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埃尔多安会见欧盟领导人 女士只能靠边坐?
欧盟领导人本周访问土耳其,双方最高层会晤的座位安排不同寻常引起争议。是安卡拉有意给脸色看?布鲁塞尔随即做出回应。
评论:立陶宛挑战中国 风险虽大 却是明智之举
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宣布退出北京出资主导的“17+1”论坛。德国之声评论员Kontantin Eggert认为,此举充分显示出大西洋两岸盟友的精诚团结,在21世纪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德语媒体:欧盟向不公平竞争宣战
上周三,西方七国发表声明,宣称要采取共同行动,制止“有害的工业补贴以及其他有碍市场竞争的商业行为”。声明中虽未点名,但显然矛头直指中国。
欧盟对驻华外国记者处境表示忧虑
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认为BBC记者沙磊离京赴台是驻华外国记者不堪恐吓与阻挠被迫离开中国的又一案例。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则与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打起了“口水战”。
人权与贸易区别对待?企业界呼吁美中合作共存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互相制裁近来不断升级。美国波音公司总裁发出呼吁,应将人权等政治上的争议与贸易关系区分开来。思科总裁也认为,寻找一个合适的共处模式符合美中两国利益。欧盟驻华商会主席则指出,在剑拔弩张的政治氛围下,作为美国盟友的欧盟可能受到的打
阿斯利康疫苗在欧盟更名销售
阿斯利康生产的新冠疫苗已经更名为Vaxzevria。英国和瑞典合资的制药企业阿斯利康生产的这款新冠疫苗可谓是命运多舛,关于此种疫苗接种后造成血栓甚至死亡的消息接连不断,德国政府对于这款疫苗的接种政策和建议也几经更改。
德、法领导人对俄罗斯疫苗持开放态度
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日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会谈,聚焦俄罗斯 "卫星V "疫苗,磋商合作可能。不过,迄今为止该款疫苗在欧盟尚未获批准。
德语媒体:欧洲,准备好与中国角力了吗?
欧盟就新疆问题制裁中国,中国随即反制依旧是德媒关注的焦点。《法兰克福汇报》指出,这已不仅仅是人权问题,美国正在试图遏制在亚洲的新对手。欧洲要不要加入其中?《焦点》杂志则聚焦了世卫组织赴中国调查新冠病毒起源的调查报告。
德语媒体:中俄抱团应对欧美
美国和欧盟接连对中国发布制裁措施之际,中俄两国外长在桂林举行了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摒弃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和搞双重标准。”
“独特设计值得保护” 欧盟法院为乐高撑腰
面对竞争者和模仿者,丹麦玩具制造商乐高打赢了一仗。欧盟法院认为,乐高的一种独特积木设计应该受到保护,要求欧盟知识产权局重新裁决相关争议。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本周,欧盟继1989“六四”之后,首次向中国实施制裁,理由是新疆问题。美英加也采取联合行动。中国则以更强烈的方式予以回应。另外,时装品牌H&M去年的一个旧贴,也引爆了一场“新疆棉花之争”。
德语媒体:冷战2.0已经到来?
面对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紧张不断升级,德国《时代周报》发文问道:“是第二场冷战要到来了吗?还是它已经开始了?”《世界报》则发文指出,中共宣传部门要求各媒体,不要直播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
德语媒体:中国让西方团结一心共同抵抗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指出,骄傲地展示自信的中国正在逼迫欧洲表态,而这种做法刚好将欧洲推向盟友美国的怀抱。《南德意志报》撰文指出,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替代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运动用品市场,新近在中国掀起的对西方服装品牌的抵制可能会带来严重影响。
同拜登视频会晤后 默克尔继续推“欧洲对华政策”
欧盟峰会之后,默克尔总理说,欧洲对华政策将继续贯彻“欧洲主权”,她指出,欧洲同美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并非完全一致。
布林肯:与北约和欧盟的合作较以更关键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访问的最后一天说,美国有决心修复与北约和欧盟友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北京所不希望发生的。
欧洲国际问题权威学者就制裁发表联署声明
继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发表简短声明后,欧洲30多家中国及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权威人士发表联署声明,强调困难时期对话的重要性,指出对研究机构的制裁,损害中欧之间更为广泛的关系。
客座评论:他们反的不是H&M,而是自己
中国爱国网民针对“辱华”企业的怒愤日益激昂,官媒也声称“是时候给这些赚中国人钱的外国品牌立个规矩了”。北京政论家白信认为,目前的这种抵制已经不再仅仅是“东升西降”所透露出来的反西方情绪,而是迅速演化到“反全球化”的决绝。
评论:与美国结盟 欧洲也须付出代价
安东尼·布林肯承诺将全面革新北约同美国的关系。不过,德国之声评论员 Barbara Wesel认为,同这种全新的伙伴关系相辅相成的,也包括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拉拢北约欧盟 美国巩固抗中反俄阵线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24日在北约的演说中对盟国说,美国不会强迫他们选边站,但呼吁盟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共同采取行动,并重申美国将继续支持盟友。
德语媒体:依赖关系让道德批评失去作用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关注了周一上了中国制裁黑名单上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世界报》发表长文阐述道德与盈利两者之间无法兼得的道理。
欧中交恶 投资协议还有戏吗?
