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意大利
位于南欧的意大利,其国土主要包括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6080万。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意大利疫情为何失控 世界学到什么?
目前意大利全国6048万人都在封锁中,非紧急状况不得外出。所有婚丧喜庆和运动赛事,宗教活动通通不能办。除了药局和超市其他店家全数关闭。
意大利疫情恶化 欧盟全数沦陷
尽管全球各国持续提升他们的防疫机制,但意大利周二的病亡案例数仍创下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新高。在塞浦路斯通报首起案例后,欧盟27个成员国都被新冠病毒入侵。伴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中国进一步加强对入境人员的管制,严防输入性病例。
意大利宣布“锁国”习近平抵武汉考察
世卫组织表示新冠疫情已接近全球大流行的程度,并再次称赞中国的防疫成效。与此同时,中国公布的最新数字再创新低,而意大利因疫情难以得到控制,被迫将封城的计划扩大至全国。
意大利封闭北部多地 单日病亡人数破百
面对日益严重的疫情状况,意大利政府采取了更加严厉的应对措施。该国总理孔特周日宣布,该国北部大部分地区实施封城隔离。然而,意大利周日的单日的疫情仍持续攀升。
客座评论:中国的疫情作业 欧洲可以抄几分?
中国经济学者沈凌指出,中国复工政策拖拖拉拉,做的不尽人意。而很多中国人认为,和生命受到危险的风险相比,经济不算什么,牺牲一点是没关系的。沈凌认为这实在是很错误的观点。经济不仅仅是钱多钱少的事情,它同样影响着生命的长短。
疫情之下 意大利经济遭受重创
累计确诊超过4600、死亡病例接近200,意大利是当前欧洲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而且,该国疫情最严重的北部,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地不仅仅旅游业损失惨重。现在,罗马方面希望能够得到欧盟方面的资金支持。
意大利关闭各级学校 习近平推迟访日
全球新冠病毒确诊与病亡案例持续上升,这迫使不少国家进一步提升防疫机制。意大利宣布暂时关闭全国各级学校与球场、剧院等公共场所。美国众议院则通过高达83亿美元的预算来协助对抗新冠疫情。与此同时,习近平的日本之行搁置。
欧洲国家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手段升级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欧洲的蔓延,欧洲国家的防控手段也进一步升级。意大利考虑全国大中小学停课。法国宣布政府征用全国口罩。德国宣布禁止口罩出口。
疫情阴霾下的旅欧中国学生
目前欧洲大陆多国迎来新冠肺炎的爆发期, 其中以意大利为疫情重灾区, 德丶法两国的感染人数紧随其后。反观, 中国的疫情却有放缓的迹象。为了避开疫情高发期, 在欧洲留学的中国学生会萌生回中国的想法吗?
"非常高"!世卫组织上调疫情风险 德加强防疫力度
世卫组织将全球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上调至最高级"非常高"。韩国确诊人数一夜激增,德国、意大利、伊朗的确诊病例也都有所上升。柏林国际旅游展宣布取消,德国出台了更严格的入境健康检疫。美国也宣布了更多的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阴影笼罩意大利
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数已经超过400例,其他欧洲国家也紧张起来。在意大利一些地区,消毒液、口罩已经脱销。
意大利单日增百例 美官员提高警觉
意大利的新冠病毒确诊人数在几天之内急速攀升。当局虽然已经对北意大利城镇实施封城,但是其他地方还是陆续出现新病例。临近的欧盟国家与非洲国家也开始有些曾经去过意大利的人被确诊。
新冠病毒继续传播 欧洲加强应急对策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继续传播也越来越使欧洲的公共生活受到影响。从欧盟议会到单个成员国政府,正纷纷采取应对措施。
意大利隔离区居民的生活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意大利已对5万人采取了隔离措施。意大利北部村庄维塔多内(Vittadone)距离隔离区不远。那里的居民迫切想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
专访:面对疫情各国政府是否慢了半拍?
