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石油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料。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外交政策在悄悄变化
曾任美国国务院东亚司司长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霍尔布鲁克在南德意志报发表文章,评论与中国有关的三件大事:朝鲜表示将关闭核反应堆、苏丹同意联合国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遣维和部队和缅甸军人政权的代表上周与美国政府代表会晤,商谈缅甸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姬问题。朝鲜、苏丹和缅甸与中国关系密切,现在这三国的当权者都向美国做出了让步。文章开门见山地写道:
欧洲能源峰会—能源不能作为政治手段
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的欧洲能源峰会周日落下帷幕。除了东道主,克罗地亚总统梅西奇之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来自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马其顿,黑山,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希腊和欧盟国家的高级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同就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问题进行了磋商。德国之声记者Gordana Simonovic报道如下。
伊朗中国洽谈石油储备问题
中国能源问题: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个周六(5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教授作客波恩莱茵论坛,作了一个题为《世界能源形势与中国能源外交》的热点论题报告。余教授本人也是国家哲社科基金项目“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研究”和上海市哲社科规划课题“世界能源政治与中国全球油气战略”的主要负责人,深谙大国石油战略博弈以及中国能源外交的现实困境。其报告以事实为依据,呈述主要观点如下:
埃塞俄比亚采油与工人生死
周二,埃塞俄比亚反叛武装力量对欧加登地区石油勘探营地发起袭击,65名埃塞俄比亚人和9名中国职工被打死,七名中国职工遭绑架。‘欧加登民族解放阵线’通过互联网表示对这起事件负责。南德意志报介绍了当地的政治形势:
中国修建缅中油气管道
中国修建缅中油气管道
“龙熊之吻”-胡锦涛访问莫斯科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周一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三天的访问。中俄关系半个世纪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和谐,两个大国正在静悄悄地为经济、能源和安全领域的合作“提速”。但是,鉴于中国经济对俄罗斯影响的深入,有俄罗斯人担心,俄罗斯熊与中国龙搞“热恋”是在玩火。
欧盟计划统一燃油税
欧盟雄心勃勃又要统一燃油税了,但其难度之高,恐怕又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闹剧。
胡锦涛访问苏丹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目前正在进行其为期十二天的非洲之行。胡锦涛十分注重进一步加强北京同非洲大陆的传统友谊。而其此行目的之一,是要扩展双方的贸易往来。早在胡锦涛出访之前,北京就已宣布,将同有关非洲国家签署一系列经济合作协定。二月二日,胡锦涛到访苏丹,国际社会普遍希望北京能利用其政治影响力,促成达尔富尔危机的和平解决。
中国在非洲面临的新挑战
从本周二开始,胡锦涛主席开始对非洲8国进行为期12天的访问。本次访问从喀麦隆开始,经过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最后在塞舌尔群岛结束。
俄罗斯让中国参与俄沿海石油天然气大项目
十年后伊朗石油出口可能崩溃
过去几个月中,包括瑞士联合银行在内的数家国际银行都断绝了与伊朗的业务关系,德国商业银行近日也宣布从1月31日起中止与伊朗的往来。另一方面,伊朗和中国的能源交易如火如荼,双方刚刚签订了价值160亿美元的天然气开采协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伊朗的石油出口10年后就可能开始崩溃。下面是记者给德国之声发来的报道。
委内瑞拉为何输油给中国?
