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新路线压缩外企角色 欧企忧心忡忡
中国欧盟商会年度立场文件显示,中国当局的新经济路线引起欧洲企业严重忧虑。黄金年代已然结束?
欧洲民调:新冷战开打,与我何干?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欧盟公民认为,美中之间的冷战已经拉开,而欧洲也已卷入其中。但多数欧洲人似乎觉得这是欧盟的事,离自己国家还有点远。
德语媒体:妄想左右逢源的欧洲咎由自取
德语报刊评论版周三继续关注被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事件搅动的美、欧、中三角关系。《世界报》认为,欧洲人和中国人闷声大发财、拒绝坚定站在美国一边,因此遭到美国惩罚纯属活该。《时代周报》则感叹,中美两国都不再会容许欧洲左右逢源。
欧盟高层:AUKUS将法国踢出局“不可接受”
欧盟国家外长对在美英澳新的印太安全联盟(AUKUS)框架下被排挤出局的法国表示声援。三位欧盟最高领导人也分别对媒体表态,要求堪培拉和华盛顿做出解释。
美国将放宽旅游禁令 打完疫苗者11月起可入境
美国20日宣布将自11月初开始,放松对部分外国旅客的防疫措施,让已施打两剂疫苗且登机三天内有检测阴性证明的旅客进入美国,认可疫苗名单尚待讨论,白宫官员强调相关措施是基于科学,而非政治考量。
欧盟“印太战略”提台湾 两岸相继回应
不同于几个月前发表的“欧盟在印太合作战略”声明,欧盟最新发布的“印太战略”明确提及台湾。对此,中国和台湾分别作出回应,欧洲议会高级官员亦有话要说。
德语媒体:欧盟印太战略——是机智?是无奈?
美国和英国宣布用核动力潜艇武装澳大利亚,而欧盟推出自己的印太战略。《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欧盟只是在美中之间无奈地周旋。而《明镜周刊》则认为,欧盟的印太战略比美国的战略更机智更长久。
德语媒体:“全球门户”抗衡“一带一路”
《商报》以"冯德莱恩的丝绸之路"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盟委员会希望在未来战略性地使用基础设施援助,以击退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德国《日报》则关注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评论预测,中国政府很有可能会进行干预,以防恒大成为中国的雷曼兄弟。
欧盟公布印太战略 遏制北京的权力野心
本周四(16日),欧盟推出加强欧盟在印太地区存在并对抗中国崛起的印太战略。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既不寻求与北京发生公开的冲突,但是又想遏制北京的权力野心,如果有这样一份计划,那它的名字就是印太战略。
对抗中国压力 美国再对立陶宛表达支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5日在华府与立陶宛外部蓝斯柏吉斯会晤,再次对立陶宛捍卫民主表达支持,双方也讨论了在中国怒火下会如何支持立陶宛。
欧盟或暂停对中国平轧铝材的反倾销税
从10月份开始对中国产平轧铝材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可能被欧盟暂时叫停。欧盟委员会表示最终决定尚未尘埃落定。欧洲铝业协会抱怨布鲁塞尔对中国的“高碳倾销产品打开大门”。
德语媒体: 在习近平面前 谁都不安全
《法兰克福汇报》指出,近期北京当局对经济界的一系列监管风暴表明,在中国做生意始终面临着高风险,这对全球经济都构成了威胁。《商报》的一篇客席评论则认为,欧洲必须团结起来认清自己的战略利益,避免被美中两国当作争霸赛的棋子。
欧盟2021年度咨文: 中国是竞争者、对手、合作伙伴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1年度咨文中,提到中国在地缘政治以及国际多边合作中扮演的角色,认为中欧投资协议旨在为欧盟企业争取同等的竞争条件,以及将持续性发展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
德语媒体:欧洲端出“反华战略”
欧盟本周推出印太战略。在这份战略文件中,欧盟警告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出现的重大军备调整"和"南海、台湾海峡等区域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都可能 "直接影响到欧洲的安全和繁荣"。在此背景下,欧盟需要在印太地区加强自己的外交政策。
民调: 欧盟国家对印太地区漠不关心
欧盟即将推出印太地区战略。《日经》援引文件草案指出,欧盟有意寻求与日本、东南亚和新加坡建立新的数字伙伴关系,并与台湾发展更紧密的贸易投资关系。但一份民调则显示,欧盟国家对印太地区基本漠不关心。
塔利班与中国官员通话 欧盟外长谈阿富汗情势
塔利班官员2日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通话,会后塔利班表示中国承诺继续开放在阿富汗的大使馆,并增加对阿富汗的人道救援。同日,德国外长马斯也表示,若塔利班能满足某些条件,德国将恢复在阿富汗的外交存在。
欧洲议会:通过首份对台湾报告 将提升双边关系
欧洲议会通过“欧盟—台湾政治关系与合作”报告草案,建议欧盟展开双边投资协定影响评估,以及关注台海情势及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威胁。这将如何推进欧盟与台湾关系?
