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纳粹罪行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化仇恨为“蛋糕”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街头艺术家Cibo利用自己的手艺,将内容阴暗的新纳粹涂鸦转变为色彩明亮的蛋糕图画——这就是意大利式的浪漫?
乌克兰战争背景下看“解放日”
77年前的5月8日和9日,随着纳粹德国的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结束。俄罗斯将5月9日看作是胜利日,并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普京也利用这一纪念日进一步加大战争宣传。
终战日和母亲节:拜登夫人突访基辅
在5月8日纪念二战结束的日子,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谴责俄罗斯的侵略暴行。同一天,美国第一夫人“闪电”访问基辅,与泽连斯基夫人共度母亲节。
大国梦魇:德国还有哪些“第三帝国”建筑
纳粹时期的实体印记在德国已经不多了。那个时代遗留的一些庞大建筑,则从侧面见证那一段沉重历史。如何对待这份遗产,对后人来说是个难题。
91岁老人:躲过了纳粹暴行却命丧于俄军入侵
80多年前,奥比德科娃在马里乌波尔(Mariupol)的地下室躲避纳粹。由于俄军入侵,这位91岁的老太太今年再次躲进地下室。她当时在大屠杀中活了下来,但现在却因俄罗斯的围攻而死。
究竟什么是“种族灭绝”?
数天前,美国总统拜登指控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实施“种族灭绝”。这一指控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论。那么,“种族灭绝”这个词什么时候使用是正确和恰当的呢?
德国警方搜捕极右团伙
德国警方周三凌晨采取大规模行动,针对多个右翼极端组织展开了搜查行动,行动中共有四名嫌疑人被捕。
TikTok被指在德国审查“彭帅”、LGBTQ和纳粹词汇
根据一份报告,风靡全球的中国社媒平台TikTok对包含某些术语的帖子进行屏蔽。TikTok则表示,这是其算法缺陷所导致的。另一项研究指出,TikTok算法导致用户会收到有关乌克兰战争的假新闻。
施瓦辛格喊话普京:"你现在就能停止战争"
三月17日,好莱坞影星和前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发布视频,表示作为俄罗斯人民的朋友,他必须要说出真相,那就是乌克兰正在发生人道危机。
亚速营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力量?
在乌克兰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抵御俄军入侵的主力是亚速营。对于这支武装力量,人们众说纷纭,因为其成员当中有很多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甚至也包括极右翼势力。
乌克兰有多“纳粹化”?
有关当前这场俄乌战争的合理性争端中,乌克兰国内的“新纳粹力量”是挺俄一方愿意拿出的论据。德国之声就此展开了事实核查,看看乌克兰究竟有没有“去纳粹化”的必要?
军人假冒难民奇案:法兰克案庭审仍在继续
一个名为Franco A.的德国联邦军士兵声称自己是叙利亚难民,成功骗取难民身份。
德累斯顿纪念二战大轰炸77周年
1945 年2 月 13 日,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Dresden )遭盟军战机大规模轰炸,几被夷为平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该事件的记念伴随着对和平与和解的承诺、对右翼的抵抗。
德国教堂里为何有希特勒图像
怪诞且有争议:教堂里,希特勒图像清晰可见。其用意何在?出于哪些艺术家之手?
万湖会议80周年 德以吁联合国通过决议制止反犹主义
在德国纪念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Wannseekonferenz)80周年之际,德国和以色列共同呼吁联合国通过决议,制止否认和淡化犹太人大屠杀的行为。
大屠杀前奏——80年前的万湖会议
1942年1月20日,纳粹高层在柏林万湖的别墅举行了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会上讨论了“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是大屠杀的前奏。
与维也纳爱乐共度新年
维也纳爱乐的新年音乐会享誉全球。今年是由巴伦博伊姆担任指挥,而且在严格防疫措施下,开放观众进入金色大厅现场观看演出。
首位黑人女性入葬法国先贤祠
移居法国的非裔美国艺术家约瑟芬·贝克本周移灵先贤祠。位于巴黎的先贤祠葬着约80位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她将成为安葬在这里第6位女性。她能歌善舞,并且,毕生都致力与种族主义作斗争。
“死一个德国士兵,一百平民抵命”
1941 年 10 月 21 日,作为”偿命行动"的一部分,德军在其占领的塞尔维亚杀害了近 4000 人。死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其中还有儿童。
参观纳粹集中营 德国年轻人感受如何?