世卫组织表示新冠疫情还未达到"大流行"的标准,WHO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独立公共卫生专家John Campbell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对此进行了分析,这位专家还指出,各国政府已开始准备应对疫情,只是比民众希望的要稍微晚了一点。
德语媒体:疫情之下的体制竞赛
本周末,新冠病毒在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国家爆发式扩散,德语报刊因此也提高了对疫情的关注度。《南德意志报》认为,学习“中国式防疫”的意大利,还拥有中国所不具备的一大优势。《每日镜报》指出,这场疫情同样也是专制和民主的竞技场。
新冠病毒让各国神经紧张 柏林: 疫情已抵达欧洲
一辆来自意大利的火车上发现2起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这让数百名被困在意大利与奥地利接壤的边境地带的乘客如坐针毡。意大利已有7人死于新冠肺炎,引起欧洲各地的警觉。
口罩、消毒液脱销 直击意大利北部市镇隔离
现在欧洲也采取了武汉式的封城模式。因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近日迅速增加,意大利北部11个地区被封锁隔离。
封城!意大利多地启用“武汉式防疫”
意大利目前是欧洲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10余个城镇已实施管制,禁止任何集会,这与湖北的防疫措施如出一辙。威尼斯传统的狂欢节活动被取消,意甲联赛也推迟了两场比赛。
司机醉驾冲入人群 六名德国人丧生意大利
当地时间周日凌晨近1点,一辆轿车在意大利南部南蒂罗尔的布鲁尼科市(Bruneck)附近高速冲向一个人群,造成6人死亡,11人受伤。死伤者是来自德国的游客。
欧洲报摘:普选是香港唯一出路
香港局势仍在不断升级。周二欧洲各国主要报刊均在显要位置发表有关香港局势的报道和评论,现摘编如下。
德国教育部长:不会单开一门气候保护课
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府将“气候保护”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德国教育部长表示,不会照搬意大利做法。中小学阶段还是基础教育为重。
德国计划每年接收25%海上获救难民
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说,联邦政府的未来计划是每年接收四分之一在意大利海域获救的难民。
意大利总理孔特:由生手到国务活动家
一年半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法学教授。现在,他却是意大利政坛明星。他就是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
剧情反转:倒阁派偃旗息鼓 意总理坚持辞职
在遭到几乎所有政党反对后,意大利右翼联盟收回了对总理的不信任案。但是,意大利总理孔特仍然对萨尔维尼发起猛攻,并且坚持要辞职。
意大利是否会与东京奥运无缘?
由于罗马政府的一项改革计划,意大利有可能被禁止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
学赫本坐台阶?先准备400欧元!
罗马市中心的西班牙阶梯号称是全欧洲最长、最宽的阶梯,《罗马假日》中,女主角坐在台阶上吃冰激淋的画面也早已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不过,罗马市政当局出台的新规定,禁止游客坐在西班牙阶梯上休息,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
擅入意大利水域?海难救助者将受更严厉处罚
未经许可进入意大利主权水域的海难救助者未来将有可能受到更高处罚。意大利参议院批准了一相关法律,将罚金提升至最高100万欧元。
墨西哥毒枭"矮子"不见踪影的财产
一位毒枭,即使蹲了班房,也未完蛋。要到其财产被没收,他才算真正告终。而就在墨西哥毒枭古兹曼一案上,未发生这样的事情。德国之声专栏作家Anabel Hernandez不禁要问:为何没有?
德国女船长:应接收所有滞留利比亚的难民
有些人认为德国“海洋观察3号”女船长拉科特是个英雄,但是也有些人认为她是违法者。拉科特最近提出让难民立即离开利比亚的要求,再次引起争议。
“海洋观察”女船长获释 被意大利要求离境
过去数日的声援和募捐似乎奏效。西西里一家法院解除了对“海洋观察”德国女船长拉科特的软禁。这位女船长此前曾不顾意大利禁令,强行将载有40名获救难民的救援船驶入意大利海港。
评论:"海洋观察3号"——彼此挑衅均无必要
将救援船强行驶入兰佩杜萨港的德国女船长被捕后,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这些抗议活动究竟带来了什么结果。本台评论员Bernd Riegert认为,这一行动反而间接帮了意大利内政部长萨尔维尼的忙。
声援“海洋观察”女船长 募捐过百万
一位德国女船长不顾意大利方面的禁令强行将载有40位获救难民的救援船驶入意大利海港。她的行动是违法犯罪行为还是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行为?目前,为这位女船长发起的募捐行动已筹集到超过100万欧元的捐款。
驾驶难民船强行入港 德国女船长面临多年监禁
德国“海洋观察3号”救援船不顾禁令停泊意大利兰佩杜萨岛的码头。为此德国女船长被意大利警方逮捕。目前船上的40名难民已经上岸。
意大利赤字超标 欧盟欲启动惩罚机制
意大利不仅面临一场政府危机,现在还遇上来自欧盟的压力。鉴于该国财政赤字状况,欧盟委员会建议对意大利启动惩罚机制。
克里斯托 - 为凯旋门“穿衣”
继伦敦的“玛斯塔巴”和意大利的“漂浮码头”之后,包捆艺术家克里斯托现在要为巴黎的凯旋门“着装”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这个项目又将耗费大量的布料。
英、荷、意如何破解“华为难题”?
