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美核潜艇确认撞山 南海是否遭遇核泄漏?
美国一艘核潜艇10月初在南中国海撞击了“不明物体”受损。现在美国海军确认潜艇撞上了一座海底山脉。此外,美军派遣了侦察机前往相关地区探寻放射性物质,引发了外界对于核泄漏的担忧。中国政府称美国的做法不负责任。
皮尤:人们眼中的美国
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11月1日公布了一份报告,其中调查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7个经济体的民众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等多方面的评价:美国的科技最好吗?美国的娱乐文化受追捧吗?美国是民主典范吗?
埃尔多安因“安全问题”缺席气候大会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周一表示,由于会议组织方没有满足其代表团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他取消了出席联合国COP26气候大会的计划。目前正值土耳其与其西方主要盟国关系紧张之际。
蔡英文证实美军驻台打破美中40年“相互默契”
台湾总统蔡英文上周在接受CNN采访时首度证实目前有美军驻守在台湾。《南华早报》引述中国军方匿名人士的消息称,北京方面很清楚台美之间存在非官方性质的防务交流,但随着蔡英文的公开证实,中美之间“保持低调的谅解被打破了”。
拜登称美于G20展现实力 批中俄“做的不够”
美国总统拜登周日在20国峰会后称,美国在各国达成的协议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批评俄罗斯丶中国与沙特阿拉伯领袖未现身对气候变化做出承诺。
布林肯警告中国不要在台海采取单边行动
罗马20国集团峰会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历时一个小时的会谈,这也是阿拉斯加会谈不欢而散后,中美高级官员的首次面对面会谈。
中国批美国将病毒溯源“政治化”
美国情报部门周五发布更新版新冠病毒溯源报告后,中国方面再度予以强烈驳斥,称这一报告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是将病毒问题政治化。
事关重大议题 中俄领导人仅视讯参加G20峰会
本年度在罗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议程包括气候保护、跨国企业税、新冠疫情等重大话题。而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较量,也对此次峰会构成了重大影响。
美情报机构:恐永远无法确认新冠起源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周五发表最新报告指出,新冠病毒究竟是由动物传人或是实验室外泄,两种假设的证据都很薄弱,但能肯定的是新冠病毒不是生化武器。
台湾人相信美国协防说吗?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承诺协防台湾,蔡英文也首度证实有美军在台。德国之声街访台湾民众,了解一般人的看法。
“瘦身”拼过关 拜登大幅削减投资计划
美国总统拜登可能会两手空空地出席格拉斯哥世界气候大会。近日,他将原计划的气候和社会投资项目几乎砍掉一半。即便如此,这一“大大瘦身”的投资计划能否出炉,也仍不能确定。与此同时,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美军驻台受关注 《环时》:莫被带节奏
台湾总统蔡英文对媒体证实美军在台湾的存在后,中国官方和舆论反应强烈,官媒警告民进党再踩"红线"。新上任的美在台协会主任孙晓雅则拒绝就此问题作进一步评说。
蔡英文证实美军驻台 北京批美“切香肠”
台湾总统蔡英文26日接受CNN专访,证实目前有美军驻守在台湾,但“人数没有外界想像的多”。此话一出引起中国政府强烈批评,过去曾说美军驻台是“底线”的环时总编胡锡进也被网民点名回应。
美国签发首本“X”性别护照
美国当局已签发第一本"X"性别标记的护照,提供给性别未定的公民。美国国务院 LGBTQ 权利特使称,此举符合"生活现实"。
专访: 美国对台战略趋清晰 台湾四个月兵役已够
美国总统拜登防卫台湾说持续引起热议,台湾总统蔡英文也首度证实美军在台协训国军。台湾国防军事专家苏紫云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华府正改变对台“战略模糊”的策略,而台湾比以色列更有能力保护自己。
米利:中国试射高超音速武器测试"非常令人担忧"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测试"非常令人担忧"。这一表态肯定了英国《金融时报》10月中旬有关中国7、8月曾秘密进行高超音速导弹测试的说法。中方迄今对此予以否认。
媒体:美军对中国近距离侦察行动已近两千次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称,今年以来,美军对中国的侦察行动强度增加;军事专家则表示,美军的情搜任务使中国的主权安全受到威胁。
德语媒体:中东欧向台湾敞开门户
一些中东欧国家明显加强了同台湾的互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该地区对北京经济扩张政策的不满和失望。
北京称塔利班渴望与各国对话
10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称,阿富汗塔利班渴望与外部世界对话,国际社会应帮助阿富汗发展。有中国学者指出,中国不会率先承认塔利班政权。
忧安全风险 美撤销中国电信运营权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再次挥刀斩向中国企业,吊销中国国企中国电信在美经营权。中国电信60天内需停止服务,其近20年在美运营的历史将画下句点。
刘鹤与耶伦通话 双方强调各自关切点
中国商务部网站新闻稿称,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美国财政部指出,耶伦在会谈中 "坦率提出了关切问题"。
东盟峰会:美国总统四年来首参与 为增强抗中力道?
