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州大选结果:德国政治的风向标
2004年3月1日此前,冯-伯伊斯特展开了一场完全围绕他个人的选战。他的竞选策略是不在乎内容,而是完全为自己做宣传。在专为竞选开办的奥勒咖啡馆里,汉堡市民可以买到有奥勒字样的杯子和体恤衫。市长的竞选班子将一位政治家变成了明星。这种做法不无冒险,但最终成功了。大获全胜之后,冯-伯伊斯特表现得十分谦虚,他说: “选举结果使基民盟信心十足,这是对我个人的鼓励。我们不是自大狂,今后几年我们将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社民党在选举中遭受惨败,,得票率是19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富有个人魅力的冯-伯伊斯特相比,社民党市长候选人米洛显得苍白无力。民意测验显示,很多一向支持社民党的选民也认为冯-伯伊斯特是更为理想的市长人选。这一失败对社民党来说尤为惨痛,因为汉堡是传统的社民党堡垒。社民党在汉堡执政四十多年,2001年被基民盟,自民党和希尔党结成的中右联盟所取代。而现在,基民盟甚至获得绝对多数。社民党候选人米洛昨天晚上表示为这一选举结果承担责任: “我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我在汉堡政治生涯的终结。”
社民党惨败的原因当然不只是米洛本人,他也强调说:“作为社民党人,最近几周在联邦政府实行卫生体制改革,养老金改革之后,来自柏林的不是动力,而是阻力,我想,这应当不是什么秘密。”
无论联邦政府的政策是否是造成汉堡社民党失利的原因,在选举当晚,社民党成员的失望情绪是可想而知的。当选举站关门之后,初步选举结果公布时,很多人便失望地离开社民党党部。绿党的得票率尽管远远高于上届选举,但其追随者仍然没有欢庆的情绪。红绿联盟加在一起的席位没有超过基民盟,绿党对此感到十分沮丧。自民党和两个希尔党都没有达到5%的得票率,未能进入州议会。右翼煽动家希尔在选举失败之后宣布将对选举结果提出质疑。如果这一步失败,他不能对政治施加影响的话,他将远走他乡,可能前往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