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全球经济的重要喘息之机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中美就贸易“休战”90天达成共识,说明经济理性终于暂时占据了上风。《法兰克福汇报》指出,暂缓惩罚性关税给了全球经济一个重要的喘息机会,但前景却并不容乐观。
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秘鲁、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该地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国家签署了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德语媒体: 特朗普远非习近平对手
媒体看中国
周一来自瑞士日内瓦的消息称,经过两天的高层磋商,中美宣布暂停“对等关税”90天。于是乎,一度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税战终于暂告一段落。
美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至54% 保留每件100美元固定费用
白宫周一发布行政命令,自5月14日起,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商品关税从120%下调至54%,并继续保留每件100美元的固定费用。
消息人士:中国解除波音飞机接收禁令
在中美双方达成关税“休战”协议、同意在未来90天大幅降低关税后,消息人士称,中国已解除禁止国内航空公司接收波音新飞机的禁令,为波音公司重返中国市场铺平道路。
德语媒体:脆弱的超级大国
媒体看中国
《商报》客座评论认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经济政策,不仅令中国从中受益,长远来看也将损害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新苏黎世报》则分析了中美俄三国在印巴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
美中同意互降关税 经济界欢呼“好消息”
美中高层在瑞士的谈判中达成了同时大幅调降关税的协议,让全球各国和经济界松了一口气。但专家也指出,这一措施有90天的期限,美中必须抓紧继续磋商。
台军实测美售海马斯 射程可覆盖福建沿海
台湾国防部今天在屏东九鹏基地首次试射由美国采购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该武器系统在乌克兰战场上发挥关键打击效能,具备约300公里射程。若台海爆发冲突,可用于精准打击中国大陆福建沿海目标。
日本或以扩大进口美国玉米换取缓解关税压力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表态称,日本不会为了换取美国降低汽车关税而牺牲本国农业利益。不过他暗示,增加自美国进口玉米,尤其用于生物燃料领域,可能成为妥协选项。
墙外文摘:中国人权倡导者鼓励美国人“加油”
墙外文摘
中国人权研究者和倡导者王亚秋鼓励对反抗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人说,展示勇气不只是一种道德力量,更是反击逐渐加剧的威权主义的有效策略。“加油!不要放弃!”
特朗普能否阻止伊朗向中国出口石油?
中国是伊朗最稳妥的石油买家,而石油出口是伊朗经济的一个重要命脉,美国虽然不断施压,试图削减伊朗的石油出口,但想切断这条生命线却显得愈发力不从心。
德语媒体:中美夹缝中的小国如何捍卫利益?
媒体看中国
本周末,美中两国高官在瑞士日内瓦展开会谈。《新苏黎世报》指出,瑞士从中斡旋,也有为自己在接下来的贸易谈判中争取利益之动机。《标准报》则将目光投向了在美中之间艰难寻找平衡的东南亚国家。
德语媒体:中国为何“不跪”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认为,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中国就已开始对贸易战进行准备,这给了习近平“奉陪到底”的底气。奔驰、大众和宝马等三大德国车企在华营销业绩均直线下滑,《商报》疾呼,绝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虽然这项矿产协议没有直接换来美国的安全保障,但它仍被看作是基辅取得的外交胜利。
二战结束80周年:美国远离欧洲?
8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终结。美国此后提供安全保障,先是为西欧,之后也为东欧。但特朗普对这一保护提出疑问。
德语媒体:美国正在自毁高科技霸主地位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认为,美国即将生效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打击面过大,最终将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只能由美国消费者买单,其中也包括离不开芭比娃娃的美国儿童。
欧盟不急于和美签协议 中国趁机搞魅力攻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领导人就双方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中国外交部还称双方“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与此同时,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齐则表示,如果美国提出的方案不公平,欧洲人并不急于和美国人达成“糟糕的协议”。
德语媒体: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发表长篇报道指出,随着同美国关税战的不断升级,中国越来越将经济合作和政治忠诚相互挂钩,这一立场使一些国家陷入了两难境地。《商报》报道称,大众中国正在不断推动本土化进程,俨然变成了一家中国企业。
美国留不住的人才 欢迎来欧洲!
