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柏林
柏林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是欧盟区内人口第3多的城市。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城市州。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六四纪念日前夕,“国殇之柱”落户柏林
本周一,“国殇之柱”在柏林落成揭幕,以纪念1989年6月4日,中国大学生民主运动所遭受的血腥镇压。原本竖立在香港大学校园内的“国殇之柱”则已被当地警方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而被拆除没收。
中欧智库专家谈“多极化世界”中的国际关系
日前到柏林参加一场全球智库峰会的中国国际关系专家团呼吁全球关系需更加“包容”,表示西方与中国应“同舟共济”,然而一些与会的西方专家仍对中国实际的开放度表达出疑虑。
49欧元畅游德国
德国从2023年5月1日起推出了价格为每月49欧元的德国通票,适用于全德范围内所有公交、地铁、有轨电车和区域火车。
德芯片化学品对华出口管控?柏林: 目前没有计划
据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德国政府内部对于有关向中国实施芯片化学制品出口管控目前有初级阶段的讨论。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周四与德方举行会谈时,对“德方有关出口限制措施表达关切”。德国政府周五做出回应,表示德国总理府目前没有相关计划。
美国监听柏林?疑似情报涉中德国防磋商
两家德国媒体看到一份他们评估为真实的美国秘密文件,其中讲述了今年2月中国国防部代表团对柏林访问一事。该文件称,柏林拒绝了更进一步的军事合作,因需要北京有更大的透明度。
日本樱花树是怎么来到德国的?
德国许多城市都有观赏性的樱花树。这一树种来自日本。它们不仅在花开时节非常美丽,还是友谊的象征,或者具有纪念意义。
北京拉近了柏林与东京的距离
德日政府在上周末举行了首次政府间磋商。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德国这样的传统欧洲国家正在与日本这样的西方盟友靠拢,背后包含着对于日渐强大的中国的担忧,希望共同抗衡来自中、俄、朝等专制国家的潜在威胁。
德国即将禁用华为、中兴5G设备?
德国政府消息人士称,出于安全考量,柏林计划禁止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中使用中国公司华为和中兴制造的某些组件。据德媒报道,潜在禁令可能最早今年夏天实施。北京则表示“坚决反对将企业投资经营政治化”。
专访导演郑保瑞: “两边走路” 的香港影人
本年入围柏林电影节的唯一一部本土港片,郑保瑞执导,杜琪峰监制的《命案》还原了许多影迷记忆中的香港味道。“香港精神”是臣服宿命还是事在人为,是顽强还是机会主义?香江影人为何北上?导演郑保瑞在德国之声的专访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记者手记:2023年,中国电影失意柏林是必然?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角”。在当下动荡多难的世界局势中,2023年柏林电影节对现实和民生的关注比以往更加强烈。此次中国参展影片脱离当下现实的真空状态,以及影人们显露出的政治麻木或许是空手而归的主要原因。
2023年柏林电影节“熊”落谁家?
19部作品在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上角逐奖座,来自法国的一部纪录片获得了最大奖金熊奖。
柏林万人“和平”示威:停止军援、立即和谈
乌克兰战争周年之际,在德国两位知名女性左翼公众人物的号召下,上万人在柏林举行大型集会,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要求政府加大外交努力,促使俄乌双方和谈。
专访田晓鹏导演:做了一个任性的决定
第73届柏林电影节开幕,导演田晓鹏带着自己的动画电影《深海》来到了柏林。这部颇具视觉震撼力的中国动画在电影节引起了很大反响,展映一票难求。德国之声也在柏林对田晓鹏导演进行了专访。
导演韩帅谈《绿夜》:“没有那么社会性和现实感,它其实是个寓言”
导演韩帅携手“国民女神”范冰冰与韩国演员李珠英(Lee Joo-young)在柏林首映电影《绿夜》。影片虽主打女性与同性题材,但身兼编剧与电影学者的导演韩帅拒认这部以底层女性挣扎为蓝本的故事意在投射现实。
《白塔之光》:北京男文青内心走不出的四九城