随着欧洲就人权问题出台对华制裁、北京立刻祭出反制措施,历经七年艰难谈判的《欧中投资协议》的前景顿时被蒙上了一层迷雾。多名议员成为北京制裁对象的欧洲议会,还会批准这份协议吗?
欧中互相制裁 德国政界反应?
外界关注欧中投资协议是否会受到双边相互制裁影响,欧盟取消23日相关讨论以回应制裁。而在欧盟共同行动后,德国各界的立场也更明显。
专访:欧盟对华"能合作就合作,须对抗则对抗"
欧洲议会议员盖勒(Michael Gahler)是中国对欧制裁名单上的一员。他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欧盟对中国所采取的行动很重要。他也指出,欧盟的对华策略是“在可能合作的地方合作、在需要竞争的地方竞争,在必须对抗的时候对抗”。
德语媒体:制裁有什么用?
欧盟对华制裁以及中国出台的反制措施,成为了德语报刊评论版的绝对焦点。《南德意志报》、《世界报》呼吁进一步升级对华制裁,《奥格斯堡汇报》认为中方反制措施相当短视,《法兰克福汇报》及《新苏黎世报》则担心制裁没有作用。
聚焦遭中方制裁的欧盟实体与个人
欧盟3月22日以新疆问题为由对中方实施制裁。中方对此反应强烈,在同一天宣布反制措施,对欧盟方面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施行制裁。在得知受中方制裁后,这些人员和机构作何反应?
中俄外长联合声明 不点名批美国
到访中国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同中国外长王毅签署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摒弃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和搞双重标准,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该领域对话”。
欧中相互制裁 欧议员警告投资协议堪忧
在欧盟自1989年以来首次因中国侵犯人权而对中国实施制裁后,北京也发动制裁反击,欧盟政治人物对此表示谴责,双方的投资协议因此命运未卜。
美加英欧联合制裁中国 冲突升级
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欧盟周一首次针对中国在新疆迫害维吾尔人的行为,实施联合性制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表声明表达支持。北京第一时间公布制裁欧盟官员和机构。双方频频召见对方大使,对抗意味明显升级。
欧盟委员:今夏群体免疫有希望
正值欧洲多国正经历感染回升和新一轮封禁措施之际,欧委会一名委员表示,欧洲有可能在今年7月实现群体免疫。
欧盟同意就新疆人权问题制裁中国官员
据外交圈内传来的消息,欧盟各国大使本周三同意以侵犯人权为理由,对中国等国家的个人和实体进行新的制裁。一旦正式批准,这将是欧盟自1989年以来首次针对中国的制裁。另据消息,欧盟外交官访问新疆的谈判陷入僵局。
疫苗安全疑虑续延烧 世卫与EMA力挺阿斯利康
在全球多国因担忧安全性而暂停施打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后,欧洲药品监管机构16日出面重申,他们相信施打阿斯利康疫苗的好处仍大于风险。世卫组织也于17日继续推荐该疫苗。
德外长:欧盟预计将对华实施人权制裁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本周二对欧盟可能制裁中国官员表示深为关切和反对。据消息人士,欧盟拟于3月22日批准制裁涉及侵犯新疆维族人权的4名中国官员和一个实体。德国外长马斯也就此表态。
欧盟委员会公布未来10年数字化目标
欧委会提出数字化指南,要求未来十年欧盟将改善信息技术能力及在线提供重要公共服务作为重点,并实现全民高速互联网。
强生疫苗何以抢手?