本周东盟领袖将展开会议,美国总统拜登将出席东盟峰会,是2017年特朗普出席峰会后,美国总统首次参与东盟高层会谈,这是否意味美国要集结盟友对抗中国?专家看法分歧。
美放宽入境限制 疫苗规定细节出炉
美国因为新冠疫情出台入境限制18个月后,将在11月8日重新开放接种两剂疫苗的外国游客入境。除了疫苗种类之外,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还有哪一些规定?
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会否成为美中交锋新战场?
联合国大会1971年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已50年,习近平则称这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在美中关系紧张之际,美国议员和行政部门纷纷表示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
墙外文摘:《玻璃心》站着就把钱挣了
有评论认为,中共的逻辑就是我有钱,想挣钱先跪下,不跪就断财路。但偏偏黄明志和陈芳语不但骨头硬还站着把钱挣了,对中共来说是被二人从头辱到脚。
土耳其计划驱逐德美等十国大使
埃尔多安对北约盟友发出挑衅:包括德国和美国在内的十国驻土耳其大使恐面临被驱逐出境。原因是他们联合呼吁当局释放土耳其人权活动人士卡瓦拉。这一外交风波将如何收场?
德语媒体:中美“秀肌肉”的高风险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支持台湾的言论,《德国编辑部网络》关注拜登此举的用意,以及习近平将民族主义作为转移焦点的手段。 《商报》评论则指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恒大虽然暂时避免了再次违约,危机已经蔓延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甚至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
朝鲜抨击美国支持台湾
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批评美国派遣军舰驶过台湾海峡并向台湾提供武器系统升级和军事训练,认为台海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美国 "轻率地插手 "这一问题,有可能触动 "朝鲜半岛的微妙局势"。
德国等5国倡议建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
德国和芬兰、荷兰、葡萄牙和斯洛文尼亚4国一起发起一项新倡议,旨在建立一支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应对未来的军事危机。
专访:美国对华接触战略是否失败?
由傅立民、冯稼时,戴博和白丽娟等多位专家撰写的《与中国接触:中美关系五十年》日前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本书围绕着曾经在美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对华接触政策展开思考。德国之声对本书主编石文安女士进行了专访。
美国政府将禁止向中国和俄罗斯出口黑客技术
美国商务部出台新出口管制规定:除非取得许可,不得向中俄等国出口黑客软件和设备。该项规定旨在反对滥用技术侵犯人权或进行其他恶意网络活动,确保美国公司不会助长独裁主义行为。
从阿富汗到加州 "小喀布尔"
艾哈迈德成功地离开了阿富汗。他加入了流亡阿富汗人群体,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落脚。这位前美军翻译不得不离开他的家人,试着一切从头开始。
遭美国准驻华大使狠批 中方强硬回应
拜登提名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对中国提出严厉批评,中国官媒称之为“迄今为止美国驻华大使赴任前最强硬、也最嚣张的听证发言”,并警告“来了中国少不了碰钉子”。
英媒再爆中国新武器试验细节 拜登表示忧心
英媒《金融时报》再披露中国今年夏天进行了两次高超音速武器试验。虽然美国军方至今未证实相关信息,但当局已多次发出警告,中国毁灭性武器发展可能失控。
班农拒绝配合司法调查 面临指控
今年年初爆发的暴力冲击国会大厦事件仍然是美国调查机构关注的重点。特朗普的前首席战略顾问班农拒绝出庭作证,如今将要面对司法惩罚。
德语媒体:拜登的台湾难题
一段时间以来,台海局势变得一触即发。北京方面的文攻武吓不断加码,台湾总统蔡英文也一再强调台湾捍卫自由民主的决心。而对于美国总统拜登来说,台湾也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高超音速武器到底是什么?
