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石油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料。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暴增55% 俄罗斯成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
今年五月,中国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再创新高,比去年同期递增了55%。至此,俄罗斯已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给国。由于侵乌战争引发西方制裁,俄罗斯炼油厂正在廉价抛售原油套现。
中国国企据称正与卡塔尔谈判液化天然气交易
多名知情人士对路透社表示,中国国有能源巨头正与卡塔尔深入谈判,投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北田东扩及签订长期购买能源合同。
谁在从乌克兰战争中发财?
乌克兰战争之下,世界正面临着急剧的经济滑坡,但有些行业和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比以往收入更好。我们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军工业。
俄军攻入北顿涅茨克 欧盟禁止进口75%俄石油
俄罗斯军队继续向乌克兰东部重要目标推进,并控制了大城市北顿涅茨克的部分城区。顿巴斯地区现已成为俄军下一个目标。欧盟特别峰会此间就禁止进口75%的俄罗斯石油达成一致。
迄今最严制裁:欧盟同意禁止逾2/3俄石油进口
欧盟27个会员国数週来为了是否全面禁运俄罗斯石油激烈讨论,直至30日终于取得共识,决定禁止部分俄国石油进口,以“削减俄罗斯战争机器大量的资金来源”。
好消息!德国暑期9欧元低价车票来了
今年6-8月在德国,只需购买9欧元月票,就可以任意乘坐区域火车和公共交通。同时,燃油税也将削减。
施罗德退出俄罗斯石油公司监事会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将停止在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担任监事会成员。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施罗德一直拒绝主动放弃在俄能源企业的职位,因此饱受政界和舆论的批评。德国议会取消了其办公室的预算,欧盟则危胁将施罗德列入制裁名单。
路透社: 中国悄悄加大购买俄罗斯低价石油
根据货物跟踪服务机构Vortexa Analytics的估算,中国5月份的俄罗斯海运石油进口量飙升至接近创纪录的110万桶/日。知情者称,俄罗斯5月份的石油出口量大约为2400万桶,比4月份增长6%。
减少对俄能源依赖 欧盟公布3000亿欧元计划
欧盟周三宣布“REPowerEU”能源计划,未来将投资3000亿欧元,加速能源转型以减少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联邦议院通过法案: 必要时国家可没收能源公司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德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联邦议院周四通过新版能源安全法,规定必要情况下,政府可以接管能源企业。
匈外长反对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禁运政策
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对外表示,如果欧盟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将会摧毁匈牙利经济。问题是,布达佩斯会一票否决欧盟的制裁计划吗?
禁运俄罗斯石油 说来容易做来难?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西方国家对莫斯科政权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尤其是针对该国的经济命脉——能源产业。但制裁效果究竟如何?
G7承诺逐步淘汰俄石油 乌方证实60人命丧学校空袭
七国集团8日针对俄乌战争召开会议,会后承诺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但并未在声明中说明具体作法为何。同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证实,7日在乌东一场学校空袭中有60人丧命。
美国宣布新的对乌军援 德国许诺提供自行火炮
拜登周五宣布新的对乌军援计划,总价值达到1.5亿美元。欧盟仍在为如何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而争论不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再次向德国总理肖尔茨发出了访问基辅的邀请,而且是在俄罗斯庆祝“胜利日”这天。
德语媒体:遭欧盟“封杀”的俄罗斯石油去哪儿啦?
遭受欧盟“封杀”的俄罗斯石油去哪儿了呢?《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买家就在亚洲。《新苏黎世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中国坚持清零政策令在华外企失去信心,而北京亟需在应对新冠病毒问题上出台令人信服的应对措施。
欧盟对俄石油禁运计划引争议
欧盟计划出台对俄罗斯第6个制裁方案——今年年底前逐步实现石油禁运。相关提案将在欧洲议会或多数支持,不过,经济学家们怀疑其有效性。
莫迪访德谈双边合作 俄乌问题分歧仍在
由于新德里政府仍未正式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使得印度成为西方各国近来拉拢的对象。周一,印度总理莫迪到访柏林,和德国总理肖尔茨共同出席两国政府间磋商。
拜登劝莫迪少买俄石油 印度批美搞错重点
拜登11日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在线会晤,就印度加大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做出“呼吁”,但印方却拿出欧洲当作反例,说印度二月的采购量还不及欧洲一个下午的订单。两人还讨论了什么议题?
俄流亡石油大亨:普京已意识到“军事手段无法解决问题”
流亡中俄罗斯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认为,在乌克兰问题上,普京现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他目前只有两个选择。
欧美达成天然气协议 德欲大幅减少对俄能源依赖
为减少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燃料进口的依赖,美国与欧盟达成新的天然气协议。与此同时,德国宣布计划在年中前将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减半。
俄罗斯向中国靠拢 中国愿意吗?
俄罗斯正在远离西方,希望与中国更紧密地结盟。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有多密切?而中国是如何面对俄罗斯的这种亲近?中国能把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这碗水端平吗?
