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欧盟追加150亿补贴欧洲芯片产业扩大市占率
欧盟委员会打算向具有战略意义的芯片产业提供数百亿欧元的补贴。欧盟委员会表示,将推动公共和私人投资振兴欧洲的半导体产业。
“政治武器”天然气:俄罗斯在欧中之间的盘算
欧盟40%以上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指责俄罗斯把天然气供应当作政治施压工具。上周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将把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提高约25%。
美称俄恐近日入侵乌克兰 欧盟盼与普京对话
在全球持续关注乌克兰危机之际,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6日向媒体表示,俄罗斯可能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入侵乌克兰,但称外交途径仍为避免冲突的可能选项。此外,多名欧盟领袖预计将出访俄罗斯。
核能列入欧盟绿色能源 德国批“洗绿”
正如所期,欧盟委员会决定给核能和天然气贴上“绿色标签”,引起广泛批评。坚决反对核能的德国政府称,核能洗绿是一个“大错误”。
欧盟将中国告到WTO 澳大利亚要参与磋商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周六表示,对于中欧之间围绕立陶宛问题的贸易争端,澳方将寻求参与争端解决磋商,并解释这是出于“实质性的利益”。中国针对澳大利亚几项重要出口产品的惩罚性关税,给该国出口商造成严重损失。
乌克兰总统:西方不要借由俄乌局势制造恐慌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说,西方国家和媒体渲染其与俄罗斯冲突的方式将“使乌克兰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又称拜登总统的强硬言辞是一个“错误”。
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欧盟会怎样回应?
欧盟去年12月就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原则上达成制裁的共识,惩罚清单也已列好,欧盟还称,制裁机制可以在48小时内启动。
中国立陶宛之争:欧盟提起诉讼 中国劝欧盟明辨是非
立陶宛允许台湾开设代表处引发的外交争执仍在发酵。欧盟周四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状告北京对立陶宛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
乌克兰危机:美军高度警戒 欧盟联合抗俄
为了对俄罗斯可能向乌克兰入侵做准备,美国国防部24日宣布让8500名军队处于可能部署到东欧的状态,而欧盟则是强调俄罗斯将面临严重后果,并宣布一项新的援助乌克兰的计划。
应对中国打击 立陶宛设1.3亿欧元贷款基金
在去年立陶宛允许驻该国“台湾代表处”设立后,中国施压跨国公司与这个波罗的海国家断绝关系,令企业卷入政治争端。目前,立陶宛正为受到中国行动打击的企业建立1.3亿欧元的贷款基金。
欧安组织谈判没进展 乌俄边境开战风险高
欧安组织13日在维也纳与成员国讨论乌克兰与俄罗斯边境冲突的问题,但会后各方都表示会谈没有取得进展,并警告目前欧洲发生战争的风险是过去30年来最高的时刻。
民调:近60%立陶宛人不支持政府对台政策
一份由立陶宛政府委托私人公司制作的民意调查显示,将近60%的人消极看待其政府选择强化对台关系的作法。尽管如此,立陶宛政府没有计划改变对华政策方向。
立陶宛政坛分歧下 台湾再送10亿融资大礼
在台湾议题于立陶宛国内政坛掀起正反派看法之际,台立经济高层11日在召开会议后,台湾宣布加码至10亿美元来投资台立经济合作项目。立国外长也再次重申对开设台湾办事处的支持。
欧洲议会议长萨索利病逝
这位意大利政治家曾重病住院两个多星期,周二(1月10日)凌晨不治身亡,享年65岁。
美国再度声援立陶宛 法国促欧盟反制中国
面对来自中国的压力,美国周五再次发出支持立陶宛的信号。另有媒体报道,作为新一届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希望尽快采取措施反制中国。
美欧协助抵抗北京 立陶宛再挡中资企业
立陶宛国内传出对于设立台湾代表处的不同意见,执政团队继续向美国和欧盟求援,解决北京在外交和经贸上的胁迫行为。
媒体:德国不抵制冬奥、也不派高官出席
德国《每日镜报》引述德国政府圈内人士消息称,德国将不会派出高级别政治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但总理肖尔茨也不想对北京冬奥会采取正式的外交抵制。
德语媒体:德中之间为何不能既是伙伴又是制度性对手
德国和欧盟对华新战略中将中国同时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法兰克福大学政治学者比巴在《商报》发表客座评论,论述这种“三分法”对于德国和欧盟利益而言无所裨益。《图片报》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
为何会出现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能源需求迅速攀升,但供应却在下滑。世界面臨著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欧盟提案力推“绿色核能” 德国怎么办?