北京内城四四方方的"规矩"和年少时遥望的白塔,都是导演张律念念不忘的影像。《白塔之光》是他在2021年归国的隔离途中灵感乍现写成的剧本,它讲述一个中年男人"看不到来路、见不到前方"的疲软。
泽连斯基柏林电影节致辞:“保持沉默就是助纣为虐”
在俄乌战争即将届满一年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柏林电影节开幕式上表示,在当前的时局,文化可以选边站或保持沉默,但后者实际上是助纣为虐。
柏林州议会选举:基民盟表现最佳 社民党微微领先绿党
在这场选举中,基民盟是表现最好的党派。社民党的现任柏林市长则遭遇失败。未来究竟由哪个党派来管理这个德国首都,目前尚不确定。
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中国电影《艺术学院》与《白塔之光》进入主竞赛单元
第73届柏林电影节将在两周后(2月16日)拉开帷幕。在共400多部参赛影片中,继中国导演张律的剧情片《白塔之光》后,导演兼画家刘健的动画电影《艺术学院》也入选主竞赛名单。此外,多部华语影片被选入影展的其它单元。
柏林勃兰登堡机场因罢工取消所有航班
原定于周三在柏林勃兰登堡机场起飞和降落的大300架航班被取消。这是自2018年以来德国影响最多航班的一次罢工。
柏林,一座间谍之城
在冷战期间,由于柏林是东部和西部两个阵营之间的边境城市,间谍接踵而来。这里是了解柏林间谍历史的必看景点。
100年前第一家中餐馆在德国开张
也许中餐馆登陆德国的历史还更早些,但有史料可寻的第一家中餐馆,是柏林康德大街由中国使团厨师经营的"天津"餐馆。
新年夜 德国警方及消防队屡遭焰火袭击
12月31日辞旧迎新之际,在德国几个大城市承担出警任务的警察、消防员却屡屡遭到礼花爆竹袭击。现在,不少人呼吁加大对这些喝得醉醺醺的年轻人的惩罚力度,并部署更多的监控摄像机。
德语媒体:柏林的中国难题
至迟从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德国联邦政府就一直在试图减少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然而这一切谈何容易,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遍地是死鱼!柏林市中心的巨型鱼缸爆裂
本周五在柏林的米特区(Mitte),警察和消防人员展开紧急行动,原因是这里的水族馆——一个装有1000立方米水的巨型圆柱体鱼缸——爆裂了!
柏林巨型水族缸炸裂 百万升水涌入街道
柏林著名旅游景点雷迪森酒店水族馆的巨型水族缸周五突然炸裂,1000立方米的水涌入街道,缸中的1500条鱼几乎都死亡。酒店中的数百名住客已被疏散。水族缸炸裂的原因暂时不明。
现场纪实:“白纸革命”时代的新青年
89年以来,从未有过这样一场自中国内地兴起,蔓延多个国家,涌现得如此之快之广的线下社运。当人们开始谈论“白纸革命”将何去何从时,我们详细询问了12月3日在德国柏林参与集会并发言的一名留学生和一名德籍华人,讲述他们为何跳出舒适圈去为他人抗争。
“白纸革命”在柏林:海外九零后为何呐喊?
一群中国青年週六(12月3日)在柏林发起“白纸革命”示威,中国诗人杨炼与台湾驻德代表谢志伟也现身声援。数百人不畏风雪游行至中国驻德大使馆前,且许多都是九零后。他们为了什么而呐喊?德国之声进行了现场采訪。
柏林华语独立影展:不一样的中国声音
在中国主流电影于社会现实颇显断裂的今天,中国独立影人纷纷将作品送往海外,他们从个人纪录的角度为更广泛的观众呈现了一个微观下的中国。柏林的多元空间使它成为了华语文化圈的新自由之都。
柏林为接纳更多乌克兰难民做准备
随着俄罗斯加大对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柏林开始为接纳更多涌入德国的难民进行准备。目前柏林市政府计划为最多1万名新到的乌克兰难民提供住所,然而找房之路十分艰难。
曾因批评德总理惹议 前乌克兰驻柏林大使接任副外长
乌克兰任命其前驻德国大使梅尔尼克接任副外长职务,他直言不讳的外交风格近几个月来在柏林和其他地方掀起了波澜。
觉醒与恐惧之间:“留德华”首办人权集会
伴随声着国际歌的歌声,中国青年首次在柏林振臂高呼自由民主与公民觉醒,他们公开痛斥当今中国政府以及刚刚在二十大连任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一位抗议者在集会后写道:“以后看到世界钟都会想起今天,想到自己并不孤独。”
客座评论:张爱玲、肖尔茨与柏林墙
德国总理肖尔茨前往中国访问引发大量批评声音。但汉学家吕恒君却从三十年前柏林墙的历史与与七十年前张爱玲从中国大陆流亡香港的故事中总得到感悟,认为肖尔茨此行自有其重要意义。
德国气候保护团体“扰民”行为犯众怒
攻击名画、将手黏在艺术品上、路中央静坐瘫痪交通……德国的气候保护团体以愈来愈激烈的手段进行抗议,他们认为只有“戳到痛处”才能让人正视问题。但他们这样做要面临法律后果,民众对这样的作法也评价两极。
评论: 请给予法国更多热情,肖尔茨先生!
