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伊拉克-中国进退维谷
2002年9月13日分析家们认为,中国将会欢迎布什对联合国的要求,给伊拉克最后一次机会,但说起要积极支持联合国给伊拉克发出最后通牒,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香港岭南大学中美关系问题专家哈利斯认为,尽管美国支持了中国反对新疆东突分裂主义者的斗争,仍然很难使中国更多地迎合美国。美国支持中国反对东突这一行为,“中国和其他人更愿把它看成美国从对巴格达军事打击一触即发的边缘退回了一步。
布什总统星期四在联合国的讲话里,要求联合国迫使伊拉克销毁武器。中国到现在为止对此的唯一反应是,唐家璇外长在纽约联合国会议上要求在联合国这个大家庭的范围里解决伊拉克问题。
哈利斯认为,布什的讲话给了中国在关于解决危机问题的谈判中以新的筹码。“他们将被卷入这个进程,他们将被卷入联合国安理会作出针对伊拉克的任何决定中。但他们会找到适当的措辞,最终的结果是使他们能够对决议作出弃权。”
他还说,根据北京以往的表现,中国利用它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之一的权力投否决票的可能性很小。
香港大学中国政治问题专家约瑟夫.程也认为,北京可能会投弃权票,而不会投反对票。他说:“北京的观点是,它知道,如果美国要打伊拉克,它做任何事都阻挡不住。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是在联合国范围内交谈,施压要伊拉克作出反应。”
程先生认为,中国长期来一直把联合国看成一个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构,并希望加强联合国的这个地位。“对中国来说最坏的处境是,它被迫对允许美国进攻伊拉克的表决投出弃权票。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中国就会在阿拉伯世界里失分。”
几周来,美国同意把中国的“东突”视为恐怖组织。星期三,联合国把这个组织列入了阿尔凯达支持者的行列。哈利斯说:“中国得益于美国对恐怖主义的担忧,在这个基础上,美中关系改善了。”
江泽民10月底即将对美国进行的访问也形成了对北京的压力:不要破坏9.11以来中美之间来之不易的关系进展。
程认为,布什的联合国讲话给北京造成很大压力,使它努力去要求伊拉克听从联合国,从而使中国可以避免投弃权票的困境。“我们不知道决议最后会是什么样子,但中国最多能做到的弃权对美国来说就是令人满意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