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环境保护
环保,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为格陵兰的秘密财富而战
气候变化的后果之一是:格陵兰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容易得到开采。但是,一些因纽特原住民担心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前来淘金,而留下的环境恶果却要他们来承担
废纸回收在德国成亏本买卖
德国居民的废旧纸垃圾不断膨胀;但回收企业靠它已赚不了什么钱。网购火爆有可能间接带来不良的后果,将为此买单的是我们每个人。
疫情带来“环保福利”?远景不容乐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不断攀升,令民众感到恐慌。而长远来看,这场疫情是否也会带来一些积极效应呢?专家提醒,空气质量的略微改善只不过是短期效应而已。
民调:多数德国人赞同禁止短程飞行
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出于气候保护原因,67%的德国人赞同禁止短程飞行。
特斯拉建厂受阻 勃兰登堡遭受压力
特斯拉计划在勃兰登堡建厂,但现在却不得不暂停在工厂用地伐树的前期工程。著名经济学家和多名政界人士纷纷对行政部门提出批评。
瑞士的太阳能滑雪缆车
瑞士山村Tenna是阿尔卑斯山地区以生态方式发展冬季运动的先锋。问题是,滑雪到底能不能做到不破坏环境?
世界经济论坛迎来五十岁生日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迎来了五十岁生日,因此今年与会的嘉宾也会比以往更多:美国总统特朗普、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的"年度人物"以及诸多各界名流。
西门子拒绝向环保人士让步
环保人士的期望落空了,因为西门子总裁凯飒(Joe Kaeser)拒绝让步。他表示,西门子不会改变参与澳大利亚煤矿项目的计划。
环保少女喊话西门子:勿助澳大利亚煤矿项目
在澳大利亚大火火势难熄的背景下,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敦促西门子重新考虑为澳大利亚一个有争议的煤矿提供设备的计划。
保护小绵羊 德国放松猎狼法案
德国农民今后可以更为自由地捕杀野狼。一部新法案将有助于农民更好地保护牲畜,免受数量日益增加的狼群威胁。
作秀还是随手发推?通贝里火车照余波不断
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周六在从马德里气候大会返回斯德哥尔摩的途中,发布了一张推特照片,展示了她在拥挤的德国高铁上席地而坐的画面。随后,她与德国铁路的“口水战”,引发了高度争议,不少政界要人也纷纷发声,更有不少阴谋论者认为通贝里散布假消息。
德国铁路:通贝里不但有座 还是雅座
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在Twitter上称自己搭乘拥挤的德国高铁只能席地而坐。周日,德国铁路做出回应称,通贝里不仅有座位,而且还是一等车厢的座位。
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的漫长回家之路
在经过了数月之久的漫长旅行,两次乘坐帆船穿越大西洋,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她在德国境内搭乘的火车拥挤无比,订不到座位的她只能坐在通道地上。
长平观察:中国环保抗议为什么成功?
广东茂名文楼镇居民经过几天“血战”,赢得了又一场环保抗争的胜利。时评人长平认为,并非环保题材本身,而是抗争者的勇气、决心、力量和坚韧让当局感到害怕。
台湾绿能之路
台湾政府计画原计在2025年要让核能退场,但2018年一项支持核电的公投通过后,台湾绿能发展之路该如何向前走?
环保与创意的结合
清理回收海上塑料垃圾的工业船、用剩余面包和面虫做出来的高蛋白、木制的高层建筑——这些都是今年环保设计奖Ecodesign奖的获奖作品。这一奖项旨在表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发明,这也是德国最高级别的环保奖。
世界气候大会临近 各地举行环保示威活动
为加强气候保护,“星期五为未来”运动第四次呼吁举行示威。定于下周一(12月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的世界气候大会将成为这一全球抗议活动的主场。
包装垃圾创纪录 德国寻找民间最佳行动
德国产生的包装垃圾总量在2017年达到历史最高,主要原因包括网购和餐饮外卖盛行。所谓“包装垃圾”不仅仅是指塑料包装,还包括那些随用即扔的纸袋包装和快递纸箱等。为了减少这些垃圾的产生,德国民间有哪些妙招?
德国教育部长:不会单开一门气候保护课
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府将“气候保护”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德国教育部长表示,不会照搬意大利做法。中小学阶段还是基础教育为重。
钟爱二手货的德国人
跳蚤市场人满为患;Ebay买卖博大精深……在讲究“实用主义”、颇有环保意识的德国,二手商品以及二手市场的盛行不足为奇。可以说,这其中既有实惠,又有情怀。
英国暂停运用引争议水力压裂技术
对是否可以假手水力压裂技术开采地下油气,存有激烈争议,英国亦然。迄今为止,对该技术的支持来自保守党,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变。
说到做不到又如何?德国再定电动汽车“小目标”
在中国大力降低对电动汽车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德国却不断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不管以前的说得到做不到,总理默克尔又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定下新的“小目标”。
“一次性社会”难以为继
”一次性社会“里,消费者不再关注产品是否经久耐用,而是是否时尚方便,于是就有了”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内衣“,即便是价格不菲的智能手机,也很难熬过一年一次的换代压力。但专家认为,这种消费模式是在消耗地球的未来,因此必须尽早改变。
德国焚烧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隐患?
