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股市
股票发行、买卖、交易的市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特朗普正在让欧洲再次伟大?
这位美国总统粗暴的贸易政策正在吓跑投资者,针对美国市场的警告声音不绝于耳。这为欧洲和德国创造了新机遇。就连美国资本也开始涌向欧洲。
特朗普关税被裁定“越权”意味着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被一家美国法院叫停。有分析师称,这项裁决是“从强人关税到制度护栏的转折点”。不过关税战并没有因此告终。美政府在法院裁决公布后立即宣布上诉,其政策的不确定性继续存在。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称美欧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消息一出,欧洲股市应声下跌。
若爆发台海战争 投资者恐难觅避险之道
伴随着特朗普再度上台、他以“谈生意”的方式处理国际事务的风格,不少人担忧中国可能借机攻台,台海战争带来金融海啸的灰暗图景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现实考量。有分析师认为,对于这种“尾部风险”几乎难以找到有效的对冲手段。
宁德时代计划在港上市 将创今年全球最大IPO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将通过其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募资53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将所募资金的90%用于在匈牙利建设一座新的电池工厂。
德语媒体: 特朗普远非习近平对手
媒体看中国
周一来自瑞士日内瓦的消息称,经过两天的高层磋商,中美宣布暂停“对等关税”90天。于是乎,一度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税战终于暂告一段落。
中美相互大幅下调关税 股市振奋
中美两国在未来90天内相互降低关税——这一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标志着双方为缓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消息传出后,全球股市应声大涨。
中国股市现爱国投资风潮 散户争相“为国抄底”
在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之际,一股爱国热情正涌入中国股市。从普通散户到专业投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为国抄底”,用真金白银力挺A股,资本市场俨然成为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德国Ifo所长警告:美中贸易战或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所长福斯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目前已无法排除爆发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中国对美关税再提高至125%
在特朗普总统宣布暂缓实施“对等关税”、唯独对中国继续加征至145%后,北京次日也将美国所有进口商品课以125%税率。
中美贸易战之际:“国家队”中央汇金增持 以期阻止股市下跌
中美关税争端之际,“国家队”投资者中央汇金发布公告,将增持以捍卫市场稳定。自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以来,上证指数下跌7.6%,不过低于日本日经指数13%的跌幅。
马斯克罕见与特朗普政策唱反调
长期支持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特斯拉CEO马斯克罕见地公开表达不满,不仅提出建立欧美零关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还直指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没有建树”,令外界关注特朗普阵营内部裂痕日益显现。
德国达克斯指数首次突破2万点
尽管德国经济各项指标都不尽如人意,但是德国达克斯指数却首次突破2万点。
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否推动德国经济增长?
多年来,来自中国的工业订单为德国创造了成千上万个高薪岗位。然而中国经济放缓导致对进口德国商品的需求下降,并抑制了德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中国政府近来宣布了多项刺激经济计划,能否带动提振德国经济?
中国财政部记者会无惊喜 专家:措施缺乏具体数字令部分投资人失望
中国财政部长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未公布投资人热切期待的大规模新刺激计划。有分析人士指出,财政部表明提供支持的决心,但缺乏具体数字或令部分投资人失望。
祭新措施救经济?中国财政部记者会即将登场
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新进员工的薪资水准在今年前两季上升后,第三季却下滑。有分析指,近期一系列数据让人不看好中国今年的经济成长率。如今投资人热切盼望中国财政部本週六将召开的记者会,能否推出新的刺激措施。
组合拳刺激房市有成?万科、碧桂园离岸债券见涨
中国政府在过去几个月以来出台一连串刺激的措施,希望尽速推动经济成长并重振陷入债务危机的房地产行业。盡管有学者质疑相关措施力道不足,但有中国投资专家表示,部分中国及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中国房地产债券,显示出对该行业的信心。
中国股市狂飙:短期投机还是长期利好?
