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港媒:中国不断的冲突,布什与中国
2004年11月17日香港《信报》周二刊登专栏作家郑永年的文章,题目是《布什、国际新秩序和中国的选择》。文章分析说:“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对国际社会和中国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主要层面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就是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霸权这个事实。苏联解体,世界权力一分为二的格局随之结束,美国成了当之无愧的全球性霸权。……其次,九一一事件以后,全球恐怖主义对美国构成了直接的安全威胁。尽管恐怖主义发生在各国,但其目标都是针对美国或者美国的盟国。这要求布什政府会继续把反对恐怖主义作为战略重点。第三,应当指出的是,恐怖主义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换句话说,尽管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但其很难成为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者。能够对美国霸权地位构成威胁的只能是另外一个主权国家或者主权国家联盟。这就要求美国在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同时,严防其他主权国家或者主权国家联盟对其霸权地位构成威胁。”
文章接着分析道:“美国重建国际秩序的努力,必然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必然面临选择,是阻止美国的单边主义努力?是顺从和认同美国的努力?……近二十年来,中国尽管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提升很快,但和其他很多国家一样,中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站出来反对美国或者结成一个反美联盟。不过,如果美国利用唯一霸权的地位,开始抛开现存国际体系,而重建另外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或者多边主义,这必然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挑战。如何应付这个挑战,那是一个应该加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大陆内部局势方面,香港《明报》本周报道,由于中国内地群众和政府的冲突事件日渐增多,中宣部最近下令严禁报刊擅自报导冲突新闻。报道说:“四川、河南、重庆等省市近来都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事件,令中央震惊,为避免社会持继震汤引发连锁反应,中宣部此次将所有“恶性冲突”事件列为禁止报道内容。据内地媒体人士透露,中宣部日前发出的通知,重申要坚持发扬“党管宣传”的政治优势,各地媒体领导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中共牢牢掌握舆论宣传阵地,确保社会稳定。……一些经常迅速详细报道此类内容的报纸已被上级警告。日前广东某报章就因报道一些社会新闻而受到内部点名批评。”
与此同时,《亚洲周刊》本周报道,四川雅安汉源县进行水电站截流,六万民众因移民补偿不合理及怀疑官员贪污,高喊共产党万岁,捣毁县委、县政府,一度盛传省委书记张学忠被扣。报道在详细叙述了当地的动乱事件后写道:“目前在中国大陆,上访受挫而引发大量民众抗议活动层出不穷。据中共官方媒体披露,二零零三年全大陆共发生五万八千多起群众抗议事件,平均一天约一百六十起。……日前,中国司法部长张福森在北京《求是》杂志上撰文,承认目前公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已占社会矛盾的七成至八成,成为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员白钢认为,民众上访不是“造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抵抗,而是体制内合理的利益诉求形式。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上访这种冲突化解渠道的有效性,使绝大部分上访者,能在体制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至于一些人被迫采取制度外的解决方式。”
(驻香港特约记者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