特朗普减少对科研领域资助,导致美国科研机构面临经费削减和人才流失的背景之下,欧盟宣布了一项高达5亿欧元的资金计划,旨在吸引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美众院通过法案 指联大2758决议不涉台湾主权
美国众院5日通过法案,主张联大2758号决议不涉及台湾主权问题。两党议员皆表示,美国应在各国际组织内抗衡中国扭曲用词和政策的行径,避免中国“把国际组织武器化”。此外,众院也通过多项涉及中国的法案。
特朗普否认再寻求连任 做完四年就交棒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接受访问时,首度表态“不连任”,称他只想当一个做两任的总统,未考虑修宪等寻求第三任期的可能性。谈及对非法移民的法律行动时,特朗普则说“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应受宪法保障。
特朗普拟对外国电影征100%关税 白宫:未做最终决定
美国政府的关税大刀如今进一步波及影视业。特朗普週日以“国安威胁”为由,宣布对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但并未提供细节。白宫随后则解释,尚未针对该项措施做出最后决定。
巴菲特宣布年底退休 批评美国关税政策
美国传奇投资人巴菲特在其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于今年年底退休。他也罕见地直言批评了美国的关税政策,强调贸易不应被当作武器,并指出他眼中的一大错误。
没有美企不行?!欧洲支付系统为何难以自主?
Visa、Mastercard、PayPal——这些美国公司在许多欧盟国家的非现金支付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欧洲央行(EZB)对此种依赖发出了警告。欧洲能否摆脱这种依赖?又有哪些替代方案?
越战结束50年:战争对越南社会和集体记忆的持续影响
这场持续了二十年战争已过去50年,但仍在退伍士兵的创伤、历史的叙述、墓地的荒芜和国家记忆的缝隙里延续。这场战争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尤其是对战争长期后果的认知。
特朗普又惹议 筹备生日阅兵、发AI教宗图
美国陆军将在六月的周年庆典加入大型阅兵式,巧合的是,特朗普的生日也在同一天,而举办阅兵式是一直是他的心愿。此外,近日他还在社媒发布了一张具争议的AI生成图。
特朗普政府拟裁减情报机构数千岗位
美媒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酝酿对中央情报局(CIA)及国家安全局(NSA)等情报机构进行大规模裁员,该裁员计划将持续数年。
欧盟或承诺购买500亿欧元美国商品以化解关税对峙
欧盟贸易专员向《金融时报》表示,欧盟不会接受美国对欧洲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长期方案。欧盟或考虑通过购买更多美国商品来缩小贸易逆差,以平息美国的不满。
德国选项党被定为极右翼 美国务卿怒斥“暴政”
德国宪法保卫局将德国选项党(AfD)列为极端组织,随即遭到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强烈批评。德国外交部也迅速对美国国务卿的指责作出回应。
德国为何跌出新闻自由度排行榜前10?
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最新发布的新闻自由度排行榜上,德国名列第11位,跌出前十名,属于“状况尚可”之列,而非“优良”。共有7个国家跻身优良之列,依次为挪威、爱沙尼亚、荷兰、瑞典、芬兰、丹麦和爱尔兰。
中国称在“评估”美国提出的关税谈判提议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近期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中方正对此进行评估。美国高级官员日前表示,中国上周取消了对美国产品的一系列关税,”这或许是为了展现诚意“。
中国解除对欧洲议员的制裁 欧洲议会强调不放弃人权立场
欧洲议会证实,中国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这标志着自2021年欧中因新疆人权问题交恶以来双边关系出现转圜。欧洲议会议长梅索拉多次与中方交涉促成此举,但议会高层强调,此次让步并不代表将放松对中国人权记录的监督,欧中关系仍充满挑战与复杂性
英伟达CEO警告美国国会:出口管制或反促华为AI实力提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在与美国国会议员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表达了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迅速增强的担忧:美国对其芯片的出口限制可能反而令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崛起,填补英伟达留下的市场空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市场份额。
美国中情局发汉语短片招募线人
去年秋季以来,美国情报系统加强了招募中国间谍的举措,中情局局长称中国是搜集情报的首要目标。
特朗普挽留马斯克:只要愿意,随时可以留下来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公开表示,马斯克可以“随时”继续留任其政府顾问一职。但由于特斯拉业绩下滑、品牌受损,马斯克已宣布将减少在华盛顿的职责,重新专注于公司运营。此前有报道称特斯拉董事会已在着手寻找马斯克接班人,但该消息随后遭特斯拉否认。
美方正“通过多种渠道”寻求与中国就关税展开对话?