维达、安娜和伊内斯从未去过奥斯威辛。现在,他们作为一个跨宗教团体的成员,一起参观这个最大的纳粹集中营。此行的组织者希望能够与德国的反犹太主义和反穆斯林情绪做斗争。这当然在年轻女性中引发了很多思考。
96岁前纳粹集中营秘书坐轮椅出庭
本该在9月底进行的廷讯因为96岁被告逃逸而被推迟。为重建历史公正,法庭会做出怎样的判决,人们拭目以待。
百岁高龄前纳粹集中营看守出庭受审
因被控在3500多起案件中协助谋杀,纳粹德国萨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营一名年过百岁前看守被送上法庭。
种族歧视 纳粹三K 特斯拉遭受指控
电动车巨头特斯拉被以种族歧视罪名告上法庭。一名特斯拉前黑人员工称,特斯拉工厂工作环境之恶劣,外人根本无法想象。此前,特斯拉也曾收到类似的指控。
长平观察:谢霆锋和赵薇的距离有多远?
演员谢霆锋宣称 “已经在申请退掉加拿大国籍了”。时评人长平认为, 普通人也在参与专制机器的建设。谢霆锋“求生欲“越强,他和赵薇之间的距离就越近。
在南斯拉夫对抗纳粹的德意志游击队
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内有一支特殊的“台尔曼营”部队,积极抗击纳粹德国侵略者。这也是整场战争期间,盟军阵营内唯一一支全部由德意志人组成的部队。
罗姆人大屠杀纪念日:聆听受害者的声音
1944年8月2日,4300名辛提和罗姆人在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被杀害。这一天成为欧洲辛提人和罗姆人大屠杀纪念日。今年,人们可以在线上倾听受害者的遭遇。
纳粹屠杀“地狱梗”翻车 奥运表演总监遭解雇
就在东京奥运开幕的前夕,负责开幕式的表演总监小林贤太郎因曾开过犹太人大屠杀的玩笑而被解雇。他说了什么?
“我的父亲曾去刺杀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纳粹德国国防军上校施陶芬贝格等人试图刺杀希特勒、结束战争,起义并没有成功。如今,德国官方每年都会为这场失败的起义举行纪念活动。对于施陶芬贝格的儿子而言,7月20日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80年前德国入侵苏联
早在1933年纳粹德国就开始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八年之后付诸行动:1941年6月22日德国百万大军挥军东欧,掀起一场腥风血雨。80年后的今天,大家不敢忘记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
纪念纳粹侵苏80周年 德国总统:我们父辈的罪行
纳粹德国“巴巴罗萨行动”80周年纪念日将至,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强调,前苏联人民的痛苦应 "烙在德国的集体记忆中"。
“胜利日”红场阅兵 普京称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莫斯科周日举行了庆祝二战胜利76周年的阅兵仪式,这是疫情背景下的第二次红场阅兵。普京发表讲话,强调俄罗斯坚定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同时也警告“纳粹意识抬头”的风险。
默克尔缅怀纳粹暴政受害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76周年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永远铭记受害者。社民党政治家表示,应设置中央纪念场所。
大国梦魇:德国还有哪些“第三帝国”建筑
纳粹时期的实体印记在德国已经不多了。那个时代遗留的一些庞大建筑,则从侧面见证那一段沉重历史。如何对待这份遗产,对后人来说是个难题。
我们家族的纳粹史
纳粹政权统治期间,你的祖辈在做什么?许多德国人在社交媒体上提出这个问题,引发彼此深入探究自己家族的历史过往。
犹太人大屠杀:他用照片拒绝遗忘
他曾是夜总会门卫,玻璃清洁工,也曾修过屋顶,烤过披萨。在成为摄影师之前的丰富人生历练,让他现在更为成功。现在他正在进行一项名为“反对遗忘”的计划:拍摄大屠杀幸存者,以此对抗反犹主义和种族歧视。在巴黎、纽约和柏林街头,人们可以看到他的大幅作品。
追溯纳粹罪行 德美做法分歧
美国日前将一名95岁的前纳粹集中营看守引渡德国,但德国司法机构处理该案的做法却令美方失望。这起案件凸显出两国在大屠杀犯罪追溯上的分歧。
维也纳讨论 “希特勒阳台” 开放问题
奥地利历史之家希望向博物馆客人开放维也纳霍夫堡宫阳台,重新定义希特勒宣布奥地利“并入”德意志帝国的这一地点。
爱因斯坦为何吐舌头?
