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闻审查
通常指某些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或其他控制机构对被认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适的公共言论的抑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泽林视点:新冠疫情加速审查和科技发展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中国将希望寄托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安全需求和全面监控正在顺利融合。
疫情期间的删帖与哨声
中国《人物》杂志在周二刊登了一篇题为“发哨子的人”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不过,几个小时后,这篇文章就被全网删除,网友只能用各种方法来躲避审查手段,继续传播此文。同一天,习近平到访武汉。
德国网红雷克:从公共广场到自家客厅
曾经拥有大量微博粉丝的德国网红“雷克小流氓”(Christoph Rehage)回顾了自己一夕间从中国社交媒体上消失的经过。雷克为德国之声撰文写道,有如公共场所的微博已经过时,人们如今更喜欢在自家“客厅”微信中交流,但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审查。
德语媒体:中国出资的教席要不得
柏林自由大学一个由中国官方出资的教授职位引来多方批评后,柏林市政府做出了详细评估和表态。德语媒体有评论认为,德国学术科研机构在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应遵循更严格的价值标准。
胡佳:纪念李文亮实际上是表达反抗
“吹哨人”李文亮的去世在中国掀起一轮要求保障言论自由、取消审查的呼声。德国之声采访了竭尽全力争取言论自由的活动人士胡佳。
电游《瘟疫公司》下架苹果中国应用商店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电子游戏《瘟疫公司》的热度猛增。现在,开发商称收到通知,该游戏已从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下架,理由是“经中国国家网信办审查,存在违反国内法律内容”。
舆论管控新高度 腾讯《大家》“被自杀”
新冠病毒疫情下,中国官方网络监管的力度又上升至新的高度。不仅是微信等社交媒体用户难逃大规模封号潮。严肃的媒体平台,也难逃“死去”的厄运。
泽林视点:李文亮,一个悲剧英雄
新冠病毒疫情危机,尤其是李文亮医生的逝世在中国媒体引起了对言论多元化和减少新闻检查问题的讨论。专栏作者泽林认为,这种讨论会让中国获益。
打击新冠疫情“谣言” 300中国公民遭强制拘留
中国新冠病毒疫情已持续超过一个月,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讨论,也从疫情刚爆发时的生气蓬勃,到近期的严格审查。 人权组织统计,有超过300位中国公民因在网络上分享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信息,遭中国政府打压。
德语媒体:摆在习近平面前的真实危机
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为各大德语媒体关注的焦点。德国报刊驻华记者从网络传闻和民众不信任感的蔓延观察到,中国老百姓对于政府信息透明度和危机处理能力的怀疑,以及中国医疗系统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
德语媒体:审查的极限
德语媒体继续关注中国的肺炎疫情。“明镜在线”和《法兰克福汇报》不约而同地聚焦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以及官方审查遭遇的瓶颈。
长平观察:两次死刑带来什么正义?
被判死刑21年之后,孙小果再次成为“扫黑除恶”的典型,最近又被判处死刑。时评人长平当年是最早报道此案的记者之一,他看见死刑“震慑”的虚伪,以及《1984》自叹弗如的中国审查机制。
"一个国家、一种审查"?
保护记者委员会(CPJ)发布新报告,认为香港、台湾的新闻自由正受到来自大陆的巨大压力和影响。与此同时,记者无疆界组织统计,中国大陆有120名记者被拘押。
“撩总统”被中方解约 波特王凸显艺人困境
一位以教授“撩妹”技巧成名的台湾网络红人因为与总统蔡英文拍摄短片,而被中国合作方解约。近年来,许多国际厂商和台湾公司经常因为在涉及台湾议题时被迫屈服于中国立场,”波特王事件“是少有的一个例外。
墙外文摘:郭佳怡当不了特首 但比他们更是香港人
唐英年的侄女郭佳怡朗诵诗歌支持香港民主抗争。专栏作家郑美姿认为,这样的女生大概没可能当上特首候选人,她连一票都不会有,但是她比他们任何人,都更是香港人。
长平观察:“焚书坑儒”的日常生活化
一张在图书馆门口焚书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不安。时评人长平认为,焚书这一具有沉痛的历史寓意行为,和安静闲适的日常生活化场景叠加,描绘了中国从未停止思想审查、言论管制和镇压异议人士的政治现实。
抖音究竟有多“政治”?
