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法兰克福车展
法兰克福车展(IAA),全球规模最大的车展,有“汽车奥运会”之称。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国人为长春设计新汽车城
丰田立志击败通用,成为世界汽车头牌
汽车产业的日子并非容易。经济不景气和高居不下的油价是一方面原因,质量不过关,彼彼出现纰漏,是另一方面原因。然而,日本的丰田却是一家独秀。丰田决心取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006年创下销售900万辆汽车的业绩。
中国2005年共销售汽车400万辆
中国2005年共销售汽车400万辆
外国汽车品牌抢占德国市场
2005年,外国汽车制造商在德国市场加大了攻势。根据汽车制造国际商协会(VDIK)的报道,由于推出了多款新车型,外国品牌在德国市场所占的比例从2004年的35.1%增长至35.4%。相应地,德国本土汽车在本国市场占64.6%。
中国汽车企业进军欧美市场
中国两家汽车公司吉利和奇瑞打算在2006年打入德国市场,具体合同目前还在商谈之中。吉利还瞄准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
德国宝马去年在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增加36%
中国汽车行业的三只“小老虎”虎视眈眈
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寻求国际市场。时代周报报道说,虽然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家还不能成为欧洲名牌厂家的竞争对手,但吉利、江陵和华晨三家正在设法打开德国市场的大门:
中国汽车市场好日子已到头?
一项问卷调查表明,国际汽车业经理人员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已经结束,未来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曾长期独霸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业务大幅下滑。
2005/06世界汽车市场:中国掌握亚洲速度
欧盟声明:在汽车问题上继续观察中国
12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对欧中之间的汽车贸易问题表示严重关注,并表示保留向WTO申诉的可能性。并不象有些媒体报导的那样,已经向WTO申诉了,而仍然是持威胁的态势。
日本汽车制造厂家在中国超过了竞争对手德国
上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中国正在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沉重代价。它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中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准备着手研发再生能源和替代性能源,但是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70%的能源消费仍然取自煤炭。加上日见增多的汽车,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令人担忧。
汽车成为中国人消费时尚
中国正经历消费革命。拥有一辆汽车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梦寐以求的愿望。法兰克福星期日汇报认为,中国人的富裕程度在提高,西方的个人机动形式正成为追求的榜样。该报写道:
欧盟中国汽车贸易战一触即发
欧盟汽车业对中国强烈不满,主要问题是中国提高汽车配件关税,设置外国企业投资壁垒。欧盟工业专员菲尔霍伊根表示,如果没别的办法,就要向世贸组织起诉。这意味着一场汽车贸易战。今年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冲突可谓一波追一波。
奔驰中国,为时不晚
奔驰汽车在中国地位崇高,但是戴姆勒-克莱斯勒进入中国市场时间却比大众和奥迪晚了20年,比直接对手宝马也晚了一拍。在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严重缩水的今天,戴克在中国将走什么路线?
欲驱逐越野车“陆风” 欧盟和汽车会商量对策
毕马威: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潜力巨大
中日调整汽车赛事日程
中日调整汽车赛事日程
德国为中国培训汽车技工
同中国经济一样,中国汽车工业的高度增长让世界叹为惊奇。中国虽然不缺汽车,却缺乏汽车专业人才和汽车修配网络。在德国下萨克森州,14名年轻的中国人正在接受严格的汽车修配技术培训。
中国离汽车市场饱和为期不远
中国离汽车市场饱和为期不远
大众公司腐败丑闻曝光
目前,数千名德国大众公司的员工都在担心失去自己的工作,而检察机构正针对公司人事经理和企业职工委员会的成员展开调查。据说多年来,这些职工代表挥霍公款进行旅游,还将餐饮费或其它的娱乐消费在大众公司进行报销。
大众汽车整顿中国业务以挽救市场份额
*
大众汽车:高尔夫越野车不越狼堡
周二(2005年9月27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宣布将高尔夫越野车马拉喀什(Marrakesch)的生产线保留在大众总部所在地狼堡(又译沃尔夫斯堡)。这一决定是大众管理高层与工会经过艰苦谈判后作出的,此举保住了德国的1000个工作岗位,但作为妥协,工人们同意降低工资。
聪明汽车和安全道路:欧洲交通安全科技发展一瞥
提到交通安全,人们通常会马上想到安全带。但前些天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制造商们展现了高科技的解决手段,应用电脑、传感器和无线科技,帮助驾车者安全行驶。
德国汽车界应对中国威胁研讨会报导
中国制造的汽车首次出现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上,在汽车大国德国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车展期间,德国汽车工业界在法兰克福举办讨论会,商讨应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威胁。德国之声记者达扬参加了这个研讨会。
2005IAA法兰克福车展图片集
赴欧参展的中国吉利:红旗、鲶鱼、京戏以及悲壮豪情