欧盟最新批准的强生疫苗不仅保护效力高而且储存容易。但也有人质疑,强生公司短期内是否能向欧盟供货。
24港人发公开信 呼吁欧盟对中国说“不”
24名香港活动人士致信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盟高官,呼吁欧盟不要批准与中国的投资协定。有分析认为,对于决心抵制欧中投资协定的欧洲议会议员们,这封公开信可能成为其强大武器。
疫情、脱欧双重重压 英国GDP衰退2.9%
英国国家统计局3月12日发布最新数据,指出今年一月英国的GDP比去年同期衰退了2.9%。一方面,连续数月的防疫措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而英国脱欧也重挫了与欧盟的贸易。
欧委会副主席:支持以民主联盟对抗“数据独裁”
欧委会副主席在接受德语媒体访问时,谈及中国等“数据独裁”国家对民主国家构成的风险,同时表示支持美国组建“民主联盟”的提议。
中国的疫苗外交
目前有数十个国家都在等待中国的援手。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向世界各地捐赠近5亿支疫苗。北京试图迅速走出处理疫情早期的失败,疫苗外交可能是一种挽回颜面的策略。既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抗疫的努力,同时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世卫反对疫苗护照 专家预计疫情明年初结束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都在研究“疫苗护照”的相关问题,欧盟计划今夏推出数字疫苗护照。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却表示反对,其官员同时做出大胆预测。
立陶宛不参加“17+1”机制 计划在台设代表处
立陶宛外交部表示将不会参与中国主导的“17+1”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与此同时,该国宣布今年会在台湾设立一个贸易代表处。中国外交部回应,敦促立陶宛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德国士兵援助葡萄牙 医院属于中国集团
德国为葡萄牙提供医疗人员和设备援助,以支持同为欧盟国家的该国应对新冠危机。不过,德国之声记者发现,德国士兵提供援助的是里斯本一家豪华私人医院,其运作公司属于一个中国企业集团。
爱沙尼亚:欧盟向俄发出 "强烈信号"
爱沙尼亚外交部长称欧盟决定制裁俄罗斯是向克里姆林宫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即:它必须 “履行其国际义务”。此举是对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尔尼被监禁做出的反应。
塞尔维亚:中国最中意的合作伙伴
由于北京“施援”,塞尔维亚的疫苗接种速度快于欧盟。中国还在这个东欧国家大笔投资铁路、钢厂和监控技术。不过并非人人都乐见这一发展。
德语媒体:捍卫人权也是现实政治
中俄两国都是人权记录欠佳的专制国家,但欧盟在商讨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同时,却在庆祝同中国达成了投资协定的共识。
中国CGTN绕道法国争取欧洲播映权
英国在2月初吊销了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英国的牌照,中国也予以回击,禁止英国国家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继续在中国播放。现在,CGTN转往法国寻求解方。
德语媒体:台湾凭什么给德国救急?
德国汽车业芯片供应告急,德经济部长向芯片生产大户台湾求助。德国媒体认为,这或许是柏林重新审视对台政策的一个契机。
中俄积极推展疫苗外交 世卫吁各国投入COVAX
在中国丶俄罗斯与欧盟个自推展疫苗分享计划之际,世卫组织18日呼吁各国齐心投入该组织主导的COVAX机制,以确保全球疫苗分配的公平性。
无论对美对中 欧盟决心更坚定维护自身利益
欧盟计划对美、中两国均采取更强硬贸易政策。欧委会周四(2月18日)公示相关建议。
爱沙尼亚情报部门:北京有明确的目标
爱沙尼亚情报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应警惕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避免出现“一个由北京主导的被静音的世界”,此举引起中国官方的抗议。
55万剂中国疫苗运抵 匈牙利被指“单打独斗”
首批来自中国的疫苗周三运抵匈牙利,该国在抗疫战也与欧盟分道扬镳,在遥远的布鲁塞尔再度引起愤怒。
前一页面
第26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