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航天
航天指与研究和探索外层空间有关的领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荷兰军情局:中国找掩护以规避出口管制
荷兰情资单位称,中国正试图透过掩护的公司,设法获取受限制的军事相关科技。近期中国持续与西方竞逐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半导体、航空航天等产业。
SpaceX大火箭试射推迟 今后拟用于载人登月
亿万富翁马斯克旗下私人航天公司SpaceX在4月17日原定发射时间前40秒推迟了“星舰”的首次飞行。“星舰”号称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火箭,今后拟用于载人登月甚至探索火星。
火星沙丘阿尔法:NASA启动火星居住模拟测试
4个人共享160平方米的住所,听上去挺不错?可是,这4个人要在这里住上整整一年,不得离开:这是NASA的火星任务测试项目,为将来的载人探火积累宝贵经验。
日本: 新型H3火箭发射再失败
由于发动机问题,日本新的中型运载火箭H3发射失败。此次挫折打击了该国的开发太空的雄心,以及与马斯克的SpaceX相竞争的目标。
美军将领警告:中国是太空最大威胁
美军太空行动负责人萨尔茨曼将军指出,中国是未来外太空最具挑战性的威胁,其次是俄罗斯。
日本新一代主力火箭H3发射失败
由于点火出现问题,日本新一代主力火箭H3周五(2月17日)首次发射失败。
夏威夷夜空突降绿色光幕 疑来自中国卫星
1月底,日本国家天文台设在美国夏威夷的昂星团望远镜拍摄到了一组奇怪的画面:夜空中突然出现了数条绿色激光束,宛如幕布一般快速移动,前后只持续了约1秒。现在,日本国家天文台基本判定,光幕来自一枚中国大气监测卫星。
长平观察:《流浪地球2》,太空“清零”政策
电影《流浪地球2》成为中国春节期间的舆论现象。时评作家长平认为,影片集中体现了中共宣传元素:男性气质、民族主义和专制主义。
中国火星车“祝融号” 休眠至今一睡不醒
2021年登陆火星的中国火星探测器“祝融号”于完成任务后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火星的冬季。不过,原来应在去年12月结束休眠、重新启动的“祝融号”至今还没出现任何活动迹象,中国航天局也未对此作出表态。
太空竞赛升温 NASA忧中国登月声张主权
中国与美国登月竞赛愈趋紧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尼尔森(Bill Nelson)1日接受美国媒体Politico采訪时示警,中国宇航员如果登陆月球,可能宣布对月球领土的主权。
太空发电很简单 传回地球很困难
不论是飞船还是人造卫星,都离不开太阳能发电板。可是,太空充沛的太阳能,可否传输给地面?各个航天大国都在对此展开研究。
如何防止无人机威胁航空安全?
天上飞的无人机越来越多,它们会否威胁载人飞行器?德国宇航中心正在研发软件,以管控这种风险。
探月飞船顺利返回地球 美国开始畅想火星
整整五十年前,美国的阿波罗17号结束了载人登月任务。如今,美国再次开启登月新篇章,猎户座飞船完成了绕月飞行返回了地球。尽管此次测试飞行只搭载了假人,但是NASA已经开始畅想载人登陆更遥远的火星。
日本私企登月舱发射升空 预计明年四月登陆月表
围绕月球的交通突然变得繁忙了起来:美国宇航局的“阿耳忒弥斯1号”(Artemis 1)登月使命尚未结束,一个国际财团又启动了新的登月计划,他们的目的是对月球进行商业开发。
中国空间站完工 神舟十四号返回地球
当地时间12月4日晚20点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西部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顺利出舱。该飞行乘组在轨半年期间,完成了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初步建设,并且在过去5天中与神舟十五号乘组首次进行在轨交接。
谁可以拥有月球,或者它的一部分?
