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纳粹罪行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联邦士兵之楷模:施陶芬贝格
11月15日是二战时期德国推翻纳粹统治行动中最著名的仁人志士克劳斯-格拉夫-申克冯-施陶芬贝格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德国邮政为此专门发行了特种邮票。斯图加特市不但建立了施陶芬贝格博物馆,还成立了施陶芬贝格协会。美国好莱坞还就施陶芬贝格1944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的事迹,新拍摄了一部电影。
德国人该怎样去发扬“爱国主义”?
德国有些批评家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划上等号,它也被自称爱国的民族主义者作为掩饰其意识形态的盾牌。但最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积极的爱国主义和受唾弃的民族主义或沙文主义之间存在天壤之别。
德国人对纳粹时期心怀留恋?
四分之一的德国人认为,并非所有纳粹时期的东西都是糟糕的。这是福索社会研究所一份最新调查得出的结果。在1千多位受访者中,有25%的人表示,希望一些纳粹时期宣扬过的价值与观念能在当今社会得到重视。
新纳粹朝圣希特勒山庄
德国南部的一个希特勒假日山庄旧址成为新纳粹分子“朝圣”的地方,当地政府虽然视起为眼中钉,但是却难以将其拔掉。
威森塔尔中心:德国司法查办纳粹不力
西蒙-威森塔尔中心认为,德国近年来对纳粹残留犯罪分子追缉不力,德国是全世界在这方面“最大的失望”之一。德国之声记者据德新社和其它背景资料报导如下。
斯大林给刘少奇看的是德国爆炸片?
两年前以一本《希特勒的炸弹》大胆提出“纳粹政权在灭亡之前已经拥有核武能力”的德国历史学家莱纳•卡尔施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向读者讲述扑朔迷离的历史情节。1949年7月,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观看了一部据称是苏联核爆炸场景的影片。但苏联首次成功进行核试验是在1949年8月29日。那么,斯大林给中国人看的究竟是什么片子呢?对此,德国学者有一个新解。
她一直是个谜:揭密一名反纳粹的女性
在人们的印象中,代表德国国内反对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另一股力量都是些男性人物。但近期已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当时也存在一些不愿顺从纳粹统治,甚至采取积极行动的女性反抗者。德国之声特约记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位迄今不为人所知的女性反纳粹主义者。
德刑警局原被纳粹掌控?
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BKA)最近召开研讨会,检查它在50年代创立之初是否被前纳粹分子所掌控。据一位前BKA官员著书披露,二战后建立该局的领导层大都是纳粹分子,他们的影响至今依稀可辨。
“良知胜过服从” — 刺杀希特勒行动唯一幸存者访谈
菲利普•弗赖海尔•冯•勃泽拉格(Freiherr von Boeselager)是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行动中唯一仍然在世的参与策划者。他接受了德国之声记者的采访,谈到了反抗、良知还有汤姆•克鲁斯:
访暗杀希特勒英雄之子
六十年,活生生的经历演变为历史,其中有多少虚实?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暗杀希特勒的施道芬贝格之子,试图为您展现他人生经历,也是历史长廊中的另一个片断。
调研结果:新纳粹在乡村扎根
随着极右组织或者新纳粹在德国罪行的不断曝光,联邦议会的绿党议员希望清楚了解,极右思潮是否真在德国深得民心?因此,他们委托专家搞了一个民意调查。研究人员以德国两大区域为例采集样本,结果发现:新纳粹意识形态在某些地区并非只是边缘群体的个别现象,而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在乡村尤其如此。
德东在闹“解放区”
2006年,德国记录在案的极右分子刑事犯罪案件共有1万8000起,与前年相比增加了2000多起。数字之高令人颇感吃惊。德国极右政党国家民主党已进入两个州的州议会,尤其在德东某些地区,数年来出现了由右翼极端分子称霸的所谓“民族解放区”。那么,人们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本周五,德国联邦议院就此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怎样对待纳粹,仍是衡量政治家的标准
近日,德国政坛对巴登符腾堡州州长、基民盟政治家奥廷格的一番言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事情的起因是奥廷格在他的前任费尔宾格的追悼会上,称费尔宾格是二战中反法西斯的斗士。历史学家则认为,费尔宾格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作为当时德国纳粹海军的法官,曾经判处德国士兵死刑。巴符州州长奥廷格虽然已经公开道歉,但是对他表述的辩论仍在继续。为此,该党主席默克尔将他找到柏林,迫使其收回原来称费尔宾格是纳粹斗士的说法。
台湾的新纳粹组织是怎么回事?