来自中国的社交平台TikTok(抖音)被指对批评性内容进行审查,并歧视少数群体。要想作为用户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功同时又涉及政治问题,只有两种选择,或者与审查合作,或者回避。
余波未平 英国紧急审查获释恐怖分子
据英国新闻联合社报道,伦敦桥周五发生持刀恐袭三死三伤的事件后,英国当局开始对大约70名已出狱的恐怖分子展开紧急审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伦敦桥袭击负责,但没有提出证据。
中国当局严审查 圣诞信件不放过
香港延续了数月的乱局引全球瞩目。旨在为世界各地孩子们带去快乐的德国一个“圣诞邮局”竟然也感受到了某种影响。
在美受安全质疑 抖音海外版要“独立”?
据媒体报道,鉴于美国政府机构对数据安全顾虑增加,抖音母公司——中国IT企业“字节跳动”(ByteDance)正加速抖音国际版与中国业务的分离。
香港区议会选举 中国网民怎么看
周末的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不出人们所料,泛民派获得压倒性胜利。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对这次选举结果语焉不详,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尚有不少网民参与讨论发言。
斯诺登:我的自传中文版遭遇中国审查
“棱镜门”的披露者、前美国情报人员斯诺登发推特称,他的新书《永久纪录》中文版关于“国家监控以及民主普世价值”的内容被删,并称将在近期免费分享真正的版本。在本文中,我们列出了一些斯诺登给的例子。
媒体:美国政府开始调查抖音
继华为之后,美国政府现在似乎又“盯上”了抖音,怀疑该中国热门应用程序或存在安全隐患。据多家媒体报道,华盛顿将调查抖音是否为中国政府收集数据。
学习中国?俄罗斯互联网新法生效
11月1日,旨在建设俄罗斯自主互联网的法案正式生效。莫斯科当局称,新法能够确保遭受外部攻击时,俄罗斯国内的互联网依然能够独立运转。批评者担心,新法将让国家全面控制互联网,钳制言论自由。分析人士则指出,新法案的实施在技术层面上有着很大的难度。
互联网诞生50年 中国审查日益趋紧
今年的10月29日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纪念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让人类社会走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然而,中国在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红利的同时,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不断加强对网络的审查监管力度。
长平观察:扎克伯格交纳“良心税”
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乔治城大学强烈抨击中国互联网的审查制度。时评人长平认为,他今天所要反抗的高墙,其中还有他昨天砌上的砖石。
世界互联网大会登场 中国官员话中有话
今年适逢世界互联网发展50周年,中国在历史古城浙江乌镇举办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当天大会发布了其成果文件《乌镇展望2019》,中国官员意有所指的批评被认为是指涉美国。
脸书中国梦碎 言论自由的代价?
脸书执行长扎克伯格在最新的演讲中把脸书定位为言论自由的捍卫者。他不仅提到脸书无法进军中国的原因,也大谈对于政治广告政策的想法。面临假资讯在脸书上不断流窜,脸书做得够多了吗?
鲁比奥再出招 要求美委员会调查抖音收购案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 (Marco Rubio) 周三 (10月9日) 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 CFIUS)审查抖音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2017年收购Musical.ly一案,他表示此举与中国政府利用抖音审查政治敏感内容有关。
"未阅先焚":微信聊天如何审查图片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那么,如何实现实时自动审查巨量的聊天中所发送的图片呢?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发布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
港媒:中国监管机构欲入股“华尔街见闻”
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官方的互联网监管机构正策划入股不久前被勒令停运的"华尔街见闻"。因为在中美贸易战的过程中编译报道了许多外媒消息,"华尔街见闻"成为了中国政府要管控的对象。
德语媒体:李小龙能对香港抗议运动有何启发?
