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客座评论:北约中国正式对立,警惕引来三战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北约和中国的正式对立,让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又增添了一对危险的矛盾,不排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
假如我是总统:特朗普的竞选承诺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表示,一旦他再度入主白宫,他将驱逐数以百万计的非法移民,提升关税以重塑贸易关系。特朗普在选战中,做出的承诺还有哪些?
在特朗普提名大会上的德国议员:美国仍是欧洲的安全保障
数千名共和党人齐集美国威斯康辛州,参加提名特朗普为总统候选人的党代会。DW华盛顿记者采访了在场的德国基民盟议员施潘,谈及特朗普可能的第二任期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
将特朗普置于“靶心”?枪击案后拜登承认用词有误
拜登因为上个月辩论表现不佳成为舆论焦点,他希望人们更多关注特朗普的言行,“是时候把特朗普置于靶心了。”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杀之后,拜登接受采访承认用词有误。
特朗普若当选 中国将成为“最大敌人”?
特朗普已在共和党的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在上届任期内,特朗普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这一次他有哪些指向中国的政策主张?
美国联邦法官驳回特朗普机密文件案
特朗普任命的美国联邦法官坎农驳回了对特朗普在卸任后非法持有机密文件的刑事案件指控。特别检察官史密斯表示将提起上诉,继续寻求对特朗普的审判。
媒体:俄分享对付美国武器经验给中国?美国会担忧
据报道,美国国会跨党派的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周一(7月15日)致信白宫,要求提供相关信息:俄罗斯是否将对乌战争中应对美国武器的经验分享给中国。
特朗普正式获共和党提名 副手万斯是谁?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5日正式获得共和党提名,出战今年底的总统大选。特朗普也宣布由参议员万斯担任副手;年仅39岁的万斯初入政坛不久,过去曾发表反对特朗普的言论,如今为何获特朗普重用?他各项议题的立场又为何?
特朗普遇刺受伤 全球震惊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7月1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次竞选集会上遇袭受伤。1名现场观众被打死,两人受重伤。枪手被安全人员击毙。该事件是自1981年里根遇刺以来美国发生的最严重的政治袭击。
中国请求WTO设专家组解决与美国贸易争端
由于未能与美国通过磋商达成《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争端的解决方案,中国商业部表示已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请求。
特朗普遇袭可能引发政治暴力不断升级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遇袭事件发生后,对美国政治暴力继续升级的担忧也变得更为普遍。事实上,学术研究一直在对美国政治暴力抬头的趋势提出警告。美国社会的分化和对立,还能被阻止吗?
社媒上热搜 官媒低调处理——特朗普遇刺在中国的反应
特朗普遇刺的消息在中国公众中引起极大关注,其当选概率增加成为社交媒体谈论焦点。而全国性官媒《人民日报》只简短报道特朗普遭枪击,习近平向他表达慰问,重要官媒中国网发表"特朗普遇刺是美国政治暴力的缩影"一文,称该事件无疑会加剧美国内部的撕裂。
事实核查:特朗普遇刺未遂,枪手到底是谁?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次竞选集会上遭遇未遂暗杀。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
分析:特朗普遇刺会否撼动美国大选?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3日遭遇暗杀未遂事件震撼世界。现任总统拜登除了谴责政治暴力外,也呼吁各方团结。这起刺杀案是否会为选情投下变化球,使选情对特朗普更加有利?
特朗普突遭枪击 目击者称:枪手就在屋顶上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一场活动发表演讲时遭遇袭击,当时情况怎样?嫌犯是谁?目击者怎么说?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遇刺右耳受伤 各国领导人谴责暴力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7月1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政治集会上耳朵中弹。联邦调查局证实,这起枪击事件被视为一次暗杀企图。美国特勤局通报,枪手已被击毙,集会观众中1人死亡2人受重伤。
感染牛群的禽流感向潜在大流行迈进?