面对美国的压力,欧洲各国在是否允许华为参与本国5G网络建设问题上都十分谨慎。荷兰运营商KPN已宣布在5G核心领域禁用华为技术。英国目前商讨的政策也大抵类似。意大利总理则亲自向任正非保证将一视同仁,不会歧视华为。
只要中国有钱 意大利就不担心
意大利是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G7成员国。西方盟友警告,中国资金蕴藏着巨大风险。但是在一个港口城市,巨额中国投资让当地民众充满了乐观情绪。
“中国人带着钱来,我们非常欢迎”
意大利是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意向协议的G7成员国,引发了巨大争议。本周,该国总理孔蒂还要飞赴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峰会。而该国北部的小城瓦多,早已在3年前引入了中国资本,大规模扩建港口基础设施。
泽林视点:欧盟无法向东欧提供发展蓝图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Frank Sieren认为,尤其是在较贫穷的东欧国家,中国的“新丝绸之路”为人们渴望已久的“腾飞”带来希望,短视的欧盟几乎无法与之抗衡。
瑞士入伙“一带一路” 专家担忧“分而治之”
继意大利之后,瑞士即将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欧国家,也将出席中国主办的高峰论坛。专家担忧,在部份欧洲国家逐渐与中国亲近时,欧洲将会面临被分化的危险。
美国吊销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签证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本苏达(Fatou Bensouda)是否会因此中止对美国军人战争罪行的调查,大成疑问。美国至少是不再愿意让她入境。
泽林视点:欧洲自挡自家路
一边是欧盟总部呼吁对中国采取统一的、更为严格的政策,另一边则是成员国为自身的经济利益讨中国欢心。本文作者泽林认为,欧盟寻找对华统一立场变成了支吾搪塞。
不愿去利比亚 获救难民劫持商船
在利比亚沿海被海难中获救难民劫持的一艘商船现已抵达马耳他。先前,马耳他军队派出一支特别行动队,将商船控制权重新交由回船长。意大利内政部长称这些难民是"海盗"。
加入一带一路收获投资 意大利招致盟友批评
欧盟在战略文件中将中国定义为“体制竞争对手”不久,意大利就签约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G7成员国,引起盟友不满。结束访意行程的习近平接着访问摩纳哥和法国,并将在下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委会主席容克共同会晤。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习近平访欧,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版图;德国开拍5G频谱,默克尔称不会排除特定企业;英国脱欧期限得以短暂延缓……为您回顾一周要闻。
德语媒体:中国,对手型伙伴
欧盟峰会讨论对华关系依旧是德媒关注的话题。《南德意志报》指出,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激烈贸易战中,欧洲正在寻找自己的定位。《新苏黎世报》则注意到社交媒体抖音的成功。
中国来了 英国走了 欧盟害怕了
花费了大量时间讨论英国退盟议题后,出席峰会的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终于腾出手来,转向另一个大议题。该议题至少具备同等重要性。
丝绸之路上的意大利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口为穿越苏伊士运河的中国集装箱船提供了一个位于欧盟的理想口岸。
德语媒体:选择中国是被逼无奈
欧盟被中国挑拨离间,是否与德国此前力推的紧缩节约政策有关?中国推动经济改革,其动机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周五德语报刊评论版所关注的话题。
前一页面
第5 页,共23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