提到爱因斯坦,许多人会联想起他吐舌头的照片。这张爱因斯坦最出名的经典照是在70年前他的生日宴后拍摄的。为何爱因斯坦当时会对镜头吐舌头呢?
希特勒父亲信函曝光
史学家通过研究希特勒父亲信函得出结论,这对父子在专制霸道、过度自负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
长平观察:纳粹集中营始于“再教育”
纳粹集中营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历史总在惊人地重复——这是时评人长平的摘自英国历史学家埃文斯纳粹历史研究著作的读书笔记。
称美国像纳粹德国 “星战”女星被炒鱿鱼
在公开讨论中将现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跟纳粹历史作比较,是公众人物的大忌。在演艺界,这更是无异于自毁前程。
命运坎坷的纳粹德国混血儿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德国的法军士兵许多都来自亚洲或非洲殖民地,他们与德国女性相爱生子。这些混血儿童遭遇了悲惨的命运。
德国1951:声援大屠杀凶手
70年前,巴伐利亚州兰茨贝格(Landsberg)数千市民示威集会,反对判处多名纳粹战犯死刑。这一事件显示,很多德国人头脑里的认罪意识有多低。
德国加强对警察纹身的限制 违规者或遭解雇
德国联邦内政部长提出一项法案,要求今后对德国警察及联邦国防军士兵纹身做出限制。如果警察身上的纹身有可能会损害到工作职能,就需要考虑去除或遮盖纹身。目前联邦政府已经为这项法案亮出绿灯。
纳粹海报:宣传的艺术
希特勒和戈培尔注重运用广告心理学,以巩固其恐怖统治。艺术史家文德利希(Sylke Wunderlich)的一册图集展示了这一情况。
美国唯一的安妮·弗兰克雕像遭玷污
美国爱达荷州有一座被纳粹杀害的德国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雕像。近日,这座雕像被人打上纳粹十字,并配以威胁口号,引起公众震惊。
联邦议院惊现纳粹万字 德国警方展开调查
一名德国绿党议员的助手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图片,显示有人在联邦议院办公楼内地电梯门上划上了纳粹标志。在德国,展示纳粹符号是违法行为,可被判最高三年刑期。
语出惊人!“横向思考者”自比反纳粹英雄
德国一位反对新冠防疫措施的年轻女性将自己与被二战时期德国反抗组织白玫瑰的成员索菲·绍尔相比较,因而成为众矢之的。联邦外长马斯以及其他政治家和民众纷纷表示了震惊和愤慨。
纽伦堡纳粹战犯大审判
那是一次世纪大审判:1946年10月1日在纽伦堡对纳粹首要人物进行了判决。这一空前的审判也为后来的一系列国际法奠定了基础。
纽伦堡审判的重要推手—本杰明·费伦茨
没有他,或许就没有纽伦堡审判。费伦茨在纳粹档案和集中营里收集了大量证据,为日后的纽伦堡审判做了准备。1947年,年仅27岁的费伦茨以最年轻首席检察官的身份参与纽伦堡后续审判。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1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