直接供应美国石油换制裁松绑?委内瑞拉释放两美囚
迹象显示,美国将放松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制裁,以增加其原油供应。本周二,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立即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美国禁运俄罗斯能源 俄称美方发动经济战
美国总统拜登定于周二宣布对俄罗斯新惩罚措施,其中包括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和天然气。克里姆林宫称将“严肃思考”。
为制裁俄罗斯:美国和委内瑞拉举行石油谈判
在西方致力于全球孤立俄罗斯背景下, 普京盟友、富产石油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和美国商定,继续双边石油谈判。
以牙还牙! 俄威胁切断天然气供应
作为对德国叫停天然气项目北溪2号的报复,俄罗斯正在考虑对北溪1号天然气供应实施禁运。俄方还发出警告,不要对该国石油发出禁令,这将推动价格大幅上涨。
石油巨头跟进抵制 美加切断与俄央行往来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第六天,国际制裁持续升级。石油巨头“壳牌”(Shell)跟进“英国石油”(BP),2月28日宣布将全面切断与俄罗斯的业务往来。美加同步禁止与俄罗斯央行的往来,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重手制裁。
中银新加坡分行停止为俄石油贸易融资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停止为任何牵涉俄罗斯石油的交易融资。与此同时,新加坡外长宣布,鉴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空前严重性”,新加坡将对俄罗斯实施“适当的限制和制裁”。
地缘政治紧张 欧洲国家挥别俄罗斯天然气
二十年前竣工投产的亚马尔天然气管道,每年运送33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到波兰、德国等欧洲国家。今年冬天,俄罗斯突然掐断了这条管道,而如今乌克兰战争爆发,更是让欧洲人警醒: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绝非长久之计。
中国、东欧和拉丁美洲:俄罗斯的好友们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可能也会使得莫斯科的盟友们感到不安。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了军事行动的背景下,哪些国家可能继续选择与莫斯科站在同一边?
中石油子公司倒卖原油1.8亿吨 被调查处理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石油)因下属公司倒卖近1.8亿吨进口原油,被国务院联合调查组调查处理。
汤加火山爆发,竟导致秘鲁海滩变黑?
秘鲁的海滩在1月16日从金色变成了黑色,起因是一场原油泄漏事故。有人将这起事故归咎于近日汤加火山的爆发。
中伊宣布启动25年全面合作协议
中伊双方于去年三月签署了25年全面合作计画协议,并在今年一月宣布启动该合作协议,这一广泛的伙伴关系将涵盖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和通信等领域。
遏止油价攀升 美国释出五千万桶战略储备原油
美国政府表示,他们将释放5000万桶原油,以努力降低油价。印度很快宣布它也将释放500万桶。
中国将公布释放原油储备细节
美国正在拉拢长期盟友日本和韩国以及中国和印度,考虑联合释放石油储备,推动油价下跌。中国国储局表示正在进行原油储备释放工作。但这可能只是旨在平抑中国国内能源价格。
英国燃油危机持续 军队帮助运油
由于卡车司机人手严重短缺,英国一些加油站已无法得到补给。
挪威政坛震荡 工党组阁
保守主义首相执政8年后,挪威政坛向左倾斜:未来4年,这个北欧石油大国将由以工党为首的中左翼联盟执政。
牵动石油财富和未来的挪威大选
挪威为期两天的选举已经于9月12日开始,奥斯陆可能会出现权力更迭。同时这次大选也牵动该国能源政策:这个盛产石油的北欧国家是否会逐渐放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联邦调查局截获输油管黑客所得赎金
对美国最大燃油供应商“殖民管道”公司的黑客袭击事件暴露了美国基础设施的脆弱面。不过,现在,付给敲诈者的赎金中至少大半已被追回。
网瘫后,油管公司支付黑客500万赎金
遭到袭击的美国输油管道正在逐步恢复运营,燃油供应最迟在下星期能够全面恢复正常。与此同时,彭博社则爆料称,管道运营商曾经在第一时间向黑客支付赎金,无奈黑客提供的解密工具速度过慢,最终仍只能使用备份数据来恢复系统。
美输油管网遭袭后 出现部分供应紧张
美国最大输油管线遭网络攻击后,预计情况近期会恢复正常。此间,事故对经济造成的后果日益明显,有关方面正全力查实作案人。
FBI:"黑暗面 "木马使美输油管网瘫痪
美国怀疑俄罗斯黑客组织使用一个名为"黑暗面 "(Darkside) 的恶意软件木马对美国最大输油管线进行了网络攻击。
美输油大动脉遭黑客袭击 多州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最大成品油管道商科洛尼尔管道运输公司(Colonial Pipeline)遭遇网络袭击后,华盛顿周日宣布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此次网络攻击中使用的是一种勒索软件。
苏伊士运河:100亿美元的货物被困
“长赐”号巨型货轮已经困在苏伊士运河多天。苏伊士运河交通陷入瘫痪,来往数百船排起长龙,航运损失不断增加。轮船脱困,疏通河道恢复正常可能还需要不少时日。
德黑兰:中伊周六签署25年合作协议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伊朗和中国周六午间签署25年合作协议。该协议包含“政治、战略和经济”等多个部分。目前,中国外长王毅正在伊朗访问。
芯片是如何成为了“数字时代的石油”?
如果你现在苦于买不到新的PS5,恐怕要埋怨全球芯片短缺的现状。芯片短缺意味著什么?围绕其供应又存在著怎样的地缘政治复杂性?
最后时刻打击北溪 特朗普政府启动制裁
针对俄德输气管道“北溪2号”,美国之前只是威胁制裁,未付诸于行动。特朗普离任前两天,白宫出台正式制裁措施。一艘俄罗斯管道铺设船成为了制裁目标。
日本促进绿色增长 将禁售燃油汽车
日本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日本将在未来十几年内淘汰传统燃油汽车,只销售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
菲律宾恢复南中国海石油勘探 希望与中国合作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取消在南中国海争议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能源部长库西期待加快与北京就能源合作项目的谈判。
FinCEN密件:违规交易如何令20名海员丧生?
与叙利亚的石油交易虽被明文禁止,但实际仍在进行。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一项有关国际洗钱的研究文件证明了这一点。土耳其最大的石油公司也疑似卷入其中。
纳瓦尔尼解除人工昏迷 德俄油气管争议继续
柏林夏里特医院周一解除了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尔尼的人工昏迷状态,他可对外界作出反应。对纳瓦尔尼的未遂毒杀在德国引发是否应终止与俄罗斯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争议。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1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