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闻审查
通常指某些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或其他控制机构对被认为是有害的,敏感的,或是不合适的公共言论的抑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长平观察:那些“自毁人生”的脱口秀演员们
勇敢的脱口秀演员是“自毁人生”吗?时评作家长平回顾了纳粹德国时代的喜剧——可能和很多的想象不同,那些大多是“不关心政治”的“简单娱乐”。
长平观察:正在消失的民间脱口秀表演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民间的政治“脱口秀”反而失去舞台。时评作家长平认为,原因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不再需要否定毛泽东来获得掌权的正当性。
中国脱口秀在美国:那些在国内“不能讲”的段子
近年来,脱口秀表演在中国兴起。因为墙内愈发严格的审查制度,脱口秀节目在嬉笑怒骂时常有触犯审查红线的可能。但从年初开始,一些中国脱口秀演员开始在北美巡演。离开了墙内的审查制度后,他们也开始尝试谈论之前无法谈论的敏感话题。
ChatGPT火遍中国 审查制度下出路何在?
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中国一夜爆红,相关概念股趁机大涨。但是,在中国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整合这款AI工具的本地公司如何避免政治风险?
《辛普森家庭》讽中国存在强迫劳动 香港Disney+下架整集
迪士尼串流平台并不是第一次删除单集影片,过去也曾有一集《辛普森家庭》因提到六四事件,而被下架。
发有关“言论自由”博文引热议 德驻华使馆怎么说?
德国驻华使馆近日发表有关言论自由的一则帖子,提到德国驻华使馆通常保留微博下的评论,即使是不那么友好的评论,并试问网友“这些关于德国的不友好的评论,您是否也可以用来评论中国和中国政府?”该贴引发热议。
中港书禁严,台湾会成为华文出版新基地吗?
《香港国安法》上路,许多香港文人为躲避日益收紧的出版审查,纷纷走避台湾以求自由创作出版。台湾相对自由开放,是否有可能成为中港议题书籍在华语世界的出版新基地?DW访问3位自中国、香港来台的出版社、书店经营者,聆听他们的经验与看法。
中国迎春运 千余微博因抨击防疫被封号
中国当局封停了1120余个抨击当前防疫政策的微博账号。自12月初突然放宽防疫以来,中国的新冠疫情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春运”大幕本周末正式开启,交通部预计,今后40天的客流量将达到20亿人次,为2019年水平的70%。
打击“白纸运动”中国如何用手机追捕示威者
中国反封控运动爆发以来,北京、广州等地陆续放宽防疫限制,但官方仍持续彻查与追捕示威者。据报,中国正在加强网络审查,并使用监控设备追踪抗议者。另有消息来源告诉德国之声,他们的手机疑似遭警方骇入。
中国销售的苹果手机AirDrop功能遭到限制
许多中国网民尝试在公共场所使用iPhone的AirDrop功能来传播四通桥抗议标语。周四(11月10日),苹果公司对中国iPhone用户使用这一功能进行了限制。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销售的iPhone的这一功能不受影响。
德黑兰将打造伊朗版“防火长城”?
伊朗女孩阿米尼之死掀起抗议浪潮后,德黑兰政府多次切断该国网络。断网和言论审查在伊朗已是屡见不鲜的情况。如今伊朗有意汲取中国经验打造国家内网,筑起伊朗版的“防火长城”。
因发四通桥信息被封号 微信用户认错求宽大
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在中国网络上引起关注后,该话题被全面封禁。数百名中国微信用户因转发了有关的帖子而被封号。二十大开幕之际,一个“老母鸡”直播间一度成了网民发泄不满的场所。
四通桥事件港媒噤声 自我审查成常态
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不过事件发生至今,不仅中国大陆媒体对此事件一概不提,香港媒体也几乎全部噤声。多家港媒的记者向德国之声表示,新闻部对于二十大报道的审查比从前明显增加。
北京强力审查四通桥事件 专家:新坦克人时刻
二十大在即,北京13日发生的“四通桥事件”震惊中国与全球。专家告诉德国之声,示威者的口号反映了部分中国人的心声,但中国官方也动用了今年以来最强的审查力道来屏蔽这起事件。
一个关于中国网络审查的故事
作为中国农村的一名青少年,他曾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观看了一部关于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的被禁纪录片。十年过后,他成为了中国庞大审查机器的一部分。这位曾经从事网络审查相关工作的年轻人向法新社吐露心声。
卡通影射反送中?香港观众发现玄机
正在热播的的美国卡通片“Rick and Morty”新近一集上架后,有网民发现,片中出现涉及香港反送中运动中某些关键词和日期缩写的“暗语”。有香港网民向制片方致谢,也有人担心作品会被下架。
谷歌停止在中国大陆的翻译服务
谷歌以使用率低为由,停止了在中国大陆的翻译服务。由于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审查,谷歌早在2010年就关闭了在中国大陆的搜索引擎服务。2017年,谷歌开始向中国用户提供翻译服务,试图探索如何在中国市场保持立足点。
俄罗斯女歌手:当歌唱也变得危险
在俄罗斯,敢于公开反对入侵乌克兰的艺术家们面临进入黑名单的危险。现在,一个新进成立的特别委员会旨在发现这些所谓的“反俄行为”。许多艺术家都在痛苦中体会,被俄罗斯特务机关盯上是什么感觉。
海外华人自述:我如何看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
从迪奥的“马面裙”到佩洛西访台,针对过去几周的热门话题,德国之声记者与一些海外华人进行了对话。他们中有汉服爱好者、女权运动支持者,也有不想和爱国主义产生联系的前微博审查员,以及“李老师不是你老师”这样观点犀利的博主。
长平观察:"二舅"与"党的二十大"
一部讲述乡下残障人士"二舅"的人生故事的短视频火了,同时引发激烈的争论。时评人长平指出,墙内讨论有意无意忽略的部分,是这个视频中的政治话语。
墙外文摘:周杰伦新歌“辱华”,梁静茹本名犯忌?
