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新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维吾尔族自治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人权2023:即便微小的自由空间也被消灭
人权观察组织发表最新报告,其中中国的部分写道,高压统治以及日益严密的社会控制正在对该国经济和社会造成愈来愈大的损害。
大众新疆厂无强迫劳动?审计公司声明揭内部矛盾
德国大众汽车早前委托审计公司对新疆车厂进行独立调查,该审计公司本月初宣布“未发现强迫劳动迹象”。不过事后却有多名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态,表示调查结果与他们无关,他们并未参与或协助该项目。
涉维族强迫劳动 美国新增制裁三家中企
美国周五宣布将三家涉维族强迫劳动的中国企业新增至贸易制裁黑名单,此外还公布了两名因涉侵犯人权而被制裁的新疆官员。与此同时,欧盟本周一份报告指出,维族强迫劳动产品可能正大量进入欧盟。
欧盟议会团体:新疆强制劳工产品仍可能大量涌入欧洲
欧盟部分议员委托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在中国,针对维吾尔人的强制劳工现象仍在继续,而维吾尔强制劳工生产的服装可能通过一些知名品牌大量涌入欧洲。
大众新疆厂审计:未发现“强迫劳动”迹象
德国大众汽车委托的外部审计公司发表调查结果称,在大众汽车新疆厂没有发现强迫劳动或其他侵犯人权的行为。投资者表示,审计不应是一次性任务,期盼大众汽车能持续提高透明度。
中国将在新疆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政府宣布,将在新疆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计划服务于习近平的 "一带一路 "倡议,希望为西部吸引更多外资,并建立起联通欧亚的经济走廊。
学习机作文"辱毛"? 科大讯飞反诉 称幕后有推手
中国媒体报道了主打智能语音的安徽科大讯飞公司,其一款学习机据称有用户举报内容涉"辱毛",而在当天出现股价跌停。该公司列在美国政府"实体清单"上。人权组织曾对该公司为中国安全部门提供声纹识别技术表示忧虑。
德语媒体:中国欲打造“美丽新疆”形象
《法兰克福评论报》关注中国政府最新的新疆政策,当局希望为新疆建立新形象并促进观光业。 “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则观察到越来越多受良好教育的中国人移民欧洲,专家解释了此现象的背景与影响。
又有三家新疆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
美国国土安全部日前宣布对三家新疆企业实施进口禁令,使得相关实体名单上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加到27。中国外交部回应谴责美方“污蔑抹黑”,“打着人权幌子干涉中国内政”。维吾尔团体则对美国相关制裁措施的进度感到不满。
德国汉学家新疆报道继续引发争议
德国两位知名汉学家前往新疆参观后发表文章。《南德意志报》引述多名汉学家予以严词批评。
知名维族学者被判无期徒刑
总部位于美国的对话基金会发布声明指出,知名维吾尔学者达吾提(Rahile Dawut)被判无期。她主要从事维吾尔民俗文化和传统的研究。许多维族学者对此感到震惊,因为达吾提并没有参加反政府活动,她曾是中共党员,并曾获得过中国文化部的奖项。
德国汉学家新疆表态引争议
德国两位知名中国问题研究者9月11日在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新疆局势在走向正常化。该评论在中国问题专家中引起震惊和质疑,被指是在淡化中共在新疆对少数民族犯下的人权罪行,为其做辩护。
德语媒体:新疆局势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新苏黎世报》发表两名中国问题专家的客座评论,指出迹象显示新疆正在回归正常;《柏林日报》关注了金正恩访问俄罗斯之行,认为其背后隐藏着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心。
人权报告摆一旁 习近平力推新疆旅游
联合国发布《新疆人权报告》届满一年,人权团体却批评实质进展甚微、无法对北京咎责。与此同时,中国有意在新疆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藉由增加游客导览,向外界传递该地区的“成功故事”。
德国联邦议院成立“维吾尔”议会小组
9月5日,德国联邦议院成立“维吾尔”议会小组,成员包括执政联盟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以及在野的联盟党的11名联邦议员。该小组可能将请求联邦议院就承认中国政府在新疆的行为是种族灭绝进行投票。
英国外相五年来首度访华 向中方提人权议题
英国外相克莱弗利周三表示,伦敦希望与北京建立建立务实关系,“脱离接触”不是可信的选项。但他同时警告将对两国存在分歧的领域保持“清醒认识”。他还提到香港、新疆的人权问题,并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拉夫劳伦涉维族强迫劳动 遭加拿大调查
继耐克和加拿大皇朝金矿公司之后,加拿大政府再对美国时装品牌拉夫劳伦的加拿大子公司涉入新疆强迫劳动的问题展开调查。
墙外文摘:刀郎的“罗刹海市”,中国的是非颠倒
有评论认为,刀郎新专辑中《罗刹海市》除了批判那些知名大腕之外,也在讥讽当下的中国现实,例如美丑不分,是非颠倒, “指驴为鸡”。而中国人民对现实生活无力改变,只能集体批判一个虚幻的大罗刹国,这是一种悲哀。
专访:从新疆到海外 维族如何受迫与反抗?
