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闻审查
通常指某些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或其他控制机构对被认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适的公共言论的抑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长平观察:好看的春晚也不过是动物福利
尽管批评春晚的声音在中国被一再被删除和封杀,但是仍然可以听到怨声四起,嘲讽不断。时评人长平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包装得更加巧妙的春晚,而是根本就不应该有这样一种垄断性的大型政治宣传。
墙外文摘:中国将会出现大动荡?
有评论认为,本次中国政治的收缩和回档,超越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任何一次,而且越过了过去多年约定俗成的底线,因此下一波中国的转型和发展力度来得将更大丶更猛。
长平观察:而现在,乡愁是一道妥妥的禁令
在台湾,顺丰速运拒绝把大陆禁书寄到香港。时评人长平认为,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台湾人的自我审查意识都会强化一层。
维基百科在中国
18年前,2001年1月15日,维基百科问世。这一网络参考工具在中国享有何种地位、受到何种监控及封锁?
只许胡主编发推 不许网民翻墙?
中国网民在新年发现一个新现象:现在通过翻墙软件浏览不受审查的互联网页,即便不发布信息言论,也是“违法”行为,可能受到警方的处罚。
专访:在数字极权时代,希望硅谷坚持原则
几天前,领英(LinkedIn)中国封锁了六四学运领袖周锋锁在该平台的帐号,但随后又取消封锁。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周锋锁,他表示在当今的背景下,解锁“算是很难得的好消息”。
言论审查再起? 中国下架83本外国学术期刊
《法国解放报》网站刊登了该报驻北京记者的调查报导,谈论中国高等学院学术自由空间日渐遭到压缩的情况,标题叫做<在论文的每一章都必须提到习近平>。
特习会之后:一场会晤 各自表述?
中美两巨头在阿根廷短暂交锋,为贸易战换来一点喘息空间。在镁光灯背后,中美却各自对这场会面有不同解读。要收窄中美之间的鸿沟,90天是否足够?
墙外文摘:编辑婴儿,计划生育的恶果?
有评论认为,中国领导人并不回避劝告国民减少人口数量以提高质量,给计划生育政策蒙上一层优生学色彩。对基因编辑严重滥用的过度开放心态,可能会被证明是这一政策最不幸的遗产。
反对帮助中国网控 谷歌员工吁挡下“蜻蜓”
互联网巨头谷歌的数百名员工再次公开致信公司领导层,要求停止为中国市场开发审查版的搜索应用平台。人权组织也呼吁谷歌“不忘初心”,不要协助中国当局监控网络。
基因编辑婴儿“横空出世” 学界舆论措手不及
一中国科学家宣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降生的消息引起全球舆论哗然。震惊、质疑和谴责纷至沓来。而一开始曾兴奋喝彩的中国官媒,也很快转为低调。官方则宣布将对研究的合法性展开调查。
限制中资:德拟出台更严格并购审查法
随着欧盟层面就强化企业并购审查达成一致,联邦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决定尽快出台德国自己的配套法规。
专访马建:空前审查下作家更应发声
有“中国奥威尔”之称的马建带着新书《中国梦》,到香港与读者对谈。怎料作为香港人的他,却突然被取消资格。《德国之声》专访身在英国的马建,他直言不会退缩,更对大馆提出一连串质疑。
许章润:先生有话哪里说?
曾在今年夏天发表网文尖锐抨击中国现行政治道路,引起巨大反响的清华大学法学教授许章润再度发声,以个人经历批评中国当下的言论自由状况。
德语媒体:乌云中的一丝光亮
面对互联网“中国模式”的输出,西方应当如何应对?美国又到底是否想和中国达成贸易协定?周六的德语报刊评论版,讨论了这些话题。
专访:中国官方要掌握解读历史的话语权
以德国海德堡大学几位教授为主的一套学术丛书编辑部宣布,终止与斯普林格·自然出版社的合作。原因是该出版社主动删除在华网站上涉及敏感内容的文章,而且事先并未通知作者。
《江湖儿女》内外的“江湖”与“儿女”
虽然有一系列影片外的热点事件为中国导演贾樟柯的最新力作《江湖儿女》推波助澜,但这部据称是贾樟柯最贵的电影还是再次遭遇了口碑爆棚,票房平平的命运。如今,大众的关注点已经从电影中的“江湖”被引至现实世界中的“江湖”。
德语媒体:“令人警觉的投降行为”
因特网巨头谷歌和苹果手机近来都为了进军中国市场,而推出了引起争议的计划。利益和道义,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
长平观察:“我们不关心桂民海”
瑞典电视台批评“恐中症”的节目,被中国官方抗议种族歧视。时评人长平认为,中国官媒才是货真价实的辱华者,根本不在乎是否给读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把老百姓当猴耍。
德语媒体:谷歌是如何重返中国的?
