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闻审查
通常指某些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或其他控制机构对被认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适的公共言论的抑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专访管虎:中国电影不再仅自嗨 审查越来越松
第二届德国中国电影节落下帷幕。在接受本台专访时,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管虎谈及中国电影“走出去”、颇受争议的《长城》、有关金马奖“被赤化”的讨论和中国电影的审查问题。
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呼之欲出
中国国家网信办宣布,将成立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和可控性进行审查。
德语媒体:为什么特朗普需要中国的帮助
虽然特朗普还没上台就已经把中国树立成美国的头号敌人,但是德语媒体分析认为,在内政外交多个领域,华盛顿其实离不开北京的合作。此外,脸书力邀小米前副总裁巴拉加盟是否意在敲开中国市场大门也引起了关注。
《环时》警告《纽时》:别碰中国"敏感带"
美国《纽约时报》公开指责,其新闻应用软件从苹果中国店下架是迫于"北京的干预"。中共党媒《环时》回应:"你等别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北京干预"苹果" 《纽时》中国区APP下架
四年来《纽约时报》网站在中国遭屏蔽。现在,这份来自美国的报纸再次受到审查制度的影响,其新闻应用程序被迫从苹果中国区的应用商店下架。
德语媒体:微信方便审查和中国老鲜肉
德国《日报》28日关注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微信及其如影随形的审查机制。《世界报》则将目光投向“中国最有名的模特”。
同样的微信 不同的审查
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的最新报告显示,微信的敏感词过滤仅针对使用中国手机号码注册的用户。报告将这种对于中国国内和海外用户区别对待的审查称为"一个App,两种制度"。
墙外文摘:台湾人与中国网民,到底谁被卖了?
特朗普上台,台海局势没有想象的那么坏?终结中国审查,谷歌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德语媒体:难抵诱惑的小扎
社交平台Facebook 计划进入中国的消息引起德媒注意。《柏林日报》指出,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让扎克伯格难以抵挡。Facebook究竟是一家媒体公司还是科技平台?《新苏黎世报》一篇文章就脸书的身份进行了探寻和分析。
就为进军中国,脸书“拼了”?
美媒披露称Facebook秘密开发了一款审查工具,可能会用于过滤政治敏感内容,从而说服北京为其重新进入中国亮绿灯。反网络审查组织则认为脸书此举会断绝外国企业在不受审查的情况下进入中国的机会。
网络安全新法获得批准 中国审查机制再受质疑
广受抨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周一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经表决获批。北京称,制定该法是为应对黑客和恐怖主义日益增加的威胁,外国经济界人士及人权组织则对该法深感忧虑。
以后还能不能愉快地直播了?
中国网信办周五颁布关于网络直播的新规,对近年来的直播热潮进行管理。新规提高了网络直播的门槛。对于新闻直播,要设立总编辑,并且先审后播。
欧盟谴责中国官媒审查驻华大使文章
欧盟本周二谴责中国官媒审查并歪曲欧盟驻华大使的话。目前,中国与欧盟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纠纷此起彼伏。
欧盟将深入审查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案
欧盟委员会周五宣布,将对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农业产品巨头先正达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欧委会表示,两家企业的产品重合度高,且占据很大市场份额。
阎连科:审查制度不是能否写出好作品的最大障碍
有“禁书作家”之称的、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知名作家阎连科,日前在德国参加了长篇小说《受活》德文版巡回朗诵会。德国之声记者在杜塞尔多夫朗诵会前,对他进行了专访。
财新网又摊上事儿?
有消息称,中宣部发布通知暂停财新网“可供网站转载新闻的新闻单位名单”资格两个月。有媒体猜测可能是因为财新网近来对律师抗争性事件的报道。但是这一消息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南早中文 “芝麻关门”
《南华早报》中文网站在9月9日停止运作,引起一片哗然。专家认为,这个结局虽然来得早了些,但不算意外。是什么让这家多年来新闻水准颇受好评的报刊停止了其中文服务?
德国联邦国防军拟对伊斯兰极端分子进行审查
所有联邦国防军士兵都要进行武器使用训练,而这也是吸引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地方。为了防止民主的军队被反民主的势力利用,新的审查措施势在必行。
更多警力、更严审查、更快遣返?
上周,德国南部地区密集地发生了一系列袭击案、枪击案和爆炸案。这些案件发生后,德国一些政治家提出应该对现有的政策和法律做出修改,例如加强对难民安全背景的审查,加快遣返带有犯罪记录的难民等等。
戴立忍"忍了"or 北京的"统战"成功了?
赵薇新片启用被指"台独"的男主角戴立忍,由此引发的舆论风波仍在发酵。剧组发表换角声明后,戴立忍发数千字回应,可惜未换回大陆网民的支持。在大陆网民继续"讨伐"的同时、台湾媒体人对北京表示"谴责"。
长平观察:兰蔻给自己化了什么妆?