巴黎生闷气,柏林很不满。德国之声评论员Bernd Riegert指出,德国和法国之间的气氛不和是恼人的,不过将之称为危机言过其实。欧洲引擎还会继续运转。
德国政府的2000亿欧元巨型救济计划: 公平吗?
德国政府宣布了大规模救济计划,以应对飙升的能源价格。不过,有人批评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此外,该计划也让其他欧盟领导人不满,认为这将德国利益置于欧盟之上。
欧洲旅游业复苏 游客涌入观光名城
在经过两年多与防疫措施有关的旅行限制后,游客正逐渐回到欧洲的主要城市。
专访:《隐入尘烟》导演——目光落在忽视上
出生成长于中国甘肃大西北农村的导演李睿珺的影片《隐入尘烟》,是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唯一华语影片。在中国市场经历了短暂的意外走红后,这部描写中国底层苦难的影片今年9月底已经被全面下架。
马拉松太难?看看这位82岁老奶奶!
42公里的马拉松,你觉得太难吗?这位82岁的女士是否能够治好你的精神内耗。她已经跑完了2300多次马拉松。
为什么德国部分工业界同柏林对华政策唱反调?
德国联邦经济部已经开始筹划改变中国政策的路线,核心信息是:“如果德国企业愿意,可以继续留在中国投资,但不要指望‘麻烦’到来时得到德国纳税人的拯救”。对华经济路线的改变令德国部分工业界感到紧张和不安。
华沙要柏林赔偿: 二战中波兰损失1.3万亿欧元
二战爆发整整83周年之际,波兰就这场战争给该国造成的损失发表报告。波兰方面称,有关战争索赔的谈判将随即展开。
戈尔巴乔夫——在德国最受欢迎的俄罗斯人
他恐怕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俄罗斯人了。他凭借开明、平易近人的风格赢得了德国人的好感。德国人和戈尔巴乔夫——这是一种特别的友谊。
德国那些享誉欧洲的老酒店
整整25年前,柏林富有传奇色彩的老酒店“阿德隆”重新开张。二战期间,该酒店被严重损毁。阿德隆重新开张二十五周年之际,让我们来看一下德国都有那些最著名的酒店。
柏林-北京直飞航班回来啦?——没有的事!
几天前,中国海南航空公司和柏林/勃兰登堡机场( BER )发消息称,柏林和北京之间又有了直飞航班。包括柏林勃兰登堡电台在内,众多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然而,德国之声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本谈不上直航。
柏林骄傲游行:反对仇恨、战争和歧视
这个周六(7月23日)是本年度的柏林骄傲游行,也被称作克里斯托弗大街纪念日(CSD),主题是“在爱中团结”。DW带您回顾这个游行活动的历史。
能不能讲“两性”?柏林一场讲座引起的风波
由于受到跨性别权益支持人士的抗议,德国最知名学府之一柏林洪堡大学上周临时取消了一位生物学家的一场公开讲座。此举引发了更多争议,批评者认为,这是限制学术自由的做法。
马斯克:柏林和德克萨斯州的特斯拉工厂是“巨大的钱坑”
这位南非出生的企业家说,低产量和供应链问题使新工厂付出高昂的代价,特别是柏林的工厂遇到了工会和环保的挑战。
战争阴影下 柏林纪念1953年“6.17”起义
德国政要参加了“6.17”起义69周年纪念活动,指出乌克兰战争沉痛地提醒人们,民主价值观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争取和捍卫。
柏林驾车撞人事件可能因精神错乱导致
柏林市中心一广场致命驾车撞人事件发生翌日,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是一次精神错乱行为。29岁的肇事司机据信“精神失常”。
柏林发生死伤严重的汽车冲撞事件
在柏林西部,一辆汽车周三上午冲撞人群,造成至少一人丧生,多人受伤,其中五人面临生命危险。这次事件与2016年圣诞市场恐袭案的事发地距离很近。
柏林撤除担保后 大众坚持运营新疆工厂
德国政府不再为大众汽车在华投资提供担保,是否会对这家老牌车企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专家认为,尽管短期层面上影响很小,但是柏林政界释放出的长期信号不可小觑。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41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