台湾一个新纳粹组织忽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两天来,美联社、路透社、德国明镜周刊在线都作了报导。这个组织本周六(3月17日)在台中市开“党大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德国之声记者也作了一番探索。
以和解为核心的德波教科书委员会
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矛盾和仇视历来难以调和。远的暂且不提,纳粹发动二战的侵略战争第一仗就是在邻国波兰本土上进行的。战后,波兰国界西移,德国领土受损,加上波兰战后驱赶德裔居民,再次为德波两国关系雪上加霜。现在都进入欧洲大家庭的德波两国,怎样反省历史,怎样教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凸现为两国关系间十分重大的课题。
德国人对纳粹史为何如此敏感?
今年67岁的聪德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且不得提前释放。罪名是:煽动民族仇恨。这一判决显示,犹太大屠杀在纳粹政权结束60多年之后仍旧是德国的一个严肃的话题。公开否认大屠杀存在的人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纳粹大屠杀不容否认—伊朗陷入孤立境地
1月27日是“缅怀大屠杀遇难者国际纪念日”,联合国大会于本周五在纽约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该组织全体成员谴责和驳斥任何否认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行为。伊朗是唯一一个拒绝接受由美国起草的这份决议案的国家。
请拯救我,如果我还有救的话
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出现过在上演之前就如此遭人议论的德国电影了。虽然丹尼•雷维导演的黑色喜剧片“拜见希特勒”迄今仅举办了少数几场媒体试映会,但新闻记者、历史学家、知识分子、报章杂志、广播及电视节目都在谈论着这部影片,其中许多人甚至连片子都没看过。这部电影又引起了人们就“是否能把希特勒及纳粹主义当笑话处理”的争论。
中华文化是他家族传统的组成部分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本周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奥尔默特此行除了公务外,还有一层私人的含义:1917年,因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奥尔默特的祖父母逃到哈尔滨。奥尔默特的父母在哈尔滨长大,会说中文。用奥尔默特的话说,中华文化是他家族传统的组成部分。法兰克福汇报在叙述了奥尔默特家史和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历史后写道:
伊朗要开质疑“大屠杀研讨会”
伊朗政府正式邀请有关人士参加12月11日和12日两天,在德黑兰召开的所谓“质疑纳粹大屠杀研讨会”。不过现在已可确定是,它将不会是一项态度严谨的学术会议。而更倾向是德黑兰领导层的一个宣传活动。
朝鲜低头与好纳粹拉贝
冻结了一年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有望在近期重新启动。柏林出版的《日报》对一个月前曾以首次核试验显示其强硬立场的朝鲜领导人何以会愿意重返谈判桌提出自己的看法。该报写道:
奥地利展出犹太“白求恩”生平
今年是中国和奥地利建交35周年,奥地利将2006年定为“中国年”。作为“中国年”活动的组成部分,维也纳犹太人博物馆举办一场有关奥地利籍犹太医生罗生特(Jakob Rosenfeld)生平的展览。罗生特是在中国抗战时期第一个加入新四军的国际主义人士,在新四军中被誉为“大鼻子神医”。
专访:纳粹高官之子 中国建筑之星
德国著名城市规划人和建筑设计师之一-阿尔伯特-施佩尔于1934年在柏林出生,父亲施佩尔曾为纳粹主建筑师和军备部长,祖父也是建筑师。下面是阿尔伯特-施佩尔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的专访。
犹太人:寻常日子开了头
那一段血腥年代,德国人不堪回首,却又不敢忘记。一些概念,某个地名都会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地触目惊心。六十余年后,犹太教在德雷斯顿为三名经师授予圣职。犹太人的德国生活就这么走回了正轨。
中国不能公开评论毛和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去世三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没有举行纪念活动,也没有人提到三十年前的这一天意味着文化革命的结束,大多数中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日子。相反,毛泽东的肖像成了打火机、手表、提袋等日常用品的装饰。商报记者在北京观察到以上现象后,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德黑兰办“纳粹大屠杀漫画展”反击西方