高盛策略师鲁布纳发给客户的数据显示,上周中国股市飙升来自对冲基金的推动,长期机构投资者大多保持观望。而在KBI全球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奥哈洛兰看来,中国市场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升。
中国股市上演狂飙 刺激措施推动股市翻红
北京近日祭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推动了中国股市的强劲上涨。本周一中国股市延续涨势,创下16年来单日最大涨幅的记录。彭博社指出,市场信心正在回暖。
专访:新政下不见“大牛” 不如关门大吉
中国央行近期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经济学家沈凌表示,这类政策短期有效但长期效果有待观察。他批评行政干预缺乏退出机制,导致市场预期不稳。此外,他认为此轮刺激下如果中国股市仍无法形成牛市,那就真可以“关门大吉”了。
德语媒体:不断增长的中国软实力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韩国的流行音乐以及日本的动漫艺术征服整个世界之际,中国的流行文化却在西方鲜为人知。也正因为如此,此次中国出产的电游《黑神话-悟空》也就格外引人关注。
中国房市难振 七月经济数据打击5%目标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7月新建住宅价格以9年来最快速度下跌,显现北京的支持政策未能稳定市场并恢复产业信心。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前景仍面臨重重挑战,5%的经济成长目标似乎过于雄心勃勃。
德语媒体:中国投资者深感不安
《新苏黎世报》关注下周举行的中共三中全会,外界预期不会有深层次的改革。该报还聚焦习近平的反腐运动下,中国仍贪官不断。
全球百万富翁数量创新高 德国、中国排名靠前
股票市场的走高让全球不少富人的资产增值,并跻身百万富翁的行列。德国和中国都属于世界上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
客座评论:最好的投资者应该在路上
沈凌
本文作者沈凌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其实大部分时间应该在路上,即深入了解实际经济,少部分时间在书本上,没时间去关注股票的短期K线走势。
中国央行前副行长出庭受审
周四,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范一飞因利用职权接受贿赂出庭受审。这是中国过去十年来一系列官场反腐行动中最新公布的大案要案。
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
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之后,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此举意味着,长期以来的负利率宽松货币政策到此告一段落。
为何德国经济疲软,股市却连创新高?
德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达克斯指数却连续创下历史新高。专家指出,达克斯指数跟德国经济表现关系不大,甚至具有反相关性——正是经济持续疲软造就了历史性的大牛市。
赤字千亿储备十年最低 港府全面“撤辣”救楼市
香港最新一份预算案公布,政府连续两年赤字超过千亿,多项财政数据都强差人意。在股市、楼市、市道皆疲弱的状况下,港府明言要开源节流,预计财赤最少还要持续多一年。
德语媒体:"东方明珠"风光不再
曾经何时,香港因其自由和宽松的氛围被誉为"东方之珠"。然而,现如今,随着反对派锒铛入狱,社会精英远走他乡,自由和宽松正在被萧条和肃杀的氛围所取代。
墙外文摘:中国股民“割肉也得尽早地走”
以前是“小粉红”的中国私募基金经理Leo认为,股市被拉起来之后,它本身存在的诸多大的问题还没有出清,后边还会发生更惨的状况。除非政策鼓励民企,比如说巨头们公司的党支部全取消,中国股市才可能重拾信心。
两会召开在即 中国经济纾困无望
中国股市跌至五年来的最低点,通货紧缩空前严重。即将召开的“两会”能带来利好改革措施吗?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决策者似乎仍将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置于可持续增长之上。
怎样香港才不会“玩完”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的一篇文章指出,香港经济已前景无望,令他心痛。这引发港府政务司长陈国基回应称,若言论是为破坏香港,那就是罗奇自己玩完了。也有前港府官员表示,如果社会畅所欲言,香港就不会玩完。
德语媒体:大众是时候撤出新疆了
一周前,大众公司在新疆涉嫌卷入践踏维吾尔人权事件的丑闻被曝光之后,大众高层宣布将就此展开调查。一段时间以来,要求大众等德国企业撤出新疆的呼声越来越高。
MSCI指数剔除多家中企 印度成淘金热点
中国股市低迷之际,明晟(MSCI)将微博等数十家中企从中国指数中剔除,数量创2年来最多;印度权重经最新调整后达历史新高,且缩小了与中国的差距。有声音指出,华尔街正兴起印度淘金热。
客座评论: 中国股市崩盘或将导致社会风险
时评人邓聿文指出,中国股市的下跌已经不能仅仅用经济因素来解释,更多可能是由政治因素诱发的信心危机,必须从政治角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释。由此也不难明白中国当局为什么要在春节前夕救市了,因为担心可怕的民意反转。
德语媒体:国安部门说了算
《明镜在线》评论杨恒均被重判一案认为,中国的国安部门在政府体制内已凌驾于外交和经济决策之上。《新苏黎世报》指出,能挽救中国股市的,唯有能重建信心的改革措施。
中港股市兔年大跌 龙年的前景如何?