再度当选委内瑞拉总统的查韦斯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引起世界注目。而至少在名义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感兴趣的不是查韦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查韦斯手里的真正王牌-石油。
油价下跌19月来最低点
目前的石油价格已经降到了19个月以来的最低点。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哈利勒表示,鉴于石油价格的降低,欧佩克组织已经考虑召开紧急峰会。与此同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宣布,准备继续在石油以及能源领域加强国有化进程。
俄白石油冲突暂时得到和解
能源冲突看来已经接近尾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达成一致,现在名为友谊的石油管道已经可以继续输送石油了。白俄罗斯供应石油的管道被中断后,西欧的客户已经连续数日处于无油状态。争执的原因是白俄罗斯向莫斯科索取过境费。
德国开始犹豫是否还退出核能
俄罗斯希望从石油生意里得到更多钱,就算是对前苏维埃成员国白俄罗斯也是如此。而明斯科政府则希望就俄罗斯能源通过本国领土运输收取费用。争执两国其中的一方关闭了石油传输管道,德国也就因此无法再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石油供应。虽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政府已经达成了妥协,但是德国人的忧虑有增无减。
美国反对中国伊朗油气生意
美国反对中国伊朗油气生意
两俄统一就少个独裁者
连接俄罗斯与欧洲的最重要的石油管道周一被掐断,波及了德国波兰和乌克兰。德国每年进口的石油中,有五分之一来自这条名叫“友谊”的输油管道。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相互指责对方应该对输油中断负责。德国政府呼吁冲突双方,履行向欧洲供应石油的承诺。
评通往德国的输油管被掐断
从俄罗斯经白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石油管道被阻断。受到影响的国家包括德国、波兰以及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相互指责对方应对此负责。德国联邦政府呼吁两国履行输送义务。总理默克尔说:法律以及合同需要得到保障。她还宣布将于1月21日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商讨这一问题。德国每年进口石油的5分之一来自俄罗斯。德国之声Sabine Adler评论如下:
两俄相争,德国断油
由于与俄罗斯政府就能源供应发生纠纷,白俄罗斯政府周一切断了从俄罗斯切断了波兰与德国的石油供应。波兰以及德国的炼油厂无法从白俄罗斯控制的“友谊号”输油管道中获得原油。德国联邦经济部周一估计,德国炼油厂还有足够的原油储备,并且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原油。
中国的非洲攻势
新年伊始,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开始了非洲七国之行。在新兴的石油开采国赤道几内亚,李肇星为中国无息贷款援建的广播电视中心剪彩。继15亿欧元的贷款之后,中国外交部长再次许诺给予该国19亿欧元的财政补贴。联想到去年中国国家元首胡锦涛和政府总理温家宝先后访问非洲及北京举办的中国非洲峰会,科隆城市导报惊呼:中国开始了非洲攻势。该报注意到,中国的援助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
石油要国土库曼权力接棒基本定局
土库曼斯坦也是西方重要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国。而这个中亚国家的权力交接问题看来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观察家认为,在明年2月1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现任临时代理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成为已去世的总统尼亚佐夫的继任人。尼亚佐夫自1985年上台以后对土库曼斯坦实行了铁腕统治并推行个人崇拜。而别 尔 德 穆 哈 梅 多 夫正是尼亚佐夫的亲信。德国之声俄语广播记者报导如下。
中国进入非洲和阿拉伯石油真空
2002年安哥拉内战结束后,这个非洲西南部的国家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了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由于桑多斯总统为首的安哥拉政府贪渎腐败,西方国家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不愿提供财政援助。法兰克福评论报发表文章说,中国进入了这个西方留下的真空。德国之声编译如下。
巴基斯坦需要伊朗的油气
正在德黑兰进行访问的巴基斯坦外长卡苏里表示,即便印度无意参与,巴基斯坦也要继续修建该国和伊朗之间的油气管道。在卡苏里访问期间,邻国阿富汗急剧恶化的安全局势也是双方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石油保护主义全球盛行
政府插足石油业务,这一全球发展趋势现也波及挪威。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与海德鲁公司(Norsk Hydro)的兼并之举将使挪威一跃成为海上石油业务大玩家。挪威政府对此表示欢迎。
安南离任不离政治舞台
科菲.安南担任联合国秘书长长达10年时间。在任期内,他不仅在诸多重大国际危机中斡旋,大力推动联合国改革,还不得不一次次面对尖锐的指责。安南自己是怎样看待过去的十年呢?安南最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气氛比较轻松。这位联合国秘书长对过去十年作了一番总结。
“俄罗斯年不过是两国政府需要的政治信号”
本周五,中俄两国总理将在北京共同出席举办了为期10个多月的“俄罗斯年”的落幕仪式。其间,中俄签署了17项以能源和工业合作核心的双边协议。不过近来,一些报道却透露出中俄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德国之声广播中文部记者就中俄关系近期的发展和走势,采访的了德国之声俄语记者罗斯先生。
中国投资委内瑞拉石油项目50亿美元
*
委内瑞拉将向中国提供更多石油
*
中印成功竞标美石油公司油田资产
油价上涨原因有三