英媒爆出中国8月测试过一枚高超音速导弹的消息。北京对此表示否认,称中国测试的是航天器。美国表示,华盛顿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先进武器系统的发展。这种高科技武器为何会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它与常规洲际弹道导弹的区别是什么?
美司法部将得克萨斯州告上最高法院
9 月初以来,围绕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项严厉禁止堕胎法(俗称《心跳法》)的司法诉讼进入拉锯战模式。白宫称,这一法律“明显违宪”,并将之告上最高法院。
韩国称朝鲜试射疑似潜射弹道导弹
来自韩国的消息称,朝鲜再度进行了导弹试验。专家们表示,这可能是一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国务卿鲍威尔逝世
据他的家人周一(10月18日)公告,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前四星上将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因新冠并发症去世,终年84岁。
美大学邀华人教授返校 "中国行动计划"再受挫
据美媒报道,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已提出恢复华裔教授胡安明职务、补发工资等。此前胡安明被指控在接受NASA研究资助时隐瞒了与一所中国大学的关系,相关指控在今年9月被撤销。该案也再次展现了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面临的困境。
美加军舰联合穿越台湾海峡 中方:性质恶劣
美国军方证实,一艘美国和一艘加拿大军舰于本周驶过台湾海峡,这是美军近年来首次联合他国舰艇穿越台湾海峡。中国军方随即作出回应。
墙外文摘:颠覆政权在香港也成了“口袋罪”
有评论认为,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偏公民社会类的社群组织的存在,都会被认为可能是挑战政权的合法性。对于活动人士来说,“颠覆国家政权”成为一种“口袋罪”。
英媒爆料中国曾在8月秘密测试高超音速导弹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在今年8月测试过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在轨超高音速导弹,导弹最终落在偏离目标约32公里处。报道称,中国在超高音速武器发展方面的进展令“美国情报部门感到措手不及”。
后默克尔时代 德美关系何去何从?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都是“世界警察”。随着美国重新考虑其角色并建立新的联盟,无论德国政府组阁谈判结果如何,新一届德国政府都要做出相应调整。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这一周,习近平和默克尔进行了告别通话。中国女性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将创造多个“第一”。恒大的危机继续愈演愈烈。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中国统一台湾发出了惊人表态。
美国律所中止代表香港大学移除“国殇之柱”
一家美国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将不再代表香港大学,退出了将六四纪念雕像“国殇之柱”从港大校园中移除的工作。
对接种者重新开放 美国11月8日起取消入境禁令
从 11 月 8 日起,接种新冠疫苗且检测呈阴性的外国人可重新进入美国。新规既适用于航空旅客,也适用于陆路旅客。
新德国政府 新对华政策?
德国联合政府组阁谈判正如火如荼进行,未来4年中国将是德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对象之一,德国新政府应如何看待德中关系?未来可能实施哪些对华政策?德国议会4大党派提出各自见解。
爱国主义大片《长津湖》 引韩国人愤怒
以朝鲜战争中一次惨烈战役为主题的中国英雄大片《长津湖》有望成为今年票房最高电影。但批评者抨击它是旨在煽动中国观众民族主义情绪的宣传片。
前一页面
第75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