中港股市在兔年跌幅分别高达12%和28%,是史上表现最差的年度之一。虽然“国家队”进场救援让中国股市出现近一年多以来,表现最好的一週,但外界正在观察,中国这一轮的救市策略,是否能扭转颓势?
德语媒体:中国股市的“毒药与解药”
欧美股市大涨之际,A股惨跌,伤透中国股民的心,也惊动了北京。德语媒体近日纷纷聚焦这个话题。《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评论指出,北京在对金融市场施加限制,以支撑股市,然而,恰恰是这种管控和干预打击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
通缩加剧:中国居民消费价格经历14年来最大跌幅
今年1月,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出现14年来的最大降幅。这意味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分析人士呼吁政府推出刺激措施的呼声增加。
中国证监会领导易人
在中国股市持续数月表现低迷、引发投资者极大不安之后,北京领导层在春节假期来临之前更换了证券监管部门的领导人。曾主管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吴清将接替易会满出任证监会主席。
证监会、“国家队”出手维稳,中国A股反弹
中国证监会周二发布更多资本市场维稳措施,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限制卖空。同时国有基金下场救市,促成当日A股应声反弹。
路透:澳大利亚不担心受中国经济动荡影响
不同于许多国家担忧可能受到中国经济疲软的拖累,澳大利亚这两年对中国的出口逆势成长,为该国国库带来不少税收。而专家也认为,就算不和中国做生意,也还有其他替代选项。
中国证监会声明“稳信心” 国家队出面救市?
中国股市持续下跌,股民哀鸿遍野。中国证监会週日表示将“认真倾听投资人声音”、“坚决防范市场异常波动”;不过专家认为证监会仍缺乏具体的政策措施,喊话“国家队”出面救市。
股市暴跌遭民愤 官媒赞歌引讥讽
中国股市惨跌引发市场哀嚎之际,《人民日报》文章《“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引爆网络。被采访的德国人是谁?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缘何成“股民哭墙”?
刘纪鹏说中了?被禁言后登新浪财经十大经济学家榜
近日,新浪财经公布“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经济学家”获奖名单,其中包括知名金融财经领域大V刘纪鹏。刘纪鹏去年公开劝普通股民现在不要入市,之后疑遭全网禁言,并不再担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
中国股市30余载 那些跌宕起伏的大涨大跌
央行出手了!降准降息稳定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周三宣布,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并即将局部降息。市场情绪反弹,港股应声拉升。专家指出,这凸显政府希望确保经济在新的一年有良好开局。
让中国股市雪崩的“雪球”是什么?
近期中国股市走跌,盡管中国总理李强发出稳定市场信心的言论之后,股价略有回稳,但分析师对股市前景仍抱谨慎态度。部分观察认为,中国股市下滑,跟“雪球”金融衍生产品有关。
德语媒体:红海局势令北京左右为难
胡塞武装不断对红海过往商船发动袭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则频频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据点进行轰炸。红海是中国对欧贸易的重要通道,因此,如何维护红海的航运安全对北京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1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