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谢锋批美不公平竞争 王毅:改造中国不可能
虽然中国外长秦刚继续“消失”,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没有停歇: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与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会面;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美国的论坛中,则呼吁美国勿进一步祭出科技管制。
民调:亚裔美国人多对中国观感不佳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9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多数亚裔美国人对其母国都持正面看法,对中国则观感不佳,美籍华人喜欢中国的比例也低于5成。其他族裔的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华裔美国人对台湾、中国的看法又有何不同?
克里告诉中国将气候与政治分开 北京会接受吗?
在中美外交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周三在与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会晤时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威胁”,应与外交问题分开对待。他也呼吁中方在迪拜气候大会前齐心协力。习近平则于周二表示,中国将按照自己的节奏减排。
北溪究竟是谁炸的?
北溪天然气管道到底是谁炸的?发生在2022年9月26日的这起破坏行动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之谜。大量的证据带来的是多种理论。
伯克利与北京清华合作深圳学院 遭美国会关切
美国国会委员会“严重关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北京清华大学在深圳的合作案,认为两者的合作可能牺牲美国利益、有利于中国政府取得科技与军事优势。
美派核潜艇停靠韩国 朝鲜再射2枚导弹
时隔逾40年,美国战略核潜艇18日再次停靠韩国港口。与此同时,韩美核咨商小组NCG首次举行会议。韩美加强防务合作之际,朝鲜19日也再度试射了2枚导弹。
基辛格访问北京:中美两军应该加强沟通
百岁高龄的基辛格访问北京并会晤中国防长李尚福。基辛格说,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把对方作为对手的代价。
克里:希望以气候合作推动中美关系
本周二,克里和中国总理李强、中央外办室主任王毅见了面,克里表示,希望气候问题可以成为中美合作解决分歧的新开始。两国代表团当天继续磋商,当被问及讨论进展如何时,克里表示现在评估为时尚早。
大国交恶殃及学术环境:华裔学者离美成趋势?
有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的华裔研究人员在中美紧张的政治气候下日渐担忧,更多人选择离开美国、前往中国等地任职。一位资深华裔学者在不久前离开了华盛顿智库、赴港大任职,他认为,麦卡锡主义正在美国卷土重来。
芯片业者会美高官 吁勿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
美国半导体大厂的高层17日会见了政府高官,讨论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同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出口管制对中国不会带来根本性的伤害。芯片业者的忧虑为何?美国政府如何回应?
以色列总理将访中美 大国竞争延烧中东
中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竞争日益显著。美国总统拜登17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正式向他发出访美邀请。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也预计本月出访中国、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赖清德将过境美国 布林肯吁中勿借故挑衅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计划于8月中旬出席邦交国巴拉圭的总统就职典礼,途中将“依惯例”过境美国。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说,中国没理由以此为借口发动挑衅行动。
美中气候特使北京会晤 努力重振气候外交
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的气候特使周一在北京举行了会晤,标志着两国正式恢复高层气候外交。不过,中美关系目前依旧紧张,气候问题上也存在不少“争吵点”。中国官媒发表评论称,“改善关系仅靠气候特使是不够的”。
不卖了!压力山大 西门子终止与中企合作
西门子宣布终止与北京天圣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ransemic的合作。这家中国军工企业被指利用西门子技术给中国军备升级。美国之前已将其列入制裁黑名单。
台湾首参与日智库兵推 曝安保对话机制不足
上週末,日本在东京举行美、日、台3方的非官方兵推,模拟2027年中国武力犯台情景。台湾智库的参与人员会后表示,日本不一定会跟随美国决策。究竟兵推结果如何?揭露了哪些风险?
民调:近半美国人对美国民主运作失望
一项美国民调显示:将近一半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的民主运作不佳。在谈到移民、堕胎和枪支法案时,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现今政策未能体现人们的想法。
墙外文摘:李玟的歌声与中美关系想象
有评论认为,歌手李玟演唱事业开始走向成功的背后,是中美关系一段难以言说的蜜月期。随着中美关系的转变,李玟的双重身份让她在央视演唱《我的祖国》的同时,仍然是中国歌手在国际舞台的代表人物。
美国气候特使抵北京 双边关系趋缓?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克里7月16日抵达北京,他将在今后三天与中国气候变化特使举行会谈。这也是美国高官今年对中国的第三次访问。不久前,国务卿布林肯以及财长耶伦也相继访华,体现出两国正在试图稳定双边关系。
布林肯访华前被中国黑客探了底细?