兰蔻事件仍在发酵。时评人长平认为,中共媒体在北京一点名,境外人士在当地应声倒下,大家至少还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美学者剖析“五毛党”运作方式
一个美国研究团队首次对中国当局利用社交媒体攻势来控制网络言论的内部运作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宣传审查机构对舆论的控制手段不止是删除和对骂,还有转移关注点、适当允许宣泄等等。
全球新闻自由状况堪忧
5月3日世界新闻和言论自由日。“记者无疆界”等非政府组织认为,从全球范围看,新闻自由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
德语媒体:“下线”与公关
在今日德语媒体中,《南德意志报》关注中国收紧审查、严格杜绝“外国渗透”;《明镜周刊》则报道了中国政府请外国公关公司改善形象一事。
中国审查再出重拳 苹果在线内容被禁
据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多家媒体机构报道,美国苹果公司的在线娱乐内容平台iTunes和在线书籍购买平台iBook已经无法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有批评声音称这是“闭关锁国”的体现。
习近平呼吁官员多上网
在北京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对网民有更多“包容和耐心”,及时化解“怨气怨言”。
推特驳斥“染红”指责
推特新任命的大中华区“一姐”陈葵究竟何许人也?自从任命消息宣布之后,社交网络上关于她履历背景的争议就没有平息。对此,不仅推特正式出面为这一人事决定辩护,连环球时报也加入了口水战。
德语媒体:相声演员的生存之道
德国讽刺节目惹恼土耳其总统引发了德语媒体的联想:中国的相声是怎么在言论审查和讽刺娱乐之间维系平衡的?此外中国的企业债券拉响警报也引起关注。
原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受贿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新华社本周二发表简讯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郭伯雄涉嫌受贿犯罪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任凭密件闹翻天 中国就当没看见
轰动全球、被称作史上最大离岸揭秘的“巴拿马文件”中,有关中国的内容受到关注,中国当局的大举审查和官媒的反应更是引起围观。中国官方称该文件为“捕风捉影的东西”。
德语媒体:一元文化的甜头
两个跨国合作的项目受到了德语媒体的关注。《商报》将目光投向了珲春市的中朝俄三国旅游项目。《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文章则分析了好莱坞与中国的合作,指出,为了搏取票房,好莱坞甘愿自我审查。
长平观察:扎克伯格遇见孟姜女
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中国之行引发争议。时评人长平认为,扎克伯格从北京释放的信息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
德语媒体:“审查涅磐”与收购潮
《南德意志报》周三关注网上流传的中宣部关于两会报道的“21条”通知,分析了中共领导层为何在此时加强媒体管控;《商报》则着眼中国企业在欧美的企业收购潮。
长平观察:记者该懂什么"规矩"?
中国"两会"多次出现记者意外提问。时评人长平认为,记者以"不礼貌"的方式打破"规矩",是恪尽职守的行为。
翻不过“长城” 两会期间VPN失灵
两会举行期间,多家VPN的传送服务被封,一些网民抱怨自3月初起便无法顺利通过VPN翻墙。
政协委员表观点 财新遭遇“三连删”
中国政协委员蒋洪近日接受“财新网”采访时强调要保障公民表达权利,相关报道随即被删。之后该媒体围绕删除一事发表的两篇中英文报道也遭遇相同厄运。连连被删的财新网报道引起外界关注。
几大雷区不能踩!国剧的"枷锁"越勒越紧?
网络曝出一组中国电视行业协会的最新"通知",对2016年中国电视剧制作的政治导向、价值观及播出内容进行了若干限制和"不准"。网络引发数十万评论。有批评者认为,这是行业内最严格、最全面的一次"通知"。
南都又出大事!传编辑因"藏头诗"风波被开
"党媒姓党"要"魂归大海"?最近出版的《南都》深圳地方版头版造成了这样的"误解"。网络间盛传南都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一名涉事编辑因"严重导向事故"已遭开除。
外企将被禁止在华从事网络出版
本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消息,将自3月10日起执行《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根据该规定,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将不得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当局此举旨在将网络出版纳入到现有的媒体管控体系中去。
习近平“检阅”官媒 央视“姓党”示忠
习近平到访之际,中央电视台打出了“央视姓党、绝对忠诚、请您检阅”的字样。
台湾大选 中国官媒集体……
台湾大选结束后,中国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集体失声”,官方机构和媒体反应小心谨慎。
专访:"中国审查制中有裂隙"
在香港,出版人失踪;在上海出版的书,在北京不能出。中国抒情诗人杨炼接受德国之声采访,谈及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
专访:中国的“网络主权”在哪里?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网络问题专家对德国之声解读习近平提出的"网络主权"、"网络治理"等概念。
强调网络主权 有悖于互联网理念?
在媒体与网络受到严格审查和管控的中国,一场官方主持的网络主题盛会展开了。与会的中国一把手习近平强调“网络主权”,推出了一个全球网络治理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许诺保护外企权益 要求尊重网络主权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周三在浙江乌镇开幕,习近平出席并发表演讲,称将保护外国企业合法权利,特别强调中国反对网络监控和黑客行动,要求各国尊重网络主权。
长平观察:阿里巴巴和新闻大盗
《南华早报》收购案引发关注。曾任其专栏作者的时评人长平认为,马云入主对于该报和香港新闻自由来说,是一个明确的坏消息。
谷歌将悄悄回归中国?
将近6年前,由于不满中国当局的内容审查政策,谷歌公司高调退出中国。而今,面对迅猛增长的中国市场,这一互联网巨头正寻求低调重返中国。路透社援引内部消息称,谷歌有可能在明年推出中国版的Google Play Store应用商店。
电影法初审:简化剧本审查
全国人大初次审议了《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今后将取消对一般题材电影剧本的审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华纳兄弟进军中国拍电影
华纳兄弟和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最早在2016年推出新影片在中国和全球院线上映。
谷歌或最早今秋重返中国
据媒体报道称,阔别中国五年后,美国互联网巨擘谷歌将有望重返中国市场。也有专家对此表示质疑。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1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