“纳粹大屠杀漫画展”于8月1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揭幕。这是针对刺伤许多穆斯林情感的“穆罕默德讽刺漫画”所作的回答。展览会组织者之一-“伊朗漫画博物馆”主任苏加尔说,我们想以此试探西方言论自由的底线。总共两百多幅作品的展出日期大约为一个月。这是伊朗最大报纸“Hamshari”于今年二月发起的一项国际漫画比赛的入选作品。下面是记者发给德国之声的现场报导。
伊朗漫画展挑战西方言论自由底线
一项“纳粹大屠杀漫画展”于8月1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揭幕。这是针对刺伤许多穆斯林情感的“穆罕默德讽刺漫画”所作的回答。展览会组织者之一-“伊朗漫画博物馆”主任苏加尔说,我们想以此试探西方言论自由的底线。总共两百多幅作品的展出日期大约为一个月。这是伊朗最大报纸“Hamshari”于今年二月发起的一项国际漫画比赛的入选作品。德广联记者 Martin Ebbing 参观了展览会,请看他现场发回的报导:
迟来的忏悔比没有强
"对于君特•格拉斯就曾是纳粹嫡系部队党卫队的成员一事保持的沉默是不可宽恕的,但至少他承认了自己的伪善" 德国之声的记者Toma Tasovac这样以为。
纳粹物品意味着崇尚法西斯?
在中国,希特勒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有多种版本可供选购,纳粹的勋章、纪念邮票、照片、甚至军服也可在中国拍卖公司的互联网网页上买到,收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象征性物品成了一些中国人的嗜好。德国世界报对这一发展态势深表忧虑:
校服:德国敏感话题
穿上校服就不再相互攀比了吗?一样的牛仔T恤证明人与人的平等吗?放弃面纱象征接受学校的价值观吗?有人说,校服会勾起纳粹回忆。寻常的校服成了德国的敏感话题。
德国欲开放纳粹大屠杀档案
德国政府曾多年反对、现终于同意开放设于德国巴特阿罗尔森的纳粹大屠杀档案,供学者进行研究。该档案收藏的资料涉及1750多万犹太人和强制劳工的命运。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德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碑来接受政治思想教育,这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不过您知道吗,德国的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参观,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往往离不开探讨纳粹时期的黑暗历史。位于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纪念馆就是德国老师组织学生参观的首选地点之一。当然,除了德国学生,您还可以在达豪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对于接触如此沉重的题目,年轻人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对纳粹战犯的最后一次起诉?
这很可能是最后一起对纳粹战犯的起诉。慕尼黑刑事陪审法庭以无罪释放的判决结束了这一诉讼,理由是:没有证据证明拉迪斯拉夫-尼茨南斯基参与了1945年初的那场大屠杀。
揭开秘密的面纱—访盖世太保研究中心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回顾自己历史的黑暗一页时,总是会经历一番痛苦的心路历程,这一点也许德国人体会的最为深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纳粹暴政给全世界以及德国都造成了巨大伤害,而有些伤口直到现在依然隐隐作痛。位于德国科隆的盖世太保档案研究中心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德国近代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日子
1918年这一天德意志共和国宣告成立,1923年这一天希特勒发动暴动。1938年这一天希特勒开始全面迫害犹太人,而在1989年的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导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崩溃以及之后的两德统一。这一天光荣载入史册。
德国财政巨壑难平 新财长欲卖高速路?
