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恐怖袭击
恐怖活动以制造大量伤亡、破坏以及动荡社会为主要目的,并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规模伤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是一种较极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法国收紧控制伊斯兰 穆斯林担心被贴恐怖标签
巴黎郊区教师斩首事件、南法尼斯大教堂导致三人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迫使法国政府对伊斯兰采取一系列收紧措施。批评者认为政府的行为无疑增加对伊斯兰教的偏见。
BKA:德国在逃伊斯兰“高危”分子124人
德国联邦刑事调查局(BKA)透露,目前全国有124名伊斯兰"高危"分子在逃。目前尚不知道有多少潜在的伊斯兰危险分子拥有持枪执照,当局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难以弥合的伤口:巴黎恐怖袭击五周年
他们在座无虚席的音乐厅里疯狂扫射,他们袭击酒吧里正在休闲品酒的市民,他们甚至一度还想冲入正在进行足球比赛的体育场。法国首都巴黎一时间变得血雨腥风,场面惨不忍睹。五年后的今天,巴黎再度拉响了反恐警报。
欧盟反恐:“加强外部边界保护是关键”
最近发生数起恐怖袭击事件后,欧盟各国领导人就如何打击恐怖主义举行了磋商。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核心议题是加强边界保护。法国总统马克龙再度提出改革申根协定的建议。
为什么驱逐德国600多名极端伊斯兰分子这么难?
极端伊斯兰分子究竟有多危险,最近在维也纳和法国发生的恐袭案件都再次充分显现。德国安全部门统计的德国境内的极端伊斯兰危险分子为627人。而想把这些危险分子驱逐出境也是困难重重。
7张图看一周大事
2020年11月第一周,美国大选是当仁不让的主题。但紧追选情的你,还错过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呢?德国之声为你一一梳理。
维也纳恐袭发生前:警讯未被重视?
有迹象显示,在维也纳恐怖袭击发生之前,奥地利当局就被告知潜在的危险。斯洛伐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现在,在野党要求澄清此事。
维也纳恐袭:伊斯兰国声称负责 警拘14人
奥地利维也纳恐袭案造成5死22伤,死者包括一名德国人及一名奥籍华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承认责任,英国则提高全国恐袭警戒级别。
维也纳恐袭: 嫌犯身份曝光 不排除有共犯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周一晚间恐袭事件造成多人死伤。奥地利总理库尔茨称,这是一起“令人憎恶的恐怖袭击”。该国内政部长表示不排除有其他共犯。奥地利政府宣布为袭击遇难者悼念三天。
维也纳恐袭:枪手身份确定 华人一死一伤
四人遇害,多人受伤,六个作案地点: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遭遇血腥袭击。被击毙的枪手是“伊斯兰国”的支持者。奥地利总理库尔茨称这是“令人作呕的恐怖袭击”。据中国官方通报,袭击中也有华人遇难。
奥地利恐袭3死多伤 一名共犯仍在逃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区11月2日晚间传出恐怖攻击事件,虽已经有一名嫌犯被警方击毙,但仍至少有一名共犯在逃。奥地利政府劝人民不要外出,也宣布学校在11月3日停课一天。
各国领导人谴责尼斯教堂袭击行为
尼斯圣母大教堂发生持刀袭击事件之后,各国领导人纷纷对法国表示声援。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她 为此"深感震惊"。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说,全欧洲都应共同谴责残酷暴力,但也强调民主社会不能走向仇恨的道路。
教师遭18岁难民斩首 法国人民走上街头
巴黎郊区的当街斩首血案震惊了法国。人们走上街头向宗教极端主义说“不”,纪念这位被残忍杀害的历史老师塞缪尔·帕蒂。
教师遇害 马克龙谴责残暴的“伊斯兰恐怖袭击”
一名历史老师在巴黎附近街道上被人用尖刀杀害,据称嫌犯是一名18岁的学生。在这一血腥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谴责了暴行,称这是“伊斯兰恐怖主义袭击”。
《查理周刊》旧址外两人遭砍伤
法国《查理周刊》旧址外周五发生持刀砍人事件,两名媒体从业人员遭砍伤。法国内政部长将此事件定义为“伊斯兰恐怖主义袭击”。
大阵仗:全德参加警报演习 30年来首次
当地时间本周四(9月10日)11点整,全德范围举行警报演习,包括拉响警报器,并通过扬声器、电台广播、电视节目、社交媒体、预警App等发出警报。这是30年来德国首次举行全国范围的预警测试。
恐袭案庭审 《查理周刊》重印先知漫画
2015年查理週刊总部枪击案的十余名同案犯面临审判,他们被控为两名枪手提供了物资和后勤支援。《查理周刊》主管誓言“绝不放弃”。