中国数码监控技术有何进化?“跨境镇压”海外维吾尔人取得多大成功?当国际关注消缓,如何不忘新疆?DW专访维吾尔族社会与中国监控体系专家戴伦・拜勒(Darren Byler),请他分享看法。他并警告,“昨日疆藏,今日香港,明日台湾”并非不可能。
智库:中国对西藏关押制度可能转为长期监禁
由于资讯受限,长期以来外界对西藏的监狱与关押机构了解不多。兰德智库27日最新报告分析,许多西藏的拘禁设施早在2011年之前便已设立,且近年对异议人士的关押有转为长期监禁、而非短期拘留的趋势。
耐克涉新疆强迫劳动 遭加拿大监察机构调查
加拿大民间团体指控,耐克的加拿大子公司及皇朝金矿的供应链可能涉及维吾尔人的强迫劳动,但企业并未采取足够的防止与补救措施。另一间公司“美沃奇”则遭美国议员质疑曾雇用中国监狱囚犯,包含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
涉新疆强迫劳动 德国车厂遭NGO提起申诉
大众汽车、宝马、奔驰等德国大车厂,其供应链长期遭批有强迫劳动疑虑。随著德国供应链法今年正式生效,非营利组织向德国监管单位提出申诉,要求德国应调查车厂是否确实处理人权的问题。
客座评论:习近平的“极限思维”是什么意思
时评人邓聿文认为,习现在在高级干部中作“极限思维”的动员,是因为他意识到,终有一天,中美的对决会到来。
中企再遭美出口管制 31实体入列
拜登政府再度对多国企业祭出出口管制,理由包含协助训练中国飞行员、参与中国在新疆的侵害人权活动等。有哪些企业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
维族学生下落查明 港府吁大赦国际道歉
大赦国际日前称,1名维吾尔族学生赴港后失联,恐被非法引渡至中国大陆。有韩媒报道该生人在韩国之后,该组织30日更正声明,表示已查明该生并未前往香港。港府对此表示愤慨,要求郑重道歉。
美众院中国委员会提立法建议:加强武装台湾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週三首度报告,通过2项针对台湾、新疆的提案,其中包含扩大美台联合军事训练、加快交付军售等。该委员会主席表示,如果希望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就必须尽可能地武装台湾”。
墙外文摘:脱口秀风波中的国家暴力
有评论认为,在脱口秀演员House(李昊石)在表演中提及 “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引发的舆论热潮中,一个可怕的信号是,我们能清晰看到声势越来越浩大、无从质疑甚至无从不配合的,对于作为一套压迫系统的国家机器、对于国家暴力尤其军事暴力的无条件认同
德语媒体:中国何以如此重视中亚
七国集团在日本举行峰会,就如何同俄罗斯和中国等专制政权打交道展开研讨之际,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古城西安同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了高调的会晤。德语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扩大在中亚影响力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北京办事处遭突查后 “美思明智” 高管撤离香港
路透社5月19日发表独家报道,表示美国咨询公司“美思明智”在北京办事处遭到突击搜查后,撤离了一些驻香港的员工。目前尚不清楚中方调查的具体内容,不过“美思明智”此前在从事有关新疆的商业尽职调查。
人权组织起诉法国时装集团涉维吾尔强制劳工
多家人权组织周三宣布,将在法国对制衣业巨头优衣库和Inditex提起新的诉讼,因其涉嫌从维吾尔人的强制劳动中获利。
中亚峰会在即 中国在盘算什么?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举行,届时中国将接待中亚5国领袖,促进与该区的经济和贸易关系。随著俄罗斯受制裁打击,中亚地区在国际事务和贸易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
击落间谍气球后 美国为何推迟对中国的制裁?
