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欧盟和日本协议阻击中国"一带一路"?
欧盟和日本签署了一项基础建设协议,以促进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联系。该协议被认为是欧盟和日本对中国的"一带一路"(BRI)的阻击。
惩罚性关税:德外长要求欧盟对美示强
围绕与华盛顿的贸易争端,联邦德国外长预期,欧盟将对美国商品反征惩罚性关税。他强调,"欧盟必须作出反应"。
美国将对欧盟数十亿商品征收关税
10月2日,世贸组织裁决欧盟“未能采取合适措施撤销对空客的补贴”,允许美国向欧盟约75亿美元的商品及服务征税。现在,华盛顿将对这一裁决付诸实施。布鲁塞尔则威胁要采取报复行动。
港警射伤18岁少年惹议 欧盟吁双方克制
中国十一国庆这天,香港街头再次上演警民冲突。随着部份地区爆发激烈抗议,港警在四地发射六发实弹。其中一名18岁少年中弹引发警方过度使用武力的质疑。
冯德莱恩欧委会新班底中两人被议会预审否决
一个月后,来自德国的新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及她的委员会班子就该走马上任了。然而, 欧盟议会无意照单全收她提名的团队。
德国为乌克兰做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谈到联邦总理默克尔时说:"她只谈论乌克兰,但她什么也没做。"泽连斯基对此 "百分之一千"表示同意。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欧盟商会:中国正在陷入危机 国企必须改革
中国领导人对国营企业情有独钟,该领域成长速度很快,但其债务也在同步增长,并在拖中国经济的后腿。与美国的贸易战只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更加缓慢。现在是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德国计划每年接收25%海上获救难民
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说,联邦政府的未来计划是每年接收四分之一在意大利海域获救的难民。
欧盟新专员欲说服特朗普勿“鲁莽”行事
即将上任的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霍根(Phil Hogan)说,欧盟将竭尽全力让特朗普放弃鲁莽的贸易政策,一些英国人对“硬脱欧”的想法是一厢情愿。
“请离开我的小镇”——英式愤怒走红网络
英国绅士风度再次令世人折服:即便他们非常生气,也还是彬彬有礼。本周,一位约克郡大叔做了示范,成为社交媒体的英雄。
意大利总理孔特:由生手到国务活动家
一年半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法学教授。现在,他却是意大利政坛明星。他就是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
伊朗不再对核研究设限
预告时间已经很长。现在,伊朗动真格了:该国将全面展开核研发。不过,德黑兰称,仍愿意对话。
贝塔斯曼:西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投资超中国
中国通过新丝绸之路开发新的贸易路线,引发一些忧虑和批评。贝塔斯曼基金会发布的一项研究则得出结论,包括欧美在内的西方国家在沿线国家的投资总额超过中国。
德语媒体:欧盟不能再犹豫了
德语媒体继续关注香港局势。《商报》发表前驻华大使史丹泽的客座评论,其中指出,香港危机已经进入紧要关头,面对中国,欧盟应该开始发出立场更鲜明的声音。
无核化谈判陷僵局 欧盟敦促朝鲜裁军
朝鲜最近的导弹试射令德国、法国和英国担忧。他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国际制裁,迫使自称核国家的朝鲜裁军。
英国硬脱欧后 欧盟公民失去流动自由
英国如果出现无协议脱欧的情况,英国政府将禁止欧盟公民自由进入英国。但是已经在该国居住的欧盟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不会受到影响。
欧盟:香港的基本自由应继续获得保障
昨天(8月17日),欧盟向香港特区政府发出警告,不要践踏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权利。欧盟同时也提醒香港示威者应保持克制。
欧洲人最关心两件事:移民和气候变化
最新欧盟民意调查显示,移民问题仍然处于第一关注,气候变化跃居第二。
美欧就扩大美牛出口达成协议
美国同欧盟在解决双方贸易冲突的问题上出现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谈判代表周五在华盛顿就增加美国对欧盟的牛肉出口达成一致。
欧盟提名前世行CEO为IMF下届总裁人选
谁应接替拉加德执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数周讨论,欧盟成员国作出了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继者们面对顶头风
75年前,国际社会首次寻求全球经济共同框架。今天,在布雷顿森林创建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等一类多元机构情况如何?
鲍里斯·约翰逊:撒谎成性者入主唐宁街10号
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结果出炉,鲍里斯·约翰逊不出意外胜出,并将出任英国首相。尽管在参与竞争的人选中,惯于撒谎的约翰逊得到的评价最差。
欧洲议员:“香港的自治并非单纯中国内政”
本周四,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有关香港的决议案。议案强调,中国具有恪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国际法义务,呼吁香港特区政府正式撤销争议重重的《逃犯条例》,还呼吁欧盟当局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口防暴装备。
评论:困难时刻的良好选择
悬念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冯·德莱恩当选欧委会主席。德国之声总编Ines Pohl认为,最终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有两个因素:出色的竞选演说、没有替代人选的现实情况。
欧委会的新主席冯·德莱恩
冯·德莱恩成为首位女性欧委会主席。这位基民盟政治家表示,她的目标是让欧盟更团结且强盛。
德国防长冯·德莱恩当选欧委会主席
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在竞选欧委会主席职位的过程中,面临了不少挑战,但她周二仍以些微差距成功当选下一任欧委会主席。
伊朗核协议还有救吗?