欧盟实现疫苗接种里程碑 世卫却发出严厉警告
在欧盟,约70%的成年人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国家可以高枕无忧。世卫组织的欧洲负责人最新提出严厉警告。
对北京说不?欧盟公共采购合同或将中企排除在外
中国公司今后可能被排除在欧盟的公共采购合同之外。欧洲人民党党团计划在下周向欧盟议会递交“国际采购工具“(IPI),根据这份文件,那些不开放本国公共采购市场的第三国投标方,也将被排除在欧盟公共合同的招标之外。
阿富汗现塔利班抗议潮 欧盟忧中俄掌控局势
塔利班面对治理正统性争议,打算透过宗教领袖来弭平,过去侵犯女权,进行公开处决,并炸毁古老的佛教雕像的这个武装组织,真的会在这一次改头换面?
塔利班发表首次谈话 承诺致力和平与尊重妇女权利
塔利班17日在掌权后首次对外发表谈话,重申会致力于和平与尊重妇女权利。美国与英国元首也针对阿富汗议题展开对话,欧盟则重申愿在保障基本权益的前提下与塔利班合作。
北京下令立陶宛大使离开 专家:中国严重报复可能性低
在中国周二(8月10日)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后,立陶宛驻华大使周三证实她被通知得尽快离开中国。专家分析,若中国对立陶宛施行严厉的惩罚,此举将影响到中欧投资协议获核准的机率。
中国赴英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欧盟
根据英国高校统一申请机构UCAS今年7月发布的统计数字,最新一个学期的欧盟学生申请数量仅有28400份,比以往暴跌43%;与此同时,中国学生申请英国高校的人数则达到了28490份,首次超过了欧盟。
美国将要求所有入境旅客接种疫苗
美国目前仍对外国旅客有入境限制,不过,一位白宫官员周三(8月4日)表示,拜登政府正制定分阶段的方法对外开放,将要求所有入境美国的外国公民需完全接种疫苗。
欧盟呼吁美国取消对欧洲旅行者入境禁令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美国允许欧洲旅行者入境。由于担心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美国仍然维持着禁令。
德语媒体:西方必须统一对华立场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半年以来,一直在努力修复与欧洲盟友的关系。但在对华政策方面,他却基本延续了其前任特朗普的强硬路线。
专访:中美之间游戏规则正重新建立
美国副国务卿舍曼于7月25至26日访问中国,这是中美两国继充满火药味的阿拉斯加交锋之后的第二次高层会面。此次舍曼之行有哪些看点,会谈是否达到双方预期效果,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德国之声对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赵穗生教授进行了专访。
德语媒体:坐视中国经济繁荣就是助长中共政权
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到访天津,却再次遭遇了中方的强硬言辞。《商报》认为,这说明北京并不想缓和局势,而是比华盛顿更想推动中美脱钩。《法兰克福汇报》的客席评论更是尖锐指出,中国经济越是繁荣,中共政权就越稳固,就越不符合西方利益。
威胁报复?白俄罗斯被指向欧洲偷运难民
白俄罗斯曾一再威胁欧盟,要打开边界让来自战争地区的难民进入欧盟。现在看来该国已将威胁付诸行动。
欧盟第三国 捷克捐3万剂疫苗给台湾
捷克政府26日宣布将捐赠超过200万的新冠疫苗给全球多国,其中也包含3万剂给台湾的新冠疫苗。消息传出后,捷克多位政要对此消息做出正面回应,台湾外交部也发布声明感谢捷克的支持。
斯洛伐克深化与台湾互动 专家:与国内政局变化有关
斯洛伐克近日透过捐赠疫苗与宣布派代表团访台等方式来深化与台湾的互动。专家认为,这趋势不仅与该国内部政局变化有关,也凸显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影响,不如想像中的深远。
德语媒体:中国贫富差距加大
《法兰克福汇报》关注中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中端品牌由此面临的难境。德国《商报》则将目光投向欧盟起草的科技计划,该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应对数字大国中国。
美欧出手相助 黑山成功支付中国第一笔贷款
巴尔干小国黑山积欠中国近10亿美元贷款,面临债务危机。华盛顿、布鲁塞尔纷纷出手,协助黑山向中国支付第一笔还款。在“一带一路”下,巴尔干成了中美欧三方角力的新战场。
德国西部洪灾惨烈,防灾系统哪去了?