H5N1禽流感病毒在美国奶牛中传播,引起广泛关注。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通过牛奶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同时具有有限的空气传播能力。
欧洲新一轮军备竞赛?美将在德部署远程武器
美国计划在德国部署远程武器,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此类计划。德国左翼与右翼党派均对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发出警告。
中国强烈反对美国涉藏法案 誓言捍卫自身利益
中国对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的一项法案表达了强烈反对,该法案敦促北京解决西藏自治权争议,中国誓言将“坚定捍卫”其利益。
中国能否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雄心历经了新冠疫情的打击和房地产危机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升经济增长将成为中共三中全会的首要关注点。
拜登健康疑虑加深 选前风波不断
有报导指出,一位帕金森病专家在八个月内八次造访白宫,引发外界对总统健康状况的严重关切。
德国总理: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是一项“很好的决定”
在北约峰会在华盛顿结束之际,美国和德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计划从2026年开始,重新在德国部署远程导弹。这是三十多年来的首次此类计划。莫斯科已对此发出警告。
媒体:俄计划谋杀德军火商巨头莱茵金属总裁 被破获
美国CNN电视台周四引述知情官员称,美情报部门获悉俄罗斯计划谋杀德国军火商莱茵金属总裁帕佩尔格,将情报告知德方后,德方对帕佩尔格实施个人保护。德内政部长费泽尔周五表示,非常严肃地对待“显著增加的威胁”。
客座评论:英美大选对中港的讽刺
曾志豪
英国选举结束,保守党惨败、工党上台;美国大选的候选人辩论激烈,拜登也被呼吁退选。这两件事,对中港政治,带来甚么讽刺呢?
走线美国人数暴涨 他们为何急着润?
最近几个月以来,已有超过 3万走线润美的中国公民从南部边境进入美国。德国之声访问了加利福尼亚州的边境城镇,与走线群体进行对话,他们为何急于前往美国?这与美国大选又有何关系呢?
中国军舰现身阿拉斯加近海 美军:符合常规
美国军方称,在临近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国际水域发现多艘中国军舰,其行动“符合国际规则”。根据美国公布的信息,最近10年间,中国军舰已多次出现在白令海。
北约迎来75周年:问题多多 何去何从
北约领导人聚集在华盛顿举行峰会。这次会议的议程不仅仅是庆祝成立75周年,还将讨论对俄乌战争的应对措施,以及求索未来之路。
北约峰会彰显实力 欧美政局均有挑战
北约32国峰会旨在彰显力量与团结。不过,欧洲仍有不确定感,其中也包括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是否再次当选的因素。
阿斯麦总裁:中美芯片战不应继续升级
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新任首席执行官富凯(Christophe Fouquet)发出警告称,一旦中美芯片战继续升级,将会给欧洲带来严重后果,因为欧洲的芯片产能连自己的一半需求都难以满足。
选战团队准备好问题 拜登媒体采访引争议
美国总统拜登在首场电视辩论后接受媒体采访。然而,两位电台主持人表示,拜登的竞选团队为其提供了具体的问题供其使用。这引发批评。
墙外文摘:“爱国人士”的潜在暴力没有消失
有文章指出,网络用户对于日本的态度,已从早些年的敌视,逐渐转变成为仇视。这种潜在的暴力,并没有随着中国政府对“仇日极端言论”的打压而消失。
前ASML首席执行官:美中芯片争端可能持续数十年
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ASML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温尼克认为,美国与中国在计算机芯片领域的争端短期内不会结束。对于这家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来说,情况非常困难。
拜登打破传闻:没有计划辞职
在一场重要的美国选战采访中,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只有上帝才能让他辞职。
美国大选:民主党会换下拜登吗?
美国总统大选首场电视辩论结束,现任总统拜登表现不佳,党内开始讨论拜登退选是否会对民主党更有利。拜登退选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退选,谁来补位?
