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世界舞台上的政治主角?
2005年1月28日大约30年前,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经不无调侃地说过:“每当我需要倾听欧洲意见的时候,我不知道应该拨打哪一个电话,因为我不知道到底谁可以代表欧洲?”不言而喻,他是在讽刺欧盟国家不能及时就国际事务表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欧盟斡旋巴尔干事务不力的惨痛经历使得欧盟痛下决心,推动共同的欧洲外交及安全政策。
1999年,索拉纳当选为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他非常清楚,作为一种独立国家联盟,欧盟很难象超级政权美国那样,众口一词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欧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机构繁复的庞大组织,制定25个成员国共同的外交及安全政策谈何容易!
欧盟定期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及其他重要地区举行会谈,并同东欧、地中海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积极推动贸易往来及政治对话。对于这些伙伴国来说,欧盟不仅富有外交影响力,而且慷慨大度,在支援发展中国家建设方面出资之巨仅次于日本,将美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不过,伊拉克战争暴露出欧盟的顽疾,即不能就重要的国际问题及时统一立场。相反,欧盟内部分裂成两大阵营,彼此针锋相对、争吵不休。伊战结束后,欧盟外长郑重宣誓,未来将向着共同的外交及安全政策积极迈进。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与时俱增,正如德国外长菲舍尔所言: “这与我们的安全及未来紧密相关。”
不仅如此,欧盟在处理苏丹问题上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法国、英国及其它成员国众议纷纭、各持己见。而且,欧盟也并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这一条,世界舞台的政治主角从何而言?
在过去的几年里,欧盟武装部队冲锋陷阵在动荡地区,为维护世界安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欧盟建立了第一支维和部队,并且人数将从最初的几百人扩展到六万人。今年6月,北约首脑会议决定,由北约领导的波黑多国稳定部队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使命,将维和任务交给欧盟。目前,欧盟共拥有两百万名士兵,在人数上超过了美国,不过,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够被驻扎国外。
欧盟还将推动共同的欧洲外交及安全政策写入了新的宪法。预计到2007年,索拉纳将成为第一任欧盟外长。届时,欧盟外交专员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欲知欧盟外交政策,不怕没有电话可打。不过,与独立国家的外长相比,索拉纳的权限还是会小得多。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