美国国务院官员对媒体透露,在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前,中国黑客通过入侵国务院的邮件系统,可能事先了解了敏感的内部信息。
王毅会晤布林肯 吁美取消对中制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共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周四在东协会议期间会晤,这是美中高层近期的又一次接触。王毅呼吁美国应与中国"相向而行",布林肯则重申沟通管道畅通的重要。
研究机构:华为有望回归5G手机市场
尽管面临来自美国的禁令,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却正在积极筹划重回5G智能手机市场。根据业内研究机构的预测, 华为将利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设计工具和国内的芯片生产能力,努力在年底之前重振旗鼓。
谢锋赴五角大厦会谈 中美军事对话有谱?
美国国防部表示,中国驻美大使12日在五角大楼与美方进行会谈,被专家视为一场“不寻常”的会议。这是否意味,两国将恢复停滞多时的军事对话?
七国集团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由于北约未对乌克兰提出入盟邀请,乌总统泽连斯基此前作出言辞犀利的批评。不过,七国集团在北约峰会期间发表联合声明,将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泽连斯基称这一结果是对乌克兰的重要成功。
高盛:2075年印度经济世界第二?专家存疑
高盛日前发文预测,印度有望在2075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该国今年经济增长预计可达5.9%。但有专家认为,十多年前,世界就曾对印度作出过于乐观的预测,但并未能完全实现。
耐克涉新疆强迫劳动 遭加拿大监察机构调查
加拿大民间团体指控,耐克的加拿大子公司及皇朝金矿的供应链可能涉及维吾尔人的强迫劳动,但企业并未采取足够的防止与补救措施。另一间公司“美沃奇”则遭美国议员质疑曾雇用中国监狱囚犯,包含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
拜登或于北约峰会场边单独会见泽连斯基
北约峰会于11日在立陶宛召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将出席12日的峰会。拜登据报将与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谈,讨论基辅加入北约一事。此外,中国与印太局势预计将是本次峰会另一大重点,中国官媒亦发表社论,抨击北约对中国“包藏祸心”。
秦刚去哪儿了?北京:“健康原因”缺席
中国外长秦刚自从6月25日后就未曾公开露面,引发外界猜测。中国外交部7月11日表示,秦刚因“健康原因”缺席本周在印尼举行的东盟会议。此前有媒体报导称,秦刚缺席是因为确诊新冠肺炎,不过该消息未获中国官方证实。
土耳其获得美国战机后同意瑞典加入北约
土耳其一直想得到美制F-16新型战机,在华盛顿表态支持安卡拉推进军备现代化之后,埃尔多安同意瑞典加入北约。
担忧中国所羅門合作 澳要求公布警务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下午会晤所羅門群岛总理,承诺提供建设、执法方面的协助,并签署协议。此举引来周边国家的忧心,澳大利亚外交部呼吁两国立即公布警务协议,向澳大利亚和涉及地区公开其意图。
被控充当中国代理人 美智库主任:政治针对
美国1名智库主任被控担任“中国代理人”,涉嫌非法促成武器、石油交易,以及影响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该嫌犯否认指控,自称遭政治针对。检方指出,这名嫌犯已经潜逃。
朝鲜威胁将击落美国“间谍飞机”
朝鲜指责美国侵犯其领空,警告会对美国“疯狂上演”的空中间谍活动采取行动,并称美国对其进行“核讹诈”。
耶伦结束访华:建立一个弹性有效的沟通管道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结束对中国4天的访问之前表示,总共10个小时的双边会谈是 "直接 "和 "建设性的",有助于稳定"经常是磕磕碰碰"的中美关系。
美宣布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 欧洲盟友保持距离
美国公布了向乌克兰提供新军事援助的计划,包括向其援助有争议的集束弹。一些北约成员,比如西班牙、英国等都与美国的计划保持距离。德国也表示拒绝向乌提供此类武器。与此同时俄乌战争已持续满500天。
客座评论:北京在培养资本主义的“抗震“能力
中美技术贸易战自2019年以来不断升级。总体来说,北京暂且还没有进行太多以牙还牙式的报复。本周中国政府决定系统性地从原材料出口方面来对自己的对手实行制裁。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北京的制裁从客观上来说是在重新恢复西方资本主义的“抗震”能力。
德语媒体:美中打架 欧洲遭殃
美中之间的芯片战争愈演愈烈,夹在中间的欧洲人处境日益艰难。《经济周刊》指出,欧洲人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坚持自己的立场。《商报》则刊评认为,欧洲长年来依赖美国的芯片设计与中国的芯片生产,美中争斗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欧洲陷入瘫痪。
中国军机再越台海中线 耶伦吁美中多沟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第三天,她在气候专家圆桌会议表示两国应加强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在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时也称美中应该直接沟通、减少误解。与此同时,台湾称又发现解放军机越过台海中线。
耶伦与中国女性经济学家共进午餐,促决策层性别多元
美国财长耶伦周六(7月8日)在北京会见了六位中国女性经济学家,强调政策决策层的性别多样性。习近平执政以后,中国政府高层职位中的女性人数有所下降,其他行业高层中的女性代表也远远不足。
专访:美国可能意识到中美关系或许要失控了!