美伊核问题冲突继续激化。尽管过去数周冲突逐步升级,但解决相关问题的钥匙恐怕是在欧洲人手上,可是时间并不多了。
德语媒体:德国人如何才能有资格要求中国减排?
人均碳排放显著高于中国的德国,怎样做才能说服中国人进一步加大气候保护力度?面对美中争霸,欧洲又能找到怎样的自身定位?周末的德语报刊评论版,探讨了这些话题。
泽林视点:夹在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雅典
对企业更友好的米佐塔基斯在希腊选举获胜让中国人感到高兴。但是本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即使雅典需要中国作为合作伙伴,也不能完全忽视布鲁塞尔。
容克接班人选对中国“不够友好”?
德国保守派基民盟政治家冯·德莱恩很可能成为下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这位德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防长在德国和欧盟对华政策的态度已经给中国官员敲响警钟。
评论:"海洋观察3号"——彼此挑衅均无必要
将救援船强行驶入兰佩杜萨港的德国女船长被捕后,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这些抗议活动究竟带来了什么结果。本台评论员Bernd Riegert认为,这一行动反而间接帮了意大利内政部长萨尔维尼的忙。
矛头转向欧盟—— 美拟扩充惩罚性关税清单
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刚刚就贸易战“停火”达成共识,而美国紧接着又将矛头对准了欧盟。美国周一发布声明,计划对40亿美元欧盟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评论:达成交易的是欧盟而非特朗普
G20期间,欧盟和南美达成一项贸易协定。这是对美国总统发出的一个清晰信息。德国之声评论员Bernd Riegert指出,大阪峰会本身乏善可陈。
欧盟和南美“南共市”自贸协定谈判完成
欧盟和南美洲国家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已经就自由贸易协定草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为此谈判了近20年时间。
G20峰会的5大热门话题
20国领导人已陆续抵达日本大阪G20峰会,各种非正式的会面已经展开。令人瞩目的话题从全球贸易到地缘政治和脱欧,连续不断。精彩的不只是会场上的正式讨论,而是场边各国对争议话题讨价还价后的决定。
德语媒体:抗美反中 欧洲到底行不行?
面对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欧洲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立场?一些德语报刊评论员认为,欧洲应该即抗衡中国、也反抗美国。
没有德国国籍的德国市长
克劳斯.鲁厄.马德森没有德国国籍,却如何成为德国罗斯托克市的市长了呢?
评论:令人绝望的欧盟峰会--决断力的缺失
哎呦喂!怎么又这样了?欧盟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欧委会人事决定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又在重犯5年前的错误。德国之声评论员Bernd Rieger指出为,欧盟毫无行动能力。
欧盟让3万多难民直接入境
数万难民将可避免葬身地中海的危险以及蛇头的敲诈。欧盟承诺,将直接接纳来自危机地区的数万名难民。
加拿大也将颁布"禁塑令"
环保人士警告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塑料垃圾被排入大海。作为拥有全世界最长海岸线的加拿大也打算采取更多措施减少塑料垃圾。
向美国让步:欧盟宣布提高美国牛肉进口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压力下,欧盟为美国牛肉制造商扩大了市场商机。
欧元区财长就欧元区预算达成一致
法国总统马克龙大约两年前提出的创建欧元区预算的建议取得进展。欧元区财政部长就未来公共预算的要点达成一致,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商榷。
昂山素季和奥尔班共商移民带来的“最大挑战”
前不久,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同匈牙利总理奥尔班共同商议了两个国家目前都在面对的移民所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
全球各国说”不“ 西方国家垃圾该怎么办?
西方国家发现,如今想要处理塑料垃圾的难度越来越大。原因是中国和许多东南亚国家不再想要这些垃圾。如今,虽然这些垃圾流向了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但基本问题仍亟需得以解决。
高质移民人才越来越青睐德国
在海外求职的非欧盟国家专业人才显然越来越看重德国。不过,其总数依然还低,原因在于门槛高。
德国外商投资下降 中资势头减弱
德国仍是国际投资者的重要投资目的地,但受青睐程度有所下降。一项研究显示,作为投资地点,德国有传统优势,但也存在“短板”。
德语媒体:地缘政治的兄弟情谊
普京和习近平大概是世界上会晤频率最高的两位领导人。六周前在北京,现在在莫斯科,三周后,两人还会在日本G20峰会期间再度会面。
意大利赤字超标 欧盟欲启动惩罚机制
意大利不仅面临一场政府危机,现在还遇上来自欧盟的压力。鉴于该国财政赤字状况,欧盟委员会建议对意大利启动惩罚机制。
德语媒体:危险的大国博弈
三十年前的六月三日至四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今都没有一个全面的说法。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政府宁可将这个话题列为禁忌,也不愿做任何解释
德国东西政治生态差异大 右翼民粹东部势力增
在德国东部地区,右翼民粹党派德国选项党在这次欧洲议会大选中获得了相当高的支持率。而立场左倾的绿党,则在德国西部、城市居民、年轻选民中获得了大量选票。德国政治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
前一页面
第35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