《法兰克福汇报》发文,分析了互联网巨头谷歌重返中国的动机、低调步骤,并在结尾描绘了一个可能的图景;《南德意志报》评论文章则聚集特朗普“贫瘠而不理智”的大棒外交。
专访: 海外新闻节目告别中国? "从来没进来过!"
近日,中国广电部门公布了《境外视听节目引进、传播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欲对传播境外节目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著名传媒学者展江。
阉割版谷歌变身“蜻蜓” 隐私保护受质疑
最新消息显示,谷歌为重返中国市场酝酿的搜索服务“蜻蜓”可以从技术上收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搜索历史记录,让中国当局追踪查询敏感信息的用户成为可能。技术专家表示,这在中国早已经是家常便饭。问题是会有多少中国用户会选择“阉割版”的谷歌。
墙外文摘:谷歌听命中国?微信进攻台湾?
有评论认为,谷歌考虑重新接受中国的审查制度值得高度重视。还有评论认为,作为中国政府实现“完美控制”的利器,“微信”正在台湾传播假新闻,当局也应该加以调查,甚至考虑是否予以封锁。
长平观察:从“公民”到“屁民”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团演出的《人民公敌》,在中国 “因舞台技术原因”停演。时评人长平认为,用强制的奴化教育替代自由的公共空间,天生的公民长成了任人收割的“韭菜”。
墙外文摘:数位威权驾到 制度之恶隐藏
评论认为,中国官媒引导义愤填膺的网民以人性之恶掩盖制度之恶。有鉴于美国国际威信衰退,国际社会能否有效制衡中国的扩张势力企图仍有待观察。
搞政治宣传?“脸推谷”删你帐户!
Facebook、推特及谷歌等删除与伊朗政治宣传相关的帐户。
墙外文摘:“禁讲”划新红线 “米兔”破旧话语
评论认为,北京刻划的“红线”越来越多,将香港言论自由的范围越收越窄。中国反性骚扰运动创造了历史,将反父权专制的路越走越宽。
员工联署抗议重返中国 Google: 项目仍不明朗
Google重返中国之路再遇压力,审查版搜索引擎项目引起员工强烈反弹,过千人联署抗议。行政总裁皮采也在内部会议,首次披露“龙飞”项目的进度。
墙外文摘:老一代盼明君 新一代懒翻墙
有评论认为,尽管邓小平体制下有各种政治运动和迫害,以及对示威者的血腥镇压,但是还是令中国精英怀念。还有报道显示,新一代年轻人则满足于互联网的高墙深院,并不渴望墙外的自由世界。
有了谷歌,在中国的你还会用百度吗?
近日关于谷歌重返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百度CEO李彦宏也没有错过这个热点,发文称如果谷歌回来,百度“正好可以真刀真枪地再PK一次,再赢一次”,引发了中国网民的花样揶揄与讽刺。
印度新闻审查恶化 拟管制社交媒体
印度政府近月加强压制社群媒体,以防群众利用散播摇言和挑起民愤。另一方面,印度新闻界最近也出现多宗审查事件,令人忧虑印度资讯自由会开倒车。
中国官媒:欢迎谷歌重返 但要让监管部门满意
近日传出谷歌计划重返中国,正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审查版”的搜索引擎。《人民日报》本周二在脸书和推特上发声,称欢迎谷歌重返,但前提是尊重中国的法规。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内容很快又被删除。
华为否认退场 英伦再遇审查
华为在欧美处处碰壁,因国家安全之名,成为不少国家矛头对准的目标。但华为似乎没有打算舍难取易,断言否认最新传出的退场传闻。
《挚友维尼》进不了中国 因为撞脸习近平?