美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先后访问中国,这是否意味着双方关系或迎来转机?美国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主动与中国互动?经济外交会打开中美新常态吗?中国问题专家刘亚伟对此进行分析,他指出,若美国有一两件事儿做得让中方觉得有诚意,双边关系就有稳定的希望。
俄战机干扰美军无人机
美军方称,周三和周四两天,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上空两次以"持续、不专业"的方式拦截美国无人机。
耶伦:美国寻求良性竞争 李强:两国关系风雨过后定见彩虹
美国财长耶伦周五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时强调,美方寻求与中国的良性竞争,她希望此行能促进双方更加常态化沟通。李强则表示,中美关系风雨过定见彩虹。耶伦也和美企代表见了面,她在北京一家云南菜馆大厅吃饭的画面引起网民关注。
乌战况更新: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
有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将宣布一项价值约8亿美元的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计划,其中包括备受争议的集束炸弹。
汉光演习前假信息泛滥 台湾忧中国认知战
台湾国安人士指出,每年汉光演习前,都会出现来自中国的假信息攻势,其中有些声称蔡英文要藉此进行“逃命彩排”。
促中国打击芬太尼 美欲组抗毒全球联盟
美国将于7日主办一场关于芬太尼的在线会议,希望全球各国与中国洽谈,促其出手打击毒品流通。此前,美国曾以参与制造芬太尼为由,制裁、起诉中国企业,引起中国不满。针对芬太尼供应链,美中双方各自怎么说?
抵达中国 耶伦:避免误会 相互沟通
美国财长耶伦本周四抵达中国,她表示此次访问给双方提供了沟通和避免误解的机会。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杨英明及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机场迎接。她此次访问都会与中方哪些官员会面?
《红色赌盘》作者沈栋:在牛津逾越恐惧
流亡英国的中国商人沈栋在英国牛津接受DW专访,坦诚畅谈他眼中的习近平,以及如何面对有一天可能会被中共海外国安力量“绑架”的恐惧。
台积电:中国镓锗出口管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台积电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经过评估,我们预计原材料镓和锗的出口限制不会对台积电的生产产生任何直接影响。”台湾其他半导体公司也表示影响微弱。
稀土有多重要?中国主导地位为何难以撼动?
镓锗之后或是稀土?中国本周宣布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引发了对中国可能限制其他原材料出口,尤其稀土出口的担忧。稀土究竟有何用处?中国的稀土对全球市场来说有多重要?为何稀土难以开采,各国又为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德语媒体:中国管制镓锗出口 到底谁更受伤?
中国管制镓锗出口的消息引起德媒的广泛关注。这一举措被视为对华盛顿的报复行动。《柏林日报》认为,西方恰恰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一步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新苏黎世报》则指出,短期内可能难找到替代中国的供应商。
耶伦中国行 旨在建立中美“新常态”?
继美国国务卿之后,美国财长耶伦7月6日访问中国。外界预计她此行难有重大突破,不过耶伦将推动双方在经济上的沟通。有专家认为,此次访问可能有助于双方建立“新常态”,并确立双边关系的基础。不过也有分析人士不看好这次访问,称之为“一次空洞之旅”。
赖清德投书支持两岸现状 不排除与北京对话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在《华尔街日报》投书中提出“4大支柱”,对台海和平提出方案。他写道,两岸现状符合“中华民国台湾”与国际社会的最佳利益,且“不排除”在无先决条件的状况下跟北京对话。各界怎么看这份投书?
前一页面
第39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