新年伊始,欧委会一项有关所谓能源分类的提案就激起批评声浪和激烈讨论。按照该草案,在特定条件下投资天然气和核电将被视为投资可持续性的绿色能源。德国三党联盟政府将对该提案做出何种反应?
客座评论:“买不如造”?欧盟的芯片政策还需加把劲
过去两年,因为新冠疫情与美国拜登政府祭出调整全球供应链政策,尤其是汽车业缺晶现象持续至2022年的此刻仍未见缓解。身为全球最大汽车部件供应商之一的德国博世集团走上“买不如造”的新道路。但是企业的新思路有助于欧盟实现“数码十年”的目标吗?
凯旋门悬挂欧盟旗引起轩然大波
一面在巴黎凯旋门短暂悬挂的欧盟旗帜引发激烈争议。法国右翼叱之为“对祖国认同的攻击”。
欧盟计划将核电和天然气纳入绿色能源
核电和天然气是否有资格成为绿色能源?欧盟内部对此一直存在争议。然而,在2021年最后几个小时,欧盟委员会悄悄向成员国分发了该项提案的文本。德国新政府已表示不支持该项动议。
德国再关三座核电站 2022年底全面淘汰核电
淘汰核电的倒计时:2021年的最后一天,许多人忙着和朋友家人相聚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同时也是德国其中三座核电站运行的最后一天。
脱欧一周年:英国人付出的代价值得吗?
在与欧盟签订新的贸易协议一年之后,英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幅下降。渔业、北爱尔兰和金融业还有若干未竟之宜,英国脱欧前景如何?
王毅:欧洲对华政策存在“认知分裂”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四表示,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似乎存在某种“认知分裂”,一方面同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一方面又把中国定位为制度性对手,对中欧关系造成了干扰。
施压俄罗斯 美国杜鲁门号航母继续驻扎地中海
乌克兰冲突似乎出现外交缓和迹象。但华盛顿同时继续摆出军事姿态。莫斯科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回顾2021挑战 欧盟代表点名中国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把2021年定义为欧盟转型的一年。他说,这一年的地缘政治变化一再挑战欧盟,来年必须更坚定捍卫其价值观。
法国任欧盟主席 能否助马克龙连任?
法国将于2022年1月起成为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这对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来说,可能是相当复杂的感受。
俄官方电视台RT在德国“拿红牌”
德国监管机构表示,该频道没有运营许可证,在其信号发射了几天后停止了播出。
德语媒体:2022年中国将如何影响世界?