迪士尼的真人版小熊维尼电影被影评人称为“暖心力作”,不过,该片未能进入中国。至于原因,有人说,要问问中国一把手习近平。
墙外文摘:北京只要控制,是蓝是绿无妨?
没有“九二共识”的限制,大陆开始走它认为有效的统一路,只要在北京可控制的范围内,就算民进党长期执政又有何妨?
中媒:谷歌或重返中国的报道不实
谷歌2010年因为不愿接受相关监管退出中国市场。之后每隔一阵子就会有重返的消息。 何时会成真呢?
“小心,这里有裸体!”
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一家博物馆,一场针对“社交媒体检查员”的行为艺术正在上演。让我们来看看,比利时人是如何揶揄Facbook(脸书)审查的?
向“坦克人”致敬
艺术家巴丢草发起“坦克人2018”的全球快闪行动,向“坦克人”致敬。
抖音广告涉嫌污辱先烈 同搜狗遭约谈整改
中国的《英雄先烈保护法》从五月上路以来颇多斩获: 砍了一个自媒体暴走漫画,现在矛头对准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
长平观察:打老师的警察是好学生吗?
安徽六安市教师上街讨薪,遭到警方粗暴殴打。时评人长平认为,从小被洗脑爱党爱国的警察,很难不充当政府打人并乖乖背上黑锅。
加强对大陆人赴台审查 陆委会:打击统战
台湾外交一再失利,总统蔡英文说“中国这些去我国主权化的蛮横作为,已经挑战台湾社会的底线,我们不会再忍让”。她的不再忍让是什麽意思?
德语媒体:审查外国投资是一把双刃剑
默克尔访华欲与中国签订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面对中国的投资,出口大国德国十分谨慎:因为哪怕是在本国作出一点点隔绝外国投资的尝试,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长平观察:修宪就是好啊就是好
宪法学者翟桔红因为批评修宪遭受严厉处罚。时评人长平认为,中国不仅修改了宪法,而且关闭讨论宪法的学术和舆论空间。
长平观察:当人民日报幸临网红教授
青年学者吴冠军在《人民日报》发表"党八股"文章引发争议。时评人长平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国师"梦想,阻止了变革的更快到来。
停播《智子之心》 大爱:社会相和更重要
台湾至今仍许多老年人曾经历日本统治。而今一出以老志工为原型的戏剧,被中国网民批评后选择停播,令台湾民众哗然。大爱电视台接受了《德国之声》访问,回应外界质疑。
墙外文摘:马克思维稳 奥威尔升级
有评论认为,马克思本论“阶级斗争”在中国变成对体制有异见者的斗争;中共的奥威尔式管控已经威胁国际社会普世价值与自由贸易精神。
欧歌赛与芒果TV: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
欧洲歌唱大赛总决赛将于周六举行,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欧洲广播联盟却取消了与原本的在华独播商芒果TV之间的合作。原因是芒果台之前转播第一场半决赛时删除同志题材舞蹈片段和纹身表演者画面,还把象征LGBTQ群体的彩虹旗打码。
长平观察:小猪佩奇也是一匹草泥马
继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之后,小猪佩奇(Peppa Pig)又成为中国审查制度的牺牲品。时评人长平认为,尽管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从实质上说,小熊维尼和小猪佩奇也是“草泥马”。
从小熊维尼到小猪佩奇 下一个封杀谁
在中国深受孩子和年轻人喜爱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突然从一家热门网站上消失,引起众多网友震惊。显然将小猪下架的视频平台“抖音”日前对媒体否认佩奇遭封杀的说法。
美或收紧中美企业合作审查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将对美中企业间的非正式伙伴关系展开调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对于科技企业而言,这一研发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做法可能面临遭到禁止的危险。
前一页面
第7 页,共1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