世界各国都同意,谁也不能在太空中拥有领土。但能否拥有和出售从月球、行星和小行星中发掘的材料呢?相关法律解释引起了争论。
NASA“飞镖”成功撞击小行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9月26日成功以太空飞行器“飞镖”(Dart)撞击小行星以改变其运行轨道。这项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如何保护地球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险。
英媒:帝国理工学院将关闭和中企合作的研究中心
《卫报》的独家报导称,由于英国政府未发出许可证,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将在今年年底关闭自2012年来与中国企业合作的两个研究中心。
美国航天局“阿尔特弥斯一号”推迟发射
因引擎故障,原定周一的火箭发射推迟。这是美国航天局50年前踏上月球之后的又一次庞大的登月计划。
五角大楼:提防中国“太空霸主”野心
由美国国防部多部门合作撰写的《2022年太空工业基础现状》报告指出,中国在致力于到2045年取代美国成为在太空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国,而且正在“朝着这一目标稳步前进”,美国政府必须采取紧急行动。
美国将7家中国实体列黑名单 涉航天研究机构
美国商务部于週二(8月23日)公告,基于“国安和外交政策”等理由,将7间中国实体列入出口黑名单,而遭管制的实体主要与航空航天相关,同时带有浓厚的中国官方色彩。
中国火箭残骸坠菲律宾外海 NASA批:中方未分享轨迹
上周成功发射的长征五号B火箭,其残骸本周末坠落于菲律宾巴拉望岛附近的海域,美国NASA局长尼尔森发布声明批评:中国没有分享具体的轨迹信息,这些碎片可能会为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风险。
中国空间站新舱段升空 火箭残骸问题未解
7月24日,中国空间站的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重型火箭搭载升空。按照计划,“天宫”空间站将在今年底完成第一阶段建设。不过,围绕着“长征五号B”重型火箭残骸无控坠落的争议,也仍在持续。
韦伯望远镜彩照 带你看从未见过的宇宙
美国已经披露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第一批全彩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望远镜从距离地球100万英里处拍摄的这些照片是有史以来对宇宙最深入的观察。这些照片显示了最早的恒星和星系。
神舟14号飞船抵达“天宫” 中国空间站全面扩建
6月5日,三名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14号”飞船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并且在近10个小时后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在接下来6个月期间,三名航天员将迎来两个大型实验舱,完成中国空间站的一期工程建设工作。
国际空间站 "游客 "返回地球
昂贵,但 "绝非度假":首次完全由私人组织的国际空间站使命参与者成功结束太空之旅。
太空脱钩 欧空局取消与俄合作探月
今年3月,欧空局宣布中断和俄罗斯在ExoMars火星探测项目上的长期合作关系。现在,该机构又宣布取消与俄罗斯的联合探索月球任务。
中国宇航员太空“出差”重返地球 网民:请扫健康码!
3名中国宇航员在太空停留6个月之后,在本周六乘坐“神州13号”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相关消息引起了网民热议,有人联系到近日反扑的疫情,调侃写道“欢迎回家,来把健康码扫一下,做个核酸先。”
普京警告西方:不要孤立 不要牵制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观该国远东地区的航天设施时向西方发出警告:孤立莫斯科的企图将会失败,并以苏联太空计划的成功为例,证明俄罗斯可以在艰难的条件下实现惊人的飞跃。
俄乌战争殃及太空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制裁,正在影响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欧洲航天局暂停了与俄罗斯的一项关键太空合作--火星探测任务。
俄联盟号火箭携英国OneWeb公司34颗卫星升空
搭载英国一网公司(OneWeb)34颗卫星的俄罗斯联盟号火箭点火升空。通过卫星提供高速互联网的太空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其空间侵扰表示担忧。
中国航天器“捉卫星”清除太空垃圾
专业人士观测到中国航天器“捕捉”废旧卫星并将其丢弃到一处“太空坟场”轨道。这一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注意。
折纸机器人的百变妙用
源自日本的折纸艺术为科学家带来无限启发。科技结合折纸技术创造出的机器人有各种妙用,甚至能拯救生命。
空间站险遭SpaceX卫星碰撞 中国向联合国投诉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投诉,美国公司SpaceX旗下的星链卫星今年下半年两度过于接近中国的空间站,导致中方人员必须实施“紧急避碰”以确保安全。
台湾民众传目击中国火箭 专家:小心太空战
台海局势紧张,两岸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23日,台湾南部有民众表示在夜空目击不明飞行物,有专家分析就是中国长征七号火箭。如果为真,对于台湾有什么意义?