德国的垃圾回收率虽高,但被送往焚化炉的垃圾数量却不断增加。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而部分炉渣甚至被用于造路的材料中。
中国的“为气候罢课第一人”孤身奋战
当16岁的Howey Ou(欧泓奕)看到“星期五为未来运动”在中国找不到粉丝时,她成为中国首位为争取气候保护而罢课的学生。
一举两得的塑料垃圾编织作坊
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的一间小作坊,将废旧塑料垃圾转化为耐用的手提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作坊里的百余名女工,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G20比一比,德国人用纸比谁都多
在所有G20国家中,德国人均使用的纸张和纸板数量稳居第一。不断增长的网络零售市场成为纸张消费的幕后推手。
抗议气候变迁 示威者堵住IAA入口
周六、周日连续两天,大批示威者在法兰克福车展大门前举行示威,呼吁人们开污染更小、更环保的汽车。
旅游破坏环境 还能去远方吗?
面对气候变迁危机,旅游记者Paul Sullivan反思了自己的工作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伤害,并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减少旅游。
德国"限塑令"瞄准轻质手提塑料袋
自从塑料购物袋收费以来,在德国超市使用、购买塑料袋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对于德国环境部长而言,这一步迈得还是太小:这位女部长希望让所谓的轻质手提塑料袋彻底从超市消失。
航行两周 瑞典气候“红人”终抵纽约港
“为了气候 周五罢课”运动的发起人、瑞典中学生格蕾塔·通贝里在历经了14天的海上航行后,抵达了纽约。为了避免排放过多温室气体,她拒绝乘坐飞机,而是乘坐帆船跨越大西洋。她在纽约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就向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喊话。
北极净土难逃塑料污染
北极之地,也被塑料微粒严重污染。世界之大,哪里还有纯净的生活?
中国严查稀土巨头 意在贸易战?
在中国是否动用稀土王牌打贸易战备受关注的时候,中国国有稀土开采公司因环保不合格受到通报批评,接下来会停止开采吗?
德国人与肉的“不解情缘”
德国素食者队伍在不断扩大,尽管如此,德国廉价肉类产品的生产有增无减,原因何在呢?
评论:德国与塑料袋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禁止塑料袋。德国之声评论员Tamsin Walker认为,号称的世界环保冠军德国,早就应该加入这个行列了。
中国环境治理:初战告捷 任重道远
雾霾、饮用水污染以及土壤毒化等问题,在中国普遍存在。五年前,中国总理李克强正式向环境污染问题“宣战”。五年后的今天,环境问题虽依然存在,但情况的确已有明显好转。
特朗普自夸“环保尖兵” 反对者批欺骗选民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就连首重经济发展的中国都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开始着重气候政策。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却认为美国已经做得够好,不必牺牲经济也可以达到“领先全球”的环境保育成就。
武汉新洲垃圾焚烧厂项目引发警民冲突的背后
民众出于环境担忧反对建设项目的抗议事件在中国各地时有发生。数日来武汉新洲垃圾焚烧厂项目引发的冲突愈演愈烈。警方是否在驱散人群的过程中动用暴力?
因为我们 荒芜的沙漠不断扩大
地球三分之一的陆地被沙漠覆盖。而且荒芜的沙漠还在不断扩大,这主要是出于人为原因。土地的过度使用和对森林的滥砍滥伐都给原本肥沃的土壤造成破坏。
加拿大也将颁布"禁塑令"
环保人士警告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被排入大海。作为拥有全世界最长海岸线的加拿大也打算采取更多措施减少塑料垃圾。
从超市垃圾箱里捡吃的?小心犯法!
在德国,从超市专门丢弃食物的垃圾箱里捡东西是违法的,被看作是盗窃行为。这受到很多环保人士诟病,认为这是在鼓励浪费。
电动单车到底有多环保?
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滑轮——想要轻松出行又环保,现在有多种选择。不过这些电动单车其实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环保。
罢课变休学! 瑞典女孩专注环保
正值16岁花季年龄的少男少女们,有的想成为学生发言人,也有的想成为班里的笑星。全球气候罢课运动发起人通贝里却做出暂时离开校园的决定。她计划休学一年专注于环境保护。
欧洲议会选举: 环保与民粹的胜利
欧洲议会选举周日完成了全部投票。在德国,联盟党得票受重挫,社民党更遭遇滑铁卢,重视环保议题的绿党则成为大赢家。在法国等国,右翼民粹主义者高歌猛进。
欧洲绿党强势崛起 年轻人疾呼关心环保
绿色浪潮席卷欧洲议会,年轻人票投绿党为气候发声。全球暖化警钟早已敲响,这个结果是否会实际影响欧盟甚至是全世界更关心气候变迁议题呢?
每小时扔掉32万个 德国塑料咖啡杯成灾
德国国内,塑料咖啡杯的年度消费量近30亿只。它们都无法回收利用。怎么办?联邦环境部长似有一高招。
180国决定减少入海塑料 唯独少了美国
除了美国之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同意达成协议,大量减少进入海洋的塑料数量。而德国步子迈得还要更大。
气候变迁运动中的德式“乌托邦”
在德国,城镇在抗击气候变迁的斗争中居领先地位。巴伐利亚的一名镇长经营一家日用品商店,供应本地产品,有意籍此为本地降低碳排放量贡献一分力量。这个自发性的环保项目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反抗灭绝:有创意的环保示威
全球各大城市环保人士开始了新一轮抗议示威——甚至有时还和警方发生冲突。
欧委会主席竞选人将提议全球禁用一次性塑料
欧盟委员会主席职位竞选人韦伯警告说:“如果我们不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迅速果断地阻止塑料对海洋造成的污染,问题到下一代将积重难返。”他表示将提出一项禁止一次性塑料的全球条约。
前一页面
第5 页,共2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