今年二月发生间谍气球事件后,一些美国官员确信这将刺激美方采取一系列行动对抗中国。但消息人士称,美国国务院实际暂缓了针对中国的人权相关制裁、出口管制等行动,以防美中关系进一步受损。
大众股东大会: 高管被扔蛋糕 被批赚“不义之财”
在5月10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大众汽车监事会主席、保时捷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珀奇(Hans Dieter Pötsch)被抗议者扔蛋糕。抗议者举着“大众=强迫劳动”的标语、甚至在赤裸的上身写着“Dirty Money”来指责这家车企。
大众股东大会:维吾尔人代表将发言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新疆设有工厂。由于维吾尔人强制劳工问题,人权组织呼吁大众关闭在那里的工厂。在5月10日举行的大众股东大会上,维吾尔人代表将发言。
曾称新疆政策“种族灭绝” 维族二代进军日本国会
维吾尔裔日本人英利阿丽菲亚日前成功入主日本国会,成为首位该族裔的国会议员。作为维裔日本人、女性、移民二代,她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认同?又是如何走入国会殿堂?DW整理她一路到从政的历程。
加拿大召见中国大使 考虑驱逐外交官
针对加拿大华裔议员庄文浩的家人受到威胁的案件,加拿大召见了中国大使,并考虑驱逐外交官,但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德语媒体:禁止斋戒、拆除巴扎-维吾尔人受压迫持续
《新苏黎世报》关注中国维吾尔人在斋月期间继续被禁止斋戒。德国电视一台关注德国车商虽业绩良好,但因中国市场的竞争而喜忧参半。
追踪外国记者出入新疆 报告:上海设监控系统
美国监视器产业研究公司IPVM2日指出,上海警方正在建立一个监控系统,外国记者若前往新疆,或是维吾尔人进入上海时,都会触发警报。此外,人权组织也发现,新疆警方会监控居民手机内的档案,仅是持有伊斯兰教相关影音,都可能招来审讯。
又一名维吾尔难民在泰国拘留中心死亡
两个月内,在泰国移民拘留中心,发生了两例中国维族的寻求庇护者的死亡事件。人权组织敦促泰国当局改善其移民拘留设施的条件。
防范强制劳工--德国供应链法落实得了吗?
2022年,德国服装品牌受到批评,其产品可能使用了来自新疆的材料。自此之后,这一情况有改变吗?
美对5中企祭贸易限制 海康威视子公司入列
美国28日再对5家中国公司实施贸易限制,理由是这些企业涉嫌帮助北京政府压迫新疆维族人。遭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对象,包含哪些公司?
TikTok恢复NBA前球星坎特账户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前NBA球员坎特Enes Kanter Freedom的TikTok账号被封禁12天之后,已获解封。
新西兰外长与秦刚见面 提及人权、台湾议题
新西兰外长马胡塔访问中国,这是该国外长自2018年以来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她表示,会晤时向中方提及了人权问题、香港自由状况以及对台湾局势的担忧。马胡塔也利用对话的机会呼吁中国促使俄方撤军。
酒业盛会ProWein重现盛况 中国酒庄崭露头角
2023年3月19日至21日,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展会之一ProWein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随着世界各地走出疫情,本次展会气氛热烈,迎来了60多个国家的6000多家展商。10多家中国葡萄酒庄也走出国门,到这一国际盛会上“崭露头角”。
习近平掌权这10年
2023年3月10日习近平第3次宣誓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0年前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习近平对内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对外推行强硬外交、宣传东升西降,联俄抗美。一起回顾习近平执政这10年为中国带来何种转变。
中国是否在暗中实施单边制裁?
近年来,中国严厉批评了作为一种外交机制的单边制裁。但于此同时,也有许多例子表明中国在做同样的事。
大众中国总裁称新疆厂无强迫劳动 维族学者:说法有问题
大众汽车(中国)总裁贝瑞德亲赴新疆工厂参观后表示,没有发现任何侵犯人权的迹象。维族研究员Yalkun Uluyol对德国之声表示,贝瑞德光凭与工厂人员交谈就得出不存在强迫劳动的结论,这种说法“有问题”。
大众中国CEO:新疆工厂没有"人权侵犯"的迹象
对大众汽车而言,中国西部新疆地区的人权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许多人要求该集团重新考虑在新疆地区设厂的问题。董事会成员亲自到厂参观。结果如何?
海外维族人藉新疆外泄档案搜索工具 查找家人下落
泄露的数据和搜索工具,让一些海外维吾尔人得以深入瞭解他们在新疆的家人现况。有些人在调阅完资料后,感到深深的内疚,也有人充满恐惧。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能否挑战中国?
由多国国会议员组成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创立主要的目的,是协调各民主国家对中国的应对。然而,部分专家表示,该组织制定具体措施的能力存在局限性。
前一页面
第2 页,共2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