天外来客撞地球?火箭升空把它挡
美国宇航局11月23日发射了一枚特殊的航天器,前往探测两枚近地小行星。不过,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不是科研,而是测试如何通过冲撞改变小行星飞行轨道。掌握这一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技术将有助于未来防范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
中国试射超高音速导弹震惊西方世界
今年七月中国进行的高超音速导弹试验,显示该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不过专家也表示,该技术是否已达到实战需要仍值得怀疑。
俄卫星碎片横飞 空间站宇航员急避险
俄罗斯本周一(11月15日)向太空试射一枚导弹,摧毁本国一卫星,由此在空间留下大量碎片。美国对此表示愤怒。
神舟十三号宇航员进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后,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此次任务被中国官方称为“太空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的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神舟十三号将升空 首位女航天员“太空行走”
中国神舟十三号将在16日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六个月,其中首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成焦点,她的身世背景为何?
人类首次: 俄罗斯摄制组进入太空拍故事片
本周二(10月5日),俄罗斯迈出历史性一步,将一名电影导演和一名女演员送上太空,力求超越美国,实现人类首次空间拍摄故事片。
发现18颗小行星 全球最年轻的“行星猎人”
巴西女孩Nicole Oliveira在刚学会走路时就经常伸长双手试图触碰天上的星星。如今八岁的她正一步步迈向天文学家之路。
让我们谈谈性爱——太空中的性爱
对于太空旅行者来说,这恐怕属于最后的禁忌了。但有一点很清楚:即便人不在地球上了,人的这个天性不会消失,性健康也依旧很重要。
珠海航展新机亮相 中国大秀航空实力
第13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为期六日的珠海航展此次吸引全球近40国约700家展商,超过100架飞机参展。多款中国战机在航展上首次亮相。
太空旅游必备行前训练
一个人如何在无重力环境下洗头、吃饭?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宇航员的烦恼。 世界首富贝佐斯7月在得州沙漠上空翱翔了约66.5英里。紧接着,英国亿万富翁布兰森也乘坐其公司的火箭进入太空。未来还会有更多太空游客。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着陆
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发展计划再迈进一步:9月17日,三名中国航天员完成90天的太空驻留任务,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与此同时,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预计也将在近期择机发射。
火星不够远 SpaceX要去木卫二
亿万富翁马斯克的私营航天公司SpaceX日前获得了一笔NASA大订单:探测木星的卫星。按照计划,SpaceX的火箭将在2024年发射,前往环木星轨道,其主要探测目标是木卫二。
八旬老奶奶飞向太空 续写传奇
2021年7月20日,82岁老妪Wally Funk搭乘私人航天公司"蓝色起源"研发的新型飞船飞往太空,打破宇航员的年龄纪录。
德军启动太空指挥部: “并非为了星球大战”
德国联邦国防军新建太空指挥部,从7月13日开始运作。国防部长卡伦鲍尔强调,此举非为"星球大战",与太空作战无关,而是旨在从地面出发保护重要卫星。
实现梦想又打广告:富豪布兰森一箭双雕
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搭乘自己公司的火箭飞机冲上太空。对于这位英国亿万富豪而言,这是童年梦想的实现;而对于他的维珍银河公司,这无异于一次极其成功的宣传。
前一页面
第2 页,共9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