已经辞世数十年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和香港当下的反送中抗议运动,看似遥不可及,却被德语媒体记者联系到了一起。原因是《明镜周刊》记者从如潮水般涌上街头的抗议人群,联想到了李小龙的名言“像水一样吧,水可以柔软的流动,也可以坚硬的凝结”。
专访:"人们不知道被检查,也不知道信息去了哪"
媒体报道称,中国政府对通过西部边境进入新疆的人进行检查——使用名为“蜂采”的监控应用程序。对该App进行了技术分析的波鸿大学教授霍尔茨和研究员康塔克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波音737Max又发现安全新漏洞
波音一时难脱危机模式: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问题飞机737 Max身上又发现一个新问题。因两起坠毁事故,737 Max目前全球遭禁飞。
德国版“新闻联播”在中国遭禁
据德广联最新消息,德国境内最重要的新闻节目“每日新闻”(Tagesschau)最近在中国当局被全面封锁,原因可能与报道香港”反送中“运动有关。
电影《八佰》最后一刻被叫停 涉嫌踩"雷区"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八佰》被临时取消放映,官方理由是技术原因。有质疑认为,电影涉及国民党题材以及含有多个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画面才是片子被临时取消播放的真正原因。
“华尔街见闻”下线 也是为了贸易战?
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财经新闻网站“华尔街见闻”被监管部门勒令下线。一家金融财经资讯服务商,会因为多元的信息内容而“中枪”吗?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辩称军队没有镇压六四学运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记者会上面对有关30年前解放军镇压“六四学运”的问题时称,他不能同意媒体使用“镇压”一词。
六四临近 中国审查机器人开足马力
这是中国互联网最敏感的日子——六四天安门事件纪念日。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中国的网络审查“机器人”在加班加点紧张运转。
新疆书评惹议 荷商再陷中国审查疑云
上个月曾陷入中国审查风暴的荷兰学术期刊出版商博睿 (Brill Publishing),再度因其发行的期刊拒绝出版一篇关于新疆的书评,而受到外界关注。
《前东德国安部档案法》生效期将延长
依据该法,曾在前民主德国担任过秘密警察的人员,不得在联邦公共机构任职。目前,德国政府计划将该法规的有效期延长至2030年。
中国审查海外惹议 荷出版商终止合作
本月中,两名纽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教授披露,荷兰学术期刊出版商博睿 (Brill) 旗下刊物对有关中国文本研究的学术文章进行审查。 此消息一出,中国学术审查的议题再度成为焦点。
德语媒体:天衣无缝的审查
德国相机制造商徕卡的广告片中出现天安门广场“坦克人”画面,触碰了北京最为敏感的神经。德语媒体关注到,中国国家审查机器的运作之严密,足以使这一风波迅速在互联网上销声匿迹,就像有关1989年“六四事件”的所有内容一样。
委内瑞拉当局关闭德国之声电视信号
委内瑞拉广播电视管理局关闭了德国之声在当地西班牙语电视频道的转播信号。这是针对德国之声之前有关委内瑞拉危机加剧特别节目的反应吗?
媒体自由不自律 台湾政府能否驱离红色阴影?
台湾基于其脱离党政专制的历史背景,对政府干预新闻自由尤其警惕。然而在中国有计划地在世界各地推展“媒体新秩序”的同时,政府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才能既维护新闻自由,又维护新闻自主,陷入两难之中。
德语媒体:无所不在的审查
讲述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生平的传记电影在中国上映时被剪掉三分钟,《南德意志报》以此为引子指出,中国的审查包罗万象,影视界现在更是首当其冲。《法兰克福汇报》聚焦中国军机飞越台湾海峡中线的事件,并分析其中原因。
人权观察: 联合国审查前夕 各国频遭中方施压
数名外交官与人权工作者公开谴责中国试图透过游说、施压与威胁,要求各国使团不得在上个月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批评其新疆地区的人权问题。
谷歌“蜻蜓”未死 “茅台” “龙飞”转世
尽管互联网技术巨头谷歌已经多次表态没有计划为中国市场推出“阉割版”的“蜻蜓”搜索引擎。但多名谷歌员工在对公司的内部信息调查中发现,“蜻蜓”计划并没有寿终正寝,仍有大量人力资源在为“茅台”和“龙飞”服务。
墙外文摘:中美贸易战,专制更占优势?
有评论认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特朗普对解决真正的中国问题感兴趣。在与特朗普及其团队打交道时,专制国家比遵循法治的民主国家更有优势。
告别宫斗剧 影视娱乐业寒冬将至?
中国政府有意更严格控制娱乐产业,随着打击演艺界不法收入、限制受观众热追的宫斗剧的播出,圈内人士担心中国的影视制作行业将迎来“寒冬”。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1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