有评论指出,中共不缺制造文字狱的酷吏,也有很多有意无意热衷于“高级黑”“低级红”的帮凶和帮闲,结果荒唐荒诞荒谬层出不穷。在“联想深挖”之下,有人无端飞来横祸,躺著中枪,便在所难免了。
遭重罚80.26亿元 滴滴: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中国网信办今天宣布了对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的裁决:罚款80.26亿人民币,此外还对滴滴董事长、总裁各处100万人民币罚款。分析认为,处罚落地标志滴滴度过了一个难关。
美媒:滴滴将面临10亿美元罚款 审查风波或结束?
《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指出,中国政府部门准备对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处以逾10亿美元罚款,为针对该公司一年多来的审查划下句点。
逆风下的狭缝:香港记者觅劫后新生
自《苹果日报》停刊后一年来,香港多家具影响力的独立媒体不堪高压而倒下,数百新闻工作者离散。即将迎来主权移交廿五周年、国安法实施两周年的香港,其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名暴跌80位。亲历新闻界最动荡的一年,去或留成为许多记者心中最大的疑问,部分人正在开拓第三条路——德国之声记录了两位香港记者,在历劫后如何以不同方式独立前行。如雨后春笋的独立媒体平台,面对什么挑战? #香港 #记者 #新闻自由
长平观察:唐山打人事件与中国式媒体伦理
唐山打人事件的舆情管控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时评人长平解析媒体伦理的中国方程式。
长平观察:唐山“孙小果”,抓了又如何?
唐山暴力事件舆论遭到官方严厉审查。时评人长平认为,性别暴力事件的根源,正是官方一再宣传的“有毒的男性气质”。
唐山被打女子后续:不见伤况证明 未闻受害说法
唐山打人事件持续发酵,自该起事件发生后已过一週,但受害女子的实际伤况依然不明,中国主流媒体也几乎未见受害方发声。越来越多舆论质疑,受害者的真实现况是否比官方说法更为严重?
电影审查制度:“红线”都在哪里?
皮克斯的新电影《光年正传》因为女同接吻的画面在多个阿拉伯国家遭禁。事实上,对电影频繁动用“剪刀”的不只是中东地区。以下我们来看一看全球范围的电影审查制度。
如何规避网络审查?
加速移动页面、VPN和洋葱网络如何使用?俄罗斯及其他专制政府正打压独立新闻网站和一些社交网络。这支视频将介绍如何在网络遭到审查的国家获取重要信息。
长平观察:如何解读“李佳琦悖论”?
中国知名带货主播李佳琦因推销坦克冰棍而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李佳琦悖论”成为媒体热词。时评人、六四记忆·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长平认为,在现有的审查机制中,李佳琦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政治禁区,而是在政治上做一个提线木偶。
在美国纪念“六四”也不行?