选美也好,比武也罢,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似乎总是汽车大腕们的专场倾情演出,中国业界只有看戏的份儿——直到百年过后的第61届展会,也就是2005年的今天,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展厅上空,甚至连京剧演员和“四大美女”都被吉利集团请来助兴。
中国汽车本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受青睐
法兰克福车展先期报道:新型新款尽显魔幻
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将于9月15日至9月25日面向公众开放,专业人士及汽车发烧友可以借机零距离感受现代化科技与人性化设计的完美结合。新时代的轿车已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象征自由的流线型艺术品。
“大众”将在上海开发混合型引擎汽车
欧洲最大汽车公司德国大众与上海同济大学9月8日在沃尔夫斯堡大众公司总部签署一份协议,共同开发使用混合型引擎(Hybridantrieb)的车辆。结合电动和汽油马达优点的这一新型汽车预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投入市场。
日韩把汽车厂办到出口国
西方名牌汽车厂家嘲讽亚洲廉价品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代、丰田等亚洲汽车不仅早已登陆欧美,而且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过去几年里,攻势特别迅猛。不仅如此,日韩等国已开始陆续将汽车生产厂径直办到出口对象国。
全德汽车俱乐部进军中国市场
德国电视台周六系列报导中国汽车交通
德国汽车业:中国汽车暂不是对手
德国汽车业一致认为,虽然来自中国的同行不可能一日之间就在德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内,他们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IAA预示:2010中国车正式入欧
人人都对2005年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IAA)充满期待:汽车厂商们有的希望在此重振昔日雄风,有的欲借此良机,追赶潮流。对一些汽车公司来说,能在如此重要的展览会上展出他们的新车不但意义重大,有的甚至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深圳制造:超级奔驰只要几百欧元
别让这标题吓晕了。这里说的只是超级汽车的超级模型。深圳的这个工厂表明,中国在玩具业里已经走上了高级阶段。
氢燃料公共汽车“奔驰”在北京
今年秋天,三辆崭新的奔驰大公共将行驶在北京颐和园到奥运村的线路上。与其他大公共不同的是,这是奔驰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燃料电池公共汽车,他们不需要汽油或柴油,而是氢气。
哈尔茨与削弱的大众工会
周三,大众汽车公司监事会主席团召集特别会议,就哈尔茨辞职申请进行磋商。消息灵通人士估计,哈尔茨因丑闻撤退大众舞台已是定局,会议今天着重要讨论的是由谁来接替哈尔茨。围绕哈尔茨丑闻事件,德国之声发表如下评论。
首批中国汽车登陆,“陆风”让比利时打寒颤
中国汽车来了,开了半个世纪,终于开到欧洲来了。刚在安特卫普登陆,就在比利时引发了地震。这个头一开,或许就是一个新纪元:中国对欧洲出口结构的新纪元。其深远影响目前还难以估计。
采用天然纤维—福特汽车独树一帜
不一定总是需要用人造纤维,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去年出品的欧洲车型中近270个不同部件使用了从可再生原料中提取的天然纤维。与2000年相比,福特公司使用天然纤维的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首批中国产汽车登陆欧洲
*
通用汽车在中国取代大众成新霸主
*
欧洲汽车市场面临中国廉价车冲击
*
法兰克福国际车展(IAA)前瞻
今年9月中旬,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全球最重要汽车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车展(IAA)将举行第61届。鉴于汽车业在经历相当一段时间的萧条期后重新出现起色,本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将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驾车人对汽车有三种爱法
亚拉(ARAL)石油集团最近作了一个有意思的深层调查,调查的目的是探索德国驾车人的“汽车观”-他们对汽车持的是怎样一种心态。结果是:驾车人大体上有3种“汽车观”-或者说是3种“爱车情”。
大众汽车在中国还能怎么便宜
大众汽车一度在中国“甚嚣尘上”,如今却是每况愈下。中国自造的小汽车价格已经低于3000欧元。难煞了大众汽车。但是,如果不往这个陷阱里跳,就简直无法在中央帝国继续生存下去。
福特欲将旗下富豪生产线迁往中国
关于富豪(Volvo)生产线迁往中国的最后决定尚未作出,不过福特康采恩麾下的欧洲首席汽车集团总裁马克.费尔兹对‘金融时代’德国版说,“中国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市场。因此我们目前正在审核在中国生产富豪车的计划。”为此,富豪与母公司福特加紧合作。此前,福特已在中国建有一个共享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崛起,有望打入欧洲市场
“星期日图片报”从上海报道说,国际汽车制造厂家都在中国有合资生产伙伴。但中国汽车制造厂在没有外国伙伴参与的情况下同时生产自己的汽车型号,以低价向国外推销。该报写道:
德国人系列(11):汽车修理工
纳赫迪加尔今年35岁,是一家连锁汽车修配厂的车间主任,小小的修配厂仅有3个人负责汽车修理,2个人负责办公室,他则总管店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当然包括修车在内。
上海汽车展:德国厂家谨慎乐观
尽管营业额及市场份额有所减少,德国汽车生产厂家在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之际,仍表现出乐观态度。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对德国厂家具有吸引力。
前一页面
第35 页,共39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