新西兰清真寺恐袭案凶手被判终身监禁
这是新西兰迄今独一无二的量刑:根据该国一法院的判决,极右翼克赖斯特彻奇恐袭作案人将绝对不能出狱。
英国雷丁镇恐袭 疑凶曾被MI5盯上
英国南部雷丁镇6月20日发生持刀恐袭案,造成三死三伤,一名25岁男子当场被捕。他是利比亚难民,刚出狱16天,曾被军情五处(MI5)盯上,因为他想前往叙利亚加入激进组织“伊斯兰国”。另据报他出狱前曾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有目击者形容,疑凶被捕时反应异常,没有任何反抗行为。
反恐还是反异议 专家忧新疆模式套香港
若无意外,中国全国人大28日将通过“港版国安法”。香港社的氛围与生活模式会不会进一步受到压缩?德国之声就此访问一位香港大律师与一位法学学者,听听他们的说法。
撑立法送口罩? 港警丶建制派为“23条”造势
新冠病毒肆虐,政治也离不开口罩。立场亲北京的香港建制派近日推动极具争议的《基本法》23条立法,即香港境内的国家安全法,他们如何用口罩拉拢民意?
中国出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 分享"反恐经验"
中国3月起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为期一个月。中国代表称将秉持多边主义和建设性立场履行职责。有分析人士担心中国会借机力推自己的议题。
德国小城哈瑙的葬礼
黑森州小城哈瑙(Hanau)举行了第二个大规模葬礼,安葬9名种族主义袭击行为遇难者中的最后两人。这是一次哀悼行动,但也凸显了这个受袭城市的创伤。
瑞安航空总裁的种族主义
瑞安航空总裁奥利里时常发表挑衅性的言论。近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恐怖分子“一般都信奉穆斯林”,因此穆斯林男子必须受到更严格的检查。该言论具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
试停火:美国塔利班和平协议有望
阿富汗周六进入为期一周的“减少暴力”阶段,冲突各方在此期间都应保持克制。美国表示,如果7天内各方能够克制武力,将在2月29日与塔利班签署一份协议。
为恐袭遇难者默哀 球场冒出“不和谐音”
德国哈瑙发生致11人死亡的枪击事件后,德国各地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遇害者。在法兰克福举行的一场足球赛上,队员们集体默哀,但随后却出现了令人瞠目的景象。
评论:仇恨正在侵蚀德国
德国之声主编Ines Pohl认为,哈瑙发生的仇杀事件再次证明,不断升级的仇恨已经成为德国社会现实的一部分。政界和整个德国社会是时候采取应对行动了。
德国极右翼恐怖威胁有增无减
发生在哈瑙的枪击事件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作案人本人,他涉嫌出于种族主义和仇恨滥杀无辜。这一袭击表明,在德国,来自右翼的恐怖威胁仍在增加。
瑞士公投反恐同 逾六成选民支持立法
瑞士公投结果显示,多数选民支持用法律制裁歧视同性恋者。但反对者认为,新法律可能扼杀言论自由。
英国传恐怖攻击事件 凶嫌遭当街击毙
英国首都伦敦周日传出一名男子持刀攻击路人的事件,至少两名路人遭刺伤,其中一名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伦敦警方表示,他们认为这起攻击事件是伊斯兰极端主义所引起。
特朗普放言已瞄准伊朗52处目标
伊朗将军苏莱曼尼被美军无人机炸死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放狠话,在推特上警告德黑兰领导层不要试图报复。
“伊斯兰国”发视频 称是给“基督徒的讯息”
恐怖主义武装组织“伊斯兰国”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其所称的在尼日利亚东北地区处决11名基督徒的情景。“伊斯兰国”声称,此举是为其领袖巴格达迪之死复仇。
法国首次部署武装无人机
法国早就宣布会使用武装无人机。而据来自巴黎的消息称,法国军队日前在西非国家马里投入了武装无人机,使7名恐怖分子“丧失了战斗能力”。
柏林圣诞市场恐袭虚惊 警方:已预防了多起恐袭
2016年柏林圣诞市场的恐袭记忆仍然犹新:所以两位男子的行为让人们虚惊一场。
斯托尔滕贝格:北约面临最为复杂的安全环境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周一表示,这一强大的西方军事联盟正面临该组织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安全环境,而与此同时,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也出现日益紧张的态势。
流亡维族人口中的再教育营
北京方面将在新疆为维吾尔人设置的特殊监狱称作职业教育中心,但是德国之声记者Julia Hahn走访了一名目前在土耳其生活的维族妇女,听到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柏林谋杀案:德防长考虑对俄罗斯采取措施
一名格鲁吉亚人在柏林被谋杀的案件,由于调查嫌疑的矛头指向俄罗斯,可能使得德俄关系进一步恶化。德国政府也在考虑对莫斯科采取进一步措施。
德语媒体:难道维族人都是恐怖分子吗?