近几年来, “六四”在中国互联网上变得愈发敏感,中国政府针对此事件进行的言论审查也愈发严格,但在海外,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纪念着当年镇压运动的死者。
德驻华使馆六四发帖又被删
每年六四周年前后,中国的网络审查机器就会开足马力,设法纪念的网民也不甘示弱。有人注意到,今年德国驻华大使馆发出的烛光悼念图被删,但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提防中国:日本要求高校加强对留学生的背景审查
日本政府要求高校加强对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审查,以防止技术外泄到中国等国家。这一举措既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国家安全,同时也是出于对日本与欧美大学之间交流项目的保护。
不满防疫政策 中国网民创意对抗审查
贴国歌歌词、借好莱坞大片和奥威尔小说《1984》讽刺中国防疫措施,中国网民发挥各种创意规避网络审查机制,以宣泄对防疫措施的不满。
墙外文摘:病毒无法消灭,记忆却被清零
有评论指出,中国为抗疫政治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距离实现新冠病毒“动态清零“的目标仍然遥遥无期,但记忆却被“动态清零”,语言则被“静默管理”。
客座评论:大外宣如何成功塑造中国恶劣形象
海外中文新闻网站多维近日突然宣布关闭。该网站最初由旅美媒体人何频创立,2009年被一位港商收购之后,出现不少偏向北京政府立场的内容。许多人因此而将其视为中国“大外宣”组成部分之一。多维创办人何频为德国之声撰写此篇客座评论。
“四月之声”:封得越凶 转得越猛
一部收集了多个上海疫情期间录音对话的短视频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载,很快便遭到全面封杀。然而,审查似乎并未止住这段视频传播的脚步。
上海当局承认工作不足 美国对华发布旅行警告
“上海副市长哽咽发言”见诸多家媒体的同时也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榜,但是这番景象似乎并没有博来中国网民的同情。同时,美国国务院就疫情提醒本国公民中国当地“任意执法”。
俄乌资讯战:中俄如何联手主导中国网络舆论?
根据台湾民主实验室上週发布的报告,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官方论述在中国网络快速传播,影响舆论对乌克兰战争的看法。在这场资讯战背后,中国官媒为什么推波助澜?
站在信息战最前沿的在华乌克兰人
在距离被战争吞噬的家园数千英里之外,一群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乌克兰人发现自己处于信息战的最前沿。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与亲俄的势力和审查制度奋力抗争。
TikTok被指在德国审查“彭帅”、LGBTQ和纳粹词汇
根据一份报告,风靡全球的中国社媒平台TikTok对包含某些术语的帖子进行屏蔽。TikTok则表示,这是其算法缺陷所导致的。另一项研究指出,TikTok算法导致用户会收到有关乌克兰战争的假新闻。
主张和平 避谈侵略: 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继续保持暧昧
华盛顿近日警告,若中国向俄方提供援助,将会产生“后果”。美方的施压是否会迫使北京做出更明确的表态?在宣扬和平、却又审查反战声音的当下,中国官方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长平观察:被僵尸化的小粉红
俄罗斯《第一频道》编辑、制片人玛丽娜·奥夫扬尼科娃抗议普京“将俄罗斯人民僵尸化”。时评人长平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小粉红,也是中共“将人民僵尸化”的产物。
“九段线”又惹祸了!好莱坞新片在越南被禁
由“荷兰弟”汤姆·霍兰德主演的好莱坞动作冒险片《神秘海域》在越南遭禁,原因是影片中出现了南中国海“九段线”的地图。之前已经有多部影视作品出于同样的原因被越南当局禁止。
反战挺乌都不行:残奥会致辞被审查 德甲英超赛遭禁播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国际残奥会主席帕森斯一席呼吁和平的讲话被中国官媒审查,该组织要求中方作出解释。另外,本轮英超和德甲在中国遭到禁播,也和俄乌战争有关。
俄罗斯屏蔽德国之声网页
德国之声(DW)网页在俄罗斯被封锁。莫斯科指控包括德国之声在内的多家西方媒体传播假新闻。德国之声台长林堡驳斥了俄方指控,强调DW是独立国际媒体,不是政府喉舌。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割裂”海外华人
俄罗斯大举入侵乌克兰遭到顽强抵抗,战事持续不断之际,在中文互联网平台上,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们之间也在激烈地争吵着。
土耳其威胁封闭德国之声网页
随着土耳其媒体监管机构发出最后通牒,德国之声 (DW) 在线节目有可能在该国遭封。德国之声台长做出强烈反应。
客座评论: 几乎每个人都在给“一尊”体制挖坑
"丰县八孩母亲"事件,从一个地方丑闻演变成民间舆论风暴,徐州当地官方的荒唐表演“功不可没”。政论家邓聿文认为,“万事定于一尊”的中共现行体制无时不刻不在制造这样的“挖坑”行为。
在西方遭贬,在非洲得宠:华为网络技术
西方国家一再声称,华为网络技术与审查制度有关联,德国之声的布隆迪媒体合作伙伴也受到影响。尽管如此,很多非洲电信供应商仍青睐华为技术。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1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