美国最大的油田部分停止开采对国际石油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感。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本周一每桶涨至76.62美元,比上周五交易结束时上涨1.76美元。周日晚,英国BP石油公司公布消息说,跨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发现一处“小”裂缝,有四至五桶石油泄漏。因此,阿拉斯加北部普拉德霍湾的油田将部分关闭。德国之声记者沃尔夫就目前的油价上涨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盗窃石油罪:死罪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最近批准了对两名石油盗窃团伙首要分子的死刑判决,案犯丁汉勤和罗星国被执行死刑。这是中国首次对盗窃石油的犯罪分子处以极刑。世界报写道:
德国一小镇欲摆脱对油气的依赖
德国城镇可以不再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吗?德国小镇下哈兴希望借助当地的地热资源,实现能源独立的梦想。
中国欲与阿拉伯石油国建自由贸易区
*
俄中伊携手-石油掌握八国峰会
近年来世界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世界经济面临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期间相类似的困境。由于中东和海湾形势动荡不安,蕴藏丰富油气资源俄罗斯对世界能源供应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周周末圣彼得堡八国峰会讨论的主题正是能源安全问题。德国之声编译时代周报的评论如下。
巴第杰油管建成,中亚摆脱俄罗斯
15位国家元首、30位政府首脑,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金,今天都应邀到土耳其参加隆重的巴-第-杰石油管道启用仪式。这条超级管道将会改变全球能源市场的势力分布。
中国与西欧角逐俄罗斯能源
八国集团峰会将于星期六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东道主普京宣布能源安全是本届年会的主题。每日镜报注意到,西欧与中国正在为俄罗斯的能源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
伊朗石油和中国多胡萝卜式外交
伊朗核争执引起西方世界的格外关注,使其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因为西方世界认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声明不过是借口而已,伊朗的真正动机在于制造核武器。联合国为此在其针对伊朗的决议草案中对伊朗发出了启动制裁措施的威胁,并表示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的可能性。然而,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威胁唯有在获得俄罗斯和中国的支持下,才能真正发挥效应。而中国之所以迟迟犹豫不定与其经济利益的考量是分不开的。
俄罗斯石油大亨判刑周年
俄罗斯石油大亨,克里姆林宫尖锐的批评者霍多尔科夫斯基曾是俄罗斯首富。去年5月31日这一天,霍多尔科夫斯基在一场颇具争议的审判中被判9年徒刑,罪名是欺骗和偷税漏税。判决宣布后,霍多尔科夫斯基被送进西伯利亚的一个监狱,离莫斯科5500公里。
中亚输油管道开通
上周,哈萨克斯坦的工程师打开了新建成的输油管道阀门,被称为黑色黄金的石油第一次通过输油管道从外国流向中国。以后中国每年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一千万吨原油,以满足国内对能源的饥渴。南德意志报就中美俄三国对中亚石油资源的争夺写道:
欧洲油气管道是否安全?
在西欧的地下,蔓延着一个总长达到3万公里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网络。这些管道就象欧洲的血管一样,为这里输送着能源。但是,运用如此庞大的地下管道网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是否安全呢?在前不久召开的汉诺威技术展上,专家们认为,尽管全世界范围内的安全标准不尽相同,但欧洲油气管道所带来的危险可能依然是很低的。
柏林也讨论非洲石油
非洲的石油生产即便在德国也成了政治议题。4月26日晚,柏林召开了有关非洲产油国发展前景的讨论会,联邦发展援助部长维乔雷克措伊尔女士以及非洲发展银行新任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是最重要的谈判代表。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俄罗斯开始建造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
*
货币基金和世行谈论油价和中国汇率
原油价格的一再攀升再次引发工业发达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之间的政治争论。上周六,在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召开的春季年会上,欧佩克拒绝了工业国提高原油开采量的要求。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在这场讨论中引发激烈的争执。
中国在非洲的能源经济利益
胡锦涛结束美国之行后,前往沙特阿拉伯和非洲三国访问。法兰克福汇报认为,胡锦涛这次选定的出访路线绝非偶然。中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能源紧缺的掣肘,中国急需寻找新的能源合作伙伴:
俄专家建议加强俄中石油合作
伊朗:挟“石油”以令诸侯
面对伊朗核想要发展核能的野心,分析家们担心这会促使伊朗扩张武库以及在战略上做出改变,从而危及到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路。而这也意味着,如果美国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的话,世界石油贸易将受到重创。
石油欧元取代石油美元?
与中国一样,阿联酋也因为持有太多美元储备而有了对美国进行政治施压的资本,譬如用欧元作为替代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变得那么容易被“敲榨”了吗?
政治挂帅的中国石油价格
4月1日起,中国对高级轿车、游艇和高档手表等商品征收消费税。此前,政府已提高了燃油价格。商报说,“在中国石油价格是一个政治问题,政府担心任何一次提价都会引发抗争”,该报援引专家的评论继续写道:
中国到处寻找石油
中国国有企业在寻找新的原料来源时富有创造力,一点也不扭捏作态。中国还和一些有争议的政权,如苏丹、尼日利亚和伊朗做生意,只要有“油”就行。
前一页面
第15 页,共1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