全球最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竟拜邪恶的希特勒所赐!面对难填的财政窟窿,将上任的财长施坦布吕克动起了这笔财富的脑筋,却引来公愤。
反纳粹主教六十年后封圣
星期日,第三帝国时期任德国明斯特市主教的克列门特-奥古斯特-冯-加仑伯爵在梵蒂冈的彼特大教堂被罗马教廷追加封圣。冯-加仑任明斯特主教的时期正好与纳粹统治同期。
希特勒的秘密艺术品照片登陆互联网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宣传部派人拍摄并秘密收藏了这些照片,今天我们即将在互联网上看到这些照片。照片共有四万张,重现了德国教堂、宫殿和名胜古迹中珍贵的壁画和天花板绘画。因为不少原作已毁于二战战火,许多照片成了凭吊历史的绝响。
痛苦回首 - 纳粹标记下的德国足球
战后,与经济奇迹一起,德国出现了足球奇迹。然而,首批德国足球的骄傲却是从纳粹时代走过来的。六十年后,德国足协首次痛苦了回忆了自己在纳粹时代走过的路。这个研究报告还出了书。
施佩尔-第三帝国的御用建筑师
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纪念年,有关二战的主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不久前在德国上映的电影三部曲“施佩尔和他”(曾任纳粹德国军备部长和主建筑师的施佩尔及希特勒)重新将施佩尔这一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推入媒体聚焦的视线范围。
中国传奇医生在纳粹德国救助犹太人
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留德十年’让人感慨。与他同时期,还有不少中国精英在二战的炮火中负笈求学。裘法祖,也是十年留德学医,海归回国成为中国的外科医学之父。德国‘世界报’采访了这位如今91岁高龄的德国十字勋章获得者,也发掘出一段他在德国的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
“记忆,责任和未来”
“记忆,责任和未来”是一个对被纳粹强迫充当劳工的受害者提供赔偿的德国基金会。不久前,该基金会对俄罗斯公民的赔偿工作基本结束。在过去4年中,共有211000人获得了总额为3亿2600万欧元的赔偿金。
德国:正视历史才能重获新生
几十年来,5月8日对于德国来说都是一个涵义特殊的日子。1945年的这一天,欧洲战事结束,后人心情复杂地纪念纳粹的沉沦或者和平的开始。直到1985年,前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发表了著名讲话:“德国应明确承认战争罪责。”至此,德国才真正立场鲜明地与历史决裂。德国之声记者施坦勒对此发表评论。
苏联战胜希特勒德国是共产主义的胜利吗?
战胜希特勒德国的胜利深藏在俄罗斯人民的记忆中。每年5月9日,他们都会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检阅游行、向老兵授勋、或者讲述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牺牲者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是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
德国纪念二战结束六十周年,新纳粹不得人心
5月8日,德国首都柏林为纪念二战结束六十周年系列活动拉开了帷幕。纪念活动的举办地点分布于诸多德国城市。德国总统克勒在联邦议院所在地-原帝国议会大厦发表讲话,对极右政党发出的结束对纳粹历史负罪感的呼吁提出警告。
六十年前的今天:希特勒之死
60年前,那场由纳粹德国策划及发动的战争,终于延烧到首都柏林。1945年4月21日,首拨苏联红军抵达柏林北部郊区,紧接着盟军也开始炮轰政府行政区。与此同时,红军节节进逼市区中心。就在纳粹德国正式宣告投降前不久的4月30日,希特勒在他所谓的“元首防空地堡”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捏造“奥斯维辛的谎言”在德国是犯罪
二十年前德国联邦议院作出了规定:如果否定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行为,将受到法律惩罚。
不再是禁区:回顾希特勒的东欧毁灭战
长期以来,德国国防军当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参与的毁灭战在德国是一个禁忌话题。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纪念展的主办者试图打破这一禁忌。在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的现在,我们再探一下这个话题。
德国亚琛民主工会
亚琛媒介介绍了在纳粹统治后成立的德国第一家民主工会。六十年前一个伟大的日子,在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时刻,80名来自亚琛手工业同业会的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德国第一家民主工会的成立大会。
德国修改集会法,限制新纳粹
周五,德国联邦议院以多数票通过了主要针对新纳粹游行的集会法修正案。将来,谁赞同、美化或维护国家社会主义的暴力行动,可判最多3年徒刑或处罚款。新法尤其禁止极右游行在重要的纪念地附近举行。
前一页面
第15 页,共1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