AI大会上海举行 中国努力追赶美国
7月4日至6日,世界AI大会再次在上海举行。德广联记者走访现场后发现,许多中国企业都在大力研发人形机器人。业界专家则指出,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依然落后于美国,但是前者正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努力赶超。
上合中亚峰会:普习推动对抗西方联盟
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习近平呼吁与会国"抵制外部干涉",普京则称多极世界已成为现实。7月4日,上合组织正式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
美国实体清单新增六家公司 四家涉培训中国军人
美国商务部本周二(7月2日)将六家公司列入贸易限制名单,其中四家被指与培训中国军队有关。
拜登:“几乎在辩论台上睡着” 民主党内表示担忧
美国总统拜登在上周与特朗普的辩论中表现不佳,拜登将其归因于国际旅行带来的疲劳。这一表现引发了民主党内部的广泛讨论和担忧。
时隔5年,美国首次包机遣返逾百名中国非法移民
美国国土安全部表示,上周末通过包机的形式将116名非法入境的中国移民遣返回国。这是5年来的首次。去年美国在南部边境逮捕了37000多名中国公民,是上一年的10倍。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将访华:既要又要的平衡之旅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曾以对华政策强硬派的形象引人注目,其当选后意大利便退出习近平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她下个月前往中国访问,究竟会带着怎样的“愿望清单”,而习近平又是否能让她满意?
血色香蕉: 美国法院判“金吉达”违反人权应赔偿3800万
美国佛州一家法院判决,国际知名香蕉公司金吉达 (Chiquita) 因资助准军事组织“哥伦比亚联合自卫军”(AUC),必须向被该组织暴力杀害的8名受害者家属支付3800万美元赔偿。此案虽有上诉余地,但被视为是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迈出的第一步。
客座评论: “三明治”里习近平的平衡术
张俊华
美国和北约对中国最近再次提出警告,规劝中国不要在军事上帮助俄罗斯,并指出如果中国不接受劝告,则将要采取措施。但另一方面,普京也在用各种手段来警示北京,不要跟西方走得太近。
入狱四个月 特朗普盟友班农开始服刑
班农 –这位特朗普前白宫首席战略顾问已于本周一(7月1日)到联邦监狱报到,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服刑。这位极右翼人士称自己是“政治犯”,且“自豪入狱”。
特朗普的又一次胜利:最高法院裁定其公职行为享有豁免权
美国最高法院周一裁定前总统对于其任内所采取的所有公职行为享有豁免权,至于哪些行为属于公职范围则交由下级法院裁定。这意味着特朗普在11月大选之前几乎不可能面临与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相关的起诉。
朝鲜称成功试射新型导弹 韩国质疑
朝鲜官方媒体周二表示,该国成功试射了一枚新的战术弹道导弹。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武器可能具备核能力。但韩国方面指出,成功发射的说法是“谎言”。
忧中美贸易战 中国7月大豆进口将攀新高
由于担心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会导致中美贸易战升温,今年7月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可能创下历史新高。目前全球大豆价格走低,不少进口商准备趁机囤货。美国曾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而现在的外贸商则从巴西大量进口。
害怕被“卡脖子” 中国IT正在“去美化”
中国当局正在努力摆脱IT领域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全国的政府机构、国有企业正在逐步汰换美国的硬体设备。这一雄心勃勃的全国产目标能够实现吗?又会面临多高的成本?
美谴责朝鲜向俄提供武器 俄罗斯或恢复生产中短程导弹
美国及其盟友在联合国指责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乌克兰战争的武器,违反相关制裁。另外,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应恢复生产中短程导弹。
欲拒还迎 美国人为何对电动汽车如此纠结
不久前,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称旨在保护本国汽车业免受中国不正当竞争的冲击。但是这导致美国市场上电动汽车价格居高不下,阻碍美国交通的电动化转型。
SpaceX将建太空船送国际空间站最后一程
国际空间站将于2030年退役。伊隆·马斯克的太空服务公司SpaceX将建造一艘太空船,送退役的国际空间站穿越地球大气层,最终让其残骸在太平洋偏远地区坠落。为此,SpaceX将获近8.5亿美元。
前一页面
第22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