《法兰克福汇报》强调,事到如今,西方没有任何人可以对新疆的侵犯人权暴行视而不见。瑞士《金融经济报》则刊评指出,美国衰退、中国崛起导致的国际政治大洗牌,将造成比冷战更深远的影响。
专家:新疆“再教育营”违背中国法律
近日来,新疆问题再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一些法律专家认为,即便按照中国法律,这类剥夺人身自由的再教育营也是不被允许的。
余波未平 英国紧急审查获释恐怖分子
据英国新闻联合社报道,伦敦桥周五发生持刀恐袭三死三伤的事件后,英国当局开始对大约70名已出狱的恐怖分子展开紧急审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伦敦桥袭击负责,但没有提出证据。
墙外文摘:当“暴民”与“爱国者”相互仇视
有评论认为,港人欢迎《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让中共港共多了煽动民族主义的借口,民间相互仇视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但是,极端民族主义从来都是双刃剑。
伦敦恐袭案三死三伤 嫌犯曾因恐袭入狱 提前释放
英国警方已经确认,在首都伦敦桥发起袭击的嫌犯是一名曾经被判刑的恐怖分子。在他发起血腥袭击前,参加了一个“狱友”的活动。
一叙利亚疑似恐怖分子在柏林被捕
德国调查机构称,有人在一个接近“伊斯兰国”的社交媒体用户群里交流制造炸弹的方法指南。一名涉嫌伊斯兰主义极端分子已经搜集了首批化学品。
香港多所大学提前放假 有内地学生撤离
香港示威者与警察的冲突已蔓延到大学校园。香港多所大学宣布停课,学期提前结束。有消息称,对岸的深圳已为接应“逃离”香港的内地学生做了准备。
塔吉克斯坦:蒙面枪手突袭哨所遭反杀
在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的塔吉克斯坦边境哨所,20名蒙面武装分子发动袭击,以失败告终。塔吉克斯坦边防部队进行反击并杀死大多数突袭者。这场罕见的袭击得到平息。尽管如此,该中亚国家的安全态势依旧堪忧。
极右分子欲刺杀土耳其裔的绿党前主席
他新近竞选绿党议会党团主席,显示出,他在政治上远无退居二线之意。不过,竞选失败了,而为其政治活动,绿党前主席厄兹德米尔已付出高昂代价。
专访菊尔.伊力哈木: 我父亲会为我所做的事感到骄傲
维族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2014年被中国政府以“分裂国家罪”判处无期徒刑,而他被关押后,获得包含2019萨哈罗夫思想自由奖在内的多个人权大奖。
叙利亚北部的棋手和棋子
美军撤离叙利亚北部,库尔德人武装直面土耳其的攻势。叙利亚政府军应库尔德人之邀开进北部,俄军依然是政府军的盟友。关押在库尔德战俘营里的“伊斯兰国”恐怖分子会不会逃之夭夭?内战打了八年的叙利亚,局势依然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疑似恐袭:德国哈勒市枪击案致两人丧生
德国萨勒河畔的哈勒市发生枪击案,造成两人丧生。一名嫌疑人已被警方逮捕,其他嫌疑人据信仍在逃。德国联邦总检察署已介入调查。
德国林堡发生卡车冲撞事件 疑为恐袭
德国黑森州林堡市一十字路口,一男子驾驶一辆劫来的载重车撞击多辆轿车。起初,这起事件被看作是一场交通事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人猜测,这可能是一起恐怖袭击。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