格在最新的演讲中把脸书定位为言论自由的捍卫者。他不仅提到脸书无法进军中国的原因,也大谈对于政治广告政策的想法。面临假资讯在脸书上不断流窜,脸书做得够多了吗?
湖人队球星詹姆斯:言论自由有代价
刚结束在中国赛程的NBA湖人队球星詹姆斯表示,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的争议言论出于“不了解情况”,奉劝同行言行应考虑后果。腾讯停播NBA数日后悄然复播,则引来中国“爱国球迷”的不满。
抵制、抗议?NBA深圳比赛人气不减
尽管有莫雷推特风波的影响,继NBA季前赛上海站之后,周六的深圳站比赛再度观众爆满。虽然有示威者在场外呼吁抵制,但似乎没有影响到球迷的兴致。
德语媒体:NBA到底有没有向中国折腰?
周三的德语报刊,继续关注由一条推特引发的NBA与中国之间的争执。《法兰克福汇报》赞扬了NBA总裁的不屈从姿态,《法兰克福评论报》则批评说,萧华的姿态只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行动依然是在向中国金钱折腰。
莫雷言论引发NBA中国危机 央视腾讯暂停赛事转播
中国央视体育频道和腾讯8日宣布立即暂停NBA赛事转播。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在推特上发表的支持香港的言论引发了NBA在中国最大的一场商业危机。
曾举牌要求习李下台 湖南维权者狱中猝死
“中国公民运动“网站周一报道称,湖南衡阳异议人士王美余在看守所关押期间死亡。去年以来,王美余曾多次公开要求习近平下台,实行全民选举。
民主转型未带来言论自由 缅甸记者:国家仍由“罪犯”掌权
缅甸记者突珊 (Esther Htusan) 2016年因揭露东南亚海鲜产业人口贩卖的问题,获颁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她在人身安全屡次受到威胁之后,于2017年12月流亡海外至今。
境外发帖反华 回国即遭逮捕
本周日,大连警方发布消息,透露逮捕了一名长期在境外网站上发布“反华”、“精日”内容的男子。该男子在从境外回国时被捕。同一天,武汉、南京、宜昌警方也都发布了在网上发布相似内容的嫌疑人被捕的消息。
澳外长警告中国外交官尊重言论自由
在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事徐杰称赞中国学生的“爱国行为”之后,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周六发表声明,希望所有外国的外交官员尊重澳大利亚的言论自由和合法抗议的权利。
“不能对墨西哥人道主义灾难听之任之”
墨西哥女记者安娜贝尔·赫尔南德斯(Anabel Hernández)赢得了德国之声2019年度言论自由奖。她表示,国际社会不能对墨西哥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听之任之。
那些德国人不敢聊的话题
过于帮助难民?如何看待伊斯兰教?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很多德国人都不敢就这些话题表态,担心会出言不慎、引火上身。
2019全球媒体论坛:民粹主义、传媒与权力
在传媒、政界和社会,到底谁掌握权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们将在波恩举行的德国之声第12届全球媒体论坛上讨论这一议题。
打假还是打异见?新加坡新法惹质疑
随着假资讯问题愈来愈受社会关注,各地政府各出其谋。新加坡也赶上这班列车,但是刚刚通过的新法律惹来多个业界批评,忧心令本已不多的自由空间进一步收窄。
“被消失”五个月后 卢广依旧“不知去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自由日,而著名中国摄影师卢广在新疆喀什被捕至今也已五个多月。一名熟知情况的友人告诉德国之声,中国政府过去几个月不断向卢广的家人施压,导致他们不愿公开分享任何关于卢广案的最新情况。
中国审查海外惹议 荷出版商终止合作
本月中,两名纽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教授披露,荷兰学术期刊出版商博睿 (Brill) 旗下刊物对有关中国文本研究的学术文章进行审查。 此消息一出,中国学术审查的议题再度成为焦点。
先生今后无处说话?许章润获更多国际声援
曾在媒体发文《哪有先生不说话?!》抗议中国当局压制学术和言论自由的许章润被清华大学解职后,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声援。由黎安友等汉学家联合发起的公开信已获至少百余人联署,而台湾外交部也就这位法学教授在北京的遭遇发表了立场。
中国在线教育机构告知外教勿谈政治争议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一家在线青少年英语教学公司告知外教,授课时讨论“政治争议”内容,可能导致解聘。
评论:新闻联播万岁!
上万名俄罗斯人周末走上街头,抗议当局拟议中的新互联网法。依照该法规,俄罗斯的网络将被隔离于全球互联网之外。德国之声记者莱斯切托(Juri Rescheto)认为,此举将使俄罗斯倒退数十年。
腾讯正式入股Reddit 网民贴图捍卫言论自由
美国用户量第五大的娱乐社交网站Reddit 周一证实获得新一轮融资,而其中中国互联网龙头腾讯投资了1亿5千万美元。 然而,此消息却也让外界担忧Reddit会开始受到审查,迫使用户纷纷上网透过贴图表达捍卫言论自由的决心。
中国认同跌新低 港人对2019感悲观
一份最近调查发现,香港市民最认同香港人的身份,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程度,相对低于其他身份认同。德国之声记者专访香港中文大学学者蔡子强,请他解析这个现象。
专访:创作者面对中国只能委曲求全?
台湾立法委员,同时也是闪灵乐团主唱林昶佐遭香港入境处以不具备“特殊技能”为由拒发签证而无法前往表演。他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回顾这次遭遇,坦言艺文圈在当今政治气候下已无法独善其身,创作者面对压力时应守护其核心价值。
言论审查再起? 中国下架83本外国学术期刊
《法国解放报》网站刊登了该报驻北京记者的调查报导,谈论中国高等学院学术自由空间日渐遭到压缩的情况,标题叫做<在论文的每一章都必须提到习近平>。
红线再收紧 港自决派议员参选村长遭禁
香港政界禁止参选再增一例,参选红线首次由立法会蔓延至基层村长选举,并祭出“隐晦”的理由。有香港前高官向德国之声表示,此例影响严重,政治审查的之手所到之处已超离底线。
中国当局持续清扫推特 回族诗人遭审讯
根据人权观察的报告,中国政府自11月初起,将全国性社群媒体打压的目标转向在中国遭屏蔽的推特。至今已有数十名推特用户遭传唤或拘留。
墙外文摘:编辑婴儿,计划生育的恶果?
有评论认为,中国领导人并不回避劝告国民减少人口数量以提高质量,给计划生育政策蒙上一层优生学色彩。对基因编辑严重滥用的过度开放心态,可能会被证明是这一政策最不幸的遗产。
中国当局再出手 近万自媒体帐号被封
中国互联网主管部门近期关停了约9800个自媒体账户。网信办在周一夜间发布的公告中称,被处置的自媒体内容包括政治有害信息、低俗色情信息、恶意营销信息、肆意侵权信息等。近年来,中国已经多次对自媒体“下手”,管制力度不断加大。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1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