德国西部洪灾触目惊心:死亡人数已经攀升到160多人,许多人失踪,成千上万人失去了房屋和家园,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人们不禁要问,德国的防灾系统是否没有奏效,哪里出了问题。
德语媒体:疫苗外交与“强制”接种
中国对外施展疫苗外交,帮助塞尔维亚建设疫苗生产线,并计划供应整个西巴尔干地区。而在国内推进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出现了把打疫苗作为强制性义务的趋势。
欧盟委员会提交气候保护法草案
新出台的欧盟气候法草案计划在2030年前,将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55%。他们为此提出的口号是“Fit for 55”。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德语媒体:华盛顿不满默克尔的对华路线
德国总理默克尔本周访问美国,将与拜登总统会晤。对华政策将是两位政府首脑会谈的一个议题。
美财长推“美欧统一战线”抗中俄 北京坚决反对
正在布鲁塞尔出访的美国财长耶伦13日在一场会议中,点名中俄等国威胁国际秩序,促美欧应统一战线,此言引来中国不满。
欧盟拟推出基建大手笔 抗衡“一带一路”
欧盟外长本周一(7月12日)发布的一份声明宣布,将制定一项连接欧洲与世界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一个月前的G7峰会上,与会国家也提出了类似的呼吁。
联手垄断:大众、宝马遭欧盟重罚十亿美元
欧盟委员会通报说,鉴于宝马和大众集团在限制减排技术推广方面有合谋垄断行为,将对这两家德国汽车巨头总共处罚8.75亿欧元。
立陶宛今秋开驻台办事处 经济部长:中国政策不符合人权标准
立陶宛经济部长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透露,预计最快今年秋天会在台湾开立办事处。专家分析,立陶宛近来一连串友台的举动符合该政府以民主自由核心价值为主的外交政策,并在亚洲拓展外交多样性。
欧中投资协定卡关 习近平与马克龙、默克尔视频
谈了7年的《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在双方互相制裁后,卡在欧洲议会无法过关。7月4日一场北京论坛上的针锋相对更显示双方的观念差距甚大。7月5日晚,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
德语媒体:欧盟应抓住中国尚未完全自立的时机
《商报》认为,欧盟应该趁中国依然需要欧洲技术的有利时机,尽早向中国划定红线,强调普世人权绝非内政。《每日镜报》则抨击了习近平在中共百年庆典讲话中只提中国近代屈辱史、不提文革等中共自身严重错误的双重标准行为。
默克尔对英国的告别访问:友好但不亲热
言辞友好,但不热情: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对英国作告别访问时表示,愿开启两国关系新篇章,不过,为此尚需时间。
欧盟疫苗证书意义何在?你需要知道的有这些!
从7月1日开始,欧盟疫苗证书生效。这将免除一些隔离、检测义务、方便人们在欧洲内部旅行——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不过,对于想赴欧洲旅行的中国人以及想要回国探亲的欧洲华人,该证书目前也没有实际意义。
斯洛文尼亚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在严厉批评和警示声中,斯洛文尼亚周四从葡萄牙手中接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
白俄罗斯关闭歌德学院
德国外交部通报说,迫于压力,歌德学院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不得不中止其在白俄罗斯的工作。
欧盟宣布5款药物入选治疗新冠
欧盟委员会宣布,可能有5种药物不久可用于治疗Covid 19新冠患者。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该机构周二(6月29日)通报说,候选药物已顺利进入研制阶段,最早可于10月获批。
只有单行道?欧洲人抱怨不能入境美国
虽然欧盟已重新允许美国人入境旅行,美国却继续对旅行者关闭其边境,欧盟公民亦不例外。这可不仅是给旅行者带来麻烦。
疫苗接种启动半年 欧洲各国喜忧参半
大约半年前,欧盟开始了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种行动。然而,各国疫苗接种的进程并不顺利。
前一页面
第23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