中国官媒称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美国官员“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美国财长贝森特等高层官员表示,相信中国期待达成内容广泛的协议。
德语媒体:美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媒体看中国
德国《焦点》杂志发表客座分析性文章,作者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弗罗曼(Michael Froman)指出,过去几十年的时间,“美国并没有让中国变得更像自己,反而是美国越来越像中国。华盛顿早已成为北京世界的一部分”。
美国取消中国小额免税:几家欢乐几家愁
美国5月2日起将正式终止中国低价商品的进口免税政策,消费者和依赖中国制造的商业模式将受到影响,美国本土制造商则可能迎来喘息的机会。
一季度美国经济意外萎缩0.3%
根据周三(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三个月美国经济意外萎缩,主要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全面关税前进口激增造成的落差。
德语媒体: 未富先衰–中国的棘手问题
媒体看中国
《世界报》评论指出,中国光鲜自信的表象之下,其实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增长乏力与对外关系紧张等诸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在中美关税战问题上,一些金砖国家宁愿选择中立。
越战结束50周年:政权的“胜利日”,逃亡者的“黑色四月”
越南隆重庆祝越战结束50周年。这个政权的“胜利日”,也是百万逃亡者的“黑色四月”。这个日子也再次凸显了越南与美国及中国的复杂关系。
特朗普关税施压之际 亲信珀杜将出任驻华大使
本周二(4月29日),美国参议院批准通过前联邦参议员戴维·珀杜(David Perdue)出任驻华大使。美联社指出,目前正值美中两国陷入关税对峙之际,此举或将重塑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外交关系。
德语媒体:新冠溯源绝非儿戏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白宫以“惊悚片广告”的方式更新新冠信息网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同缺失的信息相比,错误的信息更为可怕”。《法兰克福汇报》则认为,中国电动车要想在德国市场立足,必须建立起广泛的经销商网络。
智库:全球军费增幅创冷战后新高 中国居亚洲之首
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从欧洲到亚洲,各国的军费支出普遍呈上升趋势。根据瑞典智库报告,去年全球军费增长9.4%,创下冷战结束之后最高纪录。其中,中国仍是亚洲最大军费支出国,去年军费上升7%。
中国否认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 美财长也称:不知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称接到习近平的电话,但遭到中国官方一再否认,重申“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美国财长接受访问时也表示,他对于特朗普是否真的和习近平通话一事“不知情”。
美菲大规模联合军演 模拟沿海防御
美国和菲律宾本周日在菲律宾北部沿海的联合军事演习中发射了导弹。本次演习多达1.7万人参加,模拟“全面作战场景”。
美国精英大学的资金从哪来?
特朗普挥刀大砍高校科研经费,美国最富有的大学也面临严重冲击。美国的精英高校拥有复杂的的财政结构,它们的资金从哪来,又是作为哪些用途?
英美财长就贸易协议举行会谈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周五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会面,就双边贸易协议进行讨论。此外里夫斯还与德国、中国财长进行会晤。此前不久,里夫斯曾表示,加强与欧盟的商业关系“或许更为重要”。
美国要俄做出何种让步?彭博:接受乌克兰拥有军队
据彭博社消息,美国要求俄罗斯接受乌克兰拥有军队和国防工业的权利。美媒先前报道,美国将承认克里米亚地区属于俄罗斯,并冻结目前的战线,将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置于俄控制下。
德语媒体:欧盟会走“亲华疏美”路线吗?
媒体看中国
欧盟和德国一直在呼吁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自从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以来,欧盟内部有关调整对华关系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对于欧盟的这一变化,北京显然乐见其成。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