2022年,中国会武力攻台吗?会结束在新疆的种族灭绝吗?会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吗?“商业内幕”网站发表的评论文章分析预测明年中国如何决定世界政治议题设置。《慕尼黑信使报》关注到由于全球制造业出现的“芯片荒”与台湾安全之间的关联。
欧盟统计局:大多数难民想去德国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德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在欧盟寻求庇护者的主要目的地,首次庇护申请中有四分之一在德国提出。寻求庇护者中,叙利亚人最多。
波兰指责德国试图建立“第四帝国”
波兰副总理卡钦斯基(Jaroslaw Kaczynski)及其领导的法律与公正党指责德国新内阁正试图把欧盟变成联邦制的“德意志第四帝国”。2015年波兰法律与公正党赢得议会选举后推行的一系列司法改革导致波兰同欧盟之间的矛盾一再升级。
欧委会:中国与立陶宛的争端越来越影响欧盟出口
欧盟委员会方面称,围绕与立陶宛的外交冲突,中国对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实施的进口封锁已经日益影响其他欧盟成员国企业,对欧盟的出口造成越来越多阻碍。对此,北京则给出了自己的说法。
G7与欧盟:香港立法会选举破坏“一国两制”原则
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束后,G7、欧盟及“五眼联盟”皆对香港民主发展和选举制度的变化,表示关切和担忧。
欧盟给Novavax新冠疫苗开绿灯
在欧盟,第五种新冠疫苗即将上市。欧洲药品管理局12月20日给Novavax新冠疫苗开绿灯。此前该疫苗经历了较长的审查过程,专家们对于有关其效果和风险的研究进行了评估。
德语媒体:立陶宛d额问题变成了德国的问题
《汉堡早邮报》认为,在疫苗接种问题上将德国和中国比较特别荒唐并解释原因。《南德意志报》则关注了身陷中国和立陶宛矛盾之中的德国企业。
与中国陷外交争端:立陶宛将向欧盟求援
继外交降级后,立陶宛驻华临时代办近日又匆匆撤离北京。据媒体报道,立陶宛方面表示,将向欧盟领导人求助,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对于这次撤离,北京和台北也都做出了回应。
奥地利不派政要出席北京冬奥 强调并非“抵制”
奥地利政界高层人士将不会出席北京冬季奥运会。该国新任总理在接受德媒采访时做出这一表态,但表示这是出于新冠疫情原因,而非外交抗议或抵制。
立陶宛为何逆行挑战中国?
立陶宛不仅告别"17加1"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论坛,呼吁抵制中国制造的手机,还同意台北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一个人口不足三百万的欧洲小国为何竟向中国叫板?
欧盟外长会议祭出对俄企新制裁
欧盟外长们在周一就对俄罗斯私营军事企业瓦格纳进行制裁达成一致。该集团被指控破坏乌克兰等地稳定。
新总理忙会晤:与拜登通话 出访巴黎布鲁塞尔
上任伊始,联邦德国新总理奥拉夫·肖尔茨( Olaf Scholz )外访行程满满,先后前往巴黎和布鲁塞尔。与此同时,他还同与美国总统作了电话交谈
德语媒体:欧盟要对中国拿出“撒手锏”
欧盟不愿继续对中国等国的霸权行为保持沉默,因此计划出台制裁工具以便将来欧盟必要时采取统一行动。要想对北京当局有所触动,这可能也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在于,欧盟各国能采取统一行动吗?
专访:美国说服欧盟抵制冬奥的努力已经失败
肖尔茨领导的德国政府刚上任就面临是否和美国一道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难题。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教授辜学武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出,新政府在这方面的模糊表态应该是在争取时间和欧盟伙伴协商共同对策。
客座评论:肖尔茨能让习近平满意吗?
当奥拉夫·肖尔茨被正式选为德国联邦总理时,中国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一时间便给他发了贺电。而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上会不会按照习近平希望的轨迹继续走下去?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值得观察。
德语媒体:立陶宛不应单挑北京
立陶宛开设台湾代表处的举动,极大地激怒了北京。面对来自北京的制裁,立陶宛正在寻求欧盟的帮助和支持。
立陶宛重回中国海关系统 欧盟欲推贸易保护措施
路透社报道,立陶宛目前已重新回到中国的电子报关系统,但仍旧面临遭延长的海关手续。同时,欧盟也预计推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打击非欧盟国家对该集团任何成员施加不当压力。
遭中国施压 立陶宛外长呼吁欧盟介入交涉
美媒取得立陶宛外长写给欧盟的信件,信中外长称立陶宛正面临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呼吁欧盟官员代表立陶宛与中国当局交涉,解决问题。
布林肯: 中国攻台没有好处 应谨慎考虑可怕后果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路透峰会》上指出,中国领导人应慎重考虑在台海掀起风波的可怕后果。而欧盟和美国的代表在本周《美欧中国议题对话》结束之后皆表示,双方在对中态度上渐趋一致。
德语媒体:是谁弃彭帅于不顾?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办公室对彭帅表示团结,并要求中方保证彭帅的自由和不受胁迫。《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指出,相关声明也间接点出了